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乾的重新规划
推荐阅读:男票每天都嫌命太长、重生之嫡女归来、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穿成真假千金文里的暴躁小姑姑、先婚后爱:老公追上门、以婚谋爱:先生太傲娇、蚀骨暖婚,总裁宠妻100天、极品禁书、绿茶O她变质了(GL)、退婚后我做了皇后、
第103章 大乾的重新规划
举族逃走是死,拼命一搏还是死。
那就让一部分精锐逃走,都是精锐,速度足够的快,就有希望逃走。
剩下的,中等层次的分散开来,各自逃向不同的方向,看运气好坏,能否活下来。
最后留在本土的,都是最弱的,在洪荒天地下没有强者的庇护逃走,必死无疑。
不如留在本土,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因此,此时此刻,留在这白山黑水中的,只剩下七百多万相对的老弱病残。
以及奴赤这一位奴妖皇主。
不是他不想逃,而是他无法逃。
他是奴妖皇主,跟奴妖国运牵连最深,一旦逃了,放弃奴妖,他定会受国运反噬。
索性就不逃了。
来了吗!
奴赤抬眼看向南边,早已绝望的眼神中,流露出丝丝的疯狂。
想杀我,没那么容易。
悍然起身,冲天而起,奴妖国运入体,气息陡然强横了许多。
就要杀向大乾军队。
忽然上方虚空,风云变色。
天、一下子变黯了。
一只赤金色的大手出现,宛若抓小鸡一般,將奴赤抓在了手里。
“洪武!”
奴赤目毗欲裂,满是不敢相信、以及本能的恐惧。
疯狂的挣扎,却无济於事。
下一刻,那大手的力量將奴赤血气废掉。
奴妖国运从奴赤体內跑出,那大手隨意一拍,將这团只几十鼎的国运拍散、
泯灭。
显然,明知必死,奴妖不再积蓄国运,而是消耗了不少国运,只留下一点。
其实国战,大乾可以吸收这团奴妖国运,
但一旦吸收,就意味著大乾要对奴妖的百姓负责,不然会受到奴妖国运反噬。
大乾是要將奴妖当做奴隶用的,负什么责?
自然就是一巴掌泯灭了。
最后,大手將废掉的奴赤,扔到大乾大军手里,消散不见。
乾明宫中,明古隨意的收回了力量。
从乾京、到奴妖皇宫,足足五万多里。
但对此时的他而言,就是这么轻鬆简单。
仙神之境,对之下的存在,完全是降维打击,隨手拿捏。
这不仅仅是达到仙神之境,就有的一万鼎血气。
这一万鼎血气,更是发生了质变。
在洪荒中,不管是人族武道的血气,还是文道的精神力,或者是其他种族的其它力量,都有著另一种更广泛、更统一的称呼。
法力!
一个法字,便足以表明很多。
它拥有著超乎想像的玄奥力量。
此刻,明古刚刚踏入,便可目视十万里之外,力量达到数万里之外,速度可达一息万里。
恢復能力、续航能力,全面提升。
各方面的天赋也是如此,不过因为是武道达到仙神之境,所以天赋蜕变方面,也更倾向於武道。
对於其它,比如兵道天赋之类的,都只是顺带。
不达到仙神之境,是无法体会到这个境界的强大。
即便明古有试过使用国运的力量,也远不如真实拥有的感觉。
而想要跨越仙神之境跟之下境界、这种跨层次的质变差距,手段很少。
在大乾,就三种,兵道、国运、阵法。
否则就是一百个王者境巔峰,面对一位仙神之境,那也是碾压的结果。
隨后一天,明古又出了两次手,將漠妖皇主、鬼妖皇主都解决了。
三妖国似乎有过商议,选择了共同的道路。
也就是说,三妖国的精锐都跑了,中层分散逃离,只留下皇主、以及老弱病残。
但明古不嫌弃,大乾也不会嫌弃。
这些老弱病残,也都是相当於人族武道第二境。
作为奴隶,再恰当不过。
至於逃走的那些,明古一点不放在心上,
现在不能超过他的,必然会被他远远甩在身后,宛若蚁般。
便是不理会那些逃走的,在这洪荒天地逃亡,最终能活下来的,也超不过百分之一。
不需理会,几百年后,那些逃走的妖人们,就都不会存在了。
而几百年时间,对於如今的明古、大乾来说,並不算至关重要的了。
解决了三妖国,明古立马继续开始研究。
几天后,他剑眉挑起,面露喜色,给自己重新制定了一份、暂时性的信息面板。
武道境界:初神、初仙(一万鼎之力)
功法:天乾经第五层(0年/300年)
武道神通:天乾拳第三层(圆满:0月/3月)追星逐月第三层(圆满:0月/3
月)明神双瞳第三层(圆满:0月/3月)
兵道:81点【第四境】(123年/300年)——60倍之力兵器法宝:天乾斧(初等神兵:0年/100年)帝王冕服(初等神兵:0年/1000
