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浪子回头的赵普
推荐阅读:被逃婚后嫁给豪门假少爷、你是我的心上情、战锤之黑皇帝、哈利不想当巫师,只想当超级英雄、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剑道余烬、斗罗:一人归来,番天印砸死唐三、我以神通证道长生、野夫提刀录、两界:别叫我邪魔!、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被贬出朝廷后的赵普又从河阳入朝,迁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
他之所以能回朝廷,是因为他为宰相时,就和赵匡义的交情非常好,所以,赵匡义一起来当皇帝,他自然能回京了。
不过,他回京后,也没有马上得到重用,反而受到打击。
卢多逊常常詆毁赵普,使得他在朝廷任官几年,鬱郁不得志。
赵普选择了忍耐。
他经过离京的几年磨难,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飞扬跋扈。
一直到柴禹锡、赵鎔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骄奢恣肆,说他將会发生阴谋。
赵匡义召问赵普,赵普表示希望在机要部门来观察事变。他退朝后,又上书赵匡义,自陈参预知道宋太祖、昭宪皇太后临终顾托之事,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义见了他的上书之后,大为感动,当下召赵普加以慰諭。
不久,任赵普为司徒兼侍中,封为梁国公。
原先,秦王赵廷美位次在宰相之上,到这时,因为赵普是勛旧大臣,又任宰相,赵廷美上表请求位次在赵普之下,赵匡义听从了。
赵普重掌政权之后,把卢多逊迁往南方,成功报仇,也成功地咸鱼翻身。
看来,欺负一个人,千万不要去欺负有背景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他的背景有多深,也不知道他翻身的速度有多快!
卢多逊,比起赵普来,可谓逊色多矣!
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赵普外调任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
赵匡义作诗给他饯別,赵普捧诗而哭说:“陛下赐臣诗,应当刻石,与臣朽骨一併葬在地下。“
赵匡义被他的话深深感动了。
第二天,赵匡义对宰相宋琪说:“赵普对国家有功,朕先前与他同游,现在牙齿头髮都衰落了,不能用枢务政事烦扰他,选择善地来安置他,因此作诗篇来表达我的本意。赵普感激得哭泣流涕,朕也为之泪下。“
宋琪回答说:“昨天赵普到中书省,手拿御诗哭泣,对我说『此生余年,无法报答皇上,希望来世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力。'臣昨天听到赵普的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諭,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两全啊!“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春,赵匡义为报高梁河之辱而伐辽,亲征幽蓟,但是战事迁延,久未班师。
赵普亲自手疏諫阻赵匡义说:“我看今年春天出师征討,將要收復关外,多次听见克敌的捷报,深感痛快。但是时间消逝,转眼又到炎夏季节,军事一天天繁忙,战爭没有停息,军队疲劳而耗费钱財,实在无益。我认为陛下自从平定太原以来,闽、浙归顺,统一中国,大振英名,十年之间,就传遍天下,远方的人不归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我个人考虑奸邪諂媚的人,蒙蔽皇上的聪明睿智,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爭,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臣遍读典籍,很知道些以往的事,我认为汉武帝时主父偃、徐乐、严安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至论,可以实行。希望陛下万忙之中,有幸读一读,过失並不深远,即使后悔也来得及追回。臣以为大发驍勇善战的雄兵,动輒使用百万军队,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又听说战爭是件危险的事,难以保证一定获胜;战爭是凶器,最戒忌的是不测。