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东方迪士尼的设想!(求月票)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人生三十、穿越之莫问人归处、余岁长安、绝对命运游戏、谁家小娘子这么狂、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残血玩家、阎王殿下的小闺女、绝症后疯批真千金暴打户口本、
第220章 东方迪士尼的设想!(求月票)
“今日上午,电影局发布最新剧本过审通告,由吕睿导演编剧的科幻题材剧本《环太平洋》,顺利通过审核。”
“据悉,《环太平洋》讲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巨型怪兽从太平洋海底的洞穴中钻出,不断攻击环太平洋沿岸的一系列城市……
为了抵御其攻击,人类启动了一项名为“猎人”的军事计划,组建了一支配备有顶尖科技装备的军队,用来对抗这些怪兽的故事。”
“睿视界发布通告:《环太平洋》於今日正式立项;电影预计製作成本:2亿美元!”
“电影选角计划未公开,敬请期待……”
…
不出意外,当《环太平洋》过审、立项的通告砸向市场时,此前热度爆表的《士兵突击》直接被网友们拋在了脑后。
还有冯小钢1.2亿投资的《夜宴》、张艺谋3.6亿打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乃至於港片大製作《龙虎门》,瞬间都成了“弟中弟”。
影视圈的討论焦点被这则消息彻底垄断!
所有关於其他作品的分析,在这一刻都显得黯然失色!
这股震撼力,让前段时间还在到处叫囂的张伟评尤为措手不及。
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称:“国內导演里,真正懂大製作、能扛大製作的,也就只有张艺谋一个。”
在他眼里,吕睿那部投资1亿人民幣的《颶风营救》,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大製作。
唯有像《英雄》那样耗资3亿、撬动全球市场的史诗级作品,或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砸下3.6亿,堆出视听奇观、光宣传就烧掉6500万的项目,才配得上大製作的名號。
他那时还非常篤定,认为张艺谋开创的“古装大片+全明星+高营销”模式,是中国电影唯一的破局之路。
可今天,“2亿美元”这串数字就像一记重锤,直接把他给干懵了。
此时,新画面。
张伟评坐在办公室里,反覆刷新著睿视界的官方通告,右手止不住的发颤。
3.6亿人民幣的《黄金甲》,已经是他口中的国產片天板了。
而《环太平洋》的2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幣將近17亿,是《黄金甲》的近五倍!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钱要砸的並不是他印象中的古装题材,而是国內几乎无人敢碰的硬核科幻!
吕睿竟然要拍“巨型怪兽”与“顶尖科技军队”对抗的全新电影题材类型!
助理这时推门走了进来,小心翼翼来到他旁边,递上了一份他要求搜集的行业数据报表。
“张董,去年整个內地电影產业的单笔平均投资还不到1000万美元,吕导这一下,直接把门槛拉到了2亿美元……”
张伟评没接话。
他突然觉得,之前自己说的那些关於“大製作標准”的论调,此刻都成了笑话。
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手握张艺谋,就等於握著华语电影的財富密码。
可吕睿这一步,直接跳出了他所设定的游戏规则。
这哪里是追赶?分明是换了条新赛道!
他盯著“2亿美元”的字样,半天才憋出一句:“这小子……是要把中国电影直接拽进好莱坞的玩法里啊!”
助理看著张伟评眉头紧皱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追问:“那……这《环太平洋》,能成功吗?”
张伟评闻言,沉默了良久,最后竟然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茫然:“你问我,我问谁去?”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和张艺谋这些年追的,说到底还是李按在2000年拍出的《臥虎藏龙》。
两人一直都想靠著东方美学包装的故事,去衝击国际奖项。
就连目光盯著的,要么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要么是爭几个技术类单项奖,翻来覆去都是在同一个框架里打转。
可《环太平洋》这种2亿美元砸向硬核科幻的玩法,他连想都不敢想,又哪来的底气去评判成败?
在他的认知里,华语电影的“天板”就是《臥虎藏龙》那样的古装奇观。
反观吕睿这一步,早已经跳出了他能理解的范畴!
