第234章 载誉而归

推荐阅读:红楼窃玉奥特:一腔热血鸣不平!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御风剑术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玄天1:古玄动天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天倾之后华娱之软饭王

    第234章 载誉而归
    一周后。
    沈良独自一人坐上返程的航班。
    老何、老穆、张院、阙晓泽、超子、《第三个人》剧组等等成员,都已经提前返回。
    他留在柏林,一是接受接受采访,刷刷声望。
    声望越高,卖片越值钱!
    如今,《寄生虫》除亚洲以外的版权全部卖出。
    北美、南美、澳洲等等地区的版权都被派拉蒙一家包圆。
    1200+300万,合计1500万美金。
    300万美金的附加条款能否实现,具体要看北美地区的市场表现,如果北美票房超过5000万,三百万就能生效。
    退一步而言,即使欧洲、北美地区的附加条款都没能激活,保底也有2020万入账。
    这个收益比沈良预期的低了10%,不过,这不能怪沈良不给力,而是柏林电影节太菜。
    金熊奖电影,踏马贬值了啊!
    含金量远不如金棕榈、奥斯卡,说一句扎心的话,论卖片价值,金熊奖被吊打。
    也就是沈良,换成其他没有金棕榈加持的导演,能不能卖出这个价,还另说。
    除了《寄生虫》的版权交易,沈良和派拉蒙还签了一份‘1+1’的合作协议。
    ‘1+1’里的第一个‘1’是指那部准备冲奖片《艺术家》。
    作为出品过《教父》、《勇敢的心》、《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楚门的世界》等叫好又叫座的制片公司,派拉蒙喜欢这种调调的电影。
    1+1里的另外一个‘1’是附加条款。
    《艺术家》上映后,双方可以视合作满意度,决定是否启用附加条款。
    任何一方不满意,都有权无条件解除合作。
    派拉蒙愿意签下这样一份约束性极差的合同,一是沈良过往的战绩太过辉煌。
    就凭他左手金棕榈,右手金熊,全球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忽视他的价值。
    其次。
    派拉蒙是李美敬拉来的关系,近期,派拉蒙正在收购梦工厂,而李美敬背后的cj集团是梦工厂的股东之一。
    这个面子,得卖。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派拉蒙很眼馋沈良开发系列电影的能力。
    派拉蒙是好莱坞八大公司里最不擅长开发系列电影的公司。
    没有之一!
    要不是沈良态度坚决,他们恨不得签个四五部长约,牢牢把他绑死!
    只要他愿意,派拉蒙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只因。
    《时间游戏》、《寄生虫》都是典型的好莱坞三幕式结构,换一层皮,放到好莱坞,成绩保准不会差。
    不过。
    沈良嫌派拉蒙舔的力度不够,如果把他舔爽了,提前把《疾速追杀》拍出来,也不是不行。
    正好,动作片是他不太擅长的领域。
    用派拉蒙的钱,练一练动作片拍摄,巴适得很,巴适得很。
    一路无话。
    飞机落地后,沈良出关的过程还碰到好几位影迷,不过,他不是什么偶像明星,没有那种特别疯狂的粉丝。
    大多数人都是聊几句,最多签个名,合个影。
    与此同时,老何和老穆已经带着摄影系、表演学院的学生来到接机口。
    横幅也拉了过来。
    【热烈欢迎我校04级博士生沈良载誉归来】
    一走出通道,沈良就看到那个醒目的大红色横幅,以及等候在侧的记者们。
    说实话,这有点羞耻。
    很羞耻。
    不过。
    这接机仪式,得办啊。
    上次金棕榈没办,那是因为没必要。
    现在?
    有必要!
    很有必要!
    学校是为了造势。
    既是为了沈良,也是为了学校。
    同时,也是为了冲击三金大满贯,为了奥运竞选!
    只有声势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校内、校外的资源,毕竟,平原地区的汉东省都存在山头主义。
    同处平原地带的北电,自然也不能免俗。
    内部团团伙伙一大堆。
    甭管其他人怎么想,老张、老穆、老何先把双金的成绩亮出来。
    声势一起,都不用他们自己喊,网友、影迷、媒体记者就会主动喊出冲击三金的口号。
    然后。
    啪!
