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昭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我知晓你的意思。【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放心吧,我不会叫你们陷入险境。”唐昀伸手,摸了摸她的眉眼,“別皱著眉头了,开心一些。”他瘪嘴,嘟囔著:“今儿那两个臭小子把我砚台砸碎了,我没有砚台用了。”
“陛下私库里的还少?”光是先帝给他留的就能装一车,更別提还有內仆局做的和各个地方上供。
“那哪能一样?”他振振有词,“我统共就那么一块桃底纹的,没了砚台我以后拿什么磨墨写字?写不了字摺子也批不了了。”
顾青昭斜他一眼。
真是能耐了,没有砚台连摺子都不批了。
“既是宽儿和泽儿弄碎的,那我过些日子再给陛下补一块。”
唐昀满意了,笑眯眯地揽她入怀,“果然昭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了。”
“给个砚台就是最好的了?”顾青昭哭笑不得。
“你给的,自然什么都是好的。”
情到浓处,两人相互依偎於一起。
这么些年来,如今一帝一妃处在一块,竟也生了些亲人般的温馨来。
他抚著她的头髮,“说起来,今儿你为何执意要罚泽儿?他还那样小,很不经事。大的那个素来皮实,我罚他,一是想著他明年要上书房,二也是想揪一揪他的性子。”
“因为年纪小便要惯著?陛下本就因为他是老么诸多疼爱了,怎能还偏著。”顾青昭正色:“何况是两兄弟一起进的紫宸殿,偏他哥哥被罚,他就只思过,如此岂非叫宫里人更低看大皇子?两兄弟眼下多好,要是因此叫日后兄弟隙墙祸起,陛下又该如何?”
唐昀愣了好一会子,旋即笑嘆一声。
“我只想著,宽儿顽劣,泽儿年幼。倒没细想到这些。”他颇有些自责,“你考虑周到,就依你说的做。”
“陛下要忙於政务,本就难以脱开身,我照料著是应该的。只是眼下泽儿虽还未长成,待他大了些,也要陛下多操心的。”
唐昀重重頷首,“该我做的,国事再忙,我也不会假手於人。”
他拉著顾青昭的手,认真道:“昭儿,我幼时是在广集殿长大的,后来大了,也没人会在我跟前说这些了。我並不知道大人们养孩子是怎样的,可我信你。我若有什么做不够的,你与我说,我可以改。”
先帝於他,从未尽过父亲之责,以至於到了如今他做了父亲时也是无从做起,更不知於何处下手,便只想著將一切好的都给唐泽。
可方才顾青昭一提,他突然想到,当年先帝对乔贵妃之子,不也是这样?
他险些也要做错了。
顾青昭宛然一笑,“陛下眼下做的已经很好了。”
唐昀埋首在她颈间,“我做得不好。”嗓音闷闷的,“我不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昭儿,我若错了,你定要与我说,可好?”
