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郑和下西洋

推荐阅读:大国实业认亲后,真少爷杀疯了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华娱:天才时代横推末世:武道从呼吸吐纳开始末世团宠:我带三个哥哥躺赢全民星海时代末世第一狠人玩家重载梦境穿越时

    朱棣除了他的战功之外,他派郑和下西洋,也成为炳耀史册,扬名海外的盛事。
    郑和,他是明朝宫中的一名太监。
    既然是太监了,他在没成为大太监之前,肯定没有人去关注他的,所以,郑和早年的事跡,於史无载,《明史》的郑和传,也仅仅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此外,无跡可寻。
    据云南昆阳《故马公墓志铭》载,郑和为马哈只第二子,长子马文铭,姐妹四人,然此说为孤证,学界存疑,很少有人会相信郑和当太监之前姓马。
    吴晗据此推断“其被阉入宫,当在洪武十四年傅友德、沐英定云南时”,並推测入宫时当在10岁左右,此亦为其生年来源然亦全为推测,並无实证,学界亦有疑问。
    总之,一句话,郑和没有下西洋的壮举的话,根本没人注意到他这个太监;就是他做下下西洋的壮举,也不清楚他的家世。
    人,想要被歷史铭记,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现在比较清楚的是,郑和跟隨朱棣后的事跡。
    郑和也不知道经歷了多么磨难,终於爬到了太监的位置,得到了朱棣的赏识。
    朱棣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对他非常赏识。
    郑和跟著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並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成为了皇帝,这时的他,需要一个人下西洋,去做两件事,一是,去告诉西洋各国,现在当皇帝的是他燕王朱棣了,而不再是建文帝,这是朱棣要人下西洋的首要目的;其次,据说,他想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由此,他急需一个人带领船队下西洋。
    这个人,他很快找出来了,那就是郑和!
    郑和虽是太监,但他和朱棣一起经歷了出生入死,是个可靠的人;再加上郑和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都適合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
    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郑和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跟隨著朱棣,经受了战火考验,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歷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
    为此,朱棣皇帝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將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
    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確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公元1405年7月11日,朱棣在船只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
    朱棣命人造了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大的船,有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期间张辅討平安南。
    如今,这支浩荡的船队,就要隨郑和出发了!
    郑和接过命令后,指挥船队,向爪哇方向南航!
    扬帆!
    立威!
    出发!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事业,即將开启!
    公元1406年6月30日,郑和船队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
    这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內战,西爪哇灭了东爪哇,西爪哇兵杀了郑和士兵一百七十人。
    西王畏惧,献黄金六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隨后,郑和到了三佛齐旧港。
    这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
    郑和听了,当即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的船队继续航行,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誥命银印,並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於兹,永示万世”。
    公元1407年10月2日,郑和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人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
    旧港擒贼有功將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幣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幣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幣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幣一表里,锦布三匹。
    郑和详细地跟朱棣讲了西洋各国的风俗和经济。
    朱棣兴趣大起,命令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这一次,目的再也和上一次不一样了,因为,这一次的目的是:经济贸易往来!
    公元1407年,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这一次,他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
    这次航行过程中,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並立碑为文,以垂永久。
    他在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
    此碑於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於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係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多达27000人!
    真是壮哉!
    这也是海盗不敢招惹郑和的真正原因!
    他航海两年后,於公元1409年回国。
    如果说第一次航海,郑和只亏没赚,这一次,他带回了许多货物,让郑和的航海事业,得到了收穫。
    郑和下西洋的所见所闻,使得明朝的许多大臣,对航海非常嚮往。
    公元1409年十月,郑和第三次出海。
    这一次,他从太仓刘家港启航,隨行的有大明著名的大臣道衍(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他们顺利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又访锡兰山。
    此行,共两年多的时间。
    道衍他们此行,可谓大长见识!
    公元1413年11月,郑和第四次率船队出发,隨行有通译马欢。
    他的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
    两年后,公元1415年8月12日,郑和满载而归。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8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