    道德绑架卡!
    看看外面的呼声,瞧瞧学校内部的舆论。
    首位华人欧洲三大最高奖大满贯!
    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
    还是在校生!
    博士生,也是生!
    放眼全球,那都是独一份,是第一。
    凡事沾上了第一,还是全球第一,dddd。
    这个忙,帮得帮,不帮也得帮。
    虽然这种手法有点不光彩,但跟首位欧洲三大大满贯的诱惑比,干,踏马就干了。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皮,还是老的厚。
    老张、老穆、老何三人都计划好了,沈良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接受。
    羞耻一点就羞耻一点吧。
    “师哥,恭喜柏林归来!”
    看到献的女生,沈良心里不禁有点惊讶。
    这不是张丽吗?
    之前离得远没认出来,凑近了,沈良认出来了,虽然此时的张丽还没开始微do,但两人知根知底。
    在《我愿意 i do》剧组,那双大长腿给沈良留下了很多回忆。
    销魂蚀骨又吸髓。
    “谢谢。”
    虽然很惊讶张丽怎么从中戏跑来了北电,但沈良丝毫没有情绪外露,笑着接过了鲜。
    “小良,欢迎归来!”
    “谢谢老师。”
    “沈导,跟何主任站一起,我们拍个照吧?”
    这时,旁边的记者喊了一声。
    循声望去,老熟人一个,《新京报》娱乐部的杨彬彬,日后《财经》、凤凰网、网谊的副总编辑。
    “好。”
    沈良笑着点了点头,跟老何站在一起拍了张合照。
    接着。
    接机的人举着横幅把沈良围在c位,又拍了几张照片。
    国内的记者没有跟港台、海外狗仔那样一窝蜂的围上来,因为他们都是正经媒体的正经记者。
    以内地的记者行业生态,大部分有证的记者都不会那么干。
    太丢份。
    其实,这个时代的很多娱记后来都混得不错,像杨彬彬这样担任互联网公司高管的,一抓一大把。
    当然。
    生猛的也有。
    《鞍山日报》的蕾铃,不仅戳娜英的肺管子,还跟人家拍桌子对骂,《南都》的宁佐芩一句‘不采访你就滚’,把田振当场气哭。
    不过。
    今天来现场的记者都是北电严选,像那样的刺头,一个都没有。
    拍完合照,记者们井然有序的上前采访。
    都是一些常规的提问,沈良的回答,照本宣科。
    “获奖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
    “新人导演的建议?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己的领域,然后,大胆的往里冲!”
    “如果批评不自由,赞美将毫无意义,不论好坏,我尊重所有的声音。”
    “冲击金狮奖?抱歉,我暂时还没有想过,近期,我个人最重要的事是接下来的奥运方案竞选。”
    “方案内容?咳咳,我现在说了,你能发出去吗?”
    “好莱坞?或许会过去看一看,学习学习。”
    “……”
    “谢谢。”
    简短的采访结束,沈良和老师一起回了学校。
    抵达学校,还没进入院校就能看到同款横幅挂在学校大门上面。
    更大。
    更红。
    横幅下方,书记、院长、摄影系、导演系、表院的师生们,密密麻麻占了一大排。
    看热闹的学生,那更多。
    没办法。
    沈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名义上是学生,实际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几次学校。
    每次回来,也是匆匆而过。
    想攀,都没那个机会。
    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沈良又把那座金熊奖奖杯放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展示柜里。
    放好奖杯,沈良往后退了一步。
    面前四个柜子,左右两侧的柜子放着短片金棕榈、银狮,中间放着金棕榈,以及新鲜出炉的金熊。
    还少了一个金狮奖,一个短片金熊。
    后者的话,沈良暂时没什么兴趣。
    等什么时候有空,或者想拍短片了,再拍一部短片。
    什么大导演拍短片掉逼格,那都是外行话。
    拍短片的大导演,多了去了,国外的且不提,国内这边,功成名就的老谋子、凯子哥、王佳卫等等,都踏马拍过。
    还是那句话。
    拍好一部短片的难度,丝毫不亚于长片。
    又是一阵合影。
    然后。
    沈良和记者移步来到校史馆的小会议室。
    整整两个小时的采访,记者们乘兴而归。
    “小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记者刚走,老穆和老何笑眯眯的走了进来。
    “《寄生虫》过审了!”