年)大乾国璽(初等法宝:0年/1200年)
这是明古按照他暂时预想的修炼安排,从而得出的结果。
第一行的武道境界,洪荒天地称神,人族有自己的叫法,为仙。
但人族尚不够强大,所以也多以洪荒的称呼。
想要从初等仙神之境,达到中等仙神,需要先修炼到初等仙神的巔峰,五万鼎法力。
这时会面对中等仙神的瓶颈,突破后,便是中等仙神的十万鼎法力。
五万鼎法力距离明古还远,暂不考虑。
只有先將大乾发展起来,才能获得足够的国运,快速跨越初等仙神之境,面对后面的境界。
其实对於仙神运朝帝王来说,只要不胡来,正常发展,初等仙神之境,根本不是问题。
毕竟有一万年时间呢。
真正严重困难的,是后面的境界。
第二行的功法,是明古研究自身天赋的新惊喜。
不仅仅是他的兵器没有了瓶颈,他的功法同样没有了瓶颈,只要修炼,就能推演、完善。
而且是按照他的想法、按照他的情况,完美匹配他自身情况的推演。
这一下子解决了他的功法问题。
正常情况下,他会先参悟之前购买的仙神之境功法,可以直接修炼,也可以慢慢演变成自己的。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说不定就卡在哪里了,长则数千年,短则千年。
影响他提升实力的速度,以及吸收力量、恢復、持久、战力等方面。
就算推演出来了,还不一定多强。
现在好了,他没有瓶颈,节省了大量时间,还是最完美匹配他的,只需要三百年。
还有,如果他参悟了其它仙神之境的功法,根据情况,还会提升推演的速度。
这三百年,就只是他初步观看了下,那部仙神之境的功法。
以后,定还会更快。
兵器、功法都没有瓶颈,明古基本可以肯定,他的神通方面,也不会有瓶颈。
也就是说,等三大神通圆满后,他就可以自行推演了。
等三大神通圆满,就能尝试。
第三行的神通方面,当他达到仙神之境,三大神通就自动大成了,圆满按照每天一个时辰的修炼速度,也只需三个月。
第四行的兵道,因他天赋提升,兵道所需时间又减少了七分之一。
第五行的兵器法宝,他將帝王冕服、大乾国璽也加入他性命相交的本命神兵中。
全部按照每天一个时辰的孕育时间来算,得出成为初等神兵层次所需要的时间,
这两件宝物,也都没有了材料、机缘、国运限制,只跟明古的实力有关,跟他孕育的时间长短有关。
大乾国璽被称为法宝,不是神兵,但法宝跟神兵只是不同的叫法,它们是同层次的存在。
在人族中,文道神兵层次的宝物,就被叫做法宝,而不是神兵。
洪荒世界差不多。
如刀枪剑戟等,神兵的叫法多一些其它样式、功能的,法宝的叫法多一些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明古想著这份暂时性的信息面板,慢慢平静了天赋更加强大的喜意。
思索著之后的调整。
他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要修炼的东西比之前多了不少。
天乾经第五层,天乾斧、帝王冕服、大乾国璽,兵道,还有之后的三大神通。
另外大乾接下来的发展,也需要他。
时间不够用了,必须精准的调整、规划,爭取最大化。
等三大神通圆满再说吧。
做出了决定,明古將心思全部转移到了大乾接下来的发展。
人族的仙神之朝,如何更合理有效的发展,人族早就整理出来了。
大乾也早从后离那里购买过,可以参考。
第一步,便是重新划分国运。
这是重中之重,一切都离不开这,
所以明古之前下旨,一个月后调整官员品级的国运加持。
明古將大乾现今的各方面情况,都摆了出来。
洪武二十四年的现在,大乾人口达到十六点三亿,耕地面积达到一百九十八亿亩,国运每年达到十一点零八鼎。
文官数量达到十九万四千人。
主战军达到三十三支。
官员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的每年国运加持,分別为十万石、520石、260石、130石。
15.6石、13石、9.1石、7.8石、6.5石、5.2石、3.9石、2.6石、1.3石、
0.975石。
2.6斤、1.95斤、1.3斤、1.04斤。
明古思索了半响,有了决定。
从九品到正八品每年国运加持变为:十斤、十五斤、二十斤、三十斤。
从七品到正三品为:十石、二十石、三十石、四十石、五十石、六十石、七十石、八十石、九十石、一百石。
