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重任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这厢顾青昭却还未回宫,她正要上轿輦的时候,沁芳姑姑赶来叫住了她。【记住本站域名】
“良妃娘娘,太后还想留您说会子话。”
返回慈安宫后,太后就亲昵拉了她坐著,“你素来聪明,有件事我思来想去,没人比你更合適。”
能叫太后这样慎重的,必定是极为要紧的事情,顾青昭正襟危坐,“臣妾粗鄙,只怕叫太后错看。”
“哀家自认眼光还是不错的。”太后笑著拍了拍她的手,“你也別慌,我想与你说的,是李太后。”
太后轻嘆一声,眸光里带了些淒色,“你也知晓,陛下因著一些往事伤了心,已有许久未去寿安宫探望。前朝因著此事,上奏不断,他也全然置之不理。大邕素来重孝,朝臣们不会去理会他从前受过什么委屈,只要不敬生母,不论如何都是一大罪。他刚登基不久,若是再背个不孝的名声,那就是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於他掌朝,也有不利。”
“哀家想著,要是能叫他们母子之间的关係转圜一二,昀儿在前头的压力也小些。此事我亦是琢磨了许久,一来,你到底是满宫里昀儿最喜爱的一个,由你出面,寿安宫和前朝才会觉得是昀儿的意思,才更有说服力。二来,你聪慧且稳重,没人比你更叫哀家放心。”
顶著荣太后的目光,顾青昭头皮发麻之际,心情也很复杂。
自打唐昀封储后,李太后就有意无意地挑衅过荣太后,可时至今日,荣太后还是念著要缓和唐昀母子的关係,光是这份以国事为先私仇为后的心性魄力,就足够叫人敬佩。Πéw
可让她去对付李太后……啊,这可太有难度了些。
“太后娘娘心胸豁达,若能替陛下分忧,臣妾自当义不容辞,只是李太后那……臣妾只怕会辜负了娘娘的期望。”
有时候太过於看重,也是一种负担吶……
她躲著李太后都还来不及,眼下要让她想办法拉近这母子的关係,实在太难。
“哀家也知道此事是叫你为难了些,”荣太后深知李太后的性子,自知是委屈了顾青昭,“尽力而为就是,不论好与歹,哀家都欠你一份情。”
这话很重,顾青昭心头忍不住一颤。
回宫的时候已然日暮。
小唐泽难得没睡,躺在软乎乎的摇篮里,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一会儿看看緋紫一会儿看看丹青,最后眼神落在顾青昭身上,咿咿呀呀地就笑起来。
顾青昭原本吊著的一颗心,瞬间好似有了著落,软成一滩水,她伸手去轻轻晃了晃摇篮,小唐泽就更是欢快起来,笑个不住。
“哎哟喂,咱们小皇子可真好看,这可爱的。”丹青心都要化了,看著小皇子一脸慈母的笑容。
“可不是,还这么小,就知道认娘亲了呢。”緋紫眉眼弯弯。
顾青昭就笑,想起他刚出生那会子,还皱巴巴又爱哭的,如今不过月余,小娃娃已然养得粉雕玉琢,尤其那双酷似他爹的眼睛,生得漂亮又惹人。
到底是月余的小娃娃,没一会儿被乳母抱去餵了奶又呼呼大睡起来。
顾青昭看得好笑,直摇头。
沈临看出她的想法来,一边扶著她出门来,一边解释道:“小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等再大些就瞌睡就少了。”
“等会跑会跳了,主子只怕就要放心不下了。”
“可不是。”
顾青昭从次间出来,坐到了软榻上,端了杯茶缓缓喝了一口润喉。
里头丹青看顾小皇子,緋紫出来伺候,她想著之前的事情,还许多疑惑之处,“太后素来最疼爱贤妃了,怎么这次这样当眾叫贤妃难堪,还禁足一月。”
“太后这才是大智慧呢。”她放下茶盏,“裴家是平定北狄的功臣,贤妃这个时候仗著有太后撑腰不敬裴贵妃,外头没闹个天翻地覆就是不错了,到时陛下和太后都下不来台。”
“可之前不是说,裴家在边关……”緋紫悄声,“奴婢听闻,这些日子前朝有人提起这事呢,可是陛下好似不在意,只说裴家辛苦。”
“正是论功行赏的时候,陛下要是这时候提这些事情,那就是寒了边关將士的心。”
“可难道就任由他们肆意胡来?陛下不生气吗?”
