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姜文不文!姜武不武(求月票)
推荐阅读: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人生三十、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大宋悍臣、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御兽修仙:我获得了灵宠天赋、从上海滩大亨到港岛豪门、天子宁有种、心之怪盗!但柯南、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第189章 姜文不文!姜武不武(求月票)
“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这是演艺圈里很流行的一句话,精妙概括了姜文、姜武兄弟俩的性格反差。
姜文原名姜小军,姜武原名姜小兵。
他们的姥爷盼着姜文能文静些、姜武能勇敢点,就给他们改名叫姜文、姜武,可现实却偏偏事与愿违。
姜文打小就大胆叛逆、调皮捣蛋,进了影视圈后更是一身霸气、行事果决,对影片有极强的掌控欲,作品里也充满了批判精神与凌厉风格。
反观姜武,儿时便温顺老实,在娱乐圈始终谦逊低调,说话温和,很少得罪人,拍戏不争番位,得到角色就安心塑造。
他出演的众多角色,大多也都是憨厚、朴实的形象。
说实话,对于姜伍来试镜《我不是药神》男主这事,吕睿还挺意外。
毕竟在此之前,他和姜伍接触并不算多。
哪怕他跟姜闻关系十分亲近,也见过姜伍几次,却始终没有太多交流。
不过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对姜伍的印象却很深刻。
记得最清晰的,并不是《让子弹飞》里的武举人,而是《天注定》中的大海。
电影里,姜伍饰演的大海举着猎枪,眼神里满是压抑到极致的愤怒,把“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这层意味诠释得淋漓尽致。
讽刺的是,片中那些作恶的人听到警铃声,非但没有慌乱,反倒挺直了腰板!
这荒诞的一幕,至今想起来都让吕睿觉得心里发沉。
“吕导好,申导好,哥……”
姜伍推门进来后,声音温和,依次跟试镜室里的人打着招呼。
吕睿盯着他看了几秒,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姜闻,十分诧异:“你俩还真像双胞胎兄弟,一眼看过去都有些分不清。”
“哈哈,好多人都这么说!”姜闻爽朗地大笑起来,“不过我可比他大了足足4岁,而且我俩还是同母异父。”
其实不少一婚、二婚重组家庭的兄弟,感情往往淡薄疏离。
可姜家这兄弟俩却格外亲。
姜闻一有机会,总想着给姜伍介绍戏。
更有意思的是,姜闻跟自己亲妈关系却不算近,反倒跟姜伍的亲爸,也就是他后爸处得像哥们儿似的。
有次兄弟俩陪老爹喝酒喝多了,还在院子里郑重其事地拜起了把子,气得姜闻亲妈又骂又跺脚,最后也只能无奈作罢。
姜伍这次来试镜,其实也是姜闻介绍的。
他看过《我不是药神》的剧本后,觉得这故事扎实、角色有张力,要是姜伍能拿下男主,对他的演艺事业绝对是个大助力。
毕竟姜伍之前总演些憨厚朴实的配角,太需要一个有深度的主角来突破固有形象了。
不过在试镜开始前,吕睿却先提了个要求:“如果试镜通过,你能减肥吗?而且还得是在拍摄中边拍边减的那种,做得到吗?”
这要求并非无的放矢。
剧本设定中,男主没确诊癌症前,身体还算壮实。
可确诊后,病情会让他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体重骤降、面色枯槁……
吕睿想把这种“身体随病情衰败”的真实过程拍出来。
但这对演员的体型管理要求却极高,毕竟这和吕受益那种自始至终病怏怏的角色完全不同,男主角需要精准把控不同阶段的体态变化。
“能!”姜伍毫不犹豫的应下,语气笃定,“99年拍《洗澡》时,我就为角色短时间增肥过20斤,增肥能做到,减肥更没问题。”
“行。”吕睿满意点头,“那就开始试镜吧。”
在场众人都清楚,有个影帝兼大导演哥哥,对姜伍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
好处是,在圈内没人敢欺负他,也从不缺戏拍。
可弊端也很明显。
姜闻的光芒太盛,总让他显得有些黯淡。
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姜伍自己拿的奖项也不少,譬如在第19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中,他就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奖。
他以往塑造的多是憨厚、老实、本分的角色,可这并不代表他演不了自私自利、性格古怪的中年男人。
恰恰相反,这种“固有形象”的反差,反而会让角色更有惊喜感。
当一个总以温和面目示人的演员,突然爆发出复杂尖锐的特质时,冲击力会格外强!