同一时间,不仅仅是张伟评这边,其余多个电影剧组里也都炸开了锅!
《环太平洋》立项的消息,就像一颗炸弹扔进了国內影视圈,爆发了诸多热议:
“臥槽?这吕睿还真敢搞科幻大製作啊?”
“好傢伙,这踏马才叫大製作吧!感觉之前咱们筹备的那些,全都只算是小打小闹罢了!”
“华语电影拍科幻?开什么国际玩笑?特效、剧本、世界观,哪一样能跟好莱坞比?这不得赔个底朝天?”
“赔不赔不好说,但肯定不能只靠国內市场!2亿美元的成本,国內票房撑死了也就收几个亿,不冲全球市场就是死路一条。”
“这么一看,冯导也太抠搜了,《夜宴》才 1.2亿人民幣投资,跟2亿美元比起来简直不够看,估计也拍不出啥震撼效果。”
冯小钢再次躺枪,心里又气又无力,却连反驳的心思都没有。
没办法,面对“2亿美元”这个数字,他只觉得浑身发虚。
比?
拿什么比?
华宜就算再支持他,也不可能掏出2亿美元让他拍电影。
这种级別的投资,早已经超出了国內民营影视公司的承载能力。
他甚至连做白日梦的勇气都没有,因为这玩意做多了,人容易得精神病。
而在同一时间,影视圈热闹喧囂的角落里,陈凯哥却异常低调。
他没参与任何关於《环太平洋》的討论,只是悄悄让团队把新打磨好的梨园戏剧本《梅兰芳》送到了电影局审核。
相较於吕睿的剑指全球,他现在更想沉下心来。
《无极》票房和口碑都失败了,短时间內,他的大製作电影梦想算是彻底破碎了。
现在的他,只想用一部聚焦京剧大师的作品,重新找回《霸王別姬》时期的荣耀和高光!
至於其他的,还是等他重新拿一座金棕櫚回来后再说吧。
以往失去的,这次他一定要加倍拿回来!
……
睿视界的公司大门,被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堵了个水泄不通。
相机镜头、录音笔齐刷刷对准门口。
即便楼下值班的保安拼尽全力阻拦,却也挡不住记者们想追问《环太平洋》的热情。
毕竟这可是2亿美元的科幻巨製,在华语影坛前所未有,谁都想抢第一手消息!
然而,很遗憾的是,记者们全部都跑了个空。
老板不在家,侯宏亮无奈之下只能出面。
面对“《环太平洋》选角有哪些候选人”、“2亿美元预算具体怎么分配”、“什么时候开机”等一连串问题,他摊著手,满脸无奈:
“这项目真不归我管,你们堵在这儿也没用,吕董这几天都不在公司……我哪知道他去了哪儿?他是老板,我又不是他老板,总不能天天盯著他吧?”
记者们不信邪,可一直守到天黑也没见到吕睿的影子,只能悻悻离去。
其实他的手机並没有关机,也没刻意躲著谁,而是真的出门“调研”了。
甭管是谁打来电话问项目进展,他的理由都是自己在外面找灵感、做调研、完善项目书。
“你这可不行啊!都一个月了,项目书怎么还没搞定?效率得提起来啊!年纪轻轻的,怎么还这么拖延?得跟人家张艺谋好好学学,你看看人家拍《黄金甲》的时候,进度抓得多紧?”
“……”
吕睿拿著手机,听著韩三坪这话,不由得一阵无语。
跟张艺谋比?
开什么玩笑?
那位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圈內导演里的“老黄牛”,除了拍电影就是琢磨电影,几乎连轴转,根本不带停的。
可他却不一样。
手里握著睿视界、睿兴院线两家公司,还有一大堆投资的企业,都得他时不时关注一下,怎么可能像张艺谋那样全身心扑在一个项目上?
