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213章 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

第213章 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

推荐阅读: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大唐:一个厨子的府兵之旅揣崽流放,弃妃活成白月光超武入侵斗罗:蛊师雨浩,她们大有问题北朝争雄火影:从罗杰船上归来的漩涡鸣人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我在印度当神牛

    第213章 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
    午后,阳光透过橙子科技总经理办公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陈默刚结束了一个宫韵主持的橙子系公司第三季度財务审查会议,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后,放下笔记本,揉著眉心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周雨萌告诉陈默:“陈总!林主管找您,要匯报近期的投资收购情况!”
    陈默一挥手,周雨萌嫻熟的会意。
    不一会儿,林峻峰拿著一台轻薄笔记本电脑,步履稳健地走了进来,脸上带著惯有的冷静与高效。
    “陈总,您之前吩咐跟进的一系列收购和投资布局,目前都有了些进展,我来向您做个集中匯报。”
    “好,坐!”
    陈默从宽大的办公桌后起身,引著林峻峰走向旁边的接待区。
    他熟练地取出茶具,开始烧水、温杯、洗茶,动作行云流水。
    “边喝边聊,慢慢说!”他將一盏装著清亮茶汤的青瓷杯,推到林峻峰面前。
    林峻峰双手接过,道了声谢,明白陈默不喜欢绕圈子,便直接打开笔记本,切入正题。
    “陈总,我先匯报一下比较简单的几个投资收购案!”
    “首先是关於趁金利高管內斗,低价收购其实用专利的事!”
    林峻峰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悻悻之色,因为这个主意当初还是他提的,但结果有些不尽如人意。
    “哦?了多少钱,拿到多少项有用专利?”陈默饶有兴致地问。
    林峻峰略带歉意地说:“陈总,这事可能是我当初判断不够准確。
    我们详细梳理后发现,金利名下总共211项专利里,只有区区5项是属於非外观的实用技术专利。
    最终我们了二十万,就全部拿下了。
    其中1项是关於安全加密的指纹晶片架构,另外4项是涉及3g/4g通信的.都是边缘技术专利,价值有限!”
    “额”陈默闻言,不由得失笑摇头:“想不到昔日山寨功能机的巨头,在技术积累方面这么.单薄,金利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了!”
    林峻峰总结道:“他们过去的策略重心完全不在技术研发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市场的分销渠道建设了。”
    陈默摆摆手,宽慰道:“没关係,林主管,这不是你的错。
    能捡回来4项通信相关的专利,哪怕只是边缘专利,对我们橙子这种新玩家来说也是好事。
    积少成多嘛,以后有机会继续留意,多积累一些通信技术方面的专利,免得將来我们做大了,被某些专利流氓挥舞大棒来讹诈。”
    “明白!”林峻峰点头记下,接著匯报下一项:“然后是关於字节调动的a轮跟投情况。”
    “目前『內函段子』这个轻量级文字社区发展非常迅猛,日活用户已经突破百万,註册用户超千万,稳坐同类app头把交椅。
    月营收约60万,利润32万左右,实现了自我造血!”
    “张总那边启动了a轮融资,计划融资后开发一个图文结合的新闻资讯类平台。
    他这次打算再释放大约10%的股权,邀请了我们、红山种,以及顺位资本三方参与!”
    陈默捧著青瓷杯小啜一口茶水,有些诧异,没想到雷布斯还是如同前世一样上车字节调动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现在张一明的好哥们周授资,已经和雷布斯君臣相得了,大家都在传周授资是小麦的“太子”。
    嗯!一代太子!
    小麦的废太子有点多啊!
    林峻峰接著匯报。
    “经过四方联合尽调,当前对字节调动的整体估值確认为:7000万元!”
    之后,林峻峰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5个月时间,就从咱们天使轮投了800万,现在估值衝到7000万!”
    陈默吹了吹茶杯里的热气,感慨道:“网际网路公司的估值,真是像吹气球一样容易啊!”