从二品到从一品为:两千石、五千石、一万石。
正一品:二十万石。
如此提升,主旨在中下层的提升,提升了十倍左右。
高层的提升,在二十倍最后。
顶层的最少。
以如今的文官数量,不算丞相,文官一年將消耗一百四十万石国运左右。
军队方面,一支主战军一年將消耗9050石,三十三支共消耗298650石国运。
一州地方兵一年將消耗15900石,十州消耗159000石。
宗室方面不算亲王,如今大约两百多万人,一年要消耗六十万石国运左右。
勛贵因为这些年武將喷涌,武勛数量大增,不算国公,一年也將要消耗五十万石左右。
督天卫七万石、內厂三点五万石、两司各三万石。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为3122650石,和3.12265鼎。
正一品的亲王七位,一百四十万石。
正一品的国公十二位,二百四十万石。
正一品的太后三位、皇后一位,八十万石。
正一品的丞相四位,八十万石。
还有郑和,明古没有给他国公爵位,但也给的正一品待遇。
加上大將军一职。
共计,五百八十万石,五点八鼎国运。
十州每年將会消耗2.4鼎。
这些总共算起来,一年的消耗是十一点三三鼎左右。
明古还打算给国子监的学子,每年提供一斤的国运加持,当然这个的消耗就微不足道了。
按照明古的规划,大乾每年诞生的国运还不够。
这还没算明古使用的、每年积蓄的、太子宝库的这三个大头。
实际上,这三个大头中,明古使用的、太子宝库的,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都没有。
因为国运就那么多,如果大乾不能发展起来,每年获得巨大的国运,那么对於明古来说,就用处不大。
所以现在的开始阶段,必须將明古的这一份,无偿拿出来,供给大乾发展。
看看这份调整计划就知道了,正一品之下、提高的倍数最多。
现在局限於大乾发展的,正是正一品之下的、高中下三层次的文官。
国运加持最有用的,也是文官。
太子宝库方面,现在根本不急。
毕竟明古的寿元根本不缺,大乾若是发展不起来,不能保证助太子成就仙神之境,那么这个太子就没有意义,只是浪费资源。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明古不会生孩子,直到大乾真正发展起来。
倒是国运积累方面,是不能停的,国运积累不够,就无法笼罩足够的疆土。
现在的国运,尚且足够扩张一些疆土,还不急。
先撑过这前面的一些年,只要撑过这前面的一些年,大乾就能像滚雪球一样的膨胀壮大起来。
到时什么都不是事。
至於现在少的一些,並不是问题,
让秀英、常玉几人暂时不要国运,补偿她们丹药、灵源就行了。
明古又仔仔细细將各方各面都考虑好,彻底將此事定了下来,就决定先將三大神通圆满,儘快规划好接下来自身的修炼。
时间来到五月后,开始有大批的三族奴隶,运送回大乾。
明古下旨,正式全面扩张大乾疆域。
这些奴隶第一时间,就被运送到大乾除了东面之外的其它各方向的边境地区,开始建城、修路。
丞相府、军队,都更加忙碌了。
大乾上下,都在为扩张忙碌。
五月二十日,明古正式下旨,將他定下的国运调整公布出来,从今年便开始施行。
这道圣旨,宛若一把火,扔进了油海里。
轰的一声,整个大乾官场、军队都沸腾了。
从从一品到从九品,从文官到武官,无不兴高采烈。
圣君的称呼,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响彻大乾官场、军队。
一时间,欢天喜地的气氛,笼罩著大乾。
不用谁再多说,从上到下,整体上,都干劲十足的忙碌著。
就算是正一品,也是很高兴的,毕竟提升了一倍国运。
而且他们清楚,这只是开始最艰难的时候。
没看到官员们提升这么多,陛下的那份肯定没有了。
陛下的那份都没有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再等等,等大乾发展起来了,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就在大乾官员们兴高采烈、眾志成城时,三位太后、黎王淮王、刘献、李江海等人,先后找到了明古。
先是三位太后,明古主动过来。
“陛下,我们三个今年大的六百余岁,年轻的、也五百多岁了,天赋同样有限,根本不可能到达仙神之境。
要这国运又有什么用?
