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言情小说 > 莫负好时光 > (43)岂必委芳尘(下)

(43)岂必委芳尘(下)

推荐阅读:四合如意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40k:午夜之刃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都是兄弟,我当你姐夫怎么了?穿越农门:医女空间燃翻天!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温钧野缓缓走近些,月光在他的眉骨处投下青灰暗影,将他眼底的郁色淬成碎玉。他忽而低声道:“你让训容去读书……是不是也是想暗中劝我?”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垂下眼,像是怕被看穿似的,目光躲闪,有点不敢去看她。他声音压得极轻,仿佛连这句话本身都不敢确切落地。
    蕙宁一时怔住,竟没料到他脑子里能绕出这样一圈弯来。她忍不住失笑,瞪他一眼,故意打趣道:“你忘啦?你当初和我‘约法叁章’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许我劝你用功读书。我可不敢违了这‘圣旨’,被你笑话我自作多情。”
    温钧野想起往事,耳根子微微泛红。他成婚当晚说这话时,是带着几分少年的轻狂和倔强,总觉得一辈子就要和一个自己不喜欢、古板无趣的大家闺秀在一起,心里烦躁。
    虽然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喜欢。
    可此刻再被提起,却觉得有些挂不住面子,只得尴尬地挠了挠头,低声嘟囔道:“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不都不一样了吗?你若是觉得我该读书,我便去家塾也成。”
    蕙宁看着他那样,心中一软,又有几分想笑,摇头,语气里多了些安抚,柔声与他说:“你又不喜读书,何必勉强自己?别人读书,是为了功名进身,是为了在仕途上搏一个前程。可你呢?你是为了讨好爹娘,还是……为了哄我欢心?”
    她不是不想他好,而是不愿他心里有压抑。
    温钧野听了她的话,愈发茫然无措,唇线抿得更紧了些。
    夜色沉沉,廊外檐角冰凌落下的水珠砸在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沉默着,仿佛被什么压住了心口,说不出话。
    他不言,蕙宁却已察觉。他那点小情绪,瞒得了旁人,却瞒不过她。
    于是她学他的模样,轻巧地将双臂交迭放在桌沿,歪着身子将下巴搁在手背上,身子前倾了一点,语气低低地:“不开心啦?是不是我说得太直了,让你不爱听?”
    温钧野眨眨眼,见她靠得近了,眼神里映着烛火,明明灭灭,竟有些心慌。可他仍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没有啊,你说什么,我都喜欢听。”说完,却低下头,语气闷闷的:“只是……有些小小的失意罢了。我看着训容都知道上进,反倒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好像……就我一个人混混噩噩地过日子似的。”
    他这一番话倒是真心流露,不似以往吊儿郎当的语气。
    那声“失意”,说得不大不小,像是从他心底叹出的。
    他本是那种天生有些野气的少年,读书不精,却刀枪兵法都略通一二。小时候跟着先生捧书不过叁日便逃,偏生舞刀弄枪却日日不辍。只是世道总看重文人墨客,提起功名,谁不是先问“可曾上过举?可中得进士?”。
    久而久之,他心里也生了些自卑,只不过从不愿显露,可在蕙宁眼前,那份自卑愈发往心底沉,压得自己溺水一般的难受。
    蕙宁端详着他的神情,柔声道:“怎么会呢?文举你兴致不高,可武举你或许可以一试?你不是常看兵书吗?你那些练功图和战阵法我上次在你书房瞧见过,我还看到你有批注,所以你也不是完全没本事的人。”
    她停了停,语气更轻了些,握着他的手,他包裹着她的手掌,捏着她的手指,静静望她,听她说:“我知道,你心里是有些抱负的,不然怎会在屋子里藏那么多关于边疆和兵政的书?你若真肯试试,或许未必不成。”
    “试什么?”