“我儘快,韩总您別急,慢工出细活嘛。”
简单敷衍了两句,吕睿赶紧掛断了电话。
其实他还真没骗人,这会他確实不在首都,也確实在“调研”。
只不过,调研对象可不是什么科幻机甲,而是刚入手的影院。
这段时间,他和周浩然一起把几家收购了股份的影院都跑了个遍,实地查看了一番运营情况。
从华纳接手的那几家影院,目前客流稳定,设备运转正常,基本不用太操心。
和金逸合作的影城,自从资金到位后,也顺利启动了建设,工地上每天都能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
接下来的重点,一是新建影院,二是改造收购的老影院。
只是,这两项工作推进得都不算快。
建影院离不开和商业体谈合作,要么和做商业城的地產合作,要么自购物业。
然后又是签合同、走审批,每一步流程都繁琐得很,根本急不来。
吕睿特意叮嘱周浩然:“先把那些经营不善的老影院收过来,重点做升级改造。
至於新影院建设的事稳步推进就行,不用赶进度,市场就这么大,咱们已经起了步,有的是时间慢慢铺开。”
“好的,吕董。”
周浩然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此前,经过团队协商,已经做出了一份完整的方案。
二线城市的標准影院,能和各大商业体直接合作最好,大家可以共同持股。
再不济就是自购物业,自己盖综合性影院。
至於一线城市的高端影院则要麻烦一些,毕竟投资的影院规模大,需要的资金也多。
但即便如此,该建还是得建。
燕京、魔都、深圳、广州、天津、杭州这些一线或未来的新一线城市,都不能放过。
反正提前下手,先把地皮搞下来,后续慢慢来即可。
…
兜兜转转跑了近一周,吕睿才回到首都。
然后,他第一时间就去看了自己2亿从陈京飞手里买下的地皮。
站在工地门口远远望去,睿兴园区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最显眼的就是正在浇筑地基的公司大厦。
早在动工前,吕睿就已经和设计师敲定了规划与安排。
睿兴集团的办公楼、睿视界的独立办公楼、动画部门、后期製作中心,每块业务都得有专属的空间。
只可惜,现在受限於资金,只能分阶段建设,没法一步到位。
“以后这儿还得加个睿兴院线办公楼,再配个影院旗舰店……”
吕睿指著工地一角,跟周浩然念叨著:“咱们自家出的电影,首映礼就放自己影院办,省得跟別人借场地,这多爽?”
然而,话刚说完,他又忍不住嘆了口气。
想实现这些,前提还是得有钱,而且是更多的钱才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突然发现,这钱越挣,缺口反而越大,好像不管挣多少都不够似的。
“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还是太穷了,得好好努力才行。”
吕睿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门口,一脸认真地感慨著。
旁边的周浩然低著头没吭声,心里却忍不住一阵麻卖批!
24岁,福布斯统计身价50多亿,80后名人排行榜收入第一,这还叫“太穷”?
你丫还想要怎么样啊?
还让不让其他同龄人活了?
同一时间,旁边的秘书梁露露更是悄悄抬头望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自家老板这时不时散发出来的逼气实在是太浓、太拉仇恨了,她有时候是真的有些顶不住。
……
从睿兴园区离开后,吕睿没急著回公司,反倒绕路去了几家自己参与投资的企业。
土豆网这边,王微正忙著筹备第二轮融资,办公室里堆满了財务报表和融资方案。
见吕睿过来,还特意拉著他分析用户增长数据,言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关於第二轮融资,睿兴集团肯定是要跟的,接下来就看土豆这边开个什么样的价了。
紧接著,吕睿又飞去了横店,
投入千万搭建的睿视界横店製作中心,主体建筑目前已经完工。
工人们这会正在忙著內部装修,大约再过两个月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到时候,不管是剧组来拍戏,还是演员集训、设备存放,甚至临时当作酒店安置工作人员,都能一站式解决,方便得很。
之后,他又接连跑了几家投资的动画公司。
蓝弧文化和广东咏声正在联手赶製《猪猪侠》的两部新作,《果冻三剑客》的样片也已经出来了。
原创动力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爆火后,趁热推出了《古古怪界大作战》,剧本和画面打磨得都很用心。
若森还在深耕技术,这会正在尝试新的动画渲染方式。
视美影业这边则一边播著《麻辣小冤家》,一边推进《緹可冬季篇》和《酷宝方块》的製作。
至於睿月动画总部这边,《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的製作,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可转了一圈下来,吕睿却发现了个问题。
这些动画作品虽然都很受小朋友和大朋友喜欢,收视率也不错,但单靠卖给电视台的版权费,顶多只能覆盖製作成本,想靠这个赚大钱几乎不可能。
这也暴露出了这些公司的短板,盈利渠道太单一!
