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真正要守护的(3000+)
推荐阅读:嫁给病娇厂公、别有用心的姐夫(高H)、前任遍天下、太古天帝、快穿之脑内搅基选项、宅斗冠军穿成年代文女配[七零]、快穿之每天都被女主阴一把、开局每天一个新身份、祖奶奶,救我、怦燃心动、
黑色的劳斯莱斯沿着日内瓦湖畔一条隐秘的私家公路行驶。
空气里有雨后针叶林的湿润气息,混杂着湖水清冽,带着一点微腥。
这里的一切都过于安静,安静得仿佛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车子最终在一座爬满了常春藤的古老庄园前停下。
那是一栋典型的十九世纪建筑,石灰岩的外墙在岁月的侵蚀下呈现出一种温润的、象牙般的色泽。
没有沉家宅邸那种令人窒息的森严,也没有沉柯公寓那种现代的奢华,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种沉淀下来的、理所当然的贵气。
陈然走下车,身上是一件质地精良的米色风衣,里面是简洁的白色丝质衬衫,恰到好处的挡住了她脖子上的绷带。
她的头发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脸上未施粉黛,只涂了一层薄薄的润唇膏。
这让陈然看起来不像一个来谈判的商人,更像一个前来拜访长辈的、家教良好的学生。
一位头发花白的管家为她引路,穿过挂着巨幅油画的回廊。脚下的波斯地毯厚重而柔软,吸走了所有的脚步声。
他们最终在一间洒满阳光的暖房前停下。
里面种满了各种品类的兰花,空气中浮动着馥郁而清雅的香气。
一位身着深蓝色丝绒长裙的老妇人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银剪,专注地修剪着一株蝴蝶兰的枯叶。
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但在脑后梳成一个优雅的发髻,用一根古朴的玉簪固定着。
她的侧脸轮廓依旧清晰,皮肤虽然有了皱纹,却白皙细腻,透着一种被精心养护的光泽。
她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任女主人,伊莎贝拉夫人。
“你来了,孩子。”
伊莎贝拉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传来。那是一种略带沙哑的、被岁月打磨过的嗓音,很温和,却自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权威,“坐吧。尝尝这里的茶,是庄园自己种的薄荷。”
陈然在她对面的藤椅上坐下。
桌上摆着一套精致的骨瓷茶具,杯中的薄荷茶正散发着清新的香气。
陈然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她知道,在这种人面前,说得越多,错得越多。
伊莎贝拉夫人终于修剪完那片枯叶,她放下银剪,用一方洁白的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才转过头,正视着陈然。
她的眼睛是浅蓝色的,像一片结了薄冰的湖面,清澈,却又深不见底。
“你很像她。”
老妇人开口,打破了沉默,“我说的不是长相。是那股劲儿。安安静静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要什么。”
陈然知道,她说的“她”,是沉柯的母亲,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早逝的沉家女主人。
“我这次来,是受沉柯先生所托。”
陈然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用丝绒包裹的盒子,轻轻地推到桌子中央,“他让我把这个,亲手交给您。”
伊莎贝拉夫人看着那个盒子,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
她伸出那只戴着蓝宝石戒指的手,缓缓地打开了盒盖。
里面躺着一枚胸针,是一只用细小的珍珠和钻石镶嵌成的蜂鸟,工艺精巧绝伦,蜂鸟的眼睛,是一点极小的红宝石。
“它还在。”
老妇人低声说,指尖轻轻地拂过那只蜂鸟的翅膀,动作是前所未有的温柔。
过了许久,她才重新盖上盒子,抬起头看着陈然。
“说吧,孩子。”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沉柯那孩子,让你带着他母亲的遗物来见我,不会只是为了让我看看老朋友的东西吧。”
“沉柯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
陈然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有一个叫贺家的家族,一直想和他联姻。他拒绝了。现在,贺家准备和贵家族旗下的能源公司合作,竞标北非的一个项目。沉柯先生担心,如果贺家拿下了这个项目,会大大增加他们在沉家的影响力,到时候,他可能会被迫接受那场他不想要的婚姻。”
她没有提任何商业利益,也没有提晨星资本。
她把这件事,完完全全地,包装成了一个年轻人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而向母亲生前的好友求助的故事。
