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人心易变

推荐阅读:D群诡案我有深情不可言神君误我 完结+番外盛爱之至尊狂后穿成虐了病娇的恶毒女配[综漫]陛下,手办好了!犬科男友共存:戒与罪直播间女神是我前世的老婆萌妻在上:闪婚老公,请节制!

    第138章 人心易变
    第二天一早,曹操和丁夫人便在曹纯的护卫下去了北部。
    至此,许都彻底进入了曹轩时代。
    “世子,暗卫来报,徐庶今早出城了。”典满在身后低声稟报导。
    曹轩摆了摆手道:“不用管他,告诉舅父,让他儘快与满宠完成对接,掌握校事府,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暗卫之名了,只有我大魏校事府。”
    “诺,世子。”
    “给夏侯怀、夏侯渊两位將军的詔令发出了么?”曹轩继续问道。
    “世子放心,庞先生今早已经发出去了。”
    “善,此时乃多事之秋,有两位叔祖坐镇许都,咱们也能放心些。”
    “世子英明。
    还有一件事,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典满小心翼翼的问道。
    “阿满,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有话直说就好。”
    “现在三公子掌握了宫里的三千精兵,这可是一股不容小的力量啊。”
    曹轩摆了摆手道:“无妨,有阿郎盯著,他翻不起什么风浪,我只希望他这次能放聪明些,將来说不定还能当个太平王爷。”
    “知道了,世子。”
    “最后一件事,今晚命所有夏侯氏、曹氏子弟以及出身丞相府的官员、將军来府中议事。”
    “诺,世子。”
    “对了,令君那里如何了?”
    “令君府上还是闭门谢客。”
    曹轩轻嘆一声道:“你现在隨我去一趟荀府吧!”
    “诺,世子。”
    荀府的大门前,两盏素纱灯在暮色里摇曳,像两朵开败的白梅。
    曹轩望著朱漆大门上褪色的“汉侍中荀”匾额,忽然想起十岁那年隨祖父来此,荀亲手教他研磨的情景。
    对於荀或,曹轩一直很敬重。
    这个男子从名到字都美好优雅到无以復加,无论是史书中的“为人伟美”,碑文上的“瑰姿奇表”,诗词中的“荀令衣香”,比之弦误顾曲的美周郎也不湟多让。
    他也是曹家魔下最重要的谋土,究竟重要到何种程度,放眼三国,也许只有诸葛亮之於刘备可比。
    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与曹孙鼎足三分,曹家无荀或,亦不復为北方之雄。
    最难能可贵的是,荀或不但谋略绝世,品行更是高尚,当“兴復汉室”变成不怀好意的口號,当仁义道德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时,只有荀或还继续坚持著自己的理想。
    他行走在鲜血与白骨之上,周旋於阴谋与杀伐之间,以济世弹乱、匡扶汉室为己任,
    他的每一计每一策,从不以毁灭什么为目的,而是站在黎民的立场上。
    这样的人,古今罕有!
    “世子,家父有请。”荀或的长子荀惲拱手拜道。
    “还请荀公子前面带路。”曹轩微笑著回道。
    说起来眼前的这位荀大公子还是自己的便宜姑父呢,因为就在去年,曹操把自己的三女安阳许配给了他,只是曹安阳年龄幼小,还未成婚罢了。
    跟隨著荀惲的步伐,几人兜兜转转,来到了后院一处隱秘的地方。
    “这是何处啊?”典满紧张的问道。
    荀惲连忙解释道:“典將军莫要误会,这是家父的书房,因家父喜静,便把书房设在了此处。”
    “无妨,阿满,你在外面等候就好,我去见一下令君。”曹轩笑著吩咐道。
    “诺,世子—”
    曹轩来到荀或的书房门口,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推开门。
    雕木门推开的瞬间,一股墨香便扑面而来。
    抬头望去,荀或的书房极其简洁,除了一排书架,別无它物,而书架上则摆满了书,
    不仅有《周礼》《孟子》这些典籍,还有半排农书。
    “世子来了。”荀或从案前抬起头来,微笑著说道。
    “令君在修补农书?”曹轩好奇的问道。
    荀或搁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道:“去年淮南报旱,老夫发现当地百姓用竹筒引山泉灌溉,便想补全《胜之书》里的井灌法。”
    曹轩望著桌案上那套被翻得卷边的《汉书·食货志》,想起曹操曾说过,荀或每次草擬政令,必引《周礼》为据,却又总能在字里行间藏著对百姓的体恤。
    曹轩拱手拜道:“先生此举,才是真正的名士所为,轩佩服。”
    “让世子见笑了,其实比起军机谋略,或许老夫更该去当司农卿。”荀或自嘲一笑道“令君,就在昨夜,祖父把他收藏多年的那副大汉舆图给了我。”曹轩突然低声说道。
    听到此话,荀或的身形一震,然后轻嘆一声道:“哎,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曹轩再次拱手拜道:“虽说轩的理想和令君的理念起了衝突,但轩不才,还是想让令君助轩一臂之力。”
    “世子啊,难道就非要改弦易张么?
    当年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力排眾议支持,是因汉室虽衰,犹若朽木支厦,有丞相在,尚可庇佑百姓一时。
    如今世子欲开新局,可曾想过,这史书將来会如何书写曹家?”荀或忽然转身,浑身颤抖的问道。
    “轩有一问,还请令君如实回答。”曹轩不慌不忙的回道。
    “世子请说。”
    “令君在乎的到底是什么?是汉室的牌位?还是汉室牌位下的黎民百姓?”
    荀或的瞳孔骤然收缩,然后缓缓开口道:“牌位也许是吧。
    我荀或苦守半生,早已不知自己到底是人还是鬼了?
    世事太无常,人心太易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將最初的理想坚持到最后的。
    荀或不才,想试试。”
    “令君此言真是令人汗顏啊。
    说实话,轩现在也是无路可退了。
    自从宣帝杀害霍光以来,权臣若不篡位,便註定没有好下场,为了曹家、为了曹家身后的那些支持者们,更为了这天下,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轩也要衝过去。
    这是我曹家唯一的生路,令君熟读史书,不可能不知吧?”曹轩长嘆一声道。
    “霍光辅政十三年,废昌邑王、立宣帝,却落得族灭的下场,荀或岂会不知?”荀或苦涩的回道。
    曹轩缓缓走到书架旁,从上面拿出了一本《诗》,忽然笑道:“令君可还记著您教我背的第一首诗?
    民亦劳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荀或望著少年沐浴在晨光中的脸庞,忽然想起自己初入仕途时的模样。
    “去吧,许都的晨钟就要响了。
    记住了,莫要做那大逆不道之举。”荀或颓然的摆了摆手道。
    “多谢令君成全。”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9510/584443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