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絳侯周勃世家:位极人臣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年),一场足以撼动西汉根基的风暴骤然来袭。
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號,悍然发动叛乱。
一时间,战火纷飞,叛军气势汹汹,大有一举推翻中央政权之势。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得知消息后,惊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诸侯王居然敢公然造反。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始调兵遣將。
在眾多將领中,他把目光投向了周亚夫,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考验,更是关乎大汉江山社稷的生死存亡。
周亚夫没有被叛军的汹汹气势嚇倒,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战略计划。
他对景帝说:“陛下,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咱们很难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
景帝听后,虽然心里有些犹豫,但也觉得周亚夫说得有道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计划。
於是,周亚夫带著大军踏上了平叛之路。他没有直接去救援被叛军猛攻的梁国,而是绕道进军。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
周亚夫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於纳諫,他觉得赵涉说得在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到了雒阳后,周亚夫派人四处搜索,果然抓获了叛军设下的伏兵,这让將士们对周亚夫更加佩服了,觉得跟著这样的主帅,心里踏实。
此时的梁国,正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刘武嚇得脸色苍白,他一边组织军队抵抗,一边不停地向周亚夫求援,那求救信一封接著一封,就像雪一样飞向周亚夫的军营。
可周亚夫呢,就像没看见一样,他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然后就坚守不出。
梁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一次派人求援,还带著哭腔说:“周太尉,您再不来救我,梁国可就完了啊!”
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战略才是取胜的关键,不能因为梁王的求救就乱了阵脚。
最后,梁王没办法,只好写信给景帝,向景帝哭诉自己的悲惨处境。景帝一看弟弟这么可怜,心软了,下詔要周亚夫进兵增援。
可周亚夫还是不执行命令,他对景帝的使者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自有主张。”
其实,周亚夫也没閒著,他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
这一招可太狠了,叛军没了粮食,就像没了牙的老虎,顿时乱了阵脚。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
他就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躲在军营里,静静地等待著最佳时机。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士兵们惊慌失措,以为敌人来袭,纷纷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可周亚夫却十分淡定,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像没事人一样。
旁边的副將著急地说:“將军,外面乱成一团了,咱们赶紧出去看看吧!”
周亚夫却不紧不慢地说:“慌什么,这肯定是內部有人捣乱,过一会儿就好了。”
果然,没过多久,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將士们对周亚夫的冷静和判断力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几天后,叛军憋足了劲,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那喊杀声震天动地,声势浩大。可周亚夫却像提前知道了叛军的计划一样,他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
將士们都很疑惑,心想:“叛军在东南进攻,咱们却要去西北防御,这是什么道理啊?”但他们还是听从了周亚夫的命令。
结果,叛军主力真的在西北出现了,由於汉军早有准备,很快就击退了叛军。这下,將士们才明白周亚夫的厉害,他早就看穿了叛军的声东击西之计。
叛军因为缺粮,士气低落,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等的就是这一刻,他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叛军首领刘濞见大势已去,带著几千士兵狼狈逃窜,渡过长江躲入丹徒,投靠友军东越。
可他没想到,东越早就被汉朝收买了,东越人见他没了利用价值,毫不犹豫地背叛了他,將他杀害。楚王刘戊也走投无路,只好自刎而死。至此,叛乱主力军宣告溃灭。
在其他战场上,欒布率领汉军救援齐国,轻鬆击败了胶西、胶东、济南诸国的叛军;酈寄攻打赵国,经过十个月的围困,赵王刘遂无奈自杀。这场来势汹汹的七国之乱,在周亚夫的巧妙指挥下,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了。
战爭结束后,整个汉朝都沸腾了,百姓们欢呼雀跃,大臣们对周亚夫讚不绝口,周亚夫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汉景帝对他更是感激不已,觉得他就是大汉的救星。五年后,丞相陶青因病退职,景帝毫不犹豫地任命周亚夫为丞相。
周亚夫从一个將军,一跃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位极人臣,达到了他人生的又一个巔峰。
