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庞统三问

推荐阅读:枕上豪门:冷血总裁的心尖妻炼器师重生黑色尤物重生八零小甜妻修神至尊容旦(NPH)可以把你的名额让给我吗驭鲛记(原名:驭妖)日本教父的下堂妻一婚到底:闪婚老公放肆宠

    第116章 庞统三问
    “先生,他未怀好意。”
    “哎,有些事你现在还不懂,先去屋里温课吧,我陪著世子在河边好好走走。”中年文士微微摇头,语气平和却透著不容置疑的威严。
    “知道了,先生。”
    待蔡家小娘子三步一回头的离开后,曹轩躬身行礼道:“可是庞统庞士元?”
    “世子好眼力,某正是庞统,现任南郡功曹一职。”
    “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能得见先生,乃是轩此次来荆州最大的收穫。”曹轩大喜道。
    “世子莫要高兴的太早,刚才鈺儿说了一个庞统三问,若世子答不上来,那这请我出山之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庞统不卑不亢的回道。
    “在回答先生的问题之前,轩倒是有一事想请教先生。”
    “世子但说无妨。”
    “为何蔡瑁的女儿会在先生这里?”
    “因为我和鈺儿都是蔡瑁送给世子的礼物,说实话,自从去年丞相册立世子之后,我便被蔡瑁给软禁起来了。
    过了不久,蔡瑁便將自己的小女儿也送了过来。”庞统苦笑一声道。
    听到这个回答,曹轩不禁冷哼一声道:“他倒是打得好算盘,大女儿嫁给了刘琮,现在又想把小女儿送到我身边,还妄图用先生您来做筹码,真是野心勃勃。”
    庞统笑著回道:“鈺儿虽小,但却是一个美人胚子,而且聪慧好学,这对於世子来说,倒是一件雅事。”
    “哦,先生如此说?是为公还是为私?”
    “两者皆有吧,毕竟我和鈺儿也是师徒一场。”
    曹轩摆了摆手道:“此事以后再说吧,先生还是先出题吧。”
    “第一问,天下纷乱,诸侯並起,若想成就霸业,最关键的是什么?”
    曹轩略作思索,目光坚定地回道:“自然是人才。
    得人才者得天下,若能广纳贤才,为己所用,何愁霸业不成?”
    庞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讚赏,接著问道:“第二问,当今乱世,百姓流离失所,若想贏得民心,该当如何?”
    曹轩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说道:“当以仁德为本,轻薄赋,与民休息,让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方能贏得民心,使天下归心。”
    庞统又点了点头,最后问道:“第三问,若有贤才愿为你效力,你当如何待之?”
    曹轩毫不犹豫地说道:“当以礼相待,推心置腹,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其能施展才华,为我所用。”
    庞统笑道:“世子果然大才,士元佩服。”
    “先生何故欺我?”曹轩轻笑一声道。
    “世子这是何意啊?”
    “方才三问,分明是在考校我对诸葛亮三分天下之略的了解,而非真正的治世之策。”曹轩笑著回道。
    庞统忽然抚掌大笑道:“好一个曹轩啊,果然没看错你。”
    “先生过奖了,还请先生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莫要让轩失望而归。”曹轩拱手回道此时,朝阳在慢慢升起,河水也在青石滩上溅起细碎银鳞。
    “起风了。”曹轩喃喃自语道。
    庞统负手而立,衣摆被晚风吹得猎猎作响,眼中笑意渐敛,化作审视的锋芒:“请问世子,刘表以荆州为基,北拒曹丞相、东防孙权,当如何破局?”
    曹轩指尖摩著腰间玉珏,忽然指向东流的河水:“先生此问,我的回答和臥龙先生的答案相同,联孙抗曹。
    荆州在这江汉交匯之处,看似四通八达,实则漩涡暗藏。
    若据荆州,必先破『腹背受敌』之困。”
    “世子好见识,但世子还是算错了一件事。”
    “何事?”
    庞统冷笑一声道:“士族。
    荆州有士族为祸,那江东就没有么?”
    “哦,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让我联江东士族,来向孙权施压。”曹轩恍然大悟道。
    “正是此意,江东孙氏虽歷三世,但对士族的管控力却远不如中原。
    孙权初继位时,张昭为何力主送质子入许都?非是畏曹,乃吴郡四姓-顾、陆、朱、
    张,皆不愿孙氏穷兵武连累自己。”
    “先生真乃大才矣,轩定会极力促成此事,最终无论成不成?先生都是大功一件。”
    “哈哈,世子莫要如此,此事若不成,士元也没脸领这份功劳。”庞统颇为自傲的回道。
    “好说、好说。
    那不知先生还有何金玉良言相告?”
    “第二问便是乐毅伐齐,下七十余城,为何终败於即墨?”
    “因失了民心。
    齐人念田氏旧德,寧死不降,故即墨虽小,却成铁壁。”曹轩脱口而出道。
    “昔日武王伐约,孟津之会诸侯八百,为何独等『白鱼入舟”才发兵?”庞统继续问道。
    曹轩心头一震,这是考校“天命与人事”的权衡。
    他望向山间浮动的云雾,忽然想起诸葛亮在当阳桥说的民心即天命,便道:“因武王要等天下人共见天命所归,方举弔民伐罪之旗。”
    “世子果然聪慧,所以庞统的第二问便是要告诉世子,切莫操之过急,现在大汉民心未失。”
    “那我曹家的天命何时才能到呢?”
    “哈哈,世子此言差矣。
    天命其实不是等来的,而是通过持续的积累民心、壮大实力,让天下人“共见天命所归”。”庞统大笑道。
    “轩谨受教。”曹轩恭敬的回道。
    庞统虚扶起曹轩继续侃侃而谈道:“用务实的政绩做底子,再覆上“天命”的虚壳,
    让百姓从“得利”到“信服”,层层递进,这才是一统天下之道。”
    “如此说来,那刘备的路岂不是越走越窄?”
    “正是此意,刘备越標榜“仁义”,便越要受困於“仁义”,这是他自己锻造的锁,永远都解不开的。
    这天下棋局,看似诸侯相爭,实则是人心的较量。
    刘备高举“仁义”大旗,表面风光,实则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庞统轻嘆一声道。
    “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哈哈,世子繆赞了,前两问是士元为天下人问的,这最后一问是士元为自己而问。”
    “先生请说。”
    “若庞统投曹,不知世子该如何待我?”
    “管仲比於齐桓公,先生之策,必言听计从;先生所需,定倾尽全力。
    但求先生莫学许攸,恃才傲物;也莫效田丰,刚忆自用。
    你我君臣相知,当如鱼水,共图大业。”曹轩一本正经的回道。
    “甚好,既不画空饼,也不唱高调。”
    “这么说,先生是答应了?”
    “不然呢?”
    “多谢先生。”曹轩大礼参拜道。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9510/584442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