伊莎贝拉夫人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薄荷茶。暖房里很安静,只能听见钟摆细微的滴答声。
“他母亲……”
老妇人忽然开口,目光望向窗外那片无边无际的湖面,“当年也像他一样。固执,骄傲,不肯向任何人低头。她嫁给沉闵行,不是因为爱,也不是因为家族的安排。只是因为,沉闵行是唯一一个,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要娶她回家,而不是和她背后的家族联姻的男人。”
“她把这枚胸针送给我的时候,对我说,女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嫁给谁,而是能不能,守住自己想守住的东西。”
伊莎贝拉夫人的目光重新回到陈然身上,那眼神锐利得像是能穿透她的灵魂,“孩子,你告诉我,你想守住的,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问题。它将皮球,又一次地踢回了陈然的脚下。
“我想守住的,”陈然看着她,眼神清澈而坦荡,“是沉柯先生给予我的、一个可以让我自己决定命运的机会。还有,他那份不计后果的、天真的信任。”
老妇人看着陈然,看了很久。
久到杯中的茶已经渐渐失了温度。她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容像冬日里破冰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你回去告诉那孩子。”
伊莎贝拉夫人说,“就说,北非的风沙太大,我们家族的老骨头们,最近对沙漠不感兴趣了。”
任务,完成了。
陈然没有在庄园多做停留。
回程的车上,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里却没有半分轻松。
伊莎贝拉夫人最后看她的那个眼神,让她明白,这位老人已经看穿了一切。
她之所以会帮忙,不是因为那个故事,也不是因为那枚胸针,而是因为,她在陈然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位老朋友的影子。
陈然没有直接回酒店,而是让司机在日内瓦市中心的勃朗峰码头停了车。
她需要走一走,需要呼吸一点属于自由的、不被任何人监视的空气。
傍晚的日内瓦湖边,游人如织。
巨大的喷泉在湖中心喷涌出上百米高的水柱,在夕阳的余晖下,折射出彩虹的光晕。
天边的雪山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成群的天鹅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一切都美得像一幅画。
陈然脱下风衣,搭在手臂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沿着湖边的步道慢慢地走着。
湖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一丝凉意。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处。
没有沉柯偏执的注视,也没有沉闵行那无处不在的掌控。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从水里捞出来的、快要窒息的鱼,终于得以大口地呼吸。
陈然看着湖面上那些自由自在的天鹅,心里涌上一股陌生的、近乎于酸楚的情绪。
自由。
这个词对她来说,曾经是那么的遥远。
她曾经以为,只要赚够了钱,就能得到它。
可现在,她拥有了晨星资本,拥有了沉家父子都不得不倚重的价值,但她却感觉,自己脖子上的那根无形的锁链,被勒得更紧了。
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沉柯的“爱”和沉闵行的“用”之上。
这是一种极其脆弱的平衡,一旦任何一方发生改变,她都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摔得更惨。
她不能永远当他们的棋子和刀。
她必须有自己的力量,一种不依附于任何人,只属于她自己的力量。
陈然走到一个卖热华夫饼的街边小摊前,买了一个最简单的、只撒了糖粉的华夫饼。
温热香甜的味道在口腔里弥漫开来,那种朴素而真实的幸福感,是她在沉家任何一场豪华晚宴上都未曾体会过的。
陈然一边吃着,一边继续向前走。
她的目光落在远处那些灯火辉煌的银行大楼上。那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最坚固的堡垒。
她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个比之前所有计划都更大胆,也更疯狂的想法。
她要利用晨星资本,利用沉家父子给她的所有资源,在这里,在这个全世界的财富中心,为自己建立一个真正的、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绝对安全的避风港。
一个就算有一天,沉柯厌倦了她,沉闵行抛弃了她,她也能全身而退的、最后的退路。
这个念头像一颗被点燃的火种,瞬间照亮了陈然前路所有的迷雾。
她吃完最后一口华夫饼,将包装纸扔进垃圾桶。
陈然抬起头,看着远处那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李助理的电话。
“李助理,是我。”