所以,我们商量了下,想要跟陛下换一换。”胡太后笑了笑,认真道。
黄太后、李太后点头。
她们三个主动找上明古,为的便是不要这份国运。
理由很充分,浪费、且无用。
想把这份国运换成她们需要的。
“母后请说。”明古尊敬道。
“现在国运稀缺,我们就换成丹药、灵源皆可。
每年给我们各自一亿石吧,另外,再给你两个妹妹每年十万石国运,如何?
”黄太后作为代表说道。
李太后、胡太后点头,表示同意。
明古頷首道:“好,一切都听母后的。“
明古离开了,他知道,这其实是一次交易。
三位太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將二十万石国运给儿女们。
她们三位没有了一窥仙神之境的可能性,以她们的身份,实力强些弱些都没区別。
但老大他们遇到了这个好时候,还有希望。
明晴明霞也仍在为王者境努力。
所以身为母亲,她们要为儿子、女儿考虑。
刘太后、胡太后將自己的二十万石国运,分成两份,一份换成丹药给儿子。
一份给女儿,助其突破。
母亲也分为了两份,但只要了一份,因为她也有两个儿子。
明古心中的那抹愧意,又涌了出来。
那是他亲母。
第二天,黎王、淮王一起求见。
“陛下,老臣二人就卖老一次,希望陛下能將我二人每年的国运,折一半给予儿子,直至我们寿尽。”黎王行礼道。
(第一章,第二章晚点更,求订阅、求月票,谢谢。)
举族逃走是死,拼命一搏还是死。
那就让一部分精锐逃走,都是精锐,速度足够的快,就有希望逃走。
剩下的,中等层次的分散开来,各自逃向不同的方向,看运气好坏,能否活下来。
最后留在本土的,都是最弱的,在洪荒天地下没有强者的庇护逃走,必死无疑。
不如留在本土,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因此,此时此刻,留在这白山黑水中的,只剩下七百多万相对的老弱病残。
以及奴赤这一位奴妖皇主。
不是他不想逃,而是他无法逃。
他是奴妖皇主,跟奴妖国运牵连最深,一旦逃了,放弃奴妖,他定会受国运反噬。
索性就不逃了。
来了吗!
奴赤抬眼看向南边,早已绝望的眼神中,流露出丝丝的疯狂。
想杀我,没那么容易。
悍然起身,冲天而起,奴妖国运入体,气息陡然强横了许多。
就要杀向大乾军队。
忽然上方虚空,风云变色。
天、一下子变黯了。
一只赤金色的大手出现,宛若抓小鸡一般,將奴赤抓在了手里。
“洪武!”
奴赤目毗欲裂,满是不敢相信、以及本能的恐惧。
疯狂的挣扎,却无济於事。
下一刻,那大手的力量將奴赤血气废掉。
奴妖国运从奴赤体內跑出,那大手隨意一拍,將这团只几十鼎的国运拍散、
泯灭。
显然,明知必死,奴妖不再积蓄国运,而是消耗了不少国运,只留下一点。
其实国战,大乾可以吸收这团奴妖国运,
但一旦吸收,就意味著大乾要对奴妖的百姓负责,不然会受到奴妖国运反噬。
大乾是要將奴妖当做奴隶用的,负什么责?