她“嗯”了一声,“我也是头一回做娘亲,我与陛下是一样的。不过我想,只要两人齐心,总是不会行差做错的。”她笑著:“何况还有太后呢,娘娘最通世事。”
唐昀点了点头,“皇兄教养於父皇母后,仁善谦和、一身风骨。可见人要长成,父母之养是极为要紧的。”他想了想,“你们三兄妹,就很好。”
顾家早前门楣不高,一子二女,却个顶个的出眾。
可见是顾家夫妇教得极好。
顾青昭莞尔,“小的时候我与哥哥还有青影,几乎全由娘亲照管,教的是仁善之道和书法礼法之变,再大些父亲就十分上心了,教的是是非黑白和明理知事。父亲常说,一个家里,父与母虽分工不同,却各有各要教授的东西,缺一不可。”
唐昀很是赞同,“顾大人学识渊博,於育人之道上亦是造诣颇深。”
果然,將岳丈大人拐进国子监,实是明智之举。
顾青昭抬头看他,“陛下也不差,自学成才。”
唐昀许是被哄到了,垂眸轻笑,“你呀。”他捏了捏她的鼻子,而后顺手给她捏上了肩膀,“昭儿要掌宫事,还要照料泽儿,这些日子怕是累坏了。”
“虽累一些,可並不觉得磨难。”她笑意盈盈的。
古来总是夸大男子在外的功绩,一味强调男主外女主內,可却忽视了一个孩子若要长成各项健全之人,离不开父母任何一方之付出。
这样的世道里,男子易薄倖,女人总是更难做的。
唐昀坐拥三宫六院,却从不会因此就看低了女子在一个家庭內的作用。
想来,她重生后运气算是好的。唐昀虽然实在门第高了些,可不妨碍他是个事事上心、从不敷衍的。
正因唐昀如此,她也愿意倾心去跟著太后学东西,愿意时间去琢磨如何去治理这满后宫的杂事,不让后宫的事情,烦扰了他的前朝。
她想,他们若能长久这样下去,便就是最好的。
烛火微晃,两人靠在一起,不必过多言语,已然是彼此最亲密无间之人。
十五这日是宣政殿大朝会。
因涉及官员换任之事,平日里不必来朝之人亦齐齐而至。好些先帝朝的老人也来了,百官一堂,宣政殿里自是热闹非凡。
辰时正,相阁大臣和诸多老臣被景安帝留了下来,入紫宸殿议事。
景安帝舅父晋国公荣显和龚太傅是最先进来的一批,两人才被吴英领著跨进紫宸殿大门,就见大殿左侧多了两张书案来。
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正坐姿端正地拿著毛笔在写,面色凝重又认真,旁边已然堆了好几张布满墨跡的宣纸了。
两个老人家都是年过甲的人了,见著这两个粉糰子在那,那个心哦,真是。
晋国公忙拉了吴英来问:“大皇子和三皇子这是?”
吴英正疑惑晋国公拉他做什么呢,一听是问这个,立刻笑著解释道:“大皇子和三皇子前些日子摔碎了陛下的砚台,陛下和良妃娘娘罚他们在此抄书呢。”
“抄书?”龚太傅吃惊得很,“大皇子倒是到了年龄,三皇子这样小,陛下也捨得?”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陛下私库里的还少?”光是先帝给他留的就能装一车,更別提还有內仆局做的和各个地方上供。
“那哪能一样?”他振振有词,“我统共就那么一块桃底纹的,没了砚台我以后拿什么磨墨写字?写不了字摺子也批不了了。”
顾青昭斜他一眼。
真是能耐了,没有砚台连摺子都不批了。
“既是宽儿和泽儿弄碎的,那我过些日子再给陛下补一块。”
唐昀满意了,笑眯眯地揽她入怀,“果然昭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了。”
“给个砚台就是最好的了?”顾青昭哭笑不得。
“你给的,自然什么都是好的。”
情到浓处,两人相互依偎於一起。
这么些年来,如今一帝一妃处在一块,竟也生了些亲人般的温馨来。
他抚著她的头髮,“说起来,今儿你为何执意要罚泽儿?他还那样小,很不经事。大的那个素来皮实,我罚他,一是想著他明年要上书房,二也是想揪一揪他的性子。”
“因为年纪小便要惯著?陛下本就因为他是老么诸多疼爱了,怎能还偏著。”顾青昭正色:“何况是两兄弟一起进的紫宸殿,偏他哥哥被罚,他就只思过,如此岂非叫宫里人更低看大皇子?两兄弟眼下多好,要是因此叫日后兄弟隙墙祸起,陛下又该如何?”
唐昀愣了好一会子,旋即笑嘆一声。
“我只想著,宽儿顽劣,泽儿年幼。倒没细想到这些。”他颇有些自责,“你考虑周到,就依你说的做。”
“陛下要忙於政务,本就难以脱开身,我照料著是应该的。只是眼下泽儿虽还未长成,待他大了些,也要陛下多操心的。”
唐昀重重頷首,“该我做的,国事再忙,我也不会假手於人。”
他拉著顾青昭的手,认真道:“昭儿,我幼时是在广集殿长大的,后来大了,也没人会在我跟前说这些了。我並不知道大人们养孩子是怎样的,可我信你。我若有什么做不够的,你与我说,我可以改。”
先帝於他,从未尽过父亲之责,以至於到了如今他做了父亲时也是无从做起,更不知於何处下手,便只想著將一切好的都给唐泽。
可方才顾青昭一提,他突然想到,当年先帝对乔贵妃之子,不也是这样?