除了內容播放,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就算有,也被那些盗版商给搅和的不成样子,根本无法赚取到匹配的利益。
坐在回公司的车里,吕睿盯著窗外掠过的街景,脑海里突然闪过了迪士尼的影子。
他下意识在想,迪士尼是怎么靠动画赚大钱的呢?
仔细回想/分析后,他发现,迪士尼可不止是靠电影和剧集播放,更重要的是后续的版权运营!
角色授权给玩具厂商做玩偶,和童装品牌合作出联名服饰,甚至建主题乐园让游客沉浸式体验……
想到这儿,吕睿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同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也在心里冒了出来:
“我现在手里有《猪猪侠》《喜羊羊》这些现成的ip,又有影视製作、院线/平台渠道,要是能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块,能不能搞出一个『东方迪士尼』来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顿时就压不住了,
先把动画ip的版权运营做起来,再逐步拓展到衍生品、线下活动,等ip影响力足够大了,甚至可以考虑建主题乐园。
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动画公司盈利难的问题,还能形成一个从內容到消费的完整闭环,可比只靠卖播放权有前景多了!
琢磨出这个计划的同时,吕睿又想到了《功夫熊猫》这个电影项目。
几个月过去了,彼得·格里芬在国外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公司已经搬到了新的办公地点,动画部门、特效部门的框架目前也已经顺利搭建了起来,人员和设备都在陆续完善中。
也是时候再去一趟好莱坞,把资源进行新一轮的整合了。
不过就在这时,握在手心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吕睿瞄了眼来电显示,嘴角勾起一抹笑,按下了接通键:“餵?”
电话里,清脆软糯的声音传来:“学长,你明天有没有时间呀,姜叔叔的《太阳照常升起》明天上映呢,我们一起去看好不好呀?”
(本章完)
“今日上午,电影局发布最新剧本过审通告,由吕睿导演编剧的科幻题材剧本《环太平洋》,顺利通过审核。”
“据悉,《环太平洋》讲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巨型怪兽从太平洋海底的洞穴中钻出,不断攻击环太平洋沿岸的一系列城市……
为了抵御其攻击,人类启动了一项名为“猎人”的军事计划,组建了一支配备有顶尖科技装备的军队,用来对抗这些怪兽的故事。”
“睿视界发布通告:《环太平洋》於今日正式立项;电影预计製作成本:2亿美元!”
“电影选角计划未公开,敬请期待……”
…
不出意外,当《环太平洋》过审、立项的通告砸向市场时,此前热度爆表的《士兵突击》直接被网友们拋在了脑后。
还有冯小钢1.2亿投资的《夜宴》、张艺谋3.6亿打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乃至於港片大製作《龙虎门》,瞬间都成了“弟中弟”。
影视圈的討论焦点被这则消息彻底垄断!
所有关於其他作品的分析,在这一刻都显得黯然失色!
这股震撼力,让前段时间还在到处叫囂的张伟评尤为措手不及。
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称:“国內导演里,真正懂大製作、能扛大製作的,也就只有张艺谋一个。”
在他眼里,吕睿那部投资1亿人民幣的《颶风营救》,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大製作。
唯有像《英雄》那样耗资3亿、撬动全球市场的史诗级作品,或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砸下3.6亿,堆出视听奇观、光宣传就烧掉6500万的项目,才配得上大製作的名號。
他那时还非常篤定,认为张艺谋开创的“古装大片+全明星+高营销”模式,是中国电影唯一的破局之路。
可今天,“2亿美元”这串数字就像一记重锤,直接把他给干懵了。
此时,新画面。
张伟评坐在办公室里,反覆刷新著睿视界的官方通告,右手止不住的发颤。
3.6亿人民幣的《黄金甲》,已经是他口中的国產片天板了。
而《环太平洋》的2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幣將近17亿,是《黄金甲》的近五倍!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钱要砸的並不是他印象中的古装题材,而是国內几乎无人敢碰的硬核科幻!
