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 章谆的报復

推荐阅读:你是我的心上情至尊小仙医小梨花(校园h 1V1)老婆乖乖,别闹了被逃婚后嫁给豪门假少爷捉妖战锤之黑皇帝哈利不想当巫师,只想当超级英雄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剑道余烬

    赵煦继位之后,高太后当政,开始重用保守派,所以苏軾兄弟也得到了重用,尤其是他弟弟苏辙,成为右司諫。而变法派饱受打击,其中章谆就是被打击的大臣之一。
    章谆看到苏辙和苏軾兄弟受到重用,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因为,王珪想整死苏軾的时候,是自己出面救了他;至於苏辙,那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第三个儿子,娶的是黄实的女儿,故称黄实先生为岳父。而黄实又是娶的是章淳之女,他又称章淳为岳父,所以,章谆和苏辙成了亲戚。
    亲戚,总不会为难亲戚吧?
    章谆觉得自己跟他们兄弟的关係,他们兄弟一定会为自己说好话!
    哪里知道,苏軾没有帮自己说好话,苏辙更是要把自己整死,直接让自己贬官出朝廷!
    人,要是被敌人打击,那也没什么,因为早有心理准备;人最难以忍受的是被自己寄予希望的人打击,那有一种措手不及的绝望和痛苦!
    章谆正是如此!
    別人打击他,那也罢了,没想到如今打击自己的是苏辙!而苏軾呢,连屁也不放一个!真是太可恶了!
    按道理来说,苏軾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章谆曾经为他说过好话,他应当会出面为他说话。但是,他没有,因为他很清楚,变法派不驱赶出朝廷,国家就一日不寧!为了国家,他选择了沉默!
    章谆自此心里恨死了苏軾兄弟,他发誓,有机会重掌掌权的话,一定要整死他们兄弟!
    他在外受苦几年后,终於熬出头,因为高太后死了!赵煦重掌政权!而赵煦,是要变法的皇帝!
    赵煦掌管政权之后,立即起用变法派,章谆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很快回到了朝廷,並且成为了宰相。
    他在成为宰相前,他的老婆去世,临终对他说:“君作相,幸勿报怨!”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章谆对他妻子临终劝言,全然拋之脑后,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报仇!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軾连续被贬,先为寧远军节度副使,然后再贬至广东惠州。
    而他的弟弟苏辙更惨,贬为化州別驾,雷州安置。
    真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当初是怎么对我的,我现在就双倍奉还!
    苏辙被謫徙雷州,由於水土不服,仅十来天他就瘦得“帽宽带落惊僮僕”。所幸的是,敬贤如师的雷州当地官员百姓对他爱戴有加,雷州知县张逢帮他租凭太庙斋郎吴国鉴的住宅,海康县令陈諤也派人加以修葺一新,並每月亲携洒食来款待苏辙。
    雷州人民的厚义,使得苏辙感激涕零,在《次韵子瞻和渊明擬古》中赞道:“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相逢话禪寂,落日共杯酒。……米尽鬻衣衾,时劳问无有。”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苏辙在雷州受厚待的消息传到章淳等耳里,他竟密令把苏辙从官舍中逐出。
    章惇还故意刁难苏辙,还立了一个新规矩:下令不许他居住公家的宿舍。
    於是,曾经担任过副丞相的苏辙也无可奈何,只好租赁民房居住。
    章惇还派董必明查暗访,诬衊苏辙强占民宅,要加以追究。幸亏苏辙道高一丈,知道章惇要来这招,提早防备,写下了很明晰的租约,呈交了出来。
    章惇查因確有租房契约才作罢。
    苏辙虽然没被章谆整死,但是,在荒蛮之地的雷州,也过著艰辛的日子。
    苏軾在广东惠州,也非常的艰难。
    在宋朝,广东,那是野蛮之地,贬去广东,等於去送死一般!
    如今的广东是最繁华的省份,可是,在宋朝,那是最落后的地方!
    到处瘴气,到处是未开化的野蛮人!
    韩愈说“好收吾骨”,也就是说,他被贬往广东,那就是九死一生!叫他的侄子到时候去帮自己收尸!
    苏軾確实经歷九死一生,只是他幸运,没有死去,但是,他心爱的妾王朝云和他的幼子,就没能挺过去,不幸死去了。
    章谆对苏軾,可谓由爱生恨。据史书记载,他们年轻的时候,关係非常好,一起同游南山。
    他们抵达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而岸甚为狭窄。
    章谆推著苏軾下潭去壁上写字,苏軾不敢。
    章谆便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章惇苏軾来游。”
    章谆上来之后,苏軾拊著他的后背说:“子厚异日得志,必能杀人。”
    章谆奇怪地问:“为什么?”
    苏軾说:“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
    章谆听了大笑。
    最⊥新⊥小⊥说⊥在⊥⊥⊥首⊥发!
    苏軾想不到的是,章谆最后想杀的人,居然就是他!
    苏軾被贬到惠州后,仍然很乐观,他写诗《惠州一绝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中,仍然充满了乐观,觉得被贬到岭南也好,因为有鲜美的荔枝可以吃。
    苏軾看到惠州的丰湖,见山水犹如西湖,当下写诗说“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当下把丰湖改名为西湖,並且带领百姓,在丰湖建造了苏堤,后来成为惠州西湖十景之一。
    他在惠州居留的三年间,见惠州驻军无固定营房,杂居市內,对百姓有干扰,建议建兵营三百座。
    他为了建造西湖,连身上的犀带也捐献了,还捐出大內赏赐的钱和黄金,资助道士邓守安建筑东新桥,资助和尚希固建筑西新桥和大堤。更难得的是,他亲自与建筑民工为伍,巡视施工进度,监督施工开支。因此到西桥竣工之日,他与全城父老共同庆祝,尽情欢宴了三日。
    西湖建造完成之后,他常常月夜游丰湖,登合江楼、入逍遥堂,过丰乐桥,踏遍西湖山水,以至“达晓乃归”,游兴是极酣的。
    他每月流连於泗州塔下,欣赏塔影平湖,写下了“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澜”的名句,这“玉塔微澜”也成为惠州西湖十景之一。
    可惜,乐极生悲,他悽惨的日子很快来临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6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