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借刀杀人
推荐阅读:将世界捧到你面前、洪荒降临现实,我提前夺取东皇钟、渣攻想跟我复婚[双重生]、暴君的冲喜小皇后、长生武道:从天道酬勤开始、阿盈又在欺负人了、是谁让他当门将的!、嫁给反派以后、柚子今天依旧甜(nph)、替身女配不需要爱情、
第114章 借刀杀人
当阳桥头,烈日炎炎之下,一位儒雅的文士正手持羽扇,神色悠然地坐在桥头。
而桌案对面的少年將军却早已很不耐烦,满头大汗,不停地用手背擦拭著额头上的汗珠,嘴里嘟囊道:“还真是优雅永不过时呢。”
“世子,心静自然凉。”诸葛亮目光温和地看向那少年將军,嘴角带著一抹淡淡的笑意。
曹轩摆了摆手道:“孔明先生,咱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说起来也算是神交已久了,有些话我就直说了,还请先生莫要见怪。”
“世子但说无妨。”
“你应该知道我不是那种迁腐的人,所以你想用百姓作为要挟,是无用之功。
我大军压境,若是真的不顾后果,你觉著刘备还有活路么?”
“此事亮早已想过,其实这些百姓对於世子来说並不重要,世子甚至是恨不得想让他们离开荆州,对吧?”诸葛亮气定神閒的回道。
“此话从何讲起啊?”
“哈哈,世子骗得了別人,却骗不了亮。
世子在出发前,为了稳定军心,不是已经许下在荆州分田的承诺么?这些百姓不离开,世子哪有田地分给將士们?”
曹轩摸了摸鼻子笑道:“孔明啊,亏我一直把你当做知己:
现在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我啊。”
“此话怎讲?”诸葛亮好奇的问道。
“在我眼中,只要是大汉子民,皆应被善待,无论其追隨於谁。”曹轩豪迈的回道。
诸葛亮微微一道:“世子的口气是不是太大了?”
“现在天下十三州,我曹家已占九州,口气大点又何妨?
我曹家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这天下迟早是我曹轩的囊中之物。
善待子民,我自然是能做到的,而且比刘备那偽善之人强上千倍万倍。”曹轩颇为自傲的回道。
诸葛亮轻轻摇了摇羽扇,神色平静的回道:“世子,坐拥九州,兵强马壮,的確是实力非凡。
但这天下之事,从来不是单靠土地广狭、兵马多寡便能定夺的。
昔日商紂王坐拥天下,却因暴虐失德,终至眾叛亲离;周文王偏居西岐,以仁政化民,反得八百诸侯归附。
世子若以为善待子民不过是施粥布粮、虚张声势,便错看了民心。
真正的善待,是让百姓们相信,跟著你能活得有尊严、有盼头,而不是靠刀剑逼著他们低头。”
“先生是说我曹家行的是霸道,而非王道?”曹轩面色不善的问道。
“霸道可夺天下,王道方能守天下。
当年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靠的是“奉天子”的大义,如今世子若想承继祖业,更该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否则就算得了天下,也不过是在沙上建塔,风一吹便散了。”诸葛亮继续侃侃而谈道。
“这便是先生不恳为我曹家效力的原因?”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也不全是,我诸葛家世食汉禄,深受汉室皇恩,亮自当为兴復汉室尽一份心力。”
“轩听闻先生早年在南阳躬耕,若真念著汉禄,为何不去投靠许都的陛下,却要跟著织席贩履的刘备?”曹轩冷笑一声道。
诸葛亮身后的张飞早已听得不耐烦,此时暴喝一声道:“曹轩小儿,你再敢对我家主公不敬,张飞手里的矛可不认人。”
“哼,匹夫,有我马超在,你休要放肆。”马超也上前一步道。
诸葛亮摆了摆手道:“翼德,你先退下。”
曹轩给了马超一个眼色,马超也的收起了腰中宝刀。
“我诸葛家忠的是汉室江山,不是权臣帐下的虚位!
主公身为汉室宗亲,纵有千难万险,仍以兴復汉室为已任,这才是天下大义所在。”诸葛亮笑容不减的继续说道。
曹轩忽然指向桥东涌动的百姓道:“那又如何呢?
你说的大义,不过是裹挟百姓做盾牌!我若下令放箭,你这仁义之师,又能护得住几人?”
