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敌十倍于我?土鸡瓦犬,又有何可惧
推荐阅读:信息素依赖性、天灾末世行、引诱月光、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擎宋、弥漫【futa】、夫人跟老爷的小妾跑了、皎皎明月、独爱昭昭、狐言、
第124章 敌十倍于我?土鸡瓦犬,又有何可惧(5更)
“阎柔见过大王!”
一个略显狼狈又故作镇定的身影被带到中军大帐,正是自蓟城连夜奔逃至此的阎柔。
阎柔强压着心中的屈辱和狂喜,对眼前的乌桓大王蹋顿,恭敬的行礼。
蹋顿居高临下的俯视着阎柔,鼻翼间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阎柔,你近几年跟难楼走得很近啊。”
虽然都是乌桓的王,但难楼与蹋顿并不和睦。
见阎柔跟难楼走得太近,蹋顿心头自然不满意。
“难楼大王死了。”
阎柔没有辩解,只是静静的陈述。
“死了?”蹋顿放声大笑:“难楼那老鳖早该入土了,难楼的位置现在是归了谁?是昆犀顿还是鹘厉?”
阎柔叹了口气:“昆犀顿和鹘厉也死了。”
蹋顿微微眯眼:“昆犀顿和鹘厉也是两个废物啊,最后是贺林延还是沙力鲁继承了难楼的王位?”
阎柔再次叹气:“贺林延和沙力鲁也死了。”
“嗯?”蹋顿面色变得不悦:“阎柔,你今日是特来消遣我的?”
阎柔摇了摇头,语气苦涩:“我哪敢消遣大王!不仅难楼及其四子死了,渔阳太守王松也死了,鲜于辅又归附了刘备,也就我侥幸逃得了性命。代郡、上谷郡、广阳郡和渔阳郡,如今全都落入了左将军刘备手中。刘备此贼野心勃勃,誓要讨平六郡不臣,右北平郡和辽西郡,恐怕也要落入其手。”
“刘备?”蹋顿低头想了一阵,完全没有印象。
见蹋顿疑惑,阎柔又补充道:“此人乃是涿郡人,曾与公孙瓒一同拜入北中郎将卢植门下,当年公孙瓒未与刘虞相攻时,刘备便在公孙瓒麾下,先任别部司马,后又试守平原。听说还在徐州当了州牧,后又被吕布偷袭成了丧家之犬,不知何故又被袁绍任命为涿郡太守,一上任便要讨伐六郡不臣,着实可恨啊!”
“原来是他!”蹋顿语气转恶,“当年那个在辽西郡诱拐走千余骑的贩履小儿,竟还敢出现!”
自刘虞在当了幽州牧后,便开始执行怀柔乌桓的政策。
由于公孙瓒到处截杀辽西郡乌桓各部族派去与刘虞沟通的使者,乌桓各部族只能让使者绕道去寻刘虞。
时值刘备刚投公孙瓒,苦无兵马可用,于是刘备便打着刘虞的旗号在辽西郡各部族“招募义从”,且只要各部族中善骑射的汉人奴仆。
由于刘备也姓刘,一部分被忽悠的部族以为刘备是刘虞的亲族子侄,便献上了部族中善骑射的汉人奴仆,竟真让刘备募得义从千余人。
而蹋顿当时奉丘力居的命令绕道去见刘虞,恰好在中途遇上了刘备,也被刘备忽悠走了几个善射的汉人奴仆。
事后蹋顿才知道刘备压根就不是刘虞的亲族子侄,为此蹋顿还被丘力居臭骂了一顿。
(注:野史记载,真假待定)。
不过这事儿蹋顿是不能给阎柔讲的。
如今的蹋顿已经是乌桓大王,旧事的丢脸事得烂在肚子,但这也勾起了蹋顿对刘备的愤怒:“这次我带了万余骁骑南下,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也各带了数千骁骑,加起来有三万余骑,量那刘备,如何能挡?”
有三万余骁骑在手,蹋顿根本不怕讨平了四郡的刘备。
在蹋顿看来:刘备不过是侥幸打败了年迈的难楼,以及一个在渔阳的废物王松,然后将无胆鼠辈鲜于辅吓得归附;至于阎柔,兵微将寡,输了也是正常。
阎柔不由暗喜,奉承道:“刘备新定四郡,民心未附,大王若此时挥师攻打,我在广阳的旧部、渔阳王松与上谷难楼的余众必会倒戈响应!届时大王可轻易夺回四郡。那并州刺史高干乃袁绍之甥,尚可为刺史;大王娶袁绍族女,未尝不可领幽州?”
