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清点家当
推荐阅读:不灭神王、以时光为誓、我哥哥是霸霸宋、阴阳赘婿、隐婚蜜爱:傅先生,请多指教、影帝老公在赶来的路上、怎敌她温柔甜美、萌夫在上:灵妻,等等我、重生之嫡女为妃、妖僧祸国、
李蛮儿从吴嬤嬤那里接过银票,仔细地数了好几遍,眉开眼笑地对著银票亲了一口,还道:“钱真是好东西。【,无错章节阅读】”
吴嬤嬤哭笑不得,“我的姑娘哎,您又不缺钱,手里的钱还少啊?就三万两,至於吗?”
至於吗?
什么叫就三万两?这话这么豪气,竟不像是一个奴婢能说出来的。有多少大户人家都未必能一次性拿出来三万两来,她现在可是一个小富婆呢!
关键这钱还不是用命拼来的,是继承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对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不如开箱倒柜点一点她的家当。
李蛮儿招呼紫烟,“把钥匙拿著,把我的小库房开开,再把帐本拿上,点点库房里的东西。”
“是!”
绿衣也道:“姑娘有半年没点库房了吧?正好,今儿个时间充裕,好好点一回。”
暮云和银烛也赶紧进了屋,把袖子挽起来道:“这可是个大活,姑娘晚上得给奴婢们加菜。”
李蛮儿笑著道:“都有。”
紫烟拿著钥匙和帐本,丫头们翻箱倒柜,先点了放在起居室里的东西。
布料有六七匹,其中有一半是上次无忧郡主送的。除了布料,还有一些她日常戴的首饰,各种玉佩,配饰,摆件等等。
剩下的便是真金白银了。
绿衣带著暮云和银烛將所有的银票和现银都拿出来了。
紫衣指著其中一个小箱子道:“这里面装的是先夫人留姑娘的房契,地契和下人的人身契,都在这儿了。”
那箱子只比枕头大了一些,即便是刚留头的小丫头也能抱得住,一看就知道装的是特別贵重的东西。
李蛮儿打开一瞧,好傢伙,光是出產不菲的庄子有就五个,都在京郊,最大的一个庄子除了有几百亩的地,还有一片山林地,还有温泉,也都是寧氏当年的嫁妆。
原主还不算太傻,只把铺子借了郭氏,庄子一个也没动。
除了被郭氏占的那五个铺子,她在京城还有几家铺面,都是租出去给別人做生意,每年只等收租便好,挺省心的。
另外还有一张在官府备过案的红契,这是寧家给寧茹英的乾股,也是她所有嫁妆中最有分量的一个。有了这张红契,哪怕李蛮儿什么都不干,一年也有几万两银子流进她的口袋,只要寧家不倒,她这一辈子都吃穿无忧。
看到这张红契,即便是李蛮儿也不由得为之动容。寧氏拥有这般宠爱,却被人活活害死了,当真是红顏薄命。她唯一的女儿也被那些人害死了,也不知道如今母女二人是不是在下头见了面……
李蛮儿从来不信鬼怪之说的,但是自打她有了穿越这种离奇的经歷后,她反而觉得说不定有很多事情是他们用科学解释不了的。
吴嬤嬤见她捏著那张红契沉默不语,当下也伤感起来,“姑娘,这里面全是大爷,大奶奶写给你的信。”
李蛮儿回过神来,將红契放回匣子里,將那些多半没有拆封的信拿了出来。
从日期上看,她从江南回到李家那几年,寧家频繁写信给她,十天左右便是一封,都是问她过得好不好,李家有没有怠慢她,问她身体如何等等。再往后,李蛮儿性情慢慢有了变化,在郭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渐渐疏远寧家,不再写信回河南,甚至还让寧家的人不要再来打扰自己。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寧家的信渐渐少了,但是每年她生辰时,寧家的年礼和生辰礼都会及时送到,原主倒是来者不拒,都笑纳了。
李蛮儿想到这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边嫌弃寧家,不愿意和人家联繫,一边又理所当然地拿著寧家的钱,这简直双標到顶了。
“等和郭家的事儿了了,写封信回去,就说……京城冬天太冷了,问问外祖父和大舅,我能不能去江南过冬。”
吴嬤嬤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一个劲说好,仿佛再不会说別的。
小箱子里还有不少大额的银票,粗略一算,竟有十多万两。
臥艹,这简直不要太爽啊。
不过,她不是有寧家的乾股吗?按道理来说,手里的钱应该比现在多啊!