试镜中,当姜伍饰演的男主面对质疑,红着眼眶嘶吼出“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错!”时,试镜室瞬间鸦雀无声!
其他来观摩的人,都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爆发力给震在了原地,只觉得这句台词配上他歇斯底里的神态,既戳心又透着股绝望的倔强。
可吕睿看着他,却忽然想起了《天注定》里的大海。
同样是底层人,同样也是为了“活下去”和“争口气”,那种被现实逼到绝境却不肯低头的劲儿,在他身上完美重合。
是啊!穷苦人只是想苟活而已,有什么错?
难道只是反抗不公平,就成了罪人吗?
“非常棒!”
试镜一结束,吕睿率先鼓起掌,眼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认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掌声在试镜室里响了起来。
姜伍刚从角色情绪里抽离,脸上那股尖锐的倔强很快褪去,下一秒就又恢复了平日里略带憨厚的模样。
他挠了挠头,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
吕睿则是朝旁边的刘艺菲递了个眼色:“你上去搭段戏,试试父女间的对手戏,找找感觉。”
“嗯,好的。”
刘艺菲应声起身,走到姜伍对面。
姜伍早已结婚生子,所以演“父亲”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慈父和严厉父亲的状态转换,对他而言也挺容易。
而刘艺菲这边,干脆悄悄把姜伍代入成了姜闻。
之前她演过好几次姜闻的“闺女”,熟悉感早就有了。
这一代入,前期叛逆顶撞的疏离感、后期暗藏关心的亲昵感瞬间就展现了出来,效果出奇地好。
搭戏结束,吕睿直接开口:“你先回去等消息,等其他演员试镜结束,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结果的。”
“好,谢谢吕导。”姜伍点头道谢,又跟其他人打了声招呼,径直转身离开试镜室。
门刚关上,吕睿突然眉头一挑,想到个有趣的点。
如果男主定了姜伍,那剧本其实还能再优化一下!
原版《我不是药神》里,主角和警察是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充满了亲情与法理的拉扯。
可这次警察角色定的却是姜闻。
要是把两人设定成亲兄弟呢?
一个是为自己和病友铤而走险卖药的“边缘人”,一个是坚守规则与法理的警察。
兄弟俩理想观念、处事方式完全不同,前期互相看不顺眼,甚至可能因为立场对立产生激烈冲突。
到了后期,随着男主的转变、警察对“人情与法理”开始重新思考,两人关系或许还能有新的走向……
这种“亲兄弟间的立场博弈”,又比原设定的“姐夫小舅子”多了层血脉羁绊的复杂感,戏剧张力肯定更强!
吕睿越想越觉得可行,一边在脑子里细化这个新设定,一边抬手示意工作人员:“让下一个试镜的演员进来吧。”
姜伍的竞争对手可不少。
比如他的北电同班同学,同时也是刘艺菲班主任的王荆松,今天也来试镜了。
这位的演技同样“嘎嘎硬”!
北电表演系老师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像王荆松就从来不开设课外辅导班,戏约也从没断过。
不过大多是他自己挑着演、不愿意接的就不接。
论试镜表现,毫不夸张地说,他和姜伍几乎不分上下,对男主前期的市侩、后期的挣扎都诠释得精准到位。
不夸张的讲,他都已经不能算作是普通演员了,而是表演艺术家。
当初在电影《谁说我不在乎》里,一句“我抽出裤衩里的猴皮筋,做成弹弓子打你家玻璃”,当场把王志纹逗得笑场到停不下来。
连冯巩这种资深喜剧演员,都得咬紧后槽牙,才能强忍着没笑出声。
只不过,电影并非一个人的艺术。
王荆松的独角戏虽不错,但在和刘艺菲搭戏时,效果却差了点意思。
班主任和学生演父女,他自己都有些不太适应,而刘艺菲更是明显有些发慌!
