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有勇有谋的唐太宗
推荐阅读:老婆乖乖,别闹了、你是我的心上情、被逃婚后嫁给豪门假少爷、捉妖、战锤之黑皇帝、哈利不想当巫师,只想当超级英雄、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剑道余烬、斗罗:一人归来,番天印砸死唐三、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李世民掌权之后,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咬金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
对李建成的旧部,李世民也不加怀疑,给与重用。
其中魏徵就是典型代表人物。
他在任太子洗马的时候,就常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而到了李建成失败,李世民召魏徵责备他说:“你为何离间我兄弟!”
眾人听了,为魏徵感到担心。
魏徵举止自若,回答说:“太子要是早听从我的话,必无今日之祸!”
李世民向来看重他的才能,当下改容回礼,任他为詹事主簿。同时也召太子旧部王珪、韦挺,任他们为諫议大夫。
这体现了李世民宽大的胸怀,以及任人唯贤的行事准则。
李世民又不准禁苑內鹰犬,罢免四方贡献,听百官各陈治道,政令简肃,令得中外大悦。
李世民又任秦叔宝为左卫大將军,又以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將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將军。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僕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僕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顏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將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驍卫將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將军,右內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將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將军,右內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將军。其中,长孙安业,是长孙无忌的哥哥;李客师,是李靖的弟弟。
之所以把这些人名列出来,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史上了不起的名臣名將,我们后面会详细地说这些人。由此可见,李世民眼光的独到,所用之人,皆是一时才俊。
公元626年八月八日,李渊詔传位给太子。
李世民推辞,李渊不许。
李世民只得东宫显德殿继位为皇帝,是为唐太宗,同时大赦天下。
又下詔眾多的宫女(没办法,李渊太好色)出宫嫁人。
这一点可以看出,李世民並非是个好色之徒。
反之,他对自己的皇后非常的好。
李世民的皇后是长孙皇后,她自小好读书,行动必定遵循礼法。
李世民为秦王的时候,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嫌隙。
长孙皇后知道李建成他们收买了后宫,而李世民没有,所以,他去弥补李世民的不足。
她奉事李渊,承顺妃嬪,史书对她夸讚“弥缝其闕,甚有內助。”
这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一个男人,娶到最好的老婆,就是能够帮丈夫处理好关係的老婆。
普通人,就是处理好这四个方面的关係,一是婆媳关係,二是邻里关係,三是妯娌关係,四是丈夫的朋友关係。
而不合格的老婆,就是破坏这些关係的老婆!
至於王的妻子,那就要处理好与后宫的关係。
长孙皇后就处理得很好。
李世民继位为皇帝后,她正位中宫,成为皇后,主持后宫事务,她的做法是:务崇节俭。
李世民对她很敬重,曾经与她议赏罚,长孙皇后推辞说:“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妾妇人,安敢预闻政事!”
李世民坚持要问,长孙皇后最终还是没有作答。
一个男人的成功,往往背后有个贤妻在帮助。
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长孙皇后的功劳不可泯灭。
李世民对內部的矛盾治理得非常好,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外部的矛盾。
这时,突厥再次进攻。
突厥的再次进攻,和梁师都有很大的关係。
梁师都作乱,又考虑到势力衰弱,当下朝拜突厥,为突厥出谋划策,劝突厥进攻唐朝。
頡利、突利二可汗当下合兵十余万骑进攻涇州,进至武功,声势浩大,使得京师戒严。
突厥继续进攻高陵。
涇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於涇阳,大破突厥,获其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
頡利可汗率军到渭水便桥之北,派他的腹心执失思力入见李世民。
执失思力盛称“頡利、突利二可汗將兵百万,今至矣。”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世民听了说:“我和你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你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於我无愧吗?你虽是戎狄,也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先斩你!”
执失思力听了登时害怕了起来。
萧瑀、封德彝忙请礼遣还他。
李世民没有借驴下坡,而是很严厉地说:“我今遣你回去,你们一定以为我怕了你,越加肆意欺凌我大唐!”
他说完,囚禁执失思力在门下省。
李世民决定亲自出面去会会頡利,他从玄武门除,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直去到渭水上,与頡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
突厥见李世民亲自到来,顿时大惊,都下马罗拜。
不久,李世民的诸军继至,旌甲蔽野。
頡利见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李世民又挺身轻出,军容甚盛,登时有了惧色。
李世民麾诸军布阵,单独一骑与頡利说话。
萧瑀认为李世民轻骑出去会頡利,非常危险,当下叩马固諫。
李世民从容说:“我筹划已熟,非你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是因为我国內有难,朕新即位,以为我不能抗御。我如果示之心弱,闭门拒守,突厥必放兵大掠,不可复製。所以,朕轻骑独出,展示对他们的轻视;又震曜军容,让他们以为我们必战;这样一来,出虏不意,使他们失去所图。突厥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你观看就行了!”
真是有懂人性,有见识!
頡利见李世民如此,顿时害怕,当下请和。
李世民下詔许可,並且即日还宫。
不久,又去城西,斩白马,与頡利结盟在便桥之上。
萧瑀对於頡利的不战而退,感觉到不可思议,当下请教李世民说:“突厥未和之时,诸將爭战,陛下不许,臣等不解。既而突厥自退,到底用了什么计策?”