蹋顿被奉承得心满意足,抚髯笑道:“幽州刺史已是袁熙,我怎好相争?吞并难楼旧部足矣。你若有意,我可助你为幽州刺史!”
阎柔顿喜:“若真能如此,我定与大王共治幽州,日后必竭力满足大王所需!”
“好!阎柔,我就欣赏你这爽快劲儿!”蹋顿大笑,随即传令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向右北平进兵。
乌桓骑兵来势汹汹,几乎不加掩饰,行踪很快便被刘备的斥候所探得。
“竟有三万余骑?蹋顿这是将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部的骑兵也带来了?”田畴语气中有惊讶。
常年在徐无山的田畴,对乌桓各部颇为了解。
仅以蹋顿一人的势力,是凑不齐骁骑三万余的。
随后,田畴的语气又多了凝重:“我本以为只需对付蹋顿一军,眼下多了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部,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了。”
刘备自蓟城带了两千步骑,赵云、黄忠自渔阳带了六百骁骑,田畴自徐无山带了八百部曲,加起来也才步骑三千余。
若只对付蹋顿一人的势力,田畴是有自信的。
可要同时对付蹋顿、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步骑三万余,就超出田畴的智力计算范围了。
不论怎么计算,田畴都想不到该如何以寡敌众去打十倍于己的乌桓骑兵。
话音刚落,便听得关羽冷哼一声:“不过是土鸡瓦犬罢了,有何可惧?我愿引本部五百校刀手为前部先锋,先挫乌桓骑兵锐气!”
立在田畴身后的门客狄虎,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只带五百人当先锋还要挫乌桓骑兵锐气?这是要将乌桓骑兵当菜砍吗?这便是熊虎之士的用兵风格?
刘备没有答应关羽的请命,而是依旧将剑印交给了诸葛亮,道:“此战便由军师发号施令,我当亲率诸将陷阵杀敌。”
狄虎更惊:左将军竟将指挥大权交给诸葛军师?莫非军师更擅调兵遣将?等等,左将军竟要亲身冲锋陷阵?
再看左右,竟无人劝刘备不要犯险,这令狄虎不由又多了猜测:左将军如此面善,莫非也是个熊虎之士?
诸葛亮剑印在手,整个人的气势变得威严凛然,帐中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
感谢大家的支持!5更奉上。
(本章完)
“阎柔见过大王!”
一个略显狼狈又故作镇定的身影被带到中军大帐,正是自蓟城连夜奔逃至此的阎柔。
阎柔强压着心中的屈辱和狂喜,对眼前的乌桓大王蹋顿,恭敬的行礼。
蹋顿居高临下的俯视着阎柔,鼻翼间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阎柔,你近几年跟难楼走得很近啊。”
虽然都是乌桓的王,但难楼与蹋顿并不和睦。
见阎柔跟难楼走得太近,蹋顿心头自然不满意。
“难楼大王死了。”
阎柔没有辩解,只是静静的陈述。
“死了?”蹋顿放声大笑:“难楼那老鳖早该入土了,难楼的位置现在是归了谁?是昆犀顿还是鹘厉?”
阎柔叹了口气:“昆犀顿和鹘厉也死了。”
蹋顿微微眯眼:“昆犀顿和鹘厉也是两个废物啊,最后是贺林延还是沙力鲁继承了难楼的王位?”
阎柔再次叹气:“贺林延和沙力鲁也死了。”
“嗯?”蹋顿面色变得不悦:“阎柔,你今日是特来消遣我的?”
阎柔摇了摇头,语气苦涩:“我哪敢消遣大王!不仅难楼及其四子死了,渔阳太守王松也死了,鲜于辅又归附了刘备,也就我侥幸逃得了性命。代郡、上谷郡、广阳郡和渔阳郡,如今全都落入了左将军刘备手中。刘备此贼野心勃勃,誓要讨平六郡不臣,右北平郡和辽西郡,恐怕也要落入其手。”
“刘备?”蹋顿低头想了一阵,完全没有印象。
见蹋顿疑惑,阎柔又补充道:“此人乃是涿郡人,曾与公孙瓒一同拜入北中郎将卢植门下,当年公孙瓒未与刘虞相攻时,刘备便在公孙瓒麾下,先任别部司马,后又试守平原。听说还在徐州当了州牧,后又被吕布偷袭成了丧家之犬,不知何故又被袁绍任命为涿郡太守,一上任便要讨伐六郡不臣,着实可恨啊!”