传统教育里,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与畏惧是天生的,所以两人演起戏来总带着点放不开的拘谨。
但吕睿要的是前期父女间针锋相对、思想碰撞的张力,哪一方气势弱了都不行。
于是,王荆松遗憾成了备选。
除了他以外,北电这边还来了不少演员。
包括黄垒也来了。
可论演技,吕睿觉得他似乎没外界吹嘘的那么好。
尤其是和刘艺菲搭戏时,表演里总是莫名其妙透着股浓郁的“爹味”。
这不是角色本身的固执,反倒像是刻意端着长辈架子似的,违和感十足。
于是,他当即便被吕睿从备选中排除了。
今天主要试的是北电演员,第二天则又试了几个中戏来的演员。
综合演技、气质以及与刘艺菲的适配度,还有“兄弟线”的潜在可能性等多个方面,吕睿最终拍了板:“就让姜伍上吧,让他准备开始减肥。”
申澳拿起手机就要去通知,吕睿却又叫住他,补充道:“顺便给范冰栤和李冰栤也打个电话,让她们过来签合同。”
刘思慧和王佳佳这两个角色,吕睿始终没找到比她俩更合适的。
反正戏份不多,片酬也不贵,索性不如就让双冰来演。
“好。”申澳点头应下。
至此,《我不是药神》的主要角色便全部定了下来。
当天把合同、片酬等琐事全敲定后,吕睿直接安排宣发团队在第二天公布了演员阵容,自己则再次闭关开始修改剧本。
虽说剧本早已定稿过审,但支线稍作调整并不碍事。
这还是因为内地电影局有规定,要是放在香江那边,临时改剧本、加戏删戏,本就是常有的事。
……
“睿视界通告:《我不是药神》试镜已结束,该项目将由姜伍、刘艺菲领衔主演,张毅、王保强、李明启参演,姜闻、范冰栤、李冰栤客串主演,韩三坪、任忠伦、张丕明友情客串……”
通告一出,不出意外,圈内瞬间掀起了阵阵热议。
尤其是一众女明星,盯着演员阵容名单,眼神里满是诧异。
刘艺菲领衔主演,双冰客串主演?
仅两字之差,地位悬殊却是天差地别!
“啧啧,吕导为了捧他的‘睿女郎’,可真是煞费苦心啊!竟然请来了双冰作配?”
周寻看着消息,语气里满是诧异,眼底却藏不住羡慕。
她忍不住在想,自己要是能拿到这种级别的电影资源,绝对能再往上走一个台阶!
章梓怡正忙着闯好莱坞、营销“国际章”。
她没兴趣去国外凑那个热闹,却一心想争“内地电影女演员第一人”的名头。
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她只能先从“三金影后”(金像、金马、金鸡)起步。
为此,她甚至放下身段,答应了港圈那边的邀约,去演配角。
比如刚签了合同的爱情悬疑片《明明》,就是他和吴颜祖合作的。
只是不知道,这份“低头”能不能换来应有的回报?
若是说周寻是羡慕中带着几分嫉妒,那江一艳、杨蜜等人则是嫉妒到眼都红了!
“我又是发唱片、拍正剧,又是费心经营人脉,才在圈内混出点小名堂,凭什么她轻轻松松就能演电影女主?”
江一艳盯着新闻,越看越气。
她心眼本就不大,攀比心又重。
如今看着上学时就追着跑的目标越飞越高,嘴都快气歪了。
巧合的是,她当天刚好有场访谈活动。
当被媒体问及对同班同学刘艺菲的印象时,她脸上挂着明媚笑容,话语里却藏着刺:
“我对她其实还是好奇心多一些吧,毕竟她很少来学校,当然,不是说她旷课啊,主要是她一直在外面拍戏,太忙了,也不太爱跟同学说话……”
这番话听着正常,可细品却全是暗示。
“不上课”、“性格高冷”,无论哪一句听着,都不像是正面评价。
反观班长王佳,还有舒嫦、蒋芯这些朋友,提起刘艺菲时全是推崇与认可。
孰亲孰远,高下立判!
