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林太嬪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顾青昭起身,给太后重新行了大礼。【记住本站域名】
“你这孩子,也是太过感恩。哀家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情罢了。”话虽这样说,可顾青昭这样重恩,太后很是欣慰。
这足以说明,她没看错人不是?
日头渐移,两人正说著话,沁芳轻脚进殿来,稟报:“太后,林太嬪来了。”
“快请。”太后脸上浮了喜意,笑眯眯对顾青昭道:“林太嬪算是我在宫中为数不多能推心置腹之人,正好你也见见。”
顾青昭乖乖頷首。
自打先帝故去后,大多嬪妃搬去了行宫颐养天年,这位林太嬪家世不错,膝下又教养著两位公主,故而仍居於皇宫之中。
没一会,珠帘微动,一宫装贵妇人缓缓而入,见了太后就眉开眼笑起来,“久不见太后,今日来慈安宫討杯酒喝。”
“你这妮子,今儿个是什么大日子,你就来蹭我的酒。”太后很是开怀地笑著。
两人说话间,顾青昭已然从绣墩上起身,盈盈福身,“太嬪娘娘万安。”
本来依著位份,太嬪是不及妃位的,但大邕虽重君臣之礼,更重孝道,是以顾青昭先得向长辈问礼。
但林太嬪也没敢直直就受了,忙去扶她,喜意洋洋的,“瞧这天赐般的容色,想来是新晋的良妃罢?还这般懂事,难怪陛下喜欢呢。”
顾青昭起身了,这才仔细看清这人的样貌来。
鹅蛋脸新月眉,单看面相,比太后要年轻许多,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眉眼间凌肃之態还未褪去,慈祥之韵亦未生出,可见在先帝朝里,也不是个任人揉捏的角色。
最要紧的是,她在太后跟前不必行礼,足见与太后,当真交情甚篤。
“我正想著是哪个嬪妃陪著太后,叫太后还没见著我就喜上眉梢了,眼下见著这么个天仙般的人儿,也就豁然开朗了。”林太嬪亲昵地拉著顾青昭,分明是头一回见面,却像是熟识多年的一般,“瞧著你不过二十出头罢?”
“回娘娘的话,臣妾今岁刚满二十。”顾青昭自认脸皮子不薄,可对上这位太嬪,还是甘拜下风,索性就任由她拉著,大大方方回话。
林太嬪见状更是喜欢,更是握紧了她的手,笑著对太后道:“福卉和福安过了端午,也就十七了,说起来也差不了良妃几岁呢。”
福卉和福安正是如今仍待字闺中的两位长公主(皇帝的姐妹或皇帝的嫡出长女称长公主)。
“可不是。”太后面色慈蔼,招呼著两人坐下,“別一来就站著,坐。”
林太嬪自是坐了与太后相隔一个小炕桌的另一侧,“这不是前几日听万老太妃说起淮阳王要纳妃的事情,料想不日宫中要有宴席,这才特来寻酒喝。”
“你耳朵倒是灵光得很。”太后笑眯著眼,“还说淮阳王呢,我倒是惦记著两位长公主,也是到了適婚的年纪了。原本福安前年就该订了亲的,只是碍於先帝病重,耽搁下来了,眼下孝期已过,该办办还得办。”
“可不是,我也正愁这事呢。庐陵那边多次来信,话里话外都是探口风的意思。”林太嬪轻嘆一声,即便再爽朗的人,遇到子女的婚事上来,总是要落些愁意的。
顾青昭一边感慨,一边努力降低自个儿的存在感,听著两位长辈嘮家常。
这时太后也嘆了,“庐陵侯世子过了今年也快二十二了,也是拖不得了。按理说哀家身为太后,早该將此事办妥下来的,只是庐陵侯到底不同於寻常的勋爵,此事还得陛下做主。”
时间倏忽而过,太后又留了顾青昭说了许久的话,顾青昭既不扭捏也不一味奉承,三人深一搭浅一搭地聊著很是和睦,等离开慈安宫的时候,林太嬪还给了她贵重的见面礼以示疼爱。
回关雎宫的路上,丹青很是兴奋地道:“林太嬪待主子您很是不同,听说太嬪娘娘与太后是多年的交情,这可真是难得。她又送了您这样好的礼,足见对您青眼有加。”
“正因见面礼不轻,才是叫我愁呢。”顾青昭闭目养神呢,眼下睁开眼来,眸子里埋著淡淡的愁绪。
“啊?为什么呀?”丹青单纯地问。
“林太嬪与我非亲非故,她的身份地位也实在无需拉拢我这一个小小的良妃。如此重礼,怎能叫我能拿得心安理得。”
“主子的意思是,林太嬪有事想求您?”丹青后知后觉,想到了什么,她不由瞪大了眼,“不会是因为两位长公主的事情罢?”
