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在西域修一元神庙有没有搞头?【求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戒糖指南、靠着马甲成为了世界之主、话痨小夫郎、陛下今天火葬场了吗/无情眼、我们魔教,全员卧底、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
第328章 在西域修一元神庙有没有搞头?【求月票】
晚上六点,混元宫的晚饭正式开始。
班超穿着一套中老年家居服坐在餐桌前,有点不适应身上的衣服和合餐制的方式,不过他挺喜欢这种氛围,每个人都其乐融融,像极了史书中记载的尧舜时代。
古代读书人,一直把尧舜时代当成最顶级的社会形态,大诗人杜甫就在诗中致敬过这一时期: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苏轼也曾在《沁园春·孤馆灯青》中化用老杜这两句诗,表达报国之志: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可惜杜甫一直到死都没在政坛实现过抱负,而苏轼被新党和旧党嫌弃,哪怕最得势时,也只是担任礼部尚书,负责给高滔滔歌功颂德,但没几个月就被赶出东京,然后四处漂泊,致君尧舜什么的,成了空谈。
今晚混元宫吃的是烙馍卷菜,烙馍是西施做的,菜是周易炒的,另外还有从芦山县买的熟驴肉。
周易卷了个烙馍咬了一口,看着班超问道:
“西域诸国的人口多吗?如果并入大汉,方不方便管理?”
班超摇头说道:
“各国多则十万人,少则一两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若大汉强行归拢他们,势必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别的不说,光粮食这一项就不够。”
周易点开平板电脑,指着天山夹角的伊犁河谷地区说道:
“这里降雨充沛、土地肥沃,能开发出上亿亩良田,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反哺大汉,但要是管理不了的话,那就暂时不开发了,免得把西域异族养成白眼狼。”
班超看着地图,表情有些失神:
“居然有如此多良田?”
周易搜了一下伊犁河下游哈萨克斯坦的耕地面积和牧场面积,发现这个地方还真是一块适合耕种的宝地。
考虑到时代不同,东汉时期的伊犁河谷地区没有后世肥沃,但开发上千万亩良田是不成问题的。
班超心动了,放下筷子拱手说道:
“若能种出粮食,西域之地还是收归朝廷比较稳妥……对了仙长,上次班某回去,不少异族都希望成为您的信徒,我能在西域传播您的信仰吗?”
周易有些意外:
“他们能认真听话不作乱吗?我印象中,西域诸国最喜欢反叛了。”
班超笑道:
“若是平时,班某还不敢说大话,但如今有您赐予的令牌,下官可以用誓言来约束他们,倘若再有信仰加持,此事操作起来会更加容易。”
周易觉得这不是坏事儿,趁着伊斯兰教派还没崛起,提前占领信仰高地是个不错的主意,再加上班超擅长处理民族矛盾,在西域推行信仰,能有效控制百姓。
想到这里,他点头同意了:
“可以推行我的信仰,但怎么下手,还得从长计议。”
武媚娘貌似早有准备,放下筷子说道:
“定远侯可让西域诸国修建一元神庙,推行仙长为主体的华夏信仰,每座神庙任命一位在令牌前发过誓的神使,负责处理百姓之间的矛盾,有了争端,就去一元神庙解决,以此降低西域各王族的影响力。”
一元神庙?
班超还真来了兴趣:
“若神使还能肩负起教授百姓学习汉话汉字,三代人之后,西域诸国就会成为地地道道的大汉子民。”
单纯依靠汉使维系西域诸国的关系,难度非常大,而且很考验使臣的能力,班超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别人干不了这事儿,稳定西域非他莫属。
但班超总有老的一天,到时候诸国又会重新叛乱,所以要通过信仰和武力,迫使西域诸国成为大汉子民,让他们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就是汉人,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李清照兴奋的举起手问道:
“一元神殿的教规,可以由我来撰写吗?”
公孙大娘有些奇怪:
“你不是说编纂教材很累吗?咋还主动请缨挑起重担呢?这可不像你的风格。”
李清照嘻嘻一笑:
“能者多劳嘛,一想到可以在西域推行仙长的信仰,我就非常期待。”
饭后,这丫头兴冲冲的回到房间,开始编写一元神殿的各种规章制度,公孙大娘凑过去一看,当即不满起来:
“一元仙长座下护法之桂仙子是什么鬼?好你个小照照,怪不得如此积极主动呢,居然在教规中偷偷夹带私货……哼哼,你也不想道长知道此事吧?”
李清照用肩膀轻轻碰了她一下:
“我把你的名字也写上,如何?”