杨蜜同样也被媒体找上了。
她和刘艺菲合作过《神雕侠侣》,这部剧马上就要上线,本就是热门话题。
可她却并没有多聊《神雕》,更没多提和刘艺菲的交集。
自从《神雕》杀青,两人的联系就少了许多。
加上她接替周寻成了荣信达的重点培养对象,还从三千名女生中突围,击败范冰栤、李冰栤、高媛媛等人,拿下了《王昭君》的女主,又接了《新聊斋志异》里的聂小倩,自信心早已爆棚。
“从今天起,我是女主杨蜜,不是谁的配角!”她在心里暗下决心!
刘艺菲于她而言,早已不是昔日的合作伙伴,而是未来难免要正面交锋的对手。
她要的是“双美鼎力”的局面,绝不是永远活在别人光环下当配角。
所以面对镜头时,她对刘艺菲的话题直接避而不谈,态度里已经有了几分疏远。
……
一晃眼到了月底,除夕与春节接踵而至。
吕睿没再在外奔波,而是回了家陪爸妈过年。
甚至连《我不是药神》的剧本调整工作,也一并带回了家。
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菜边看春晚,电视里的歌舞声混着碗筷碰撞的声响,满是其乐融融的暖意。
“今年的春晚导演是谁?怎么冒出来这么多港澳台艺人,年后是有什么新动向吗?”
吕父夹了口菜,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语气里带着好奇。
自从儿子进了娱乐圈,他也跟着关注起了圈内动态,对这些细微变化格外敏感。
“好像是郎琨吧。”吕睿随口应道。
他对这位印象还挺深,倒不是因为其作品,主要是对方的感情生活实在是丰富。
如今不仅已是三婚,妻子还是位名模!
当然,抛开私人生活不谈,郎琨的业务能力也确实过硬。
他出身本就优渥,刚毕业就进了央视文艺部当导演,后来还去德国专门学了编导培训,回来没多久就升了副主任,一路走得顺风顺水。
90年代,他在央视一手开创了不少经典栏目,星光奖、彩虹奖、金鹰奖更是拿得手软。
《综艺大观》当年能火遍全国,离不开他的导演和制片功底。
甚至就连央视的音乐频道,也是他牵头创办的。
去年2005年春晚上,那支由二十几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因为动作整齐划一、意境惊艳,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正是他的手笔。
正因如此,他执导的春晚甚至还被观众盛赞:“有了原来的老春晚味道。”
这份评价可不是一般的高!
饭吃到一半,吕父突然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地道:“儿子,我听说张艺谋成了奥运会总导演是吧?你这以后经验攒多了,能不能也成为像他那样的,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导演呢?”
受吕睿影响,吕父顺利“上岸”,进了当地文旅部门。
干久了后,他对春晚、奥运会这种“国家级项目”格外有执念,总觉得能参与其中才是真本事。
吕睿喝了口饮料,笑了笑:“应该没问题,但也得有机会才行,慢慢来吧。”
其实他对这些“大项目”没那么热衷。
况且现在自己虽然有了些成绩,资历却远远不够。
24岁的年纪还是太年轻了,真要去竞争这类资源,旁人一句“乳臭未干”,就能把他所有的成绩都否定掉。
与其费心巴结、凑着去争那些遥不可及的机会,还不如沉下心来拍好手里的电影。
先在导演圈站稳脚跟,等积累够了分量,机会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看,是李宇椿!”
吕母突然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指着电视喊着。
《超级女声》虽然早就结束了,可影响却还在扩散。
尤其是冠军李宇椿,更是作为“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之一”,登上了美国时事性周刊《time(亚洲版)》的封面。
全国上下“玉米”盛行,网上甚至开始盛传,穿裤子的女生打败了穿裙子的女生。
吕睿有理由怀疑,这是老外lgbt发展的前兆,故意在搞乱国内正常审美。
吕父也对李宇椿无感,摆了摆手:“等赵本山的小品出来再叫我俩,别打扰我俩聊天。”
“瞅你那德行!”吕母给了他一个白眼。
一直等到了11点多,本山大叔终于闪亮登场!
央台春晚收视率在这一刻达到了最高峰!