关係很大,不能不三思。我又听说上古圣人,心不固执,理贵变通。前人的书上有『兵久生变'的话,实在值得考虑,如果改变迟缓计划,会失去机遇。十天半月过去,时间就到了秋季,北边转入秋凉,弓弩强劲,战马肥壮,我军久困,考虑到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指挥谋划。臣刚刚蒙皇上宠爱驻守地方,哪里敢妄言阻止军队。因为臣年岁已老,剩余的时间不多,报答国家和皇帝的恩情,正是这个时候。希望迅速颁发詔令回师,不能轻视敌人。臣还有万全之策,愿献给陛下。希望陛下精心调製膳食,保养身体,提携那些贫民,使他们转为富庶。將来会看到边烽无事,大门不关,天下都归於仁德,不同风俗的地区,相继嚮慕归化,归顺朝廷,契丹又能单独怎么样呢?陛下不为这样考虑,而相信奸邪諂媚之徒,以为契丹皇帝年少而国事繁多,所以诉诸武力,恰好迎合陛下的意思。陛下以祸为乐,求功心切,以为万全之策,臣认为万万不可。希望陛下审察虚实,追究妄谬,惩治奸臣误国之罪,停止伐燕军队的行动。不仅可以从困难中振兴国家,而且可因纳諫而成为圣人。古人曾经说过尸諫的事,老臣没有死掉,哪能为了安身保位而当面阿諛不进諫呢?“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赵匡义看了赵普的手疏后,赐给他手疏的詔令说:“朕原来部署军队选择將领,只令曹彬、米信等人驻守雄、霸二地,贮积粮食带著兵器来声张军威。等一两个月山后平定后,潘美、田重进等人合兵进討,直到幽州,然后控制险要之地,恢復原来的疆土,这是朕的志向。无奈將领们不遵照原来的谋划算计,各持己见,率领十万军队出塞远征,迅速攻取契丹的郡县,又返师来领輜重,往復弊劳,被辽人袭击,这个责任在於主將。况且朕继承百王的事业,刚刚使天下稍稍太平,考虑人民苦於边患,將以救民於水火,並非想黷武穷兵,卿应当是知道的。疆场上的事,已经作好部署,卿不必为此忧虑。卿是国家的元勛大臣,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实在可嘉。“
赵匡义给赵普的詔书,充分说明了他对赵普上书的重视。
赵普立即上表谢说:“昨天因为军队久驻塞外,没有能够恢復故土,慢慢又到了炎夏季节,事势危险急迫,就上书陈述妄见,等待皇上宣諭。陛下特別体察忠诚,亲笔书写翰章,秘密宣諭皇帝圣谋。我个人认为兴师伐罪,诚信为上策,將帅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谋算,一定可以平定。正因为將帅们没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导致事败。现在既然边疆已有防备,哪里还需要忧虑?况且陛下登极十年,使基业兴隆,没有一件事失当,只见国家安寧。陛下应当端身拱手,保养精神,清静心志,自然可以上继九皇,下观五帝。哪里需要穷兵黷武,与契丹一较胜负呢?臣歷来缺乏壮志,况且人已衰老,虽然没有功劳可以夸耀,但愿意竭尽忠纯之心。“
赵匡义非常讚许他的忠诚。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赵普因忠诚而被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从梁国公改封为许国公。
赵匡义下詔亲自耕种籍田,赵普上表请求入见,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义诚恳地对宰相说:“赵普是开国元勛,朕所尊重礼敬的人,应当听从他的请求。“
赵普来到京城后,赵匡义对他再三慰抚,赵普感激得呜咽泪下。
赵匡义耕农田礼仪完毕后,想任用吕蒙正为宰相,因为他是新提拔的人,借赵普原来的品行作为他的表率,颁册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
赵匡义对赵普说:“卿是国家的勛旧大臣,朕所倚靠的人,古人常以其君不如尧、舜为耻,卿应当考虑啊!“
赵普叩头拜谢。
这时的赵普,不但对皇帝忠心,对那些有著不法行为的官员,也极为痛恨。
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儼、梁顥等人狼狈为奸。
正好胡旦命翟马周上书言事,毁谤时政,赵普很嫉恨他们,上奏流放马周,黜除赵昌言等人。
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纵恣肆过度,很不守法,赵普查访得知,把他的事详细写出上奏赵匡义,利用因罪流放商州,赵普再三请求诛杀他。
此时的赵普,嫉恨坏人,已经到了嫉恶如仇的地步了!