吕睿竟然要拍“巨型怪兽”与“顶尖科技军队”对抗的全新电影题材类型!
助理这时推门走了进来,小心翼翼来到他旁边,递上了一份他要求搜集的行业数据报表。
“张董,去年整个內地电影產业的单笔平均投资还不到1000万美元,吕导这一下,直接把门槛拉到了2亿美元……”
张伟评没接话。
他突然觉得,之前自己说的那些关於“大製作標准”的论调,此刻都成了笑话。
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手握张艺谋,就等於握著华语电影的財富密码。
可吕睿这一步,直接跳出了他所设定的游戏规则。
这哪里是追赶?分明是换了条新赛道!
他盯著“2亿美元”的字样,半天才憋出一句:“这小子……是要把中国电影直接拽进好莱坞的玩法里啊!”
助理看著张伟评眉头紧皱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追问:“那……这《环太平洋》,能成功吗?”
张伟评闻言,沉默了良久,最后竟然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茫然:“你问我,我问谁去?”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和张艺谋这些年追的,说到底还是李按在2000年拍出的《臥虎藏龙》。
两人一直都想靠著东方美学包装的故事,去衝击国际奖项。
就连目光盯著的,要么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要么是爭几个技术类单项奖,翻来覆去都是在同一个框架里打转。
可《环太平洋》这种2亿美元砸向硬核科幻的玩法,他连想都不敢想,又哪来的底气去评判成败?
在他的认知里,华语电影的“天板”就是《臥虎藏龙》那样的古装奇观。
反观吕睿这一步,早已经跳出了他能理解的范畴!
同一时间,不仅仅是张伟评这边,其余多个电影剧组里也都炸开了锅!
《环太平洋》立项的消息,就像一颗炸弹扔进了国內影视圈,爆发了诸多热议:
“臥槽?这吕睿还真敢搞科幻大製作啊?”
“好傢伙,这踏马才叫大製作吧!感觉之前咱们筹备的那些,全都只算是小打小闹罢了!”
“华语电影拍科幻?开什么国际玩笑?特效、剧本、世界观,哪一样能跟好莱坞比?这不得赔个底朝天?”
“赔不赔不好说,但肯定不能只靠国內市场!2亿美元的成本,国內票房撑死了也就收几个亿,不冲全球市场就是死路一条。”
“这么一看,冯导也太抠搜了,《夜宴》才 1.2亿人民幣投资,跟2亿美元比起来简直不够看,估计也拍不出啥震撼效果。”
冯小钢再次躺枪,心里又气又无力,却连反驳的心思都没有。
没办法,面对“2亿美元”这个数字,他只觉得浑身发虚。
比?
拿什么比?
华宜就算再支持他,也不可能掏出2亿美元让他拍电影。
这种级別的投资,早已经超出了国內民营影视公司的承载能力。
他甚至连做白日梦的勇气都没有,因为这玩意做多了,人容易得精神病。
而在同一时间,影视圈热闹喧囂的角落里,陈凯哥却异常低调。
他没参与任何关於《环太平洋》的討论,只是悄悄让团队把新打磨好的梨园戏剧本《梅兰芳》送到了电影局审核。
相较於吕睿的剑指全球,他现在更想沉下心来。
《无极》票房和口碑都失败了,短时间內,他的大製作电影梦想算是彻底破碎了。
现在的他,只想用一部聚焦京剧大师的作品,重新找回《霸王別姬》时期的荣耀和高光!
至於其他的,还是等他重新拿一座金棕櫚回来后再说吧。
以往失去的,这次他一定要加倍拿回来!
……
睿视界的公司大门,被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堵了个水泄不通。
相机镜头、录音笔齐刷刷对准门口。
即便楼下值班的保安拼尽全力阻拦,却也挡不住记者们想追问《环太平洋》的热情。
毕竟这可是2亿美元的科幻巨製,在华语影坛前所未有,谁都想抢第一手消息!