由他和宋玬玬、崔永圆三人演绎的小品《说事儿》,一开场就逗得观众笑个不停。
这也是每年春晚的重头戏,因为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今年春晚差不多该圆满结束了。
不像后来,《初见照相馆》一出,大家就知道,今晚的春晚又废了。
吕父看得直乐呵,吕睿却盯着小崔看了许久,脑海中思绪纷飞,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本章完)
“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这是演艺圈里很流行的一句话,精妙概括了姜文、姜武兄弟俩的性格反差。
姜文原名姜小军,姜武原名姜小兵。
他们的姥爷盼着姜文能文静些、姜武能勇敢点,就给他们改名叫姜文、姜武,可现实却偏偏事与愿违。
姜文打小就大胆叛逆、调皮捣蛋,进了影视圈后更是一身霸气、行事果决,对影片有极强的掌控欲,作品里也充满了批判精神与凌厉风格。
反观姜武,儿时便温顺老实,在娱乐圈始终谦逊低调,说话温和,很少得罪人,拍戏不争番位,得到角色就安心塑造。
他出演的众多角色,大多也都是憨厚、朴实的形象。
说实话,对于姜伍来试镜《我不是药神》男主这事,吕睿还挺意外。
毕竟在此之前,他和姜伍接触并不算多。
哪怕他跟姜闻关系十分亲近,也见过姜伍几次,却始终没有太多交流。
不过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对姜伍的印象却很深刻。
记得最清晰的,并不是《让子弹飞》里的武举人,而是《天注定》中的大海。
电影里,姜伍饰演的大海举着猎枪,眼神里满是压抑到极致的愤怒,把“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这层意味诠释得淋漓尽致。
讽刺的是,片中那些作恶的人听到警铃声,非但没有慌乱,反倒挺直了腰板!
这荒诞的一幕,至今想起来都让吕睿觉得心里发沉。
“吕导好,申导好,哥……”
姜伍推门进来后,声音温和,依次跟试镜室里的人打着招呼。
吕睿盯着他看了几秒,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姜闻,十分诧异:“你俩还真像双胞胎兄弟,一眼看过去都有些分不清。”
“哈哈,好多人都这么说!”姜闻爽朗地大笑起来,“不过我可比他大了足足4岁,而且我俩还是同母异父。”
其实不少一婚、二婚重组家庭的兄弟,感情往往淡薄疏离。
可姜家这兄弟俩却格外亲。
姜闻一有机会,总想着给姜伍介绍戏。
更有意思的是,姜闻跟自己亲妈关系却不算近,反倒跟姜伍的亲爸,也就是他后爸处得像哥们儿似的。
有次兄弟俩陪老爹喝酒喝多了,还在院子里郑重其事地拜起了把子,气得姜闻亲妈又骂又跺脚,最后也只能无奈作罢。
姜伍这次来试镜,其实也是姜闻介绍的。
他看过《我不是药神》的剧本后,觉得这故事扎实、角色有张力,要是姜伍能拿下男主,对他的演艺事业绝对是个大助力。
毕竟姜伍之前总演些憨厚朴实的配角,太需要一个有深度的主角来突破固有形象了。
不过在试镜开始前,吕睿却先提了个要求:“如果试镜通过,你能减肥吗?而且还得是在拍摄中边拍边减的那种,做得到吗?”
这要求并非无的放矢。
剧本设定中,男主没确诊癌症前,身体还算壮实。
可确诊后,病情会让他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体重骤降、面色枯槁……
吕睿想把这种“身体随病情衰败”的真实过程拍出来。
但这对演员的体型管理要求却极高,毕竟这和吕受益那种自始至终病怏怏的角色完全不同,男主角需要精准把控不同阶段的体态变化。
“能!”姜伍毫不犹豫的应下,语气笃定,“99年拍《洗澡》时,我就为角色短时间增肥过20斤,增肥能做到,减肥更没问题。”
“行。”吕睿满意点头,“那就开始试镜吧。”
在场众人都清楚,有个影帝兼大导演哥哥,对姜伍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
好处是,在圈内没人敢欺负他,也从不缺戏拍。
可弊端也很明显。
姜闻的光芒太盛,总让他显得有些黯淡。
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姜伍自己拿的奖项也不少,譬如在第19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中,他就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奖。
他以往塑造的多是憨厚、老实、本分的角色,可这并不代表他演不了自私自利、性格古怪的中年男人。
恰恰相反,这种“固有形象”的反差,反而会让角色更有惊喜感。
当一个总以温和面目示人的演员,突然爆发出复杂尖锐的特质时,冲击力会格外强!
