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世间再无欧阳修
推荐阅读:东沟巷、皇族恋爱事故、炮灰不想做万人迷[快穿]、当社恐穿成豪门假少爷、双胞胎崽崽的反派炮灰奶爸洗白了、元仙、无敌万岁爷、快穿:穿成虐文主角后杀穿全世界、家奴、蜀山:灭绝、
在说司马光之前,我们说说欧阳修的结局。
欧阳修反对新法后,被贬去蔡州。
他在此后改號“六一居士”,写下了晚年最后的著作《六一词话》。
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去潁州居住。
熙寧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八月,获赐諡號“文忠”。
欧阳修的一生,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大的成就,但是,人格非常的高尚,文彩非常出眾。
欧阳修的人格,虽然没有高尚到像范仲淹那样,克己復礼到了圣人的地步,但他以虚怀若谷,提携后进,可以说,是个胸怀很大的人。
他最重要的贡献,在於史学和文学上。
欧阳修对诗文的革新,使得宋朝文坛焕然一新,步入灿烂的文化时代。
他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崑体,以及“太学体”,提倡文以载道,文字的通俗化等等。
这种文道並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內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並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駢体文的艺术成就並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余”也颇为讚赏。
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確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闢了广阔的前景。
他自己写的文章,正是他所倡导的典范。如《与高司諫书》,它揭露、批评高若訥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著政治激情。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衊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
《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駢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駢词儷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徵,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成为千古好赋;《醉翁亭记》则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滯涩窘迫之感。其中,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紆徐有致。
他的这些文章,成就了他“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他的词作,也成就非凡,与晏殊齐名,直步柳永。
欧阳修的词,大多是婉约词作,写得缠绵悱惻,美丽动人。
如以下词:
蝶恋·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不语,乱红飞过鞦韆去。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胜去年红。可惜明年更好,知与谁同?
玉楼春·尊前擬把归期说
尊前擬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始共春风容易別。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些,只是欧阳修的一小部分,真是每一首,足可流芳千古,千古传颂,在宋朝,写这方面词的人,可与他媲美的,也就只有柳永而已。
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好,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他的诗,最记得的有两首,一是《画眉鸟》:
百囀千声隨意移,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二是《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最⊥新⊥小⊥说⊥在⊥⊥⊥首⊥发!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他的诗,就是放在唐诗里,也不遑多让,儼然就是大家。
欧阳修到了晚年,又发挥余热,写下《六一词话》,对词话的贡献极大,成为词话中的代表之作。
他在文章、诗词、词话等方面,隨便拿出一样,都足以让他流芳千古,彪炳史册。哪里知道,他还有压倒这些的成就,那就是史学!
他与宋祁一起完成《新唐书》后,又独自完成《新五代史》,二十五史中,他就占了两部,成为歷史上卓有成就的史学家!
我因为写史的原因,对著两部歷史著作也读过好几次,跟《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作过比较。一是文笔上要胜过前者,二是补录了许多前者没有记载的人物。因此,这两部书虽然是前人写过的史书,但在二十五史中,仍占据重要位置。
对於欧阳修,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他,那就是:才大如海!
后人对欧阳修的评价极高,其中,最高的,莫过於王安石的评价,他说:“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见於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於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於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淒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閎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其中,用浩如江河,烂如日夜,可谓形容到位之极!
自此之后,如欧阳修一般,集文章、诗词、史学於一身之人,並且每样出色的,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呜呼,欧阳修之后,世间再无欧阳修!
欧阳修反对新法后,被贬去蔡州。
他在此后改號“六一居士”,写下了晚年最后的著作《六一词话》。
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去潁州居住。
熙寧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八月,获赐諡號“文忠”。
欧阳修的一生,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大的成就,但是,人格非常的高尚,文彩非常出眾。
欧阳修的人格,虽然没有高尚到像范仲淹那样,克己復礼到了圣人的地步,但他以虚怀若谷,提携后进,可以说,是个胸怀很大的人。
他最重要的贡献,在於史学和文学上。
欧阳修对诗文的革新,使得宋朝文坛焕然一新,步入灿烂的文化时代。
他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崑体,以及“太学体”,提倡文以载道,文字的通俗化等等。
这种文道並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內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並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駢体文的艺术成就並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余”也颇为讚赏。
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確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闢了广阔的前景。
他自己写的文章,正是他所倡导的典范。如《与高司諫书》,它揭露、批评高若訥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著政治激情。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衊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
《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駢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駢词儷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徵,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成为千古好赋;《醉翁亭记》则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滯涩窘迫之感。其中,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紆徐有致。
他的这些文章,成就了他“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他的词作,也成就非凡,与晏殊齐名,直步柳永。
欧阳修的词,大多是婉约词作,写得缠绵悱惻,美丽动人。
如以下词:
蝶恋·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不语,乱红飞过鞦韆去。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胜去年红。可惜明年更好,知与谁同?
玉楼春·尊前擬把归期说
尊前擬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始共春风容易別。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些,只是欧阳修的一小部分,真是每一首,足可流芳千古,千古传颂,在宋朝,写这方面词的人,可与他媲美的,也就只有柳永而已。
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好,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他的诗,最记得的有两首,一是《画眉鸟》:
百囀千声隨意移,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二是《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最⊥新⊥小⊥说⊥在⊥⊥⊥首⊥发!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他的诗,就是放在唐诗里,也不遑多让,儼然就是大家。
欧阳修到了晚年,又发挥余热,写下《六一词话》,对词话的贡献极大,成为词话中的代表之作。
他在文章、诗词、词话等方面,隨便拿出一样,都足以让他流芳千古,彪炳史册。哪里知道,他还有压倒这些的成就,那就是史学!
他与宋祁一起完成《新唐书》后,又独自完成《新五代史》,二十五史中,他就占了两部,成为歷史上卓有成就的史学家!
我因为写史的原因,对著两部歷史著作也读过好几次,跟《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作过比较。一是文笔上要胜过前者,二是补录了许多前者没有记载的人物。因此,这两部书虽然是前人写过的史书,但在二十五史中,仍占据重要位置。
对於欧阳修,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他,那就是:才大如海!
后人对欧阳修的评价极高,其中,最高的,莫过於王安石的评价,他说:“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见於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於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於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淒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閎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其中,用浩如江河,烂如日夜,可谓形容到位之极!
自此之后,如欧阳修一般,集文章、诗词、史学於一身之人,並且每样出色的,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呜呼,欧阳修之后,世间再无欧阳修!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6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