“成大事者,必能隱忍。”有些事不说,不代表皇室就会忘了,若是裴家不察,继续胡为,早晚会有一笔大的落到头上。数罪齐发,那才是稟雷霆之势而下呢。
眼下就只能期盼裴家能收敛些,否则君臣之间,还有得闹腾。
“说起来,也是太平盛世太久了的缘故。”沈临轻嘆。
盛世里,君王往往重文轻武,以至於到出乱子时,能调遣的老將就是那几个。
君王因此忌惮將帅,许多將军也因功绩恃才傲物。
多少灾祸因此而起。
顾青昭默默赞同沈临这话。
“瞧著咱们陛下倒是很有打算的。”沈临道:“前东宫亲卫统领褚崖,眼下也去了金吾卫任职,今年科举考试,陛下也特地增设了武举。”
顾青昭頷首,“除了北狄,南边和西边也都有异动,未雨绸繆怎么都是好的。”
“你们主僕说什么呢,这样热闹。”竟是唐昀来了。
大邕没有什么后妃不能议政的条例,且又只是在自个儿宫內说说,並不是什么禁忌的事情,故而顾青昭很是坦诚,“正说起科举的事情,陛下怎么来了。”
起身去迎他,还没福身下去就被稳稳扶了起来,“说了多少次,自个儿宫里就不必行礼了,也不怕累著自个儿。”
顾青昭起身,由著他拉著坐下。
“听吴英说,今日太后召你去寿安宫问话了?”
原来是为著这事,她风轻云淡笑著,“太后娘娘不解为何白婕妤突然晋封,过问两句罢了。”
“只是过问?”唐昀才不信呢,他可深知李太后的性子,肯定没少为难她。
想及此,他眉心紧蹙。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良妃娘娘,太后还想留您说会子话。”
返回慈安宫后,太后就亲昵拉了她坐著,“你素来聪明,有件事我思来想去,没人比你更合適。”
能叫太后这样慎重的,必定是极为要紧的事情,顾青昭正襟危坐,“臣妾粗鄙,只怕叫太后错看。”
“哀家自认眼光还是不错的。”太后笑著拍了拍她的手,“你也別慌,我想与你说的,是李太后。”
太后轻嘆一声,眸光里带了些淒色,“你也知晓,陛下因著一些往事伤了心,已有许久未去寿安宫探望。前朝因著此事,上奏不断,他也全然置之不理。大邕素来重孝,朝臣们不会去理会他从前受过什么委屈,只要不敬生母,不论如何都是一大罪。他刚登基不久,若是再背个不孝的名声,那就是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於他掌朝,也有不利。”
“哀家想著,要是能叫他们母子之间的关係转圜一二,昀儿在前头的压力也小些。此事我亦是琢磨了许久,一来,你到底是满宫里昀儿最喜爱的一个,由你出面,寿安宫和前朝才会觉得是昀儿的意思,才更有说服力。二来,你聪慧且稳重,没人比你更叫哀家放心。”
顶著荣太后的目光,顾青昭头皮发麻之际,心情也很复杂。
自打唐昀封储后,李太后就有意无意地挑衅过荣太后,可时至今日,荣太后还是念著要缓和唐昀母子的关係,光是这份以国事为先私仇为后的心性魄力,就足够叫人敬佩。Πéw
可让她去对付李太后……啊,这可太有难度了些。
“太后娘娘心胸豁达,若能替陛下分忧,臣妾自当义不容辞,只是李太后那……臣妾只怕会辜负了娘娘的期望。”
有时候太过於看重,也是一种负担吶……
她躲著李太后都还来不及,眼下要让她想办法拉近这母子的关係,实在太难。
“哀家也知道此事是叫你为难了些,”荣太后深知李太后的性子,自知是委屈了顾青昭,“尽力而为就是,不论好与歹,哀家都欠你一份情。”
这话很重,顾青昭心头忍不住一颤。
回宫的时候已然日暮。
