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吃麵条
推荐阅读:护花狂人在都市、绝版白月光、財阀独女穿七零、重生之王牌经纪人、这个侍卫有秘密、电影世界体验卡、摄政王他好像有那个大病、我的爱徒很歪、重生之小户织妻、都市少帅、
“来了来了。”
李健群穿一套居家服走出来,被滋润了后美艷无双。
她坐下,拿起一根油条就啃,看高远一眼,道:“我醒了后见你没在就知道你一准儿去买早餐了。”
高远递给她一碗豆浆,道:“冰箱里除了点鸡蛋啥也没有了,昨天晚上吃的麵条今天一早横不能再吃吧。”
李健群端起碗喝了口,道:“回头你去买点儿茶叶沫,我煮些茶鸡蛋搁冰箱里咱慢慢吃。”
这才是生活气息啊。
高远点头说好。
吃过早饭后两人收拾收拾,又去买了些菜奔湘君先生家。
陪了老太太一天,两人的婚假算是结束了。
转眼到了年三十儿。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
中午搞了16个菜,下午开始包饺子。
今年是第一届春晚,之所以被誉为开创性的,是因为电视机已经普及了。
齐慧芝边擀饺子皮边说道:“我听他大伯说,79年全国电视机的保有量才485万台,82年就达到了2761万台,每年几百万几百万的增加,老百姓们確实富裕了。”
张雪梅一笑,隨手捏个饺子放在盖帘上,也道:“说明改革开放卓有成效,还有啊,我发现有几条繁华的大街,像前门楼子、王府井等等新建了不少投幣电话亭,这也是新鲜玩意儿。”
“农民伯伯们进城卖菜也不做限制了,我还听说国家对发展个体经济也持开放態度,只要僱工不超过七人,就不算向资產阶级靠拢。”高雅笑著说。
李健群也在擀皮,她道:“去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感觉整个社会风气一下子就开放了。”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嘛。”张雪梅说道。
四个女人边干活边聊,四个老爷们儿插不上手,坐在茶几旁打升级。
一把打完,高跃华看看手錶,道:“到此为止吧,我得走了。”
他要去央视现场盯著。
“大伯,给您煮碗饺子,您吃一口再去吧。”高雅笑道。
高跃华摇头笑笑,道:“不了,我早点过去,不然不放心。”
他夹著包走了。
高远对首届春晚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来,因为太烂了。
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佩斯和老茂的《下麵条》,提前一年弄出来,也不知道明年他俩还会不会继续上。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快完本了,管他呢。
七点钟,新闻联播准点开始。
过后是天气预报,紧跟著又来一个科教节目。
然后是一段春晚前瞻。
“来了来了。”高雅满眼期待望著电视机。
此时,八点整。
画面切入了晚会现场。
首先由赵忠祥致开幕词,並介绍了春晚的四大主持人马季、江坤、王景愚、刘小庆。
紧接著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严肃的不得了。
相声大师侯宝林还讲了一段话,这位长得跟谢东似的。
高远嘿嘿一乐。
大家只觉他莫名其妙。
一直到第五个节目,李奶奶才给大家唱了《拜年歌》。
节目拖沓得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来。
但这也让全国观眾们看得津津有味。
还是那句话,娱乐活动忒匱乏。
高远提起酒盅跟小叔喝了一杯,有一眼没一眼地打量著电视机,笑嘻嘻问他道:“叔啊,在电视上看到小庆姐,您作何感想?”
高跃林剜他一眼,道:“这点破事都过去几年了,你还老拿著说事儿,你说得不嫌烦我听都听烦了。”
高远哈哈大笑。
十点钟,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搭档终於亮相。
刘小庆先出来报幕:“下面该我们电影演员表演节目了,请欣赏他们的小品……”
“等等,等等,先別放。”
说是报幕,刘小庆其实是在走流程,配合朱时茂表演。
西装革履的老茂拿著个二大碗,拎著一个红色塑料水桶走上台来,道:“我们的演员还没到呢。”
“啊?那怎么办呀?”
“能不能把这个节目顺序往后排一排?”
“那节目都乱套了。”
“要不您救救急,帮我们演一演?”
