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西游:从与大圣结伴寻道开始 > 第五十八章 学儒救不了国

第五十八章 学儒救不了国

推荐阅读:特种教父穿成霸总的女儿后药香逃妃穿越之农门小妻回到明朝当霸王日久生婚(作者:景之)重生归来:总裁的大牌娇妻医撩美男:魅惑天下天惹!宠妻狂魔他老婆丢了!长生从领悟道经心法开始

    却说西蕃王『哥里天』今日升殿,左班文臣毛搭海、李一云,右班將军剑开破兀朮、顺清。
    眾文武山呼毕,传表官报说:“稟我王,使卒已归,现在殿外等候。”
    蕃王宣进。
    蕃卒奏说净落国太子射透铜鼓之事,又言西蕃使者自裁於净落。
    蕃王大喜,转而一想又觉不妥,於是故作大怒,砸了不少东西,直骂道:“上国使臣居然死在了净落国,岂不是丟寡人之脸面!真是该死!”
    传下旨,立刻出动了蕃兵三十万,差毛搭海领兵,剑开破兀朮为先锋,
    顺情为副將,各赐御酒三杯。
    又让国师跟著眾人,帮助大军掌握天时,制定战略。
    眾將谢恩,三十万大军一直往净落国发进。
    却说净落国王年六十有一,见太子有能,大宴群臣,禪位与太子,太子百拜即位,年一十六岁,將为『儒兴』元年。
    从此以儒治国,上下都打理得並並有条。
    眾臣朝见,太子设宴,共乐太平。
    未有三个月,一日玄儒升殿,传表官奏曰:“今有西蕃哥里天,我本欲先出手,不曾想这西蕃早有准备,还开拔了三十万大军前来,真是气煞我也!”
    玄儒当即让人应敌。
    他是少年人,会怕事儿?
    而净落国修读儒道,儒將不少,又是守城战,刚开始还能够对付。
    无尘在云头观望,並不出手相助,只是拦下了西蕃国师的狠辣毒招。
    那国师善请神,请的也不是什么雷火或是大力神,而是瘟部正神!
    如此毒害,恐生灵涂炭,方才拦下。
    玄儒研习兵法,將兵与儒相合,又不拘一格,巧计频出,挡住了西蕃的攻势,是个守城的天才。
    硬是靠著智慧,守住了十年的城。
    十年的守城战,让玄儒心力憔悴,一日他病倒不起,无法去前线备战。
    西蕃久攻不下,国力都快打空了,偏偏西蕃国是一言堂,『哥里天』又是个死磕的。
    双方一个不愿意退,一个不愿意弃城。
    让无尘都惊嘆玄儒的毅力。
    只是一力破万法,玄儒该做的都做了,但净落国最终只会被攻破,没有一点的意外。
    只是时间会拖的很久,到那时候更是生灵涂炭,不如趁早结束了。
    无尘去往了西蕃国內,化作个道人模样,面见了『哥里天』说道:“贫道见过西蕃王。”
    『哥里天”道:“你是哪里来的道人?为何来拜见於寡人?”
    无尘笑道:“身似浮萍,飘无定所。此来是为了,解你之难!”
    “哥里天』笑道:“你这老道士有什么能教寡人的?”
    无尘笑道:“此乃天赌,你可愿意接下?”
    “哥里天”道:“你且说来!”
    无尘道:“我与你道一妙计,可攻破净落国,不过,此计虽妙,但若是净落人识出,你就不准再去侵犯净落!更要向他称臣。“
    “若是你攻破了净落,那你就不许烧杀抢掠,定要军纪严明!可赌?”
    “哥里天”笑道:“本王马上就要攻破这净落国,你告诉本王如此,你不觉好笑?”
    无尘答道:“可净落国破了,西蕃也就没了。』
    周围大臣们听见无尘这么说,也是认同地点头,纷纷开始劝西蕃王。
    西蕃不能再打了。
    『哥里天”於是问道:“你凭什么说你是妙计?”
    无尘拂尘一甩,给出一张机关图纸,说道:“此物若是造出,甚是轻盈,高数丈,其內可容纳千人。”
    “哥里天”接过后,看不懂,只交给国师,国师看后,惊为天人,道:
    “不知您是哪位前辈?”
    无尘道:“名讳並不重要,只需切记便好!”
    之后无尘一转身便没了影,眾人直呼仙人。
    当日,西蕃就开始打造木鼓一月之后,让军士藏在木鼓中,放在了战场之上。
    隨后西蕃军便开始退军。
    净落人得知了以后,以为西蕃人不敢再打下去了,以为自己要贏了。
    就是不知那木鼓是何物?抬起来极其的重!
    以前西蕃国曾经打造了一只铜鼓,想来这鼓应该是他们西蕃的特色之物,用来擂鼓助威的。
    又在细作的言说下,於是眾人將它搬到国中展示,宣告净落国的胜利。
    此时玄儒太子生病,正在宫中休息,不知发生了什么。
    当天夜里,西蕃人从木鼓中跑出,打开了城门,来了个里应外合,攻破了净落国。
    这就是『木鼓计”。
    要是净落人有戒心,不大意,看了出来,那就是净落人贏。
    要是看不出来,自然是败。
    也不要觉得无尘偏袒西蕃,因为就算是打下去,净落也是必败的。
    反倒还是给了净落个机会。
    玄儒的病,也是无尘吹的气。要他不许参与。
    净落国应该是以儒治国,不该是以玄儒治国,玄儒管的太多了,太尽心尽力了,离开了玄儒,净落国就转不下去了。
    就算是玄儒把这净落国造成人间天堂,离开了玄儒,也是个假的。