试镜中,当姜伍饰演的男主面对质疑,红着眼眶嘶吼出“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错!”时,试镜室瞬间鸦雀无声!
其他来观摩的人,都被这股突如其来的爆发力给震在了原地,只觉得这句台词配上他歇斯底里的神态,既戳心又透着股绝望的倔强。
可吕睿看着他,却忽然想起了《天注定》里的大海。
同样是底层人,同样也是为了“活下去”和“争口气”,那种被现实逼到绝境却不肯低头的劲儿,在他身上完美重合。
是啊!穷苦人只是想苟活而已,有什么错?
难道只是反抗不公平,就成了罪人吗?
“非常棒!”
试镜一结束,吕睿率先鼓起掌,眼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认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掌声在试镜室里响了起来。
姜伍刚从角色情绪里抽离,脸上那股尖锐的倔强很快褪去,下一秒就又恢复了平日里略带憨厚的模样。
他挠了挠头,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
吕睿则是朝旁边的刘艺菲递了个眼色:“你上去搭段戏,试试父女间的对手戏,找找感觉。”
“嗯,好的。”
刘艺菲应声起身,走到姜伍对面。
姜伍早已结婚生子,所以演“父亲”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慈父和严厉父亲的状态转换,对他而言也挺容易。
而刘艺菲这边,干脆悄悄把姜伍代入成了姜闻。
之前她演过好几次姜闻的“闺女”,熟悉感早就有了。
这一代入,前期叛逆顶撞的疏离感、后期暗藏关心的亲昵感瞬间就展现了出来,效果出奇地好。
搭戏结束,吕睿直接开口:“你先回去等消息,等其他演员试镜结束,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结果的。”
“好,谢谢吕导。”姜伍点头道谢,又跟其他人打了声招呼,径直转身离开试镜室。
门刚关上,吕睿突然眉头一挑,想到个有趣的点。
如果男主定了姜伍,那剧本其实还能再优化一下!
原版《我不是药神》里,主角和警察是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充满了亲情与法理的拉扯。
可这次警察角色定的却是姜闻。
要是把两人设定成亲兄弟呢?
一个是为自己和病友铤而走险卖药的“边缘人”,一个是坚守规则与法理的警察。
兄弟俩理想观念、处事方式完全不同,前期互相看不顺眼,甚至可能因为立场对立产生激烈冲突。
到了后期,随着男主的转变、警察对“人情与法理”开始重新思考,两人关系或许还能有新的走向……
这种“亲兄弟间的立场博弈”,又比原设定的“姐夫小舅子”多了层血脉羁绊的复杂感,戏剧张力肯定更强!
吕睿越想越觉得可行,一边在脑子里细化这个新设定,一边抬手示意工作人员:“让下一个试镜的演员进来吧。”
姜伍的竞争对手可不少。
比如他的北电同班同学,同时也是刘艺菲班主任的王荆松,今天也来试镜了。
这位的演技同样“嘎嘎硬”!
北电表演系老师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像王荆松就从来不开设课外辅导班,戏约也从没断过。
不过大多是他自己挑着演、不愿意接的就不接。
论试镜表现,毫不夸张地说,他和姜伍几乎不分上下,对男主前期的市侩、后期的挣扎都诠释得精准到位。
不夸张的讲,他都已经不能算作是普通演员了,而是表演艺术家。
当初在电影《谁说我不在乎》里,一句“我抽出裤衩里的猴皮筋,做成弹弓子打你家玻璃”,当场把王志纹逗得笑场到停不下来。
连冯巩这种资深喜剧演员,都得咬紧后槽牙,才能强忍着没笑出声。
只不过,电影并非一个人的艺术。
王荆松的独角戏虽不错,但在和刘艺菲搭戏时,效果却差了点意思。
班主任和学生演父女,他自己都有些不太适应,而刘艺菲更是明显有些发慌!