“原来是他!”蹋顿语气转恶,“当年那个在辽西郡诱拐走千余骑的贩履小儿,竟还敢出现!”
自刘虞在当了幽州牧后,便开始执行怀柔乌桓的政策。
由于公孙瓒到处截杀辽西郡乌桓各部族派去与刘虞沟通的使者,乌桓各部族只能让使者绕道去寻刘虞。
时值刘备刚投公孙瓒,苦无兵马可用,于是刘备便打着刘虞的旗号在辽西郡各部族“招募义从”,且只要各部族中善骑射的汉人奴仆。
由于刘备也姓刘,一部分被忽悠的部族以为刘备是刘虞的亲族子侄,便献上了部族中善骑射的汉人奴仆,竟真让刘备募得义从千余人。
而蹋顿当时奉丘力居的命令绕道去见刘虞,恰好在中途遇上了刘备,也被刘备忽悠走了几个善射的汉人奴仆。
事后蹋顿才知道刘备压根就不是刘虞的亲族子侄,为此蹋顿还被丘力居臭骂了一顿。
(注:野史记载,真假待定)。
不过这事儿蹋顿是不能给阎柔讲的。
如今的蹋顿已经是乌桓大王,旧事的丢脸事得烂在肚子,但这也勾起了蹋顿对刘备的愤怒:“这次我带了万余骁骑南下,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也各带了数千骁骑,加起来有三万余骑,量那刘备,如何能挡?”
有三万余骁骑在手,蹋顿根本不怕讨平了四郡的刘备。
在蹋顿看来:刘备不过是侥幸打败了年迈的难楼,以及一个在渔阳的废物王松,然后将无胆鼠辈鲜于辅吓得归附;至于阎柔,兵微将寡,输了也是正常。
阎柔不由暗喜,奉承道:“刘备新定四郡,民心未附,大王若此时挥师攻打,我在广阳的旧部、渔阳王松与上谷难楼的余众必会倒戈响应!届时大王可轻易夺回四郡。那并州刺史高干乃袁绍之甥,尚可为刺史;大王娶袁绍族女,未尝不可领幽州?”
蹋顿被奉承得心满意足,抚髯笑道:“幽州刺史已是袁熙,我怎好相争?吞并难楼旧部足矣。你若有意,我可助你为幽州刺史!”
阎柔顿喜:“若真能如此,我定与大王共治幽州,日后必竭力满足大王所需!”
“好!阎柔,我就欣赏你这爽快劲儿!”蹋顿大笑,随即传令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向右北平进兵。
乌桓骑兵来势汹汹,几乎不加掩饰,行踪很快便被刘备的斥候所探得。
“竟有三万余骑?蹋顿这是将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部的骑兵也带来了?”田畴语气中有惊讶。
常年在徐无山的田畴,对乌桓各部颇为了解。
仅以蹋顿一人的势力,是凑不齐骁骑三万余的。
随后,田畴的语气又多了凝重:“我本以为只需对付蹋顿一军,眼下多了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部,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了。”
刘备自蓟城带了两千步骑,赵云、黄忠自渔阳带了六百骁骑,田畴自徐无山带了八百部曲,加起来也才步骑三千余。
若只对付蹋顿一人的势力,田畴是有自信的。
可要同时对付蹋顿、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步骑三万余,就超出田畴的智力计算范围了。
不论怎么计算,田畴都想不到该如何以寡敌众去打十倍于己的乌桓骑兵。
话音刚落,便听得关羽冷哼一声:“不过是土鸡瓦犬罢了,有何可惧?我愿引本部五百校刀手为前部先锋,先挫乌桓骑兵锐气!”
立在田畴身后的门客狄虎,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只带五百人当先锋还要挫乌桓骑兵锐气?这是要将乌桓骑兵当菜砍吗?这便是熊虎之士的用兵风格?
刘备没有答应关羽的请命,而是依旧将剑印交给了诸葛亮,道:“此战便由军师发号施令,我当亲率诸将陷阵杀敌。”
狄虎更惊:左将军竟将指挥大权交给诸葛军师?莫非军师更擅调兵遣将?等等,左将军竟要亲身冲锋陷阵?
再看左右,竟无人劝刘备不要犯险,这令狄虎不由又多了猜测:左将军如此面善,莫非也是个熊虎之士?
诸葛亮剑印在手,整个人的气势变得威严凛然,帐中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
感谢大家的支持!5更奉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2967/595528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