“应该只是福安长公主。”
方才在慈安宫,她实在很不想接林太嬪那礼,可古话说得好,长者赐不可辞,林太嬪又没说是求她办事给的礼,只说是见面礼,不接罢更显得不尊重人,接了礼又必得办事,真真是愁人。
“罢了。”看荣太后的模样,今日与林太嬪碰面,想来也是太后撮合的。
想及太后对她的帮助,她轻嘆,“等亲蚕礼过后,找时间先探探陛下的口风罢。”
……
亲蚕礼与龙抬头那日由皇帝主持的先农礼相呼应,寓意男耕女织,歷朝歷代皇室沿袭此礼,以鼓励大邕百姓勤於耕种和纺织。
於大邕女子,尤其是后妃而言,其隆重程度,堪称数礼之首。因此每年的亲蚕礼,往往会提前半年预备,这也是顾青昭等四妃接手后不至於手忙脚乱的缘故。
依大邕歷,每年三月十五,为皇后亲蚕的大日子。
因宫中无后,则以荣太后代劳。
亲蚕礼之前,荣太后已经斋戒沐浴三日,到了正礼这日,荣太后亲率眾嬪妃及勛贵、权臣女眷祭拜蚕神嫘祖、並採桑餵蚕。
能主持亲蚕礼,瞧著自然是荣耀,可里头也有说不尽的心酸。
其间,荣太后光是换礼衣都不下三四套,更要时时保持最雅致的仪態,不能出一丝错漏。
如顾青昭这样的嬪妃,只需要从头到尾一直站著观礼,跟著叩拜即可,可这一场场下来,已觉得乏累无比了,荣太后只会更累。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你这孩子,也是太过感恩。哀家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情罢了。”话虽这样说,可顾青昭这样重恩,太后很是欣慰。
这足以说明,她没看错人不是?
日头渐移,两人正说著话,沁芳轻脚进殿来,稟报:“太后,林太嬪来了。”
“快请。”太后脸上浮了喜意,笑眯眯对顾青昭道:“林太嬪算是我在宫中为数不多能推心置腹之人,正好你也见见。”
顾青昭乖乖頷首。
自打先帝故去后,大多嬪妃搬去了行宫颐养天年,这位林太嬪家世不错,膝下又教养著两位公主,故而仍居於皇宫之中。
没一会,珠帘微动,一宫装贵妇人缓缓而入,见了太后就眉开眼笑起来,“久不见太后,今日来慈安宫討杯酒喝。”
“你这妮子,今儿个是什么大日子,你就来蹭我的酒。”太后很是开怀地笑著。
两人说话间,顾青昭已然从绣墩上起身,盈盈福身,“太嬪娘娘万安。”
本来依著位份,太嬪是不及妃位的,但大邕虽重君臣之礼,更重孝道,是以顾青昭先得向长辈问礼。
但林太嬪也没敢直直就受了,忙去扶她,喜意洋洋的,“瞧这天赐般的容色,想来是新晋的良妃罢?还这般懂事,难怪陛下喜欢呢。”
顾青昭起身了,这才仔细看清这人的样貌来。
鹅蛋脸新月眉,单看面相,比太后要年轻许多,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眉眼间凌肃之態还未褪去,慈祥之韵亦未生出,可见在先帝朝里,也不是个任人揉捏的角色。
最要紧的是,她在太后跟前不必行礼,足见与太后,当真交情甚篤。
“我正想著是哪个嬪妃陪著太后,叫太后还没见著我就喜上眉梢了,眼下见著这么个天仙般的人儿,也就豁然开朗了。”林太嬪亲昵地拉著顾青昭,分明是头一回见面,却像是熟识多年的一般,“瞧著你不过二十出头罢?”
