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 皇子们的夺嫡
推荐阅读:无妄之灾、嘴硬A和白月光先婚后爱了、东沟巷、皇族恋爱事故、炮灰不想做万人迷[快穿]、当社恐穿成豪门假少爷、双胞胎崽崽的反派炮灰奶爸洗白了、元仙、无敌万岁爷、快穿:穿成虐文主角后杀穿全世界、
朱棣的晚年,遭遇了很多大帝都不可避免的事情,那就是,皇子爭储!
汉武帝是这样,唐太宗也是这样。他们英明一世,没想到晚年都遭遇皇子爭储的悲剧,令他们晚年悲痛不已。
朱棣的儿子们爭储,主要是三个人,分別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这个三个人,最有皇储优势的朱高炽,他是朱棣长子,母亲是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於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其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由此可见,朱高炽的优势有二:一是嫡长子,二是深得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但他也有缺点,那就是他平时喜静厌动,导致体態肥胖,再加上腿瘸,行动不便,总要俩个內侍搀扶才能行动,行动时,总是跌跌撞撞。
有了这两个缺点,一生嗜武的朱棣,並不喜欢这个儿子。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个胖瘸子,却在守城之战中,显示出了他的非凡能力。
朱棣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
朱高炽在守城时,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
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爭取朱高炽归顺朝廷。
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他的这些做法,令得朱棣对他刮目相看,觉得这个胖瘸子也没那么不顺眼了。
朱高煦没有朱高炽这样的优秀,但是,他有著朱高炽没有的优秀,那就是他很像朱棣,勇武有力,因此深得朱棣的喜爱。
皇帝的喜爱,往往就能压倒一切!
朱棣要是想要朱高煦当皇储,那朱高炽这个瘸子就没戏了!
而朱棣,確实有想要朱高煦当接班人的想法。
朱棣起兵靖难,朱高煦隨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
公元1400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並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立下大功。
后来,朱棣兵败东昌,大將张玉战死。
朱高煦听闻后,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將朱棣救出。
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高煦率军赶到。
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很有可能要废了朱高炽,另立朱高煦为世子。
朱高煦听了之后,亲率军队力战,终於將南军击退。
朱高煦本身就是野心很大的人,如今得到朱棣的肯定后,更是想著夺嫡了!
他当下不断地说朱高炽的坏话,说他留守北平,可能会造反。
朱棣听多了,便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叮嘱他说:“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倾向性的意见,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当下回报朱棣说:“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朱高炽,就此成功躲过了一劫。
朱高煦见了,知道单靠自己是不能成事的,当下联合弟弟朱高燧,淇国公丘福、駙马王寧等人,他们常在朱棣面前称讚他的功劳,请求立朱高煦为太子。
朱棣虽有此心,但是考虑到朱高炽是嫡长子,又是父亲朱元璋看中的人,当下左右为难。
这时,解縉出面了。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召解縉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
朱棣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不然,他也不用找解縉商议太子之事。
解縉却直言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为长,古来如此!再说,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爭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寧日,歷代事可为前车之鑑!”
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
解縉继续说服朱棣,其中,他说了一句话,彻底击中了朱棣的心,让他坚定了立朱高炽的心,那就是:“世子有个好圣孙!”
朱棣听完,和解縉相视而笑。
他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並令解縉撰写立储詔书,以告天下。
朱高煦闻听消息,深恨解縉。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他知道,想爭嫡位,必须搞死解縉!
他寻找著机会。
机会,很快就出来了。
朱高炽带领明朝大军討伐安南,解縉上疏劝阻,朱棣不听,坚持要朱高炽带兵。
之后,朱高炽討伐成功,並在安南设置郡县。
此时,太子在外,朱高煦更是受到朱棣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標准。
解縉立即上疏劝阻朱棣说:“启爭也,不可!”