“护得住一人,便是一分大义;护得住十人,便是十分担当。
世子可曾见过,有哪位诸侯会为了百姓延误撤退,寧可自己断后?又有哪位主公,会把仅有的渡船让给百姓,自己带著亲卫蹭水过河?”诸葛亮不卑不亢的回道。
听了此话,曹轩不怒反笑道:“如此作为?孔明没觉著和一个人很像么?”
“谁?”
“当年的王莽啊。
当年王莽篡汉,托古改制,却因失了民心,最终头颅悬於宛市,先生怎知现在的刘备得了天下后,不会成为下一个王莽?”
“世子莫要巧言令色,这仁义到底是作秀还是真心,百姓的眼晴比史书更清楚。”
“好,既然我劝不住先生,那先生就莫怪轩无情了。”曹轩冷冷的回道。
“世子想要做什么?”
“我想要你。”
此话一出,诸葛亮顿时气的脸色通红,一旁的马超、张飞等人也面露尷尬之色。
不是谈判么?怎么还有点打情骂俏的感觉呢?
曹轩这才惊觉失言,耳尖发烫,却仍硬著头皮道:“我自然是想要先生辅佐我成就霸业!我曹家—”
“世子还是早早歇了这个心思吧,我诸葛亮绝不做叛主之臣,除非我一死了之。”
“先生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若先生肯助我曹氏,轩定以国士相待,哪怕让轩拜先生为相父,轩也甘之若怡。”说罢曹轩站起身来,竟对看诸葛亮长揖及地。
诸葛亮虚扶起曹轩,轻嘆一声道:“世子可知,伊尹相商,是为了伐夏救民;周公辅周,是为了制礼安民。
亮若真做了世子的相父,怕是要学王莽的安汉公,最终落得个篡汉的骂名。
这不是亮想要的青史留名。
世子还有什么其它条件么?”
“除此之外,要想我放过刘备,还需刘备替我做一件事。”此时的曹轩方才真正的漏出了獠牙。
“何事?”看著曹轩似笑非笑的表情,诸葛亮心中的不安也日益增长。
“轩希望玄德公能帮轩扫平这一路上的土族。
轩要的是一个乾乾净净的荆州,而不是一个被士族掌握的荆州。”
“世子还真是老谋深算呢?”诸葛亮苦笑一声道。
“哈哈,在命和得罪士族之间选一个?
依玄德公的精明,应该会做出正確的选择吧?”曹轩大笑道。
当阳桥头,烈日炎炎之下,一位儒雅的文士正手持羽扇,神色悠然地坐在桥头。
而桌案对面的少年將军却早已很不耐烦,满头大汗,不停地用手背擦拭著额头上的汗珠,嘴里嘟囊道:“还真是优雅永不过时呢。”
“世子,心静自然凉。”诸葛亮目光温和地看向那少年將军,嘴角带著一抹淡淡的笑意。
曹轩摆了摆手道:“孔明先生,咱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说起来也算是神交已久了,有些话我就直说了,还请先生莫要见怪。”
“世子但说无妨。”
“你应该知道我不是那种迁腐的人,所以你想用百姓作为要挟,是无用之功。
我大军压境,若是真的不顾后果,你觉著刘备还有活路么?”
“此事亮早已想过,其实这些百姓对於世子来说並不重要,世子甚至是恨不得想让他们离开荆州,对吧?”诸葛亮气定神閒的回道。
“此话从何讲起啊?”
“哈哈,世子骗得了別人,却骗不了亮。
世子在出发前,为了稳定军心,不是已经许下在荆州分田的承诺么?这些百姓不离开,世子哪有田地分给將士们?”
曹轩摸了摸鼻子笑道:“孔明啊,亏我一直把你当做知己:
现在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我啊。”
“此话怎讲?”诸葛亮好奇的问道。
“在我眼中,只要是大汉子民,皆应被善待,无论其追隨於谁。”曹轩豪迈的回道。
诸葛亮微微一道:“世子的口气是不是太大了?”
“现在天下十三州,我曹家已占九州,口气大点又何妨?