两人正商量着,西施走了进来,座下护法又加上了大美女的名字。就这样,混元宫四个女仙子,三个都写到了教规中。
为了防止武媚娘不满,三人商量一番,将混元宫大姐大的名字也写了上去,一元仙长座下护法也改成了一元神庙四大女神。
第二天一大早,陈汤就牵着两只羊走进了混元宫:
“不容易啊,顺着河滩跑了几十里,总算找到了滩羊的存在,还是羌族养的,这buff都要迭满了。”
滩羊是公认的美味,而混元宫众人又喜欢吃异族养的羊,再加上羌族的【羌】字是个羊头……三重buff迭加,这样的羊肉想不好吃都难。
见到班超,陈汤上去就来了个熊抱:
“真没想到,震古烁今的定远侯,还没我的块头大……灭了多少国家了?我这里有几个让异族乖乖听话的小妙招可以分享给你。”
班超被这家伙搞得有些懵:
“子……子公将军?”
“就是我,闲话稍后再聊,你先跟我说说,对于不服从的异族,你是如何收拾的吧。”
班超有点跟不上这家伙的思维,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答道:
“在沙漠里挖个坑,将人填进去,只露出一个脑袋,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绑在狼群出没的地方,一夜之后,骨头都不会剩下……子公将军有何高见?”
陈汤没想到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班超,居然在酷刑一途如此精通……吾道不孤啊!
他要聊的话题有点残忍,为了防止混元宫几位女仙子反感,陈汤拽着班超去了凉亭下面,刚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霍去病就带着一堆竹简来了。
这下,汉朝三个不同时期的英雄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的,不过主要是陈某人在畅谈心得体会,霍去病和班超,主要负责震惊:
“什么?太阳灶还能这么用?”
“某从未想到,激光笔还能直射眼睛。”
“点天灯是从肚脐眼开始啊?还以为是脑门呢。”
“……”
没多久,辛弃疾和郭荣也来了,郭荣带了五百匹战马,大家先把马赶到后山,然后凑在凉亭下,继续听陈教授讲刑罚课。
郭荣感叹道:
“幸好王彦升不在,否则定会拉着子公将军拜师……跟子公将军相比,王彦升吃耳朵之举,幼稚得仿佛是个新兵蛋子。”
陈汤谦虚道:
“刑罚一道博大精深,我也只是个小学生而已,不值一提。”
这货装逼装过瘾了,快吃早饭时,又悄悄向武媚娘和周易汇报了甘延寿找到赵飞燕姐妹之事。
武媚娘笑着说道:
“赵飞燕的命运刚刚发生转变,仙长就已经知道了,等大家来齐,他打算做个带人试验,我们能把武器和活物带来,该试一试能否带人来混元宫了。”
陈汤眨眨眼,本想给大家个惊喜,结果没想到,自己反而是最晚知道的那个……神仙果然深不可测啊!
吃过早饭,陈汤问起了陕甘宁大三角的发展。
周易说道:
“先开发黄河河谷地区的耕地,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回头我再给你们搞点适合酿酒的葡萄,种在贺兰山东麓地区,那里是国内的葡萄酒酿造基地,只要你们能打响知名度,不仅可以盘活经济,还能吸引关中和中原的百姓迁移过去。”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发出了上千万亩良田,现在有异族这个免费劳动力,在宁夏甘肃一带开发出百万亩良田不成问题。
有良田就有粮食,百姓们就能一代代繁衍下去。
郭荣听到这个数字,也动心了:
“既然有如此潜力,那我便尽快拿下,再将党项人擒了当劳力,努力将那里变成塞上江南。”
武媚娘觉得,现在最紧要的是攻打大同:
“要密切关注辽国西京的动向,一旦有人登基称帝,便派遣使者出使辽国上京,大周帮他们清理门户,契丹人退回关外,否则大周就跟新成立的辽国合作……耶律璟肯定会做出选择的。”
郭荣掏出纸笔,将女皇的话记下来,准备安排人盯着大同。
长生殿门口,周易戴上手套,缓缓翻开一册竹简,上面是一行行标准的小篆……原版《淮南子》到手了!
《淮南子》对于道教有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甚至还有对神仙的畅想,算是系统的汇总了各种修仙概念的古籍。
周易打算将这些竹简全都搬到三清殿,抽空将这一整套书看一遍,再想办法保存成电子文档,看看道术方面会不会有所精进。
西施跟在他身边,将一册册竹简进行编号,免得拿来拿去搞乱了。
正忙着,面前突然多了一堆武器,接着赵煦从长生殿中走出来,拱手向周易行了一礼:
“见过师尊,定远侯来到混元宫,弟子无以为报,带来一些铠甲武器,希望他莫要嫌弃……”
听说班超来混元宫,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支援点儿武器装备……这就是定远侯的含金量啊!