自然就是一巴掌泯灭了。
最后,大手將废掉的奴赤,扔到大乾大军手里,消散不见。
乾明宫中,明古隨意的收回了力量。
从乾京、到奴妖皇宫,足足五万多里。
但对此时的他而言,就是这么轻鬆简单。
仙神之境,对之下的存在,完全是降维打击,隨手拿捏。
这不仅仅是达到仙神之境,就有的一万鼎血气。
这一万鼎血气,更是发生了质变。
在洪荒中,不管是人族武道的血气,还是文道的精神力,或者是其他种族的其它力量,都有著另一种更广泛、更统一的称呼。
法力!
一个法字,便足以表明很多。
它拥有著超乎想像的玄奥力量。
此刻,明古刚刚踏入,便可目视十万里之外,力量达到数万里之外,速度可达一息万里。
恢復能力、续航能力,全面提升。
各方面的天赋也是如此,不过因为是武道达到仙神之境,所以天赋蜕变方面,也更倾向於武道。
对於其它,比如兵道天赋之类的,都只是顺带。
不达到仙神之境,是无法体会到这个境界的强大。
即便明古有试过使用国运的力量,也远不如真实拥有的感觉。
而想要跨越仙神之境跟之下境界、这种跨层次的质变差距,手段很少。
在大乾,就三种,兵道、国运、阵法。
否则就是一百个王者境巔峰,面对一位仙神之境,那也是碾压的结果。
隨后一天,明古又出了两次手,將漠妖皇主、鬼妖皇主都解决了。
三妖国似乎有过商议,选择了共同的道路。
也就是说,三妖国的精锐都跑了,中层分散逃离,只留下皇主、以及老弱病残。
但明古不嫌弃,大乾也不会嫌弃。
这些老弱病残,也都是相当於人族武道第二境。
作为奴隶,再恰当不过。
至於逃走的那些,明古一点不放在心上,
现在不能超过他的,必然会被他远远甩在身后,宛若蚁般。
便是不理会那些逃走的,在这洪荒天地逃亡,最终能活下来的,也超不过百分之一。
不需理会,几百年后,那些逃走的妖人们,就都不会存在了。
而几百年时间,对於如今的明古、大乾来说,並不算至关重要的了。
解决了三妖国,明古立马继续开始研究。
几天后,他剑眉挑起,面露喜色,给自己重新制定了一份、暂时性的信息面板。
武道境界:初神、初仙(一万鼎之力)
功法:天乾经第五层(0年/300年)
武道神通:天乾拳第三层(圆满:0月/3月)追星逐月第三层(圆满:0月/3
月)明神双瞳第三层(圆满:0月/3月)
兵道:81点【第四境】(123年/300年)——60倍之力兵器法宝:天乾斧(初等神兵:0年/100年)帝王冕服(初等神兵:0年/1000
年)大乾国璽(初等法宝:0年/1200年)
这是明古按照他暂时预想的修炼安排,从而得出的结果。
第一行的武道境界,洪荒天地称神,人族有自己的叫法,为仙。
但人族尚不够强大,所以也多以洪荒的称呼。
想要从初等仙神之境,达到中等仙神,需要先修炼到初等仙神的巔峰,五万鼎法力。
这时会面对中等仙神的瓶颈,突破后,便是中等仙神的十万鼎法力。
五万鼎法力距离明古还远,暂不考虑。
只有先將大乾发展起来,才能获得足够的国运,快速跨越初等仙神之境,面对后面的境界。
其实对於仙神运朝帝王来说,只要不胡来,正常发展,初等仙神之境,根本不是问题。
毕竟有一万年时间呢。
真正严重困难的,是后面的境界。
第二行的功法,是明古研究自身天赋的新惊喜。
不仅仅是他的兵器没有了瓶颈,他的功法同样没有了瓶颈,只要修炼,就能推演、完善。
而且是按照他的想法、按照他的情况,完美匹配他自身情况的推演。
这一下子解决了他的功法问题。
正常情况下,他会先参悟之前购买的仙神之境功法,可以直接修炼,也可以慢慢演变成自己的。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说不定就卡在哪里了,长则数千年,短则千年。
影响他提升实力的速度,以及吸收力量、恢復、持久、战力等方面。
就算推演出来了,还不一定多强。
现在好了,他没有瓶颈,节省了大量时间,还是最完美匹配他的,只需要三百年。
还有,如果他参悟了其它仙神之境的功法,根据情况,还会提升推演的速度。
这三百年,就只是他初步观看了下,那部仙神之境的功法。
以后,定还会更快。
兵器、功法都没有瓶颈,明古基本可以肯定,他的神通方面,也不会有瓶颈。
也就是说,等三大神通圆满后,他就可以自行推演了。
等三大神通圆满,就能尝试。
第三行的神通方面,当他达到仙神之境,三大神通就自动大成了,圆满按照每天一个时辰的修炼速度,也只需三个月。