“回娘娘的话,臣妾今岁刚满二十。”顾青昭自认脸皮子不薄,可对上这位太嬪,还是甘拜下风,索性就任由她拉著,大大方方回话。
林太嬪见状更是喜欢,更是握紧了她的手,笑著对太后道:“福卉和福安过了端午,也就十七了,说起来也差不了良妃几岁呢。”
福卉和福安正是如今仍待字闺中的两位长公主(皇帝的姐妹或皇帝的嫡出长女称长公主)。
“可不是。”太后面色慈蔼,招呼著两人坐下,“別一来就站著,坐。”
林太嬪自是坐了与太后相隔一个小炕桌的另一侧,“这不是前几日听万老太妃说起淮阳王要纳妃的事情,料想不日宫中要有宴席,这才特来寻酒喝。”
“你耳朵倒是灵光得很。”太后笑眯著眼,“还说淮阳王呢,我倒是惦记著两位长公主,也是到了適婚的年纪了。原本福安前年就该订了亲的,只是碍於先帝病重,耽搁下来了,眼下孝期已过,该办办还得办。”
“可不是,我也正愁这事呢。庐陵那边多次来信,话里话外都是探口风的意思。”林太嬪轻嘆一声,即便再爽朗的人,遇到子女的婚事上来,总是要落些愁意的。
顾青昭一边感慨,一边努力降低自个儿的存在感,听著两位长辈嘮家常。
这时太后也嘆了,“庐陵侯世子过了今年也快二十二了,也是拖不得了。按理说哀家身为太后,早该將此事办妥下来的,只是庐陵侯到底不同於寻常的勋爵,此事还得陛下做主。”
时间倏忽而过,太后又留了顾青昭说了许久的话,顾青昭既不扭捏也不一味奉承,三人深一搭浅一搭地聊著很是和睦,等离开慈安宫的时候,林太嬪还给了她贵重的见面礼以示疼爱。
回关雎宫的路上,丹青很是兴奋地道:“林太嬪待主子您很是不同,听说太嬪娘娘与太后是多年的交情,这可真是难得。她又送了您这样好的礼,足见对您青眼有加。”
“正因见面礼不轻,才是叫我愁呢。”顾青昭闭目养神呢,眼下睁开眼来,眸子里埋著淡淡的愁绪。
“啊?为什么呀?”丹青单纯地问。
“林太嬪与我非亲非故,她的身份地位也实在无需拉拢我这一个小小的良妃。如此重礼,怎能叫我能拿得心安理得。”
“主子的意思是,林太嬪有事想求您?”丹青后知后觉,想到了什么,她不由瞪大了眼,“不会是因为两位长公主的事情罢?”
“应该只是福安长公主。”
方才在慈安宫,她实在很不想接林太嬪那礼,可古话说得好,长者赐不可辞,林太嬪又没说是求她办事给的礼,只说是见面礼,不接罢更显得不尊重人,接了礼又必得办事,真真是愁人。
“罢了。”看荣太后的模样,今日与林太嬪碰面,想来也是太后撮合的。
想及太后对她的帮助,她轻嘆,“等亲蚕礼过后,找时间先探探陛下的口风罢。”
……
亲蚕礼与龙抬头那日由皇帝主持的先农礼相呼应,寓意男耕女织,歷朝歷代皇室沿袭此礼,以鼓励大邕百姓勤於耕种和纺织。
於大邕女子,尤其是后妃而言,其隆重程度,堪称数礼之首。因此每年的亲蚕礼,往往会提前半年预备,这也是顾青昭等四妃接手后不至於手忙脚乱的缘故。
依大邕歷,每年三月十五,为皇后亲蚕的大日子。
因宫中无后,则以荣太后代劳。
亲蚕礼之前,荣太后已经斋戒沐浴三日,到了正礼这日,荣太后亲率眾嬪妃及勛贵、权臣女眷祭拜蚕神嫘祖、並採桑餵蚕。
能主持亲蚕礼,瞧著自然是荣耀,可里头也有说不尽的心酸。
其间,荣太后光是换礼衣都不下三四套,更要时时保持最雅致的仪態,不能出一丝错漏。
如顾青昭这样的嬪妃,只需要从头到尾一直站著观礼,跟著叩拜即可,可这一场场下来,已觉得乏累无比了,荣太后只会更累。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473/597965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