朱棣听了,隨即大怒,称解縉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縉很有意见。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縉。
淇国公邱福將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縉“禁中语”!隨后,又诬告解縉“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
解縉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縉有宿怨,又诬告解縉,朱棣大怒,改贬解縉交趾,命督餉化州。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炽而返。
朱高煦立即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詔解縉入狱。
这时,解縉已同检討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书刚至,朱棣更加愤怒,詔令锦衣卫逮捕解縉入狱。
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歷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紘、检討蒋驥、潘畿、萧引高並及御史李至刚等人均连坐入狱。其中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紘、萧引高病死於狱中。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僉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縉姓名问:“縉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縉立刻死了,时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时解縉年仅四十七岁。
解縉的死,可谓死得极冤,可是,这跟他站队朱高炽有关,可以说,他是死於皇子们的夺嫡,成了牺牲品。
汉武帝是这样,唐太宗也是这样。他们英明一世,没想到晚年都遭遇皇子爭储的悲剧,令他们晚年悲痛不已。
朱棣的儿子们爭储,主要是三个人,分別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这个三个人,最有皇储优势的朱高炽,他是朱棣长子,母亲是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於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其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由此可见,朱高炽的优势有二:一是嫡长子,二是深得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但他也有缺点,那就是他平时喜静厌动,导致体態肥胖,再加上腿瘸,行动不便,总要俩个內侍搀扶才能行动,行动时,总是跌跌撞撞。
有了这两个缺点,一生嗜武的朱棣,並不喜欢这个儿子。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个胖瘸子,却在守城之战中,显示出了他的非凡能力。
朱棣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
朱高炽在守城时,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
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爭取朱高炽归顺朝廷。
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他的这些做法,令得朱棣对他刮目相看,觉得这个胖瘸子也没那么不顺眼了。
朱高煦没有朱高炽这样的优秀,但是,他有著朱高炽没有的优秀,那就是他很像朱棣,勇武有力,因此深得朱棣的喜爱。
皇帝的喜爱,往往就能压倒一切!
朱棣要是想要朱高煦当皇储,那朱高炽这个瘸子就没戏了!
而朱棣,確实有想要朱高煦当接班人的想法。
朱棣起兵靖难,朱高煦隨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
公元1400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並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立下大功。
后来,朱棣兵败东昌,大將张玉战死。
朱高煦听闻后,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將朱棣救出。
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高煦率军赶到。
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很有可能要废了朱高炽,另立朱高煦为世子。
朱高煦听了之后,亲率军队力战,终於將南军击退。
朱高煦本身就是野心很大的人,如今得到朱棣的肯定后,更是想著夺嫡了!
他当下不断地说朱高炽的坏话,说他留守北平,可能会造反。
朱棣听多了,便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叮嘱他说:“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倾向性的意见,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当下回报朱棣说:“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朱高炽,就此成功躲过了一劫。
朱高煦见了,知道单靠自己是不能成事的,当下联合弟弟朱高燧,淇国公丘福、駙马王寧等人,他们常在朱棣面前称讚他的功劳,请求立朱高煦为太子。
朱棣虽有此心,但是考虑到朱高炽是嫡长子,又是父亲朱元璋看中的人,当下左右为难。
这时,解縉出面了。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召解縉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
朱棣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不然,他也不用找解縉商议太子之事。
解縉却直言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为长,古来如此!再说,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爭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寧日,歷代事可为前车之鑑!”
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
解縉继续说服朱棣,其中,他说了一句话,彻底击中了朱棣的心,让他坚定了立朱高炽的心,那就是:“世子有个好圣孙!”
朱棣听完,和解縉相视而笑。
他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並令解縉撰写立储詔书,以告天下。
朱高煦闻听消息,深恨解縉。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他知道,想爭嫡位,必须搞死解縉!
他寻找著机会。
机会,很快就出来了。
朱高炽带领明朝大军討伐安南,解縉上疏劝阻,朱棣不听,坚持要朱高炽带兵。
之后,朱高炽討伐成功,並在安南设置郡县。
此时,太子在外,朱高煦更是受到朱棣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標准。
解縉立即上疏劝阻朱棣说:“启爭也,不可!”
朱棣听了,隨即大怒,称解縉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縉很有意见。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縉。
淇国公邱福將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縉“禁中语”!隨后,又诬告解縉“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
解縉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縉有宿怨,又诬告解縉,朱棣大怒,改贬解縉交趾,命督餉化州。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炽而返。
朱高煦立即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詔解縉入狱。
这时,解縉已同检討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书刚至,朱棣更加愤怒,詔令锦衣卫逮捕解縉入狱。
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歷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紘、检討蒋驥、潘畿、萧引高並及御史李至刚等人均连坐入狱。其中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紘、萧引高病死於狱中。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僉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縉姓名问:“縉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縉立刻死了,时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时解縉年仅四十七岁。
解縉的死,可谓死得极冤,可是,这跟他站队朱高炽有关,可以说,他是死於皇子们的夺嫡,成了牺牲品。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118/596118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