我曹家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这天下迟早是我曹轩的囊中之物。
善待子民,我自然是能做到的,而且比刘备那偽善之人强上千倍万倍。”曹轩颇为自傲的回道。
诸葛亮轻轻摇了摇羽扇,神色平静的回道:“世子,坐拥九州,兵强马壮,的確是实力非凡。
但这天下之事,从来不是单靠土地广狭、兵马多寡便能定夺的。
昔日商紂王坐拥天下,却因暴虐失德,终至眾叛亲离;周文王偏居西岐,以仁政化民,反得八百诸侯归附。
世子若以为善待子民不过是施粥布粮、虚张声势,便错看了民心。
真正的善待,是让百姓们相信,跟著你能活得有尊严、有盼头,而不是靠刀剑逼著他们低头。”
“先生是说我曹家行的是霸道,而非王道?”曹轩面色不善的问道。
“霸道可夺天下,王道方能守天下。
当年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靠的是“奉天子”的大义,如今世子若想承继祖业,更该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否则就算得了天下,也不过是在沙上建塔,风一吹便散了。”诸葛亮继续侃侃而谈道。
“这便是先生不恳为我曹家效力的原因?”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也不全是,我诸葛家世食汉禄,深受汉室皇恩,亮自当为兴復汉室尽一份心力。”
“轩听闻先生早年在南阳躬耕,若真念著汉禄,为何不去投靠许都的陛下,却要跟著织席贩履的刘备?”曹轩冷笑一声道。
诸葛亮身后的张飞早已听得不耐烦,此时暴喝一声道:“曹轩小儿,你再敢对我家主公不敬,张飞手里的矛可不认人。”
“哼,匹夫,有我马超在,你休要放肆。”马超也上前一步道。
诸葛亮摆了摆手道:“翼德,你先退下。”
曹轩给了马超一个眼色,马超也的收起了腰中宝刀。
“我诸葛家忠的是汉室江山,不是权臣帐下的虚位!
主公身为汉室宗亲,纵有千难万险,仍以兴復汉室为已任,这才是天下大义所在。”诸葛亮笑容不减的继续说道。
曹轩忽然指向桥东涌动的百姓道:“那又如何呢?
你说的大义,不过是裹挟百姓做盾牌!我若下令放箭,你这仁义之师,又能护得住几人?”
“护得住一人,便是一分大义;护得住十人,便是十分担当。
世子可曾见过,有哪位诸侯会为了百姓延误撤退,寧可自己断后?又有哪位主公,会把仅有的渡船让给百姓,自己带著亲卫蹭水过河?”诸葛亮不卑不亢的回道。
听了此话,曹轩不怒反笑道:“如此作为?孔明没觉著和一个人很像么?”
“谁?”
“当年的王莽啊。
当年王莽篡汉,托古改制,却因失了民心,最终头颅悬於宛市,先生怎知现在的刘备得了天下后,不会成为下一个王莽?”
“世子莫要巧言令色,这仁义到底是作秀还是真心,百姓的眼晴比史书更清楚。”
“好,既然我劝不住先生,那先生就莫怪轩无情了。”曹轩冷冷的回道。
“世子想要做什么?”
“我想要你。”
此话一出,诸葛亮顿时气的脸色通红,一旁的马超、张飞等人也面露尷尬之色。
不是谈判么?怎么还有点打情骂俏的感觉呢?
曹轩这才惊觉失言,耳尖发烫,却仍硬著头皮道:“我自然是想要先生辅佐我成就霸业!我曹家—”
“世子还是早早歇了这个心思吧,我诸葛亮绝不做叛主之臣,除非我一死了之。”
“先生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若先生肯助我曹氏,轩定以国士相待,哪怕让轩拜先生为相父,轩也甘之若怡。”说罢曹轩站起身来,竟对看诸葛亮长揖及地。
诸葛亮虚扶起曹轩,轻嘆一声道:“世子可知,伊尹相商,是为了伐夏救民;周公辅周,是为了制礼安民。
亮若真做了世子的相父,怕是要学王莽的安汉公,最终落得个篡汉的骂名。
这不是亮想要的青史留名。
世子还有什么其它条件么?”
“除此之外,要想我放过刘备,还需刘备替我做一件事。”此时的曹轩方才真正的漏出了獠牙。
“何事?”看著曹轩似笑非笑的表情,诸葛亮心中的不安也日益增长。
“轩希望玄德公能帮轩扫平这一路上的土族。
轩要的是一个乾乾净净的荆州,而不是一个被士族掌握的荆州。”
“世子还真是老谋深算呢?”诸葛亮苦笑一声道。
“哈哈,在命和得罪士族之间选一个?
依玄德公的精明,应该会做出正確的选择吧?”曹轩大笑道。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9510/584442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