    林峻峰笑了笑,继续道:“根据之前的天使投资协议,我们持有的10%股份享有优先权,不参与稀释。
    本次a轮融资700万(对应10%股权)
    由我们橙子科技领投,占a轮融资额的50%,即350万,获得5%新股;
    红山种跟投30%(210万),获3%;
    顺位资本跟投20%(140万),获2%。”
    他快速列出了融资后,字节调动的股权结构:
    橙子科技:原10%(不稀释)+新5%=总计持股15%
    红山种:持股 3%
    顺位资本:持股 2%
    张总及其团队:持股 80%(经稀释后计算)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实际持有字节调动15%的股权了!”陈默確认道。
    “是的,陈总!”
    “这次去京城接触,红山种的沈总还私下问我,咱们橙宝有没有融资计划!”
    林峻峰提到这个,语气有些微妙。
    “他口头表示,愿意给橙宝5亿美刀的估值背书!”
    “噗”陈默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多少?5亿?还是美刀?”
    这估值比之前小马哥开的5亿,可不是一个货幣单位。
    这么大半年过去了,橙宝的估值直接翻了六七倍,网际网路企业的估值泡沫可见一斑。
    难怪都说网际网路企业只有上市了,股东才能赚钱,这泡沫也太大了!
    他迅速冷静下来,想了想。
    目前橙宝靠著“应用寳”几乎垄断了国內安桌应用分发,自有gg平台和“橙支付”也运转良好,月营收过1500万,利润超800万,並不缺钱。
    而且最关键的是,何健也没提过橙宝融资需求。
    “回復红山那边,感谢沈总的看好和背书,但橙宝目前现金流健康,业务处於高速增长期,我们认为现在还不是引入外部融资的最佳时机!”陈默做出了决定。
    “好的!”林峻峰记下。
    “接下来是帮橙家智能收购赛格微(sagwey)手中平衡车专利的事!”
    林峻峰切换了电脑页面,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
    “对方的態度比较强硬,不愿意单独打包出售专利,希望我们整体收购赛格微公司!”
    他顿了顿,面露难色。
    “陈总,我们没有跨国收购的经验和相关资质,操作起来非常复杂,风险也高。
    恐怕需要找一家具备丰富经验和全球网络的专业投行,来合作完成。”
    陈默眉毛一挑:“林主管,你的意思是?”
    林峻峰笑了笑,提示道:“我听说陈总您不是和摩根史坦利亚太区tmt组的那位陆清越,陆小姐很熟吗?
    这种跨国併购案,正是大摩的强项。
    我们可以直接委託他们来操作,我们负责出价和最终决策就好!”
    陈默沉吟片刻,不由得笑了:“还真被那位陆小姐说著了,咱们的业务越做越大,迟早要跟他们这些国际投行打交道。”
    “委託大摩来做,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林峻峰显然做过功课:“商务组初步估算,算上收购对价和投行佣金、法律財务等中介费用,整体预算大概需要800万美刀左右。”
    “这主要是赛格微除了平衡车业务,还有一部分机器人技术资產。”
    “行吧,虽然比只买专利贵了不少!”
    陈默点点头,而后接著道。
    “这事我知道了,后续我会亲自联繫大摩的陆小姐洽谈。
    既然不能单独买专利,那就把整个赛格微买下来。
    品牌留在北美当个『马甲』,技术和產线搬回来。
    以后橙家的平衡车,在国內就叫『橙家』,在鸥美就打著『sagwey』的经典牌子卖,价格打个骨折,从两万美刀打到两千美刀,先占市场再说!”
    “明白了,陈总,高端品牌形象+亲民价格,是个好策略!”林峻峰表示赞同。
    亲民额.
    反正与原本2万美刀的平衡车相比,2000美刀对於北美的消费者来说,的確是够亲民了!
    如果2000美刀没市场,还可以200美刀都有得赚!