传统教育里,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与畏惧是天生的,所以两人演起戏来总带着点放不开的拘谨。
但吕睿要的是前期父女间针锋相对、思想碰撞的张力,哪一方气势弱了都不行。
于是,王荆松遗憾成了备选。
除了他以外,北电这边还来了不少演员。
包括黄垒也来了。
可论演技,吕睿觉得他似乎没外界吹嘘的那么好。
尤其是和刘艺菲搭戏时,表演里总是莫名其妙透着股浓郁的“爹味”。
这不是角色本身的固执,反倒像是刻意端着长辈架子似的,违和感十足。
于是,他当即便被吕睿从备选中排除了。
今天主要试的是北电演员,第二天则又试了几个中戏来的演员。
综合演技、气质以及与刘艺菲的适配度,还有“兄弟线”的潜在可能性等多个方面,吕睿最终拍了板:“就让姜伍上吧,让他准备开始减肥。”
申澳拿起手机就要去通知,吕睿却又叫住他,补充道:“顺便给范冰栤和李冰栤也打个电话,让她们过来签合同。”
刘思慧和王佳佳这两个角色,吕睿始终没找到比她俩更合适的。
反正戏份不多,片酬也不贵,索性不如就让双冰来演。
“好。”申澳点头应下。
至此,《我不是药神》的主要角色便全部定了下来。
当天把合同、片酬等琐事全敲定后,吕睿直接安排宣发团队在第二天公布了演员阵容,自己则再次闭关开始修改剧本。
虽说剧本早已定稿过审,但支线稍作调整并不碍事。
这还是因为内地电影局有规定,要是放在香江那边,临时改剧本、加戏删戏,本就是常有的事。
……
“睿视界通告:《我不是药神》试镜已结束,该项目将由姜伍、刘艺菲领衔主演,张毅、王保强、李明启参演,姜闻、范冰栤、李冰栤客串主演,韩三坪、任忠伦、张丕明友情客串……”
通告一出,不出意外,圈内瞬间掀起了阵阵热议。
尤其是一众女明星,盯着演员阵容名单,眼神里满是诧异。
刘艺菲领衔主演,双冰客串主演?
仅两字之差,地位悬殊却是天差地别!
“啧啧,吕导为了捧他的‘睿女郎’,可真是煞费苦心啊!竟然请来了双冰作配?”
周寻看着消息,语气里满是诧异,眼底却藏不住羡慕。
她忍不住在想,自己要是能拿到这种级别的电影资源,绝对能再往上走一个台阶!
章梓怡正忙着闯好莱坞、营销“国际章”。
她没兴趣去国外凑那个热闹,却一心想争“内地电影女演员第一人”的名头。
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她只能先从“三金影后”(金像、金马、金鸡)起步。
为此,她甚至放下身段,答应了港圈那边的邀约,去演配角。
比如刚签了合同的爱情悬疑片《明明》,就是他和吴颜祖合作的。
只是不知道,这份“低头”能不能换来应有的回报?
若是说周寻是羡慕中带着几分嫉妒,那江一艳、杨蜜等人则是嫉妒到眼都红了!
“我又是发唱片、拍正剧,又是费心经营人脉,才在圈内混出点小名堂,凭什么她轻轻松松就能演电影女主?”
江一艳盯着新闻,越看越气。
她心眼本就不大,攀比心又重。
如今看着上学时就追着跑的目标越飞越高,嘴都快气歪了。
巧合的是,她当天刚好有场访谈活动。
当被媒体问及对同班同学刘艺菲的印象时,她脸上挂着明媚笑容,话语里却藏着刺:
“我对她其实还是好奇心多一些吧,毕竟她很少来学校,当然,不是说她旷课啊,主要是她一直在外面拍戏,太忙了,也不太爱跟同学说话……”
这番话听着正常,可细品却全是暗示。
“不上课”、“性格高冷”,无论哪一句听着,都不像是正面评价。
反观班长王佳,还有舒嫦、蒋芯这些朋友,提起刘艺菲时全是推崇与认可。
孰亲孰远,高下立判!
杨蜜同样也被媒体找上了。
她和刘艺菲合作过《神雕侠侣》,这部剧马上就要上线,本就是热门话题。
可她却并没有多聊《神雕》,更没多提和刘艺菲的交集。
自从《神雕》杀青,两人的联系就少了许多。
加上她接替周寻成了荣信达的重点培养对象,还从三千名女生中突围,击败范冰栤、李冰栤、高媛媛等人,拿下了《王昭君》的女主,又接了《新聊斋志异》里的聂小倩,自信心早已爆棚。
“从今天起,我是女主杨蜜,不是谁的配角!”她在心里暗下决心!