    “一刀未剪!”
    这里的一刀未剪,指的不是海外版,不论什么级别的导演,不允许露点,那是底线。
    所以,尺度戏那部分,沈良专门拍了好几个版本。
    其中一版,差点真枪实弹。
    剪辑时,他挑了又挑,那一段还是被他剪掉了,尺度太大,有点喧宾夺主。
    内地这一版,虽然什么都没漏,但沈良觉得是拍的最好的一版。
    欲而不色。
    “这么快?”
    虽然知道过审几率很大,但这速度也太快了。
    “也不算很快,好歹是金熊影片。”老穆直言道:“而且,你拍的是韩国故事,没什么特别敏感的地方。”
    “也是。”
    转念一想,沈良跟着点了点头,不同时期,审核的尺度也是不一样的。
    2020年,《寄生虫》不能上映,不代表现在不行。
    此时,国内正处于经济上行通道,还是快车道,即使有一些问题,只要蛋糕变大的速度足够快。
    那都不是问题。
    随后,老穆又交待了几句。
    “明天上午九点半,央视那边有记者过来备采,下午两点是凤凰网。”
    “时间别忘了。”
    “嗯,嗯。”
    “行了,你舟车劳顿一路,早点回去休息吧。”
    不多时,沈良走出校史馆。
    前往停车场的途中,一路上巧遇不断。
    不过,跟他打招呼的都是02、03、04级的学生,对这些人,他是真的不太熟。
    “师哥,您好,我是02表本班的江燕。”
    看到胸前套着一个单反的江设计师,沈良脚步一顿。
    “我能和您合个影吗?”
    “ok。”
    都是校友,合影什么的,沈良哪会把人拒之门外。
    合影时,小江也没有闹什么幺蛾子,只是嘟着嘴,伸手比了一个耶。
    “谢谢师哥。”
    拍完照,小江道了声谢,而后半低着头,面露犹豫之色,当她眼角的余光发现沈良抬脚了,她直接喊道。
    “师哥。”
    沈良一转头,小江同学又摆出欲言又止的样子。
    “内个,我……我……”
    “我可以加一下您的qq嘛。”
    看到沈良眉头一皱,她连连摆手,‘着急忙慌’的解释道。
    “师哥,您别误会,我……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喜欢摄影,想着有机会请教请教您。”
    沈良心中一笑,这春天还没到,茶香已经四溢了。
    想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
    “我平时不用qq,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空的话,我会回的。”
    “谢谢师哥。”
    小江一边双手接过名片,一边面露崇拜。
    “您真跟传说中的一样。”
    “我还有事,先走了。”
    沈良没接茬,挥了挥手,转身就走。
    那张名片上的号码只是工作号码而已,说它有用,也有用,没用是一点用都没有。
    片刻后,开上陶坤送来的车,沈良直接回了新新家园。
    推开家门,沈良闻到一股诱人的鸡汤味。
    这味道,有点像肥西老母鸡。
    “贝贝?”
    话音刚落,厨房里走出来两个女人,一个是程好,另外一个是。
    “妈?你怎么来了?”
    看到老妈出现在这里,沈良惊住了。
    也没说来燕京啊。
    “你今年不是没在家过年嘛,我和你爸商量着,正好没出正月,就过来一趟,陪你过个年。”
    沈良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两个女人的站位。
    这个理由,好像有点牵强。
    “我爸呢?”
    “他啊,出门买酒去了,他说你这边的酒,他都喝不惯。”
    人最经不住念叨。
    话音刚落,程好那辆奔驰就开到了别墅门口,循声望去,下车的人,可不是老沈嘛。
    他手上拎着两瓶古井纪年酒,以及一大袋子东西。
    “爸,给我吧。”
    沈良见状,连忙迎了上去。
    “嗯,交给你了。”
    老沈毫不客气,两手的东西都交给了沈良,交完他还吐槽。
    “燕京这边买古井,还真不好买,跑了好多家才买到。”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9071/556895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