(本章完)
晚上六点,混元宫的晚饭正式开始。
班超穿着一套中老年家居服坐在餐桌前,有点不适应身上的衣服和合餐制的方式,不过他挺喜欢这种氛围,每个人都其乐融融,像极了史书中记载的尧舜时代。
古代读书人,一直把尧舜时代当成最顶级的社会形态,大诗人杜甫就在诗中致敬过这一时期: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苏轼也曾在《沁园春·孤馆灯青》中化用老杜这两句诗,表达报国之志: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可惜杜甫一直到死都没在政坛实现过抱负,而苏轼被新党和旧党嫌弃,哪怕最得势时,也只是担任礼部尚书,负责给高滔滔歌功颂德,但没几个月就被赶出东京,然后四处漂泊,致君尧舜什么的,成了空谈。
今晚混元宫吃的是烙馍卷菜,烙馍是西施做的,菜是周易炒的,另外还有从芦山县买的熟驴肉。
周易卷了个烙馍咬了一口,看着班超问道:
“西域诸国的人口多吗?如果并入大汉,方不方便管理?”
班超摇头说道:
“各国多则十万人,少则一两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若大汉强行归拢他们,势必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别的不说,光粮食这一项就不够。”
周易点开平板电脑,指着天山夹角的伊犁河谷地区说道:
“这里降雨充沛、土地肥沃,能开发出上亿亩良田,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反哺大汉,但要是管理不了的话,那就暂时不开发了,免得把西域异族养成白眼狼。”
班超看着地图,表情有些失神:
“居然有如此多良田?”
周易搜了一下伊犁河下游哈萨克斯坦的耕地面积和牧场面积,发现这个地方还真是一块适合耕种的宝地。
考虑到时代不同,东汉时期的伊犁河谷地区没有后世肥沃,但开发上千万亩良田是不成问题的。
班超心动了,放下筷子拱手说道:
“若能种出粮食,西域之地还是收归朝廷比较稳妥……对了仙长,上次班某回去,不少异族都希望成为您的信徒,我能在西域传播您的信仰吗?”
周易有些意外:
“他们能认真听话不作乱吗?我印象中,西域诸国最喜欢反叛了。”
班超笑道:
“若是平时,班某还不敢说大话,但如今有您赐予的令牌,下官可以用誓言来约束他们,倘若再有信仰加持,此事操作起来会更加容易。”
周易觉得这不是坏事儿,趁着伊斯兰教派还没崛起,提前占领信仰高地是个不错的主意,再加上班超擅长处理民族矛盾,在西域推行信仰,能有效控制百姓。
想到这里,他点头同意了:
“可以推行我的信仰,但怎么下手,还得从长计议。”
武媚娘貌似早有准备,放下筷子说道:
“定远侯可让西域诸国修建一元神庙,推行仙长为主体的华夏信仰,每座神庙任命一位在令牌前发过誓的神使,负责处理百姓之间的矛盾,有了争端,就去一元神庙解决,以此降低西域各王族的影响力。”
一元神庙?
班超还真来了兴趣:
“若神使还能肩负起教授百姓学习汉话汉字,三代人之后,西域诸国就会成为地地道道的大汉子民。”
单纯依靠汉使维系西域诸国的关系,难度非常大,而且很考验使臣的能力,班超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别人干不了这事儿,稳定西域非他莫属。
但班超总有老的一天,到时候诸国又会重新叛乱,所以要通过信仰和武力,迫使西域诸国成为大汉子民,让他们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就是汉人,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李清照兴奋的举起手问道:
“一元神殿的教规,可以由我来撰写吗?”
公孙大娘有些奇怪:
“你不是说编纂教材很累吗?咋还主动请缨挑起重担呢?这可不像你的风格。”
李清照嘻嘻一笑:
“能者多劳嘛,一想到可以在西域推行仙长的信仰,我就非常期待。”
饭后,这丫头兴冲冲的回到房间,开始编写一元神殿的各种规章制度,公孙大娘凑过去一看,当即不满起来:
“一元仙长座下护法之桂仙子是什么鬼?好你个小照照,怪不得如此积极主动呢,居然在教规中偷偷夹带私货……哼哼,你也不想道长知道此事吧?”
李清照用肩膀轻轻碰了她一下:
“我把你的名字也写上,如何?”