刘艺菲于她而言,早已不是昔日的合作伙伴,而是未来难免要正面交锋的对手。
她要的是“双美鼎力”的局面,绝不是永远活在别人光环下当配角。
所以面对镜头时,她对刘艺菲的话题直接避而不谈,态度里已经有了几分疏远。
……
一晃眼到了月底,除夕与春节接踵而至。
吕睿没再在外奔波,而是回了家陪爸妈过年。
甚至连《我不是药神》的剧本调整工作,也一并带回了家。
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菜边看春晚,电视里的歌舞声混着碗筷碰撞的声响,满是其乐融融的暖意。
“今年的春晚导演是谁?怎么冒出来这么多港澳台艺人,年后是有什么新动向吗?”
吕父夹了口菜,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语气里带着好奇。
自从儿子进了娱乐圈,他也跟着关注起了圈内动态,对这些细微变化格外敏感。
“好像是郎琨吧。”吕睿随口应道。
他对这位印象还挺深,倒不是因为其作品,主要是对方的感情生活实在是丰富。
如今不仅已是三婚,妻子还是位名模!
当然,抛开私人生活不谈,郎琨的业务能力也确实过硬。
他出身本就优渥,刚毕业就进了央视文艺部当导演,后来还去德国专门学了编导培训,回来没多久就升了副主任,一路走得顺风顺水。
90年代,他在央视一手开创了不少经典栏目,星光奖、彩虹奖、金鹰奖更是拿得手软。
《综艺大观》当年能火遍全国,离不开他的导演和制片功底。
甚至就连央视的音乐频道,也是他牵头创办的。
去年2005年春晚上,那支由二十几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因为动作整齐划一、意境惊艳,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正是他的手笔。
正因如此,他执导的春晚甚至还被观众盛赞:“有了原来的老春晚味道。”
这份评价可不是一般的高!
饭吃到一半,吕父突然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地道:“儿子,我听说张艺谋成了奥运会总导演是吧?你这以后经验攒多了,能不能也成为像他那样的,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导演呢?”
受吕睿影响,吕父顺利“上岸”,进了当地文旅部门。
干久了后,他对春晚、奥运会这种“国家级项目”格外有执念,总觉得能参与其中才是真本事。
吕睿喝了口饮料,笑了笑:“应该没问题,但也得有机会才行,慢慢来吧。”
其实他对这些“大项目”没那么热衷。
况且现在自己虽然有了些成绩,资历却远远不够。
24岁的年纪还是太年轻了,真要去竞争这类资源,旁人一句“乳臭未干”,就能把他所有的成绩都否定掉。
与其费心巴结、凑着去争那些遥不可及的机会,还不如沉下心来拍好手里的电影。
先在导演圈站稳脚跟,等积累够了分量,机会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看,是李宇椿!”
吕母突然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指着电视喊着。
《超级女声》虽然早就结束了,可影响却还在扩散。
尤其是冠军李宇椿,更是作为“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之一”,登上了美国时事性周刊《time(亚洲版)》的封面。
全国上下“玉米”盛行,网上甚至开始盛传,穿裤子的女生打败了穿裙子的女生。
吕睿有理由怀疑,这是老外lgbt发展的前兆,故意在搞乱国内正常审美。
吕父也对李宇椿无感,摆了摆手:“等赵本山的小品出来再叫我俩,别打扰我俩聊天。”
“瞅你那德行!”吕母给了他一个白眼。
一直等到了11点多,本山大叔终于闪亮登场!
央台春晚收视率在这一刻达到了最高峰!
由他和宋玬玬、崔永圆三人演绎的小品《说事儿》,一开场就逗得观众笑个不停。
这也是每年春晚的重头戏,因为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今年春晚差不多该圆满结束了。
不像后来,《初见照相馆》一出,大家就知道,今晚的春晚又废了。
吕父看得直乐呵,吕睿却盯着小崔看了许久,脑海中思绪纷飞,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7492/638958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