    前世的平衡车,在江浙老板的国產供应链发力下,直接能把成本打到600元/辆。
    当然了,现在赛格微的平衡车专利属於自己,陈默可不会放任他们这么干!
    虽然现在橙子法务部的律师才三十多个,但靠著硬钢鱼动,折腾方船子,还是打出瀧华必胜客的旗號!
    “最后是两宗比较重要的资產收购!”林峻峰神色更加认真起来:“关於光学玻璃业务和微型冷却系统业务的。”
    “首先是光学玻璃。
    今年整个玻璃行业產能过剩,进入寒冬,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剥离非核心、甚至亏损的业务来回血收缩。
    这给了我们很好的收购机会!”
    林峻峰调出几张ppt。
    “目前有三家,给出了比较明確的方案:
    凤凰玻璃:主业其实是房地產。
    愿意出售其光学玻璃生產线(含3条镀膜线)、25人研发团队、以及一个包含12项光学镀膜专利的池子。
    报价1.2亿,条件是我们需承接他们现有到年底的约800万客户订单,並提供6个月过渡期技术支持。”
    富耀玻璃:知名汽车玻璃厂商,今年亏损。
    愿意剥离其光学玻璃事业部(含2条精密压铸產线)、一个40人的技术团队(其中包括5名高薪聘请的霓虹专家),以及他们的部分特种玻璃配方库。
    报价9800万,但不包含现有客户资源(需另签保密协议),並要求我们三年內不得进入汽车光学领域。”
    旗玻集团:大型玻璃集团,主业是浮法玻璃。
    愿意出售其整个光学玻璃业务资產包(含4条熔炼生產线)、50人团队,甚至包括一个省级光学材料实验室的使用权。
    报价2.3亿,包含了相关补贴资质的转移,但要求我们保留使用他们的原品牌三年。”
    陈默听著这些报价,微微咂舌。
    他虽然对光学玻璃行业不算特別了解,但也没想到起步投入就这么大。
    “这价格听起来都不便宜啊!”
    林峻峰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陈总,您可能不太了解光学玻璃行业的行情!”
    “实际上,这三家的报价,相比他们这些资產的实际价值和之前的投入,都已经是打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折扣的『跳楼价』了!”
    他进一步解释:“比如凤凰那12项镀膜专利,去年刚帮菊解决了手机镜头眩光问题,单独估值就值8000万。
    富耀那个霓虹专家团队,去年给索霓做af镜片涂层技术服务,市价一年就要300万,现在相当於白送。
    旗玻那个省级实验室,每年能拿到500万政府补贴,他们连这个资质都愿意转移
    这確实是行业寒冬下的抄底机会!”
    陈默一边听,一边仔细看著资料,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林主管,我看这三家的產线.好像都不全啊?没有一家能覆盖从熔炼、压铸到镀膜的全流程?”
    林峻峰嘆了口气,解释道:“陈总,您说到点子上了!”
    “因为技术门槛和高风险,国內几乎没有公司会投入巨资,去建立全套的光学玻璃產线。
    大家通常只专精其中一环。
    而且,即便是国际巨头如得国消特、北美糠寧、霓虹旭消子(acg),也不是所有环节都自己完全掌控,很多也是通过合作或外包完成。”
    很多人搞不清楚,得国蔡斯和消特的关係。
    简单点来说,消特是给蔡斯提供光学玻璃(粗坯原料),蔡斯自己负责精密加工(铣磨、消磨、拋光、镀膜)与系统集成!
    国內类似的加工组合也有,北方波璃+舜羽光学,樺星玻璃+樺润光电。
    现在林峻峰的意思很明显了,橙科要做光学玻璃业务,可以成为消特+蔡斯合体版本,把原料製造粗坯、精密加工製成光学元件、光学原件集成光学系统,全部自己做!