然而,很遗憾的是,记者们全部都跑了个空。
老板不在家,侯宏亮无奈之下只能出面。
面对“《环太平洋》选角有哪些候选人”、“2亿美元预算具体怎么分配”、“什么时候开机”等一连串问题,他摊著手,满脸无奈:
“这项目真不归我管,你们堵在这儿也没用,吕董这几天都不在公司……我哪知道他去了哪儿?他是老板,我又不是他老板,总不能天天盯著他吧?”
记者们不信邪,可一直守到天黑也没见到吕睿的影子,只能悻悻离去。
其实他的手机並没有关机,也没刻意躲著谁,而是真的出门“调研”了。
甭管是谁打来电话问项目进展,他的理由都是自己在外面找灵感、做调研、完善项目书。
“你这可不行啊!都一个月了,项目书怎么还没搞定?效率得提起来啊!年纪轻轻的,怎么还这么拖延?得跟人家张艺谋好好学学,你看看人家拍《黄金甲》的时候,进度抓得多紧?”
“……”
吕睿拿著手机,听著韩三坪这话,不由得一阵无语。
跟张艺谋比?
开什么玩笑?
那位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圈內导演里的“老黄牛”,除了拍电影就是琢磨电影,几乎连轴转,根本不带停的。
可他却不一样。
手里握著睿视界、睿兴院线两家公司,还有一大堆投资的企业,都得他时不时关注一下,怎么可能像张艺谋那样全身心扑在一个项目上?
“我儘快,韩总您別急,慢工出细活嘛。”
简单敷衍了两句,吕睿赶紧掛断了电话。
其实他还真没骗人,这会他確实不在首都,也確实在“调研”。
只不过,调研对象可不是什么科幻机甲,而是刚入手的影院。
这段时间,他和周浩然一起把几家收购了股份的影院都跑了个遍,实地查看了一番运营情况。
从华纳接手的那几家影院,目前客流稳定,设备运转正常,基本不用太操心。
和金逸合作的影城,自从资金到位后,也顺利启动了建设,工地上每天都能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
接下来的重点,一是新建影院,二是改造收购的老影院。
只是,这两项工作推进得都不算快。
建影院离不开和商业体谈合作,要么和做商业城的地產合作,要么自购物业。
然后又是签合同、走审批,每一步流程都繁琐得很,根本急不来。
吕睿特意叮嘱周浩然:“先把那些经营不善的老影院收过来,重点做升级改造。
至於新影院建设的事稳步推进就行,不用赶进度,市场就这么大,咱们已经起了步,有的是时间慢慢铺开。”
“好的,吕董。”
周浩然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此前,经过团队协商,已经做出了一份完整的方案。
二线城市的標准影院,能和各大商业体直接合作最好,大家可以共同持股。
再不济就是自购物业,自己盖综合性影院。
至於一线城市的高端影院则要麻烦一些,毕竟投资的影院规模大,需要的资金也多。
但即便如此,该建还是得建。
燕京、魔都、深圳、广州、天津、杭州这些一线或未来的新一线城市,都不能放过。
反正提前下手,先把地皮搞下来,后续慢慢来即可。
…
兜兜转转跑了近一周,吕睿才回到首都。
然后,他第一时间就去看了自己2亿从陈京飞手里买下的地皮。
站在工地门口远远望去,睿兴园区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最显眼的就是正在浇筑地基的公司大厦。
早在动工前,吕睿就已经和设计师敲定了规划与安排。
睿兴集团的办公楼、睿视界的独立办公楼、动画部门、后期製作中心,每块业务都得有专属的空间。
只可惜,现在受限於资金,只能分阶段建设,没法一步到位。
“以后这儿还得加个睿兴院线办公楼,再配个影院旗舰店……”
吕睿指著工地一角,跟周浩然念叨著:“咱们自家出的电影,首映礼就放自己影院办,省得跟別人借场地,这多爽?”