第四行的兵道,因他天赋提升,兵道所需时间又减少了七分之一。
第五行的兵器法宝,他將帝王冕服、大乾国璽也加入他性命相交的本命神兵中。
全部按照每天一个时辰的孕育时间来算,得出成为初等神兵层次所需要的时间,
这两件宝物,也都没有了材料、机缘、国运限制,只跟明古的实力有关,跟他孕育的时间长短有关。
大乾国璽被称为法宝,不是神兵,但法宝跟神兵只是不同的叫法,它们是同层次的存在。
在人族中,文道神兵层次的宝物,就被叫做法宝,而不是神兵。
洪荒世界差不多。
如刀枪剑戟等,神兵的叫法多一些其它样式、功能的,法宝的叫法多一些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明古想著这份暂时性的信息面板,慢慢平静了天赋更加强大的喜意。
思索著之后的调整。
他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要修炼的东西比之前多了不少。
天乾经第五层,天乾斧、帝王冕服、大乾国璽,兵道,还有之后的三大神通。
另外大乾接下来的发展,也需要他。
时间不够用了,必须精准的调整、规划,爭取最大化。
等三大神通圆满再说吧。
做出了决定,明古將心思全部转移到了大乾接下来的发展。
人族的仙神之朝,如何更合理有效的发展,人族早就整理出来了。
大乾也早从后离那里购买过,可以参考。
第一步,便是重新划分国运。
这是重中之重,一切都离不开这,
所以明古之前下旨,一个月后调整官员品级的国运加持。
明古將大乾现今的各方面情况,都摆了出来。
洪武二十四年的现在,大乾人口达到十六点三亿,耕地面积达到一百九十八亿亩,国运每年达到十一点零八鼎。
文官数量达到十九万四千人。
主战军达到三十三支。
官员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的每年国运加持,分別为十万石、520石、260石、130石。
15.6石、13石、9.1石、7.8石、6.5石、5.2石、3.9石、2.6石、1.3石、
0.975石。
2.6斤、1.95斤、1.3斤、1.04斤。
明古思索了半响,有了决定。
从九品到正八品每年国运加持变为:十斤、十五斤、二十斤、三十斤。
从七品到正三品为:十石、二十石、三十石、四十石、五十石、六十石、七十石、八十石、九十石、一百石。
从二品到从一品为:两千石、五千石、一万石。
正一品:二十万石。
如此提升,主旨在中下层的提升,提升了十倍左右。
高层的提升,在二十倍最后。
顶层的最少。
以如今的文官数量,不算丞相,文官一年將消耗一百四十万石国运左右。
军队方面,一支主战军一年將消耗9050石,三十三支共消耗298650石国运。
一州地方兵一年將消耗15900石,十州消耗159000石。
宗室方面不算亲王,如今大约两百多万人,一年要消耗六十万石国运左右。
勛贵因为这些年武將喷涌,武勛数量大增,不算国公,一年也將要消耗五十万石左右。
督天卫七万石、內厂三点五万石、两司各三万石。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为3122650石,和3.12265鼎。
正一品的亲王七位,一百四十万石。
正一品的国公十二位,二百四十万石。
正一品的太后三位、皇后一位,八十万石。
正一品的丞相四位,八十万石。
还有郑和,明古没有给他国公爵位,但也给的正一品待遇。
加上大將军一职。
共计,五百八十万石,五点八鼎国运。
十州每年將会消耗2.4鼎。
这些总共算起来,一年的消耗是十一点三三鼎左右。
明古还打算给国子监的学子,每年提供一斤的国运加持,当然这个的消耗就微不足道了。
按照明古的规划,大乾每年诞生的国运还不够。
这还没算明古使用的、每年积蓄的、太子宝库的这三个大头。
实际上,这三个大头中,明古使用的、太子宝库的,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都没有。
因为国运就那么多,如果大乾不能发展起来,每年获得巨大的国运,那么对於明古来说,就用处不大。
所以现在的开始阶段,必须將明古的这一份,无偿拿出来,供给大乾发展。