陈然的声音很平静,“帮我约一下瑞士联合银行的私人业务主管。就说,晨星资本的CEO,想和他们谈一笔关于资产管理的生意。”
空气里有雨后针叶林的湿润气息,混杂着湖水清冽,带着一点微腥。
这里的一切都过于安静,安静得仿佛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车子最终在一座爬满了常春藤的古老庄园前停下。
那是一栋典型的十九世纪建筑,石灰岩的外墙在岁月的侵蚀下呈现出一种温润的、象牙般的色泽。
没有沉家宅邸那种令人窒息的森严,也没有沉柯公寓那种现代的奢华,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种沉淀下来的、理所当然的贵气。
陈然走下车,身上是一件质地精良的米色风衣,里面是简洁的白色丝质衬衫,恰到好处的挡住了她脖子上的绷带。
她的头发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脸上未施粉黛,只涂了一层薄薄的润唇膏。
这让陈然看起来不像一个来谈判的商人,更像一个前来拜访长辈的、家教良好的学生。
一位头发花白的管家为她引路,穿过挂着巨幅油画的回廊。脚下的波斯地毯厚重而柔软,吸走了所有的脚步声。
他们最终在一间洒满阳光的暖房前停下。
里面种满了各种品类的兰花,空气中浮动着馥郁而清雅的香气。
一位身着深蓝色丝绒长裙的老妇人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银剪,专注地修剪着一株蝴蝶兰的枯叶。
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但在脑后梳成一个优雅的发髻,用一根古朴的玉簪固定着。
她的侧脸轮廓依旧清晰,皮肤虽然有了皱纹,却白皙细腻,透着一种被精心养护的光泽。
她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任女主人,伊莎贝拉夫人。
“你来了,孩子。”
伊莎贝拉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传来。那是一种略带沙哑的、被岁月打磨过的嗓音,很温和,却自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权威,“坐吧。尝尝这里的茶,是庄园自己种的薄荷。”
陈然在她对面的藤椅上坐下。
桌上摆着一套精致的骨瓷茶具,杯中的薄荷茶正散发着清新的香气。
陈然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她知道,在这种人面前,说得越多,错得越多。
伊莎贝拉夫人终于修剪完那片枯叶,她放下银剪,用一方洁白的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才转过头,正视着陈然。
她的眼睛是浅蓝色的,像一片结了薄冰的湖面,清澈,却又深不见底。
“你很像她。”
老妇人开口,打破了沉默,“我说的不是长相。是那股劲儿。安安静静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要什么。”
陈然知道,她说的“她”,是沉柯的母亲,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早逝的沉家女主人。
“我这次来,是受沉柯先生所托。”
陈然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用丝绒包裹的盒子,轻轻地推到桌子中央,“他让我把这个,亲手交给您。”
伊莎贝拉夫人看着那个盒子,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
她伸出那只戴着蓝宝石戒指的手,缓缓地打开了盒盖。
里面躺着一枚胸针,是一只用细小的珍珠和钻石镶嵌成的蜂鸟,工艺精巧绝伦,蜂鸟的眼睛,是一点极小的红宝石。
“它还在。”
老妇人低声说,指尖轻轻地拂过那只蜂鸟的翅膀,动作是前所未有的温柔。
过了许久,她才重新盖上盒子,抬起头看着陈然。
“说吧,孩子。”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沉柯那孩子,让你带着他母亲的遗物来见我,不会只是为了让我看看老朋友的东西吧。”
“沉柯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
陈然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有一个叫贺家的家族,一直想和他联姻。他拒绝了。现在,贺家准备和贵家族旗下的能源公司合作,竞标北非的一个项目。沉柯先生担心,如果贺家拿下了这个项目,会大大增加他们在沉家的影响力,到时候,他可能会被迫接受那场他不想要的婚姻。”
她没有提任何商业利益,也没有提晨星资本。
她把这件事,完完全全地,包装成了一个年轻人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而向母亲生前的好友求助的故事。
伊莎贝拉夫人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薄荷茶。暖房里很安静,只能听见钟摆细微的滴答声。
“他母亲……”
老妇人忽然开口,目光望向窗外那片无边无际的湖面,“当年也像他一样。固执,骄傲,不肯向任何人低头。她嫁给沉闵行,不是因为爱,也不是因为家族的安排。只是因为,沉闵行是唯一一个,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要娶她回家,而不是和她背后的家族联姻的男人。”