我们老是说,做人最大的失败,就是做成自己当初最討厌的人。
赵普,在当宰相的时候,確实做成了自己討厌的人,可是,他回归之后,又变回刚强正直达的人了!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赵匡义免除赵普朝见的礼节,只是每天到中书省办公,遇有重大政事就召见他问对。
这年冬天,赵普病倒请求休假,赵匡义多次到他家看望他,赏赐加倍。
赵普於是声称病重,三次上表请求罢官,宋太宗勉强依从,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旧兼任太保兼中书令。
赵普三次上表恳切辞让,赵匡义赐他手写詔书说:“开国旧勛,只有你一个人,与他人不能等同,不要再推让,等出发上路那天,我到你家来与你道別。“
赵普捧著手詔哭泣,於是请求带病与赵匡义面谈,赵匡义赐座与他面谈很久,多谈论国家大事,赵匡义讚许並採纳他的意见。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
最⊥新⊥小⊥说⊥在⊥⊥⊥首⊥发!
皇帝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並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俟损日赴闕,仍遣其弟宗正少卿安易齎詔书赐之。
皇帝又特遣使赐普詔曰:“卿顷属微瑑,恳求致政,朕以居守之重,虑烦耆耋,维师之命,用表尊贤。佇闻有瘳,与朕相见。今赐羊酒如別录,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以副朕眷遇之意。“
是年七月十四日病卒於洛阳,终年七十一岁。
赵匡义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对侍奉的大臣说:“赵普侍奉辅佐先帝,和我也有旧交情,他果断能决断大事,之前和我有些不愉快,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我即位以来,常常待他优厚礼遇,赵普也倾尽全力效忠於我,对国尽忠,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我失去他非常痛惜。“於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
赵匡义追封赵普真定郡王,諡忠献,配饗宋太祖庙庭。
赵普,以他改变后的面貌,实在配得上名臣,也实在有资格饗太祖庙庭。
我想,赵普要是也在今天的话,他一定会在晚年点著一根烟,倒上一杯酒,然后缓缓唱起《浪子回头》的歌曲:
烟一支一支一支的点
酒一杯一杯一杯的干
请你要体谅我
我酒量不好卖给我冲康
我酒量不好 不要捉弄我
时间一天一天一天的走
汗一滴一滴一滴的流
有一天 咱都老 带某子逗阵
有一天 我们都老了 带妻儿一起
浪子回头
······
赵普,在被赵匡胤贬出京城,成为人人指指点点的贪官后,他浪子回头,重新做回了正直的忠臣,从而让自己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流芳千古。
所以,我们人,別在意以前做了多少的错事,问题能不能浪子回头,因为,说不定一个浪子回头,你將成为下一个赵普!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被贬出朝廷后的赵普又从河阳入朝,迁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
他之所以能回朝廷,是因为他为宰相时,就和赵匡义的交情非常好,所以,赵匡义一起来当皇帝,他自然能回京了。
不过,他回京后,也没有马上得到重用,反而受到打击。
卢多逊常常詆毁赵普,使得他在朝廷任官几年,鬱郁不得志。
赵普选择了忍耐。
他经过离京的几年磨难,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飞扬跋扈。
一直到柴禹锡、赵鎔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骄奢恣肆,说他將会发生阴谋。
赵匡义召问赵普,赵普表示希望在机要部门来观察事变。他退朝后,又上书赵匡义,自陈参预知道宋太祖、昭宪皇太后临终顾托之事,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义见了他的上书之后,大为感动,当下召赵普加以慰諭。
不久,任赵普为司徒兼侍中,封为梁国公。
原先,秦王赵廷美位次在宰相之上,到这时,因为赵普是勛旧大臣,又任宰相,赵廷美上表请求位次在赵普之下,赵匡义听从了。
赵普重掌政权之后,把卢多逊迁往南方,成功报仇,也成功地咸鱼翻身。
看来,欺负一个人,千万不要去欺负有背景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他的背景有多深,也不知道他翻身的速度有多快!
卢多逊,比起赵普来,可谓逊色多矣!