“我可不会演。”
“瞧您说的,您要是演,我们的作品肯定火遍大江南北。”
老茂一个劲儿邀请,刘小庆几次拒绝。
就在这时候,一个懒散中带著三分贱样,听著就像一后进青年的声音插入进来:“誒师傅,师傅?咱们这儿缺演员怎么著?”
镜头转过去,对准了陈小二。
只见他歪戴著毛线帽子,穿著明显肥大的土黄色夹克衫,破裤子也肥大,操著手,短眉毛、小眼睛、大鼻子,一笑,什么小偷小摸、地痞流氓、不法商贩,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傢伙全集中在这张脸上了。
一出场就引来一片笑声。
张雪梅都快笑疯了。
齐慧芝也乐得不行:“二子啊,这形象简直了。”
高雅拍著大腿问道:“远子,这本子是你写的?”
高远点点头,道:“黄导求到李老师那里了,抹不开面儿,我就给帮帮忙。”
她嗯了声,抱著碗饺子又把目光投向电视机。
“说!说啊!”
“说啥?”
“说词儿!”
“哦——没感觉!”
“停!什么没感觉啊?什么没感觉啊?”
“就是没感觉啊。”
“哈哈哈哈……”
现场的观眾们笑得前仰后合,电视机前的观眾们也都乐得直拍桌子。
“说!说词儿!”
“我让你说词儿!停停停!”
“导演,还吃啊?差不多得了。”
朱时茂將塑料桶拎起来,亲自给他盛面,当然,这是无实物表演。
“哎哟喂,笑死我啦,二子这段儿比《小院人家》里还逗趣。”
“小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艺术来源於生活。”
舞台上的陈小二已经开始翻白眼儿了,撑的。
“这怎么能吃得了,不行,不行,我蹲不下去了!”
“给他拿把椅子。”
“说词儿,说词儿啊!”
佩斯一掀筷子,仰脖微笑道:“你著什么急……嗝!”
“哈哈哈哈……”
大家又爆发出一阵如潮水一般的笑声。
《吃麵条》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二位才是春晚舞台上第一代小品王。
两人一正一邪,配合得相得益彰。
將整台晚会带入了高潮。
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作品。
又是两个多小时后,註定被载入史册的第一节春晚也落下了帷幕。
李健群穿一套居家服走出来,被滋润了后美艷无双。
她坐下,拿起一根油条就啃,看高远一眼,道:“我醒了后见你没在就知道你一准儿去买早餐了。”
高远递给她一碗豆浆,道:“冰箱里除了点鸡蛋啥也没有了,昨天晚上吃的麵条今天一早横不能再吃吧。”
李健群端起碗喝了口,道:“回头你去买点儿茶叶沫,我煮些茶鸡蛋搁冰箱里咱慢慢吃。”
这才是生活气息啊。
高远点头说好。
吃过早饭后两人收拾收拾,又去买了些菜奔湘君先生家。
陪了老太太一天,两人的婚假算是结束了。
转眼到了年三十儿。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
中午搞了16个菜,下午开始包饺子。
今年是第一届春晚,之所以被誉为开创性的,是因为电视机已经普及了。
齐慧芝边擀饺子皮边说道:“我听他大伯说,79年全国电视机的保有量才485万台,82年就达到了2761万台,每年几百万几百万的增加,老百姓们確实富裕了。”
张雪梅一笑,隨手捏个饺子放在盖帘上,也道:“说明改革开放卓有成效,还有啊,我发现有几条繁华的大街,像前门楼子、王府井等等新建了不少投幣电话亭,这也是新鲜玩意儿。”
“农民伯伯们进城卖菜也不做限制了,我还听说国家对发展个体经济也持开放態度,只要僱工不超过七人,就不算向资產阶级靠拢。”高雅笑著说。
李健群也在擀皮,她道:“去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感觉整个社会风气一下子就开放了。”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嘛。”张雪梅说道。
四个女人边干活边聊,四个老爷们儿插不上手,坐在茶几旁打升级。
一把打完,高跃华看看手錶,道:“到此为止吧,我得走了。”
他要去央视现场盯著。
“大伯,给您煮碗饺子,您吃一口再去吧。”高雅笑道。
高跃华摇头笑笑,道:“不了,我早点过去,不然不放心。”
他夹著包走了。
高远对首届春晚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来,因为太烂了。
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佩斯和老茂的《下麵条》,提前一年弄出来,也不知道明年他俩还会不会继续上。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快完本了,管他呢。
七点钟,新闻联播准点开始。
过后是天气预报,紧跟著又来一个科教节目。
然后是一段春晚前瞻。
“来了来了。”高雅满眼期待望著电视机。
此时,八点整。
画面切入了晚会现场。
首先由赵忠祥致开幕词,並介绍了春晚的四大主持人马季、江坤、王景愚、刘小庆。
紧接著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严肃的不得了。
相声大师侯宝林还讲了一段话,这位长得跟谢东似的。
高远嘿嘿一乐。
大家只觉他莫名其妙。
一直到第五个节目,李奶奶才给大家唱了《拜年歌》。
节目拖沓得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来。
但这也让全国观眾们看得津津有味。
还是那句话,娱乐活动忒匱乏。
高远提起酒盅跟小叔喝了一杯,有一眼没一眼地打量著电视机,笑嘻嘻问他道:“叔啊,在电视上看到小庆姐,您作何感想?”