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號,悍然发动叛乱。
一时间,战火纷飞,叛军气势汹汹,大有一举推翻中央政权之势。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得知消息后,惊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诸侯王居然敢公然造反。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始调兵遣將。
在眾多將领中,他把目光投向了周亚夫,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考验,更是关乎大汉江山社稷的生死存亡。
周亚夫没有被叛军的汹汹气势嚇倒,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战略计划。
他对景帝说:“陛下,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咱们很难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
景帝听后,虽然心里有些犹豫,但也觉得周亚夫说得有道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计划。
於是,周亚夫带著大军踏上了平叛之路。他没有直接去救援被叛军猛攻的梁国,而是绕道进军。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
周亚夫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於纳諫,他觉得赵涉说得在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到了雒阳后,周亚夫派人四处搜索,果然抓获了叛军设下的伏兵,这让將士们对周亚夫更加佩服了,觉得跟著这样的主帅,心里踏实。
此时的梁国,正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刘武嚇得脸色苍白,他一边组织军队抵抗,一边不停地向周亚夫求援,那求救信一封接著一封,就像雪一样飞向周亚夫的军营。
可周亚夫呢,就像没看见一样,他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然后就坚守不出。
梁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一次派人求援,还带著哭腔说:“周太尉,您再不来救我,梁国可就完了啊!”
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战略才是取胜的关键,不能因为梁王的求救就乱了阵脚。
最后,梁王没办法,只好写信给景帝,向景帝哭诉自己的悲惨处境。景帝一看弟弟这么可怜,心软了,下詔要周亚夫进兵增援。
可周亚夫还是不执行命令,他对景帝的使者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自有主张。”
其实,周亚夫也没閒著,他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
这一招可太狠了,叛军没了粮食,就像没了牙的老虎,顿时乱了阵脚。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
他就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躲在军营里,静静地等待著最佳时机。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士兵们惊慌失措,以为敌人来袭,纷纷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可周亚夫却十分淡定,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像没事人一样。
旁边的副將著急地说:“將军,外面乱成一团了,咱们赶紧出去看看吧!”
周亚夫却不紧不慢地说:“慌什么,这肯定是內部有人捣乱,过一会儿就好了。”
果然,没过多久,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將士们对周亚夫的冷静和判断力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几天后,叛军憋足了劲,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那喊杀声震天动地,声势浩大。可周亚夫却像提前知道了叛军的计划一样,他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
將士们都很疑惑,心想:“叛军在东南进攻,咱们却要去西北防御,这是什么道理啊?”但他们还是听从了周亚夫的命令。
结果,叛军主力真的在西北出现了,由於汉军早有准备,很快就击退了叛军。这下,將士们才明白周亚夫的厉害,他早就看穿了叛军的声东击西之计。
叛军因为缺粮,士气低落,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等的就是这一刻,他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叛军首领刘濞见大势已去,带著几千士兵狼狈逃窜,渡过长江躲入丹徒,投靠友军东越。
可他没想到,东越早就被汉朝收买了,东越人见他没了利用价值,毫不犹豫地背叛了他,將他杀害。楚王刘戊也走投无路,只好自刎而死。至此,叛乱主力军宣告溃灭。
在其他战场上,欒布率领汉军救援齐国,轻鬆击败了胶西、胶东、济南诸国的叛军;酈寄攻打赵国,经过十个月的围困,赵王刘遂无奈自杀。这场来势汹汹的七国之乱,在周亚夫的巧妙指挥下,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了。
战爭结束后,整个汉朝都沸腾了,百姓们欢呼雀跃,大臣们对周亚夫讚不绝口,周亚夫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汉景帝对他更是感激不已,觉得他就是大汉的救星。五年后,丞相陶青因病退职,景帝毫不犹豫地任命周亚夫为丞相。
周亚夫从一个將军,一跃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位极人臣,达到了他人生的又一个巔峰。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1563/609612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