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赵普外调任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
赵匡义作诗给他饯別,赵普捧诗而哭说:“陛下赐臣诗,应当刻石,与臣朽骨一併葬在地下。“
赵匡义被他的话深深感动了。
第二天,赵匡义对宰相宋琪说:“赵普对国家有功,朕先前与他同游,现在牙齿头髮都衰落了,不能用枢务政事烦扰他,选择善地来安置他,因此作诗篇来表达我的本意。赵普感激得哭泣流涕,朕也为之泪下。“
宋琪回答说:“昨天赵普到中书省,手拿御诗哭泣,对我说『此生余年,无法报答皇上,希望来世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力。'臣昨天听到赵普的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諭,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两全啊!“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春,赵匡义为报高梁河之辱而伐辽,亲征幽蓟,但是战事迁延,久未班师。
赵普亲自手疏諫阻赵匡义说:“我看今年春天出师征討,將要收復关外,多次听见克敌的捷报,深感痛快。但是时间消逝,转眼又到炎夏季节,军事一天天繁忙,战爭没有停息,军队疲劳而耗费钱財,实在无益。我认为陛下自从平定太原以来,闽、浙归顺,统一中国,大振英名,十年之间,就传遍天下,远方的人不归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我个人考虑奸邪諂媚的人,蒙蔽皇上的聪明睿智,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爭,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臣遍读典籍,很知道些以往的事,我认为汉武帝时主父偃、徐乐、严安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至论,可以实行。希望陛下万忙之中,有幸读一读,过失並不深远,即使后悔也来得及追回。臣以为大发驍勇善战的雄兵,动輒使用百万军队,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又听说战爭是件危险的事,难以保证一定获胜;战爭是凶器,最戒忌的是不测。关係很大,不能不三思。我又听说上古圣人,心不固执,理贵变通。前人的书上有『兵久生变'的话,实在值得考虑,如果改变迟缓计划,会失去机遇。十天半月过去,时间就到了秋季,北边转入秋凉,弓弩强劲,战马肥壮,我军久困,考虑到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指挥谋划。臣刚刚蒙皇上宠爱驻守地方,哪里敢妄言阻止军队。因为臣年岁已老,剩余的时间不多,报答国家和皇帝的恩情,正是这个时候。希望迅速颁发詔令回师,不能轻视敌人。臣还有万全之策,愿献给陛下。希望陛下精心调製膳食,保养身体,提携那些贫民,使他们转为富庶。將来会看到边烽无事,大门不关,天下都归於仁德,不同风俗的地区,相继嚮慕归化,归顺朝廷,契丹又能单独怎么样呢?陛下不为这样考虑,而相信奸邪諂媚之徒,以为契丹皇帝年少而国事繁多,所以诉诸武力,恰好迎合陛下的意思。陛下以祸为乐,求功心切,以为万全之策,臣认为万万不可。希望陛下审察虚实,追究妄谬,惩治奸臣误国之罪,停止伐燕军队的行动。不仅可以从困难中振兴国家,而且可因纳諫而成为圣人。古人曾经说过尸諫的事,老臣没有死掉,哪能为了安身保位而当面阿諛不进諫呢?“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赵匡义看了赵普的手疏后,赐给他手疏的詔令说:“朕原来部署军队选择將领,只令曹彬、米信等人驻守雄、霸二地,贮积粮食带著兵器来声张军威。等一两个月山后平定后,潘美、田重进等人合兵进討,直到幽州,然后控制险要之地,恢復原来的疆土,这是朕的志向。无奈將领们不遵照原来的谋划算计,各持己见,率领十万军队出塞远征,迅速攻取契丹的郡县,又返师来领輜重,往復弊劳,被辽人袭击,这个责任在於主將。况且朕继承百王的事业,刚刚使天下稍稍太平,考虑人民苦於边患,將以救民於水火,並非想黷武穷兵,卿应当是知道的。疆场上的事,已经作好部署,卿不必为此忧虑。卿是国家的元勛大臣,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实在可嘉。“
赵匡义给赵普的詔书,充分说明了他对赵普上书的重视。
赵普立即上表谢说:“昨天因为军队久驻塞外,没有能够恢復故土,慢慢又到了炎夏季节,事势危险急迫,就上书陈述妄见,等待皇上宣諭。陛下特別体察忠诚,亲笔书写翰章,秘密宣諭皇帝圣谋。我个人认为兴师伐罪,诚信为上策,將帅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谋算,一定可以平定。正因为將帅们没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导致事败。现在既然边疆已有防备,哪里还需要忧虑?况且陛下登极十年,使基业兴隆,没有一件事失当,只见国家安寧。陛下应当端身拱手,保养精神,清静心志,自然可以上继九皇,下观五帝。哪里需要穷兵黷武,与契丹一较胜负呢?臣歷来缺乏壮志,况且人已衰老,虽然没有功劳可以夸耀,但愿意竭尽忠纯之心。“