    “武举啊。不过武举也得考试兵法,不只比力气,你这些藏着掖着的兵书如今正好派上用场了。今年正好是叁年一科的武举之年,时辰紧了些,但咱们若是从现在起用心准备,也未必赶不上。”
    温钧野沉默片刻,眸光渐渐清晰汇聚,仿佛在心中将什么念头反复捋顺,又像是在和过往那点怯意作别。他胸口微微起伏,随后忽然扬唇一笑,带着少年人不加掩饰的豪情,也带着几分要强的倔意:“好,我一定要考个武状元回来,才配得起我妻子对我的这般信任与情义。”
    蕙宁听他这话,只觉得胸中一暖,眨眨眼,唇角含笑,毫不顾忌地凑近他脸上连亲了几下,眼神里都是明晃晃的欢喜:“我家钧野说话作数,我自然信你。”她语声温软,带着些鼓励和打趣,那亲昵举动倒叫温钧野反倒不好意思,耳根泛红,却笑得愈发敞亮。
    案头烛台上凝着烛泪,堆迭如珊瑚礁,映得两人交迭的手映在墙上摇曳,恍若皮影戏里纠缠的并蒂莲。
    表舅一家的举动走向倒不出蕙宁所料。
    听说蕙宁主动留下训容在自己房中照应,面上虽做出几分推辞谦让之态,眼底却几乎要绽开欢喜的火花。他们以为这是叁少爷对训容另眼相看,只是碍于身份,尚未明言。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做绿叶,言语间试探得极其委婉,实则已暗自盘算得七七八八。
    临别时,表舅母还故作不经意地将训容拉到一旁,低声叮嘱了几句,眼色频频,语意含混,意图却极其明了——不过是那老调重弹的“女人要懂事,要抓紧时机留住男人心”,连“有了孩子才算扎根”这样的话也借着“过来人的体己话”委婉点出。
    训容垂首听着,面色不太自然,眼中却没有了从前那般无措与期待,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蕙宁看在眼里,只是静静站着,既不点破,也不阻拦。
    表舅夫妻走后,训容安分了许多。
    也许是痛定思痛,也许是终于看清了自己的人生,她不再言行轻浮,也不再时刻打探叁少爷的行踪。她开始每日跟着蕙宁念字识文,眉眼间那股子浮躁退去,反倒多出几分静气来。
    最难得的是,她的本性里原也有些天真烂漫的,只是之前被家中长年灌输“女子需争宠”的歪理给蒙住了心眼,如今静下心来,那些被压着的好性子也开始一点点浮现。
    训容与绛珠渐渐熟稔,两人时常坐在东廊下晒太阳,一人捧书,一人轻声诵读,有时互相讲解几句书中意思,说着说着便笑出声来。冬阳微暖,映在两人肩头衣角,素衣轻袂随风微动,倒真有几分女学私塾的清雅韵味。
    蕙宁偶尔经过,也会站在廊下看上一会儿,心中暗暗道:若她真肯静下心来读书写字,日后也未必不能自立自守,活出个女子的尊严来。
    这日,她又去探望病中舒言。舒言倚在榻上,身上盖着薄绒小被,脸色却仍是苍白,唇瓣几近无色,整个人像是月光下的一朵病梅,孤艳而脆弱。
    她听见脚步声,轻轻睁开眼,勉强露出一个笑:“你来了。我实在起不来,也不能好好招待你。你别介意。”
    蕙宁坐到她床边,伸手替她掖了掖被角,语气温和地说:“我来看你,也顺便跟你讲些家中近况,换换心情。”
    舒言点点头,神情有些疲倦,却努力提起精神听她说话。
    蕙宁将训容如今的情形说了,说得不多,也未添油加醋:“她这阵子也安静不少,知错能改,倒也不难管束。”
    舒言听了,眼角微微扬起,笑意柔和:“你心善,我早就知道。若非你出面点她,她怕是还困在其中浑然不觉。其实像她那样的女子、小时候我见过不少。有的被父母卖进宫里,有的自小被灌输那种‘争一个男人便能翻身’的观念,一生都困在那种‘靠人’的幻想里。”她顿了顿,喉中像是哽着什么,缓缓呼出一口气:“若人人都像你这样,肯多看一眼她们的苦处,世间哪还会有这么多命薄的女子。”说到最后,她忽然飘忽说了一句:“其实、我和她没什么区别?”
    “什么?”蕙宁并未听清后面那些,只笑着,“大嫂心怀慈悲,如今这位表小姐既然已经收了心思,你便不必再放在心上了。”蕙宁轻声安慰着,语气温和中带着几分笃定,“再说了,大哥心里头装的从来都是你一人,你尽可安心。”
    舒言知蕙宁性子温润,却并不软弱,平素说话虽轻,却句句有力,听得人心头一宽。
    这时,一个丫鬟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一迭新裁的绸缎,说是要请舒言过目。那些锦缎多是细纹蜀锦、江南妆花,颜色素中带雅,纹样清贵。
    蕙宁便顺手接过,为她一一翻看,边看边点评,哪一匹适合做冬袍,哪一幅绣金可留来做寿礼,眼光极是老到。舒言笑着点头,也让那丫鬟将剩下的样子拿了出去。
    “这些都是给我爹娘送去的礼物。你知道他们的处境,我也不好总是去探望,”舒言怕她,“还有,我用的是自己的私房银子,没从公账里动用。”
    蕙宁听罢,却笑道:“这算什么?大嫂在我这儿,就是最尊贵的,您要买什么,哪还轮得到旁人挑?”
    舒言一愣,继而忍俊不禁,笑得微微咳嗽起来。她原本郁结的病气似也被驱散了几分,面色都比方才好了点。
    蕙宁离开的时候隐约听见舒言身边的丫鬟还在低语着:“老爷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夜夜担惊受怕……”后面的话渐渐听不清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9079/557030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