    又哪里称得上是『救国』,所以,这一计,是看玄儒的儒果成与不成。
    显然,玄儒的成果经不住检验。
    这一天,城破之声如同丧钟,为净落敲响了最后的輓歌。
    净落国內鸡犬不寧,只是西蕃国连年征战,没有的好处,谁又会遵守约定?
    这日烧杀抢掠,姦淫妇女,洗劫一空。
    而今日恶行,来日自会有恶果。
    玄儒被人俘虏,做了个亡国之君。
    被绑的之前,玄儒尚在喝药,嘴里还念著“快!蕃军动向如何”。
    此后,玄儒的病慢慢好了,但却被困在西蕃王宫的一处院落,日日有人监视,不得离开寸步。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
    玄儒流著泪,什么都没有做,底下大臣替他书写了降表,献给西蕃王。
    从此,玄儒不再是一国之君,而是西蕃的俘虏。
    走的时候,玄儒听见了哀豪遍野,但他什么都做不了。
    昔日的熟人都一点点地死在他的面前。
    而他学的儒礼,在这时候什么都帮不了他。
    玄儒在西蕃国待了数年,日日夜夜失神,辗转反侧。
    不是说儒道能救国吗?怎么他失败了?
    听闻是有仙人在暗中相助西蕃,玄儒將那人在心里骂了个千八百遍,好生气愤!
    玄儒想不明白,心里有怨。
    他天生神力,武艺高强,其实这皇宫拦不住他,外面的些许军士也拦不住他,总有法子能够出去。
    可他不想走,国没了,家没了,他还能去哪里?
    在西蕃国都閒来无事,常常会作诗,留下了不少的诗篇。
    玄儒亡国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来,只有一支笔常常被带在身上,诗篇都是出自这支笔。
    西蕃王一点也不在乎儒道,也就没有动那文房四宝一类,这笔也就被留下来,成为玄儒唯一的寄託之物。
    在这深宫之中,不知道待了多少的年月。
    终有一日,他见水井之蛙,正不断往上跳爬,掉了又爬,爬了又掉,反反覆覆。
    不知几何,方才离开了那口並,见得青天。
    玄儒当即明了:“我学儒救不了人,那就改学其他!天地之大,就没有我学不了的!我如井底之蛙,必得跳出井底,另寻他法才是!”
    这儒学,他不学了!
    儒道叫人懂礼,结果这个礼,那个礼,礼来礼去,別让人体体面面地死去都做不到!
    什么的等级,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要求个眾生平等!
    是日,无尘现身,做个礼道:“太子可还认识我?”
    玄儒见到闻言:“原是老前辈!”
    玄儒一喜,道:“前辈这是时机已到,终来渡我了?”
    无尘笑道:“儒生的一生,想来已经结束了,太子也快全失稚气,步入中年,自是来了,有佛门一道,可助你修行。”
    无尘笑道:“若是玄儒的儒道修道家里,这净落国人又怎么看不清这小计?”
    玄儒恍然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七了!青年学儒,却落得个亡国的下场。儒道不通,是当改道。”
    无尘笑道:“太子可有所悟?”
    玄儒摇头:“我有什么悟的,我什么都尽力。只知道学儒定是与我不合
    2
    无尘笑道:“非是儒道不好,而是不合於你!”
    玄儒问道:“那我合什么?”
    无尘道:“我不知,但我让你去九华山地藏菩萨处修行,学个佛道可好2
    业玄儒闻菩萨,当即说道:“昔年蔡师曾言,我乃天上仙人下凡,需要在世行功德,方可重返上界。”
    “我行儒道,多有治国理政,古往今来有几人如我这般尽心尽力?可却连一国之人都护不住!”
    “也许儒道能救国,但他救不了我,更救不了我眼前人,连我这净落国都救不了!”
    “向佛一事,弟子愿意!自今日起,我改儒向佛,以佛渡人。“
    无尘点头,又道:“太子,还有一事,不瞒於你,那『木鼓计』,却是我出的。”
    玄儒当下愣住,不知所和感想。
    隨后愤恨道:“好啊,原来是你这不知所谓的东西!如此戏弄於我!”
    “正要骂你,你却自己找上门来了!为何要去助他不助我!”
    “让我掀起成仙心的是你,让我向儒也是你,让我灭国的,还是你!真不是个好东西!”
    无尘笑道:“你如此骂我,不怕我生气?”
    “况且,就是我不助西蕃,你也会是个亡国之君。不过如今你已经亡国,倒是真正断了尘缘,可入真道了。”
    玄儒道:“玄儒將死!活下来的是玄僧,玄儒骂的话,关玄僧什么事?
    有时候无尘挺感慨的,以前无尘做的事情,都会变著法子的,回到自己身上。
    无疾医曾经也是这么骂王母的。
    好个轮迴啊,苍天到底饶过了谁?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09520/584450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