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张说的落幕

推荐阅读:老婆乖乖,别闹了被逃婚后嫁给豪门假少爷你是我的心上情捉妖战锤之黑皇帝哈利不想当巫师,只想当超级英雄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剑道余烬斗罗:一人归来,番天印砸死唐三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张说重回朝廷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军。
    他看到唐朝边境有镇兵六十多万,当下以“时无强寇,不假师眾”为由,奏请裁军二十万,让他们回乡种地。
    李隆基对此犹豫不决。
    张说道:“边军虽多,但各將帅都只管拥兵自卫,役使兵丁营私。真能制敌,不在兵多。以陛下之英明威武,四夷都能臣伏,不用担心裁减人员会招来寇贼,臣请以臣全家百口人做担保!”
    李隆基这才答应。
    结果显示,军队人数虽然少了,敌人依然不敢进犯,国家要省了一大半的费用。
    公元723年,李隆基升张说为中书令。
    第二年,张说倡议李隆基到泰山举行封禪之事,並与徐坚等人草擬封禪时的礼仪程序,对不合时宜的旧仪程加以改正。
    李隆基决定封禪泰山,临行前任命张说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又命张说撰写《封禪坛颂》,准备刻在泰山之上。封禪时,张说將跟隨上山的执事官,都安排为自己亲信之人,尤其是他的女婿,越级升为五品。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被贬多次,终於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有能力时,要多提拔自己人,以后倒霉了,起码有人关照自己!
    其中岳父被称泰山,也因这一次泰山封禪而来。
    李隆基的这一次泰山封禪,按照惯例,封禪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
    张说利用职权,把本是九品小官的女婿郑鎰提升至五品,並赐緋色朝服。
    李隆基封禪成功之后,大宴群臣,他看到郑鎰,问他为什么升的这么快。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郑鎰哪里敢把实情说出来?当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戏子黄幡绰打趣说:“这都是泰山的功劳啊!”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岳父称为泰山。
    张说再次为相,从公元723年开始算起的话,做到公元726年,一共做了三年,这三年来,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唐朝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诗歌。
    张说他自己本身就是个诗人,是一代文宗,號称“燕许大手笔“。
    李隆基设立丽正书院,任命张说为修书使,主持其事,让他招纳文学之士,著书立说,宣扬文学。
    725年,李隆基將丽正书院改为集贤殿书院,任命张说为集贤院学士,知院事,继续推动文学的发展。
    《全唐文》中收录张说的文章211篇,《全唐诗》收录他的诗歌293首,可谓在那个年代的高產作家。
    我把张说的诗都翻了一遍,竟然没有一首是出名的,我唯一有印象的,就是那首《蜀道后期》的小诗:
    客心爭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当然,他写得最好的,就是《鄴都引》,很有曹操的诗风,慷慨古朴:
    君不见魏武草创爭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繚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鄴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唐诗在他的带领下,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张说的文才,在唐朝宰相中,算是顶尖的,但是,他的脾气不行,非常暴躁,容易得罪人。
    公元726年,李隆基打算重用河南尹崔隱甫,结果在张说的干涉下,只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这样一来,就把崔隱甫给得罪了。
    张说对同僚经常当面驳斥,甚至呵斥谩骂。
    御史中丞宇文融看他很不爽,当然,张说看他也不爽,於是,把宇文融所提出的建议,大多加以压制。
    他这样得罪人,终於引得了崔隱甫、 宇文融和御史中丞李林甫一起联手,上书李隆基,弹劾张说勾引术士占星、徇私舞弊、收受贿赂。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隆基便命源乾曜与崔隱甫、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明珪等人一起在御史台审讯张说,结果罪状大多属实。
    张说的哥哥左庶子张光,知道张说一完蛋的话,整个家族可就要遭殃,当下在朝堂上割掉耳朵,为张说鸣冤。
    李隆基遂命高力士探视张说。
    张说知道,此刻只有用悽苦来感动李隆基了,当下把头髮弄散,满身污垢,用瓦片吃饭,真是惨得不能再惨!
    高力士见了,回来对李隆基道:“张说头髮散乱,满脸污垢,坐在稻草垫子上,用瓦盆吃饭,惊慌恐惧地等候处分。”又述说张说对国家的功劳。
    李隆基听了,起了怜悯之心,於是赦免张说,罢免他中书令之职。
    张说经过这一事之后,开始收敛脾气,在集贤院专修国史,要求免去右丞相一职。
    久经宦海,歷尽磨难的张说,终於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善终,就必须功成身退!
    李隆基不许他退出政坛,在遇到军国大事时,仍旧派人去询问他的意见。
    崔隱甫等人怕李隆基还会起復张说,对他百般詆毁。
    李隆基终於承受不住詆毁,让张说致仕退休。
    公元730年,张说患病,李隆基每天都派中使前去看望,並亲自为他书写药方。同年十二月,张说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他这个年龄,在唐朝来说,可谓善终。他之前以为想要善终,就得安排自己的人掌权,如今的他才知道,只有功成身退,才是善终的最好保障!
    李隆基光顺门为他举哀,亲自撰写神道碑文,追赠他为太师,赐諡文贞。
    文贞二字,足以概括他这一生。
    张说,三任宰弼,擅长文学,一生掌文学三十多年,既有文治之功,也颇有武略,可谓文武兼资。他明於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故史家称讚他“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为开元盛世立下赫赫功劳。
    司马光评价他们这几名开元盛世的宰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紘、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张说,能与姚宋並列,成为一代名相,不虚此生矣!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4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