他险些也要做错了。
顾青昭宛然一笑,“陛下眼下做的已经很好了。”
唐昀埋首在她颈间,“我做得不好。”嗓音闷闷的,“我不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昭儿,我若错了,你定要与我说,可好?”
她“嗯”了一声,“我也是头一回做娘亲,我与陛下是一样的。不过我想,只要两人齐心,总是不会行差做错的。”她笑著:“何况还有太后呢,娘娘最通世事。”
唐昀点了点头,“皇兄教养於父皇母后,仁善谦和、一身风骨。可见人要长成,父母之养是极为要紧的。”他想了想,“你们三兄妹,就很好。”
顾家早前门楣不高,一子二女,却个顶个的出眾。
可见是顾家夫妇教得极好。
顾青昭莞尔,“小的时候我与哥哥还有青影,几乎全由娘亲照管,教的是仁善之道和书法礼法之变,再大些父亲就十分上心了,教的是是非黑白和明理知事。父亲常说,一个家里,父与母虽分工不同,却各有各要教授的东西,缺一不可。”
唐昀很是赞同,“顾大人学识渊博,於育人之道上亦是造诣颇深。”
果然,將岳丈大人拐进国子监,实是明智之举。
顾青昭抬头看他,“陛下也不差,自学成才。”
唐昀许是被哄到了,垂眸轻笑,“你呀。”他捏了捏她的鼻子,而后顺手给她捏上了肩膀,“昭儿要掌宫事,还要照料泽儿,这些日子怕是累坏了。”
“虽累一些,可並不觉得磨难。”她笑意盈盈的。
古来总是夸大男子在外的功绩,一味强调男主外女主內,可却忽视了一个孩子若要长成各项健全之人,离不开父母任何一方之付出。
这样的世道里,男子易薄倖,女人总是更难做的。
唐昀坐拥三宫六院,却从不会因此就看低了女子在一个家庭內的作用。
想来,她重生后运气算是好的。唐昀虽然实在门第高了些,可不妨碍他是个事事上心、从不敷衍的。
正因唐昀如此,她也愿意倾心去跟著太后学东西,愿意时间去琢磨如何去治理这满后宫的杂事,不让后宫的事情,烦扰了他的前朝。
她想,他们若能长久这样下去,便就是最好的。
烛火微晃,两人靠在一起,不必过多言语,已然是彼此最亲密无间之人。
十五这日是宣政殿大朝会。
因涉及官员换任之事,平日里不必来朝之人亦齐齐而至。好些先帝朝的老人也来了,百官一堂,宣政殿里自是热闹非凡。
辰时正,相阁大臣和诸多老臣被景安帝留了下来,入紫宸殿议事。
景安帝舅父晋国公荣显和龚太傅是最先进来的一批,两人才被吴英领著跨进紫宸殿大门,就见大殿左侧多了两张书案来。
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正坐姿端正地拿著毛笔在写,面色凝重又认真,旁边已然堆了好几张布满墨跡的宣纸了。
两个老人家都是年过甲的人了,见著这两个粉糰子在那,那个心哦,真是。
晋国公忙拉了吴英来问:“大皇子和三皇子这是?”
吴英正疑惑晋国公拉他做什么呢,一听是问这个,立刻笑著解释道:“大皇子和三皇子前些日子摔碎了陛下的砚台,陛下和良妃娘娘罚他们在此抄书呢。”
“抄书?”龚太傅吃惊得很,“大皇子倒是到了年龄,三皇子这样小,陛下也捨得?”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473/597966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