看看这份调整计划就知道了,正一品之下、提高的倍数最多。
现在局限於大乾发展的,正是正一品之下的、高中下三层次的文官。
国运加持最有用的,也是文官。
太子宝库方面,现在根本不急。
毕竟明古的寿元根本不缺,大乾若是发展不起来,不能保证助太子成就仙神之境,那么这个太子就没有意义,只是浪费资源。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明古不会生孩子,直到大乾真正发展起来。
倒是国运积累方面,是不能停的,国运积累不够,就无法笼罩足够的疆土。
现在的国运,尚且足够扩张一些疆土,还不急。
先撑过这前面的一些年,只要撑过这前面的一些年,大乾就能像滚雪球一样的膨胀壮大起来。
到时什么都不是事。
至於现在少的一些,並不是问题,
让秀英、常玉几人暂时不要国运,补偿她们丹药、灵源就行了。
明古又仔仔细细將各方各面都考虑好,彻底將此事定了下来,就决定先將三大神通圆满,儘快规划好接下来自身的修炼。
时间来到五月后,开始有大批的三族奴隶,运送回大乾。
明古下旨,正式全面扩张大乾疆域。
这些奴隶第一时间,就被运送到大乾除了东面之外的其它各方向的边境地区,开始建城、修路。
丞相府、军队,都更加忙碌了。
大乾上下,都在为扩张忙碌。
五月二十日,明古正式下旨,將他定下的国运调整公布出来,从今年便开始施行。
这道圣旨,宛若一把火,扔进了油海里。
轰的一声,整个大乾官场、军队都沸腾了。
从从一品到从九品,从文官到武官,无不兴高采烈。
圣君的称呼,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响彻大乾官场、军队。
一时间,欢天喜地的气氛,笼罩著大乾。
不用谁再多说,从上到下,整体上,都干劲十足的忙碌著。
就算是正一品,也是很高兴的,毕竟提升了一倍国运。
而且他们清楚,这只是开始最艰难的时候。
没看到官员们提升这么多,陛下的那份肯定没有了。
陛下的那份都没有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再等等,等大乾发展起来了,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就在大乾官员们兴高采烈、眾志成城时,三位太后、黎王淮王、刘献、李江海等人,先后找到了明古。
先是三位太后,明古主动过来。
“陛下,我们三个今年大的六百余岁,年轻的、也五百多岁了,天赋同样有限,根本不可能到达仙神之境。
要这国运又有什么用?
所以,我们商量了下,想要跟陛下换一换。”胡太后笑了笑,认真道。
黄太后、李太后点头。
她们三个主动找上明古,为的便是不要这份国运。
理由很充分,浪费、且无用。
想把这份国运换成她们需要的。
“母后请说。”明古尊敬道。
“现在国运稀缺,我们就换成丹药、灵源皆可。
每年给我们各自一亿石吧,另外,再给你两个妹妹每年十万石国运,如何?
”黄太后作为代表说道。
李太后、胡太后点头,表示同意。
明古頷首道:“好,一切都听母后的。“
明古离开了,他知道,这其实是一次交易。
三位太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將二十万石国运给儿女们。
她们三位没有了一窥仙神之境的可能性,以她们的身份,实力强些弱些都没区別。
但老大他们遇到了这个好时候,还有希望。
明晴明霞也仍在为王者境努力。
所以身为母亲,她们要为儿子、女儿考虑。
刘太后、胡太后將自己的二十万石国运,分成两份,一份换成丹药给儿子。
一份给女儿,助其突破。
母亲也分为了两份,但只要了一份,因为她也有两个儿子。
明古心中的那抹愧意,又涌了出来。
那是他亲母。
第二天,黎王、淮王一起求见。
“陛下,老臣二人就卖老一次,希望陛下能將我二人每年的国运,折一半给予儿子,直至我们寿尽。”黎王行礼道。
(第一章,第二章晚点更,求订阅、求月票,谢谢。)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2209/608940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