然而,话刚说完,他又忍不住嘆了口气。
想实现这些,前提还是得有钱,而且是更多的钱才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突然发现,这钱越挣,缺口反而越大,好像不管挣多少都不够似的。
“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还是太穷了,得好好努力才行。”
吕睿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门口,一脸认真地感慨著。
旁边的周浩然低著头没吭声,心里却忍不住一阵麻卖批!
24岁,福布斯统计身价50多亿,80后名人排行榜收入第一,这还叫“太穷”?
你丫还想要怎么样啊?
还让不让其他同龄人活了?
同一时间,旁边的秘书梁露露更是悄悄抬头望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自家老板这时不时散发出来的逼气实在是太浓、太拉仇恨了,她有时候是真的有些顶不住。
……
从睿兴园区离开后,吕睿没急著回公司,反倒绕路去了几家自己参与投资的企业。
土豆网这边,王微正忙著筹备第二轮融资,办公室里堆满了財务报表和融资方案。
见吕睿过来,还特意拉著他分析用户增长数据,言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关於第二轮融资,睿兴集团肯定是要跟的,接下来就看土豆这边开个什么样的价了。
紧接著,吕睿又飞去了横店,
投入千万搭建的睿视界横店製作中心,主体建筑目前已经完工。
工人们这会正在忙著內部装修,大约再过两个月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到时候,不管是剧组来拍戏,还是演员集训、设备存放,甚至临时当作酒店安置工作人员,都能一站式解决,方便得很。
之后,他又接连跑了几家投资的动画公司。
蓝弧文化和广东咏声正在联手赶製《猪猪侠》的两部新作,《果冻三剑客》的样片也已经出来了。
原创动力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爆火后,趁热推出了《古古怪界大作战》,剧本和画面打磨得都很用心。
若森还在深耕技术,这会正在尝试新的动画渲染方式。
视美影业这边则一边播著《麻辣小冤家》,一边推进《緹可冬季篇》和《酷宝方块》的製作。
至於睿月动画总部这边,《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的製作,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可转了一圈下来,吕睿却发现了个问题。
这些动画作品虽然都很受小朋友和大朋友喜欢,收视率也不错,但单靠卖给电视台的版权费,顶多只能覆盖製作成本,想靠这个赚大钱几乎不可能。
这也暴露出了这些公司的短板,盈利渠道太单一!
除了內容播放,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就算有,也被那些盗版商给搅和的不成样子,根本无法赚取到匹配的利益。
坐在回公司的车里,吕睿盯著窗外掠过的街景,脑海里突然闪过了迪士尼的影子。
他下意识在想,迪士尼是怎么靠动画赚大钱的呢?
仔细回想/分析后,他发现,迪士尼可不止是靠电影和剧集播放,更重要的是后续的版权运营!
角色授权给玩具厂商做玩偶,和童装品牌合作出联名服饰,甚至建主题乐园让游客沉浸式体验……
想到这儿,吕睿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同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也在心里冒了出来:
“我现在手里有《猪猪侠》《喜羊羊》这些现成的ip,又有影视製作、院线/平台渠道,要是能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块,能不能搞出一个『东方迪士尼』来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顿时就压不住了,
先把动画ip的版权运营做起来,再逐步拓展到衍生品、线下活动,等ip影响力足够大了,甚至可以考虑建主题乐园。
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动画公司盈利难的问题,还能形成一个从內容到消费的完整闭环,可比只靠卖播放权有前景多了!
琢磨出这个计划的同时,吕睿又想到了《功夫熊猫》这个电影项目。
几个月过去了,彼得·格里芬在国外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公司已经搬到了新的办公地点,动画部门、特效部门的框架目前也已经顺利搭建了起来,人员和设备都在陆续完善中。
也是时候再去一趟好莱坞,把资源进行新一轮的整合了。
不过就在这时,握在手心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吕睿瞄了眼来电显示,嘴角勾起一抹笑,按下了接通键:“餵?”
电话里,清脆软糯的声音传来:“学长,你明天有没有时间呀,姜叔叔的《太阳照常升起》明天上映呢,我们一起去看好不好呀?”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7492/638976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