“她把这枚胸针送给我的时候,对我说,女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嫁给谁,而是能不能,守住自己想守住的东西。”
伊莎贝拉夫人的目光重新回到陈然身上,那眼神锐利得像是能穿透她的灵魂,“孩子,你告诉我,你想守住的,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问题。它将皮球,又一次地踢回了陈然的脚下。
“我想守住的,”陈然看着她,眼神清澈而坦荡,“是沉柯先生给予我的、一个可以让我自己决定命运的机会。还有,他那份不计后果的、天真的信任。”
老妇人看着陈然,看了很久。
久到杯中的茶已经渐渐失了温度。她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容像冬日里破冰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你回去告诉那孩子。”
伊莎贝拉夫人说,“就说,北非的风沙太大,我们家族的老骨头们,最近对沙漠不感兴趣了。”
任务,完成了。
陈然没有在庄园多做停留。
回程的车上,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里却没有半分轻松。
伊莎贝拉夫人最后看她的那个眼神,让她明白,这位老人已经看穿了一切。
她之所以会帮忙,不是因为那个故事,也不是因为那枚胸针,而是因为,她在陈然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位老朋友的影子。
陈然没有直接回酒店,而是让司机在日内瓦市中心的勃朗峰码头停了车。
她需要走一走,需要呼吸一点属于自由的、不被任何人监视的空气。
傍晚的日内瓦湖边,游人如织。
巨大的喷泉在湖中心喷涌出上百米高的水柱,在夕阳的余晖下,折射出彩虹的光晕。
天边的雪山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成群的天鹅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一切都美得像一幅画。
陈然脱下风衣,搭在手臂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沿着湖边的步道慢慢地走着。
湖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一丝凉意。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处。
没有沉柯偏执的注视,也没有沉闵行那无处不在的掌控。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从水里捞出来的、快要窒息的鱼,终于得以大口地呼吸。
陈然看着湖面上那些自由自在的天鹅,心里涌上一股陌生的、近乎于酸楚的情绪。
自由。
这个词对她来说,曾经是那么的遥远。
她曾经以为,只要赚够了钱,就能得到它。
可现在,她拥有了晨星资本,拥有了沉家父子都不得不倚重的价值,但她却感觉,自己脖子上的那根无形的锁链,被勒得更紧了。
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沉柯的“爱”和沉闵行的“用”之上。
这是一种极其脆弱的平衡,一旦任何一方发生改变,她都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摔得更惨。
她不能永远当他们的棋子和刀。
她必须有自己的力量,一种不依附于任何人,只属于她自己的力量。
陈然走到一个卖热华夫饼的街边小摊前,买了一个最简单的、只撒了糖粉的华夫饼。
温热香甜的味道在口腔里弥漫开来,那种朴素而真实的幸福感,是她在沉家任何一场豪华晚宴上都未曾体会过的。
陈然一边吃着,一边继续向前走。
她的目光落在远处那些灯火辉煌的银行大楼上。那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最坚固的堡垒。
她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个比之前所有计划都更大胆,也更疯狂的想法。
她要利用晨星资本,利用沉家父子给她的所有资源,在这里,在这个全世界的财富中心,为自己建立一个真正的、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绝对安全的避风港。
一个就算有一天,沉柯厌倦了她,沉闵行抛弃了她,她也能全身而退的、最后的退路。
这个念头像一颗被点燃的火种,瞬间照亮了陈然前路所有的迷雾。
她吃完最后一口华夫饼,将包装纸扔进垃圾桶。
陈然抬起头,看着远处那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李助理的电话。
“李助理,是我。”
陈然的声音很平静,“帮我约一下瑞士联合银行的私人业务主管。就说,晨星资本的CEO,想和他们谈一笔关于资产管理的生意。”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7914/602147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