两人正商量着,西施走了进来,座下护法又加上了大美女的名字。就这样,混元宫四个女仙子,三个都写到了教规中。
为了防止武媚娘不满,三人商量一番,将混元宫大姐大的名字也写了上去,一元仙长座下护法也改成了一元神庙四大女神。
第二天一大早,陈汤就牵着两只羊走进了混元宫:
“不容易啊,顺着河滩跑了几十里,总算找到了滩羊的存在,还是羌族养的,这buff都要迭满了。”
滩羊是公认的美味,而混元宫众人又喜欢吃异族养的羊,再加上羌族的【羌】字是个羊头……三重buff迭加,这样的羊肉想不好吃都难。
见到班超,陈汤上去就来了个熊抱:
“真没想到,震古烁今的定远侯,还没我的块头大……灭了多少国家了?我这里有几个让异族乖乖听话的小妙招可以分享给你。”
班超被这家伙搞得有些懵:
“子……子公将军?”
“就是我,闲话稍后再聊,你先跟我说说,对于不服从的异族,你是如何收拾的吧。”
班超有点跟不上这家伙的思维,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答道:
“在沙漠里挖个坑,将人填进去,只露出一个脑袋,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绑在狼群出没的地方,一夜之后,骨头都不会剩下……子公将军有何高见?”
陈汤没想到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班超,居然在酷刑一途如此精通……吾道不孤啊!
他要聊的话题有点残忍,为了防止混元宫几位女仙子反感,陈汤拽着班超去了凉亭下面,刚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霍去病就带着一堆竹简来了。
这下,汉朝三个不同时期的英雄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的,不过主要是陈某人在畅谈心得体会,霍去病和班超,主要负责震惊:
“什么?太阳灶还能这么用?”
“某从未想到,激光笔还能直射眼睛。”
“点天灯是从肚脐眼开始啊?还以为是脑门呢。”
“……”
没多久,辛弃疾和郭荣也来了,郭荣带了五百匹战马,大家先把马赶到后山,然后凑在凉亭下,继续听陈教授讲刑罚课。
郭荣感叹道:
“幸好王彦升不在,否则定会拉着子公将军拜师……跟子公将军相比,王彦升吃耳朵之举,幼稚得仿佛是个新兵蛋子。”
陈汤谦虚道:
“刑罚一道博大精深,我也只是个小学生而已,不值一提。”
这货装逼装过瘾了,快吃早饭时,又悄悄向武媚娘和周易汇报了甘延寿找到赵飞燕姐妹之事。
武媚娘笑着说道:
“赵飞燕的命运刚刚发生转变,仙长就已经知道了,等大家来齐,他打算做个带人试验,我们能把武器和活物带来,该试一试能否带人来混元宫了。”
陈汤眨眨眼,本想给大家个惊喜,结果没想到,自己反而是最晚知道的那个……神仙果然深不可测啊!
吃过早饭,陈汤问起了陕甘宁大三角的发展。
周易说道:
“先开发黄河河谷地区的耕地,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回头我再给你们搞点适合酿酒的葡萄,种在贺兰山东麓地区,那里是国内的葡萄酒酿造基地,只要你们能打响知名度,不仅可以盘活经济,还能吸引关中和中原的百姓迁移过去。”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发出了上千万亩良田,现在有异族这个免费劳动力,在宁夏甘肃一带开发出百万亩良田不成问题。
有良田就有粮食,百姓们就能一代代繁衍下去。
郭荣听到这个数字,也动心了:
“既然有如此潜力,那我便尽快拿下,再将党项人擒了当劳力,努力将那里变成塞上江南。”
武媚娘觉得,现在最紧要的是攻打大同:
“要密切关注辽国西京的动向,一旦有人登基称帝,便派遣使者出使辽国上京,大周帮他们清理门户,契丹人退回关外,否则大周就跟新成立的辽国合作……耶律璟肯定会做出选择的。”
郭荣掏出纸笔,将女皇的话记下来,准备安排人盯着大同。
长生殿门口,周易戴上手套,缓缓翻开一册竹简,上面是一行行标准的小篆……原版《淮南子》到手了!
《淮南子》对于道教有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甚至还有对神仙的畅想,算是系统的汇总了各种修仙概念的古籍。
周易打算将这些竹简全都搬到三清殿,抽空将这一整套书看一遍,再想办法保存成电子文档,看看道术方面会不会有所精进。
西施跟在他身边,将一册册竹简进行编号,免得拿来拿去搞乱了。
正忙着,面前突然多了一堆武器,接着赵煦从长生殿中走出来,拱手向周易行了一礼:
“见过师尊,定远侯来到混元宫,弟子无以为报,带来一些铠甲武器,希望他莫要嫌弃……”
听说班超来混元宫,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支援点儿武器装备……这就是定远侯的含金量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0447/638780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