高跃林剜他一眼,道:“这点破事都过去几年了,你还老拿著说事儿,你说得不嫌烦我听都听烦了。”
高远哈哈大笑。
十点钟,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搭档终於亮相。
刘小庆先出来报幕:“下面该我们电影演员表演节目了,请欣赏他们的小品……”
“等等,等等,先別放。”
说是报幕,刘小庆其实是在走流程,配合朱时茂表演。
西装革履的老茂拿著个二大碗,拎著一个红色塑料水桶走上台来,道:“我们的演员还没到呢。”
“啊?那怎么办呀?”
“能不能把这个节目顺序往后排一排?”
“那节目都乱套了。”
“要不您救救急,帮我们演一演?”
“我可不会演。”
“瞧您说的,您要是演,我们的作品肯定火遍大江南北。”
老茂一个劲儿邀请,刘小庆几次拒绝。
就在这时候,一个懒散中带著三分贱样,听著就像一后进青年的声音插入进来:“誒师傅,师傅?咱们这儿缺演员怎么著?”
镜头转过去,对准了陈小二。
只见他歪戴著毛线帽子,穿著明显肥大的土黄色夹克衫,破裤子也肥大,操著手,短眉毛、小眼睛、大鼻子,一笑,什么小偷小摸、地痞流氓、不法商贩,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傢伙全集中在这张脸上了。
一出场就引来一片笑声。
张雪梅都快笑疯了。
齐慧芝也乐得不行:“二子啊,这形象简直了。”
高雅拍著大腿问道:“远子,这本子是你写的?”
高远点点头,道:“黄导求到李老师那里了,抹不开面儿,我就给帮帮忙。”
她嗯了声,抱著碗饺子又把目光投向电视机。
“说!说啊!”
“说啥?”
“说词儿!”
“哦——没感觉!”
“停!什么没感觉啊?什么没感觉啊?”
“就是没感觉啊。”
“哈哈哈哈……”
现场的观眾们笑得前仰后合,电视机前的观眾们也都乐得直拍桌子。
“说!说词儿!”
“我让你说词儿!停停停!”
“导演,还吃啊?差不多得了。”
朱时茂將塑料桶拎起来,亲自给他盛面,当然,这是无实物表演。
“哎哟喂,笑死我啦,二子这段儿比《小院人家》里还逗趣。”
“小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艺术来源於生活。”
舞台上的陈小二已经开始翻白眼儿了,撑的。
“这怎么能吃得了,不行,不行,我蹲不下去了!”
“给他拿把椅子。”
“说词儿,说词儿啊!”
佩斯一掀筷子,仰脖微笑道:“你著什么急……嗝!”
“哈哈哈哈……”
大家又爆发出一阵如潮水一般的笑声。
《吃麵条》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二位才是春晚舞台上第一代小品王。
两人一正一邪,配合得相得益彰。
將整台晚会带入了高潮。
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作品。
又是两个多小时后,註定被载入史册的第一节春晚也落下了帷幕。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0743/611921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