李世民说:“我观突厥之眾,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謁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眾,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於幽州以待之,突厥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躡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突厥战,所损甚多;突厥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韜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復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將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
萧瑀听了,再拜说:“非我们所能及啊!”
对李建成的旧部,李世民也不加怀疑,给与重用。
其中魏徵就是典型代表人物。
他在任太子洗马的时候,就常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而到了李建成失败,李世民召魏徵责备他说:“你为何离间我兄弟!”
眾人听了,为魏徵感到担心。
魏徵举止自若,回答说:“太子要是早听从我的话,必无今日之祸!”
李世民向来看重他的才能,当下改容回礼,任他为詹事主簿。同时也召太子旧部王珪、韦挺,任他们为諫议大夫。
这体现了李世民宽大的胸怀,以及任人唯贤的行事准则。
李世民又不准禁苑內鹰犬,罢免四方贡献,听百官各陈治道,政令简肃,令得中外大悦。
李世民又任秦叔宝为左卫大將军,又以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將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將军。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僕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僕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顏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將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驍卫將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將军,右內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將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將军,右內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將军。其中,长孙安业,是长孙无忌的哥哥;李客师,是李靖的弟弟。
之所以把这些人名列出来,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史上了不起的名臣名將,我们后面会详细地说这些人。由此可见,李世民眼光的独到,所用之人,皆是一时才俊。
公元626年八月八日,李渊詔传位给太子。
李世民推辞,李渊不许。
李世民只得东宫显德殿继位为皇帝,是为唐太宗,同时大赦天下。
又下詔眾多的宫女(没办法,李渊太好色)出宫嫁人。
这一点可以看出,李世民並非是个好色之徒。
反之,他对自己的皇后非常的好。
李世民的皇后是长孙皇后,她自小好读书,行动必定遵循礼法。
李世民为秦王的时候,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嫌隙。
长孙皇后知道李建成他们收买了后宫,而李世民没有,所以,他去弥补李世民的不足。
她奉事李渊,承顺妃嬪,史书对她夸讚“弥缝其闕,甚有內助。”
这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一个男人,娶到最好的老婆,就是能够帮丈夫处理好关係的老婆。
普通人,就是处理好这四个方面的关係,一是婆媳关係,二是邻里关係,三是妯娌关係,四是丈夫的朋友关係。
而不合格的老婆,就是破坏这些关係的老婆!
至於王的妻子,那就要处理好与后宫的关係。
长孙皇后就处理得很好。
李世民继位为皇帝后,她正位中宫,成为皇后,主持后宫事务,她的做法是:务崇节俭。
李世民对她很敬重,曾经与她议赏罚,长孙皇后推辞说:“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妾妇人,安敢预闻政事!”
李世民坚持要问,长孙皇后最终还是没有作答。
一个男人的成功,往往背后有个贤妻在帮助。
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长孙皇后的功劳不可泯灭。
李世民对內部的矛盾治理得非常好,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外部的矛盾。
这时,突厥再次进攻。
突厥的再次进攻,和梁师都有很大的关係。
梁师都作乱,又考虑到势力衰弱,当下朝拜突厥,为突厥出谋划策,劝突厥进攻唐朝。
頡利、突利二可汗当下合兵十余万骑进攻涇州,进至武功,声势浩大,使得京师戒严。
突厥继续进攻高陵。
涇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於涇阳,大破突厥,获其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
頡利可汗率军到渭水便桥之北,派他的腹心执失思力入见李世民。
执失思力盛称“頡利、突利二可汗將兵百万,今至矣。”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世民听了说:“我和你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你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於我无愧吗?你虽是戎狄,也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先斩你!”
执失思力听了登时害怕了起来。
萧瑀、封德彝忙请礼遣还他。
李世民没有借驴下坡,而是很严厉地说:“我今遣你回去,你们一定以为我怕了你,越加肆意欺凌我大唐!”
他说完,囚禁执失思力在门下省。
李世民决定亲自出面去会会頡利,他从玄武门除,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直去到渭水上,与頡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
突厥见李世民亲自到来,顿时大惊,都下马罗拜。
不久,李世民的诸军继至,旌甲蔽野。
頡利见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李世民又挺身轻出,军容甚盛,登时有了惧色。
李世民麾诸军布阵,单独一骑与頡利说话。
萧瑀认为李世民轻骑出去会頡利,非常危险,当下叩马固諫。
李世民从容说:“我筹划已熟,非你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是因为我国內有难,朕新即位,以为我不能抗御。我如果示之心弱,闭门拒守,突厥必放兵大掠,不可复製。所以,朕轻骑独出,展示对他们的轻视;又震曜军容,让他们以为我们必战;这样一来,出虏不意,使他们失去所图。突厥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你观看就行了!”
真是有懂人性,有见识!
頡利见李世民如此,顿时害怕,当下请和。
李世民下詔许可,並且即日还宫。
不久,又去城西,斩白马,与頡利结盟在便桥之上。
萧瑀对於頡利的不战而退,感觉到不可思议,当下请教李世民说:“突厥未和之时,诸將爭战,陛下不许,臣等不解。既而突厥自退,到底用了什么计策?”
李世民说:“我观突厥之眾,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謁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眾,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於幽州以待之,突厥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躡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突厥战,所损甚多;突厥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韜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復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將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
萧瑀听了,再拜说:“非我们所能及啊!”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4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