    陈默顿时陷入了沉思,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很清晰了。
    要么只买一部分,和別人一样当个“环节玩家”,要么就趁此机会,把国內这三家的互补资產和业务线都买下来,拼凑出国內,甚至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全產业链光学玻璃製造能力。
    这风险,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次性投入巨大,三家全吃下要接近4.5亿,而且现在是行业寒冬,这意味著要逆周期扩张,背负沉重的资產和人员负担。
    而且做得还是高端玻璃领域,一出新手村,就要直接和国际巨头竞爭了!
    但不得不说,机会也同样是巨大的,陈默想到一个路子.
    要知道晶东方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550万片,显示器面板为1576万片,笔记本电脑面板为1410万片。
    以上晶东方所有的屏幕的光学玻璃基板,都来自北美糠寧、得国消特和霓虹旭消子。
    三家每年至少要从晶东方赚走15亿美刀,而且隨著全球屏幕市场的回暖,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
    要是橙科能做出性能不差消特,成本还低的光学玻璃,把晶东方的订单抢过来,甚至可以去问问三晶要光学玻璃基板不要
    毕竟三晶自己不造光学玻璃基板,照样用的是北美糠寧,得国消特的產品。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三晶不用霓虹旭消子的產品。
    一旦成功拿下全球两大屏幕製造巨头的玻璃基板订单,橙科將拥有极强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协同优势,有望从全球光学玻璃製造巨头手中,抢下大部分的光学玻璃市场份额。
    不用怀疑,只要国產技术突破,国外不动用行政干预,搭配国內全產业链成本的优势,国內厂商的成本基本通杀任何產业!
    有了一定可行性的成功预案,陈默也坚定了信心。
    实在不行,陈默再厚著脸皮去求求上头唄!
    一回生二回熟,会哭的孩子有吃!
    晶东方给约1/3的订单,橙科光学就能活下来了。
    而且错过这个行业低谷期,未来再想整合,代价可能是现在的数倍,甚至还会遭遇行业集体的阻挠。
    思考良久,陈默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机会难得!让橙科想办法贷款,把这三家的光学玻璃业务,能买的都买下来!”
    他看著林峻峰惊讶的表情,继续道:“我们要试一试!
    看看拥有了国內唯一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的橙科,能不能靠著自研、成本和快速响应优势,从消特、糠寧、旭消子他们嘴里抢下一块肥肉!
    就算最后证明这条路太难,我们失败了,大不了转型成为他们的代工厂,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但万一成功了,意义重大,我们直接抢过了一条小项的全球製造產业来!”
    这话既是对林峻峰说,也是在为自己鼓劲。
    隨著黑科技手机研发系统,不断的给出陈默完全陌生的领域技术,他必须不断向前布局,免得到时候光有技术,却没有生產能力就搞笑了!
    林峻峰被陈默的魄力所感染,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陈总!我会立刻组织团队,分別与这三家进行深入谈判,爭取最优价格和条款!”
    “最后是这个!”林峻峰语气轻鬆了一些:“微型冷却系统业务收购案!”
    “hyc手机您知道吧?
    他们在国內日渐颓势,为了回血,准备把旗下子公司微盛电子涉及散热技术的业务和团队,整体打包出售。
    报价很乾脆,800万元!”
    陈默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嗯,这个不错,hyc的散热技术还是有点名气的,拿下它,对橙科研发手机微冷却系统,有相当大的帮助!”
    匯报完毕,林峻峰合上了笔记本。
    陈默亲自给他续上茶,讚赏道:“林主管,你和商务组的同事们都辛苦了,做得非常出色,思路清晰,方案扎实,后续我会告诉宫姐,给你们商务组团队发一笔特別奖金!”
    林峻峰脸上露出笑容,端起茶杯。
    “那我就先代商务组的小伙子们,谢谢陈总了!”
    而后,陈默送走了林峻峰,然后默默想著橙科现在集齐了微电机、陀螺仪、光学玻璃、微冷却系统,明显是往高端精密製造领域不断前进了!
    他是真期待看到橙科,发展到极限以后,成为全球精密製造巨头的样子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2786/644280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