小唐泽难得没睡,躺在软乎乎的摇篮里,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一会儿看看緋紫一会儿看看丹青,最后眼神落在顾青昭身上,咿咿呀呀地就笑起来。
顾青昭原本吊著的一颗心,瞬间好似有了著落,软成一滩水,她伸手去轻轻晃了晃摇篮,小唐泽就更是欢快起来,笑个不住。
“哎哟喂,咱们小皇子可真好看,这可爱的。”丹青心都要化了,看著小皇子一脸慈母的笑容。
“可不是,还这么小,就知道认娘亲了呢。”緋紫眉眼弯弯。
顾青昭就笑,想起他刚出生那会子,还皱巴巴又爱哭的,如今不过月余,小娃娃已然养得粉雕玉琢,尤其那双酷似他爹的眼睛,生得漂亮又惹人。
到底是月余的小娃娃,没一会儿被乳母抱去餵了奶又呼呼大睡起来。
顾青昭看得好笑,直摇头。
沈临看出她的想法来,一边扶著她出门来,一边解释道:“小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等再大些就瞌睡就少了。”
“等会跑会跳了,主子只怕就要放心不下了。”
“可不是。”
顾青昭从次间出来,坐到了软榻上,端了杯茶缓缓喝了一口润喉。
里头丹青看顾小皇子,緋紫出来伺候,她想著之前的事情,还许多疑惑之处,“太后素来最疼爱贤妃了,怎么这次这样当眾叫贤妃难堪,还禁足一月。”
“太后这才是大智慧呢。”她放下茶盏,“裴家是平定北狄的功臣,贤妃这个时候仗著有太后撑腰不敬裴贵妃,外头没闹个天翻地覆就是不错了,到时陛下和太后都下不来台。”
“可之前不是说,裴家在边关……”緋紫悄声,“奴婢听闻,这些日子前朝有人提起这事呢,可是陛下好似不在意,只说裴家辛苦。”
“正是论功行赏的时候,陛下要是这时候提这些事情,那就是寒了边关將士的心。”
“可难道就任由他们肆意胡来?陛下不生气吗?”
“成大事者,必能隱忍。”有些事不说,不代表皇室就会忘了,若是裴家不察,继续胡为,早晚会有一笔大的落到头上。数罪齐发,那才是稟雷霆之势而下呢。
眼下就只能期盼裴家能收敛些,否则君臣之间,还有得闹腾。
“说起来,也是太平盛世太久了的缘故。”沈临轻嘆。
盛世里,君王往往重文轻武,以至於到出乱子时,能调遣的老將就是那几个。
君王因此忌惮將帅,许多將军也因功绩恃才傲物。
多少灾祸因此而起。
顾青昭默默赞同沈临这话。
“瞧著咱们陛下倒是很有打算的。”沈临道:“前东宫亲卫统领褚崖,眼下也去了金吾卫任职,今年科举考试,陛下也特地增设了武举。”
顾青昭頷首,“除了北狄,南边和西边也都有异动,未雨绸繆怎么都是好的。”
“你们主僕说什么呢,这样热闹。”竟是唐昀来了。
大邕没有什么后妃不能议政的条例,且又只是在自个儿宫內说说,並不是什么禁忌的事情,故而顾青昭很是坦诚,“正说起科举的事情,陛下怎么来了。”
起身去迎他,还没福身下去就被稳稳扶了起来,“说了多少次,自个儿宫里就不必行礼了,也不怕累著自个儿。”
顾青昭起身,由著他拉著坐下。
“听吴英说,今日太后召你去寿安宫问话了?”
原来是为著这事,她风轻云淡笑著,“太后娘娘不解为何白婕妤突然晋封,过问两句罢了。”
“只是过问?”唐昀才不信呢,他可深知李太后的性子,肯定没少为难她。
想及此,他眉心紧蹙。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473/59796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