赵匡义非常讚许他的忠诚。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赵普因忠诚而被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从梁国公改封为许国公。
赵匡义下詔亲自耕种籍田,赵普上表请求入见,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义诚恳地对宰相说:“赵普是开国元勛,朕所尊重礼敬的人,应当听从他的请求。“
赵普来到京城后,赵匡义对他再三慰抚,赵普感激得呜咽泪下。
赵匡义耕农田礼仪完毕后,想任用吕蒙正为宰相,因为他是新提拔的人,借赵普原来的品行作为他的表率,颁册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
赵匡义对赵普说:“卿是国家的勛旧大臣,朕所倚靠的人,古人常以其君不如尧、舜为耻,卿应当考虑啊!“
赵普叩头拜谢。
这时的赵普,不但对皇帝忠心,对那些有著不法行为的官员,也极为痛恨。
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儼、梁顥等人狼狈为奸。
正好胡旦命翟马周上书言事,毁谤时政,赵普很嫉恨他们,上奏流放马周,黜除赵昌言等人。
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纵恣肆过度,很不守法,赵普查访得知,把他的事详细写出上奏赵匡义,利用因罪流放商州,赵普再三请求诛杀他。
此时的赵普,嫉恨坏人,已经到了嫉恶如仇的地步了!
我们老是说,做人最大的失败,就是做成自己当初最討厌的人。
赵普,在当宰相的时候,確实做成了自己討厌的人,可是,他回归之后,又变回刚强正直达的人了!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赵匡义免除赵普朝见的礼节,只是每天到中书省办公,遇有重大政事就召见他问对。
这年冬天,赵普病倒请求休假,赵匡义多次到他家看望他,赏赐加倍。
赵普於是声称病重,三次上表请求罢官,宋太宗勉强依从,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旧兼任太保兼中书令。
赵普三次上表恳切辞让,赵匡义赐他手写詔书说:“开国旧勛,只有你一个人,与他人不能等同,不要再推让,等出发上路那天,我到你家来与你道別。“
赵普捧著手詔哭泣,於是请求带病与赵匡义面谈,赵匡义赐座与他面谈很久,多谈论国家大事,赵匡义讚许並採纳他的意见。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
最⊥新⊥小⊥说⊥在⊥⊥⊥首⊥发!
皇帝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並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俟损日赴闕,仍遣其弟宗正少卿安易齎詔书赐之。
皇帝又特遣使赐普詔曰:“卿顷属微瑑,恳求致政,朕以居守之重,虑烦耆耋,维师之命,用表尊贤。佇闻有瘳,与朕相见。今赐羊酒如別录,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以副朕眷遇之意。“
是年七月十四日病卒於洛阳,终年七十一岁。
赵匡义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对侍奉的大臣说:“赵普侍奉辅佐先帝,和我也有旧交情,他果断能决断大事,之前和我有些不愉快,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我即位以来,常常待他优厚礼遇,赵普也倾尽全力效忠於我,对国尽忠,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我失去他非常痛惜。“於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
赵匡义追封赵普真定郡王,諡忠献,配饗宋太祖庙庭。
赵普,以他改变后的面貌,实在配得上名臣,也实在有资格饗太祖庙庭。
我想,赵普要是也在今天的话,他一定会在晚年点著一根烟,倒上一杯酒,然后缓缓唱起《浪子回头》的歌曲:
烟一支一支一支的点
酒一杯一杯一杯的干
请你要体谅我
我酒量不好卖给我冲康
我酒量不好 不要捉弄我
时间一天一天一天的走
汗一滴一滴一滴的流
有一天 咱都老 带某子逗阵
有一天 我们都老了 带妻儿一起
浪子回头
······
赵普,在被赵匡胤贬出京城,成为人人指指点点的贪官后,他浪子回头,重新做回了正直的忠臣,从而让自己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流芳千古。
所以,我们人,別在意以前做了多少的错事,问题能不能浪子回头,因为,说不定一个浪子回头,你將成为下一个赵普!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6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