就在这时,吴嬤嬤的情绪也平静下来,“姑娘要去,老太爷和老爷指不定多高兴呢!上次老太太还说,等您回去的时候,一併把乾股的分子钱让您带回来,总不能一直存在寧家的钱庄里。”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吴嬤嬤见李蛮儿没说话,以为她心里有芥蒂,连忙道:“以前大姑娘年纪小,手里握著那么多钱,实在不妥。夫人的嫁妆是有嫁妆单子的,谁也不敢吞,但这乾股的钱,却是有点说不清楚,老太爷和老夫人也是怕您握不住,这才让存在了钱庄上。”
“我都懂的,是外祖父的一片苦心。”李蛮儿將所有的信,房契和地契,银票都重新放到小箱子里锁起来。
紫烟要接过来锁到柜子里去,李蛮儿却道:“不急,你们先点別的,这个先放我这里。”开玩笑,那么多值钱的东西,放到柜子里多不安全,。就算是在官府那里有底可查,也麻烦不是。再说银票,谁拿了都能兑,万一被人偷了,她哭死也找不回来。
这世上还有比她的宝贝空间更安全的地方吗?只有放在那里,她才能安心啊。
紫烟也只当她是一时稀罕,便不提这事儿,反而又拿了一只小一点的匣子过来。
“姑娘,这些是您平时用的零散银子。”
这匣子颇有玄机,上下总共三屋,和妆奩有点像,最下面最小的夹层放的是银票,面额不大,最大的也就一百两,还有二十两的,十两的。中间那层放的是碎银子,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都是平时零用,买东西也从这里去取。最上面一层放的是铜钱,夹层最大,里面都是一只,一只的钱袋子。
紫烟记帐很仔细,帐上的钱和匣子里的钱都是能对得上的,一文钱也差不得。
李蛮儿瞧见了连连点头,“你是个妥当的,这些事情交给你做我最放心不过。”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吴嬤嬤哭笑不得,“我的姑娘哎,您又不缺钱,手里的钱还少啊?就三万两,至於吗?”
至於吗?
什么叫就三万两?这话这么豪气,竟不像是一个奴婢能说出来的。有多少大户人家都未必能一次性拿出来三万两来,她现在可是一个小富婆呢!
关键这钱还不是用命拼来的,是继承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对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不如开箱倒柜点一点她的家当。
李蛮儿招呼紫烟,“把钥匙拿著,把我的小库房开开,再把帐本拿上,点点库房里的东西。”
“是!”
绿衣也道:“姑娘有半年没点库房了吧?正好,今儿个时间充裕,好好点一回。”
暮云和银烛也赶紧进了屋,把袖子挽起来道:“这可是个大活,姑娘晚上得给奴婢们加菜。”
李蛮儿笑著道:“都有。”
紫烟拿著钥匙和帐本,丫头们翻箱倒柜,先点了放在起居室里的东西。
布料有六七匹,其中有一半是上次无忧郡主送的。除了布料,还有一些她日常戴的首饰,各种玉佩,配饰,摆件等等。
剩下的便是真金白银了。
绿衣带著暮云和银烛將所有的银票和现银都拿出来了。
紫衣指著其中一个小箱子道:“这里面装的是先夫人留姑娘的房契,地契和下人的人身契,都在这儿了。”
那箱子只比枕头大了一些,即便是刚留头的小丫头也能抱得住,一看就知道装的是特別贵重的东西。
李蛮儿打开一瞧,好傢伙,光是出產不菲的庄子有就五个,都在京郊,最大的一个庄子除了有几百亩的地,还有一片山林地,还有温泉,也都是寧氏当年的嫁妆。
原主还不算太傻,只把铺子借了郭氏,庄子一个也没动。
除了被郭氏占的那五个铺子,她在京城还有几家铺面,都是租出去给別人做生意,每年只等收租便好,挺省心的。
另外还有一张在官府备过案的红契,这是寧家给寧茹英的乾股,也是她所有嫁妆中最有分量的一个。有了这张红契,哪怕李蛮儿什么都不干,一年也有几万两银子流进她的口袋,只要寧家不倒,她这一辈子都吃穿无忧。
看到这张红契,即便是李蛮儿也不由得为之动容。寧氏拥有这般宠爱,却被人活活害死了,当真是红顏薄命。她唯一的女儿也被那些人害死了,也不知道如今母女二人是不是在下头见了面……
李蛮儿从来不信鬼怪之说的,但是自打她有了穿越这种离奇的经歷后,她反而觉得说不定有很多事情是他们用科学解释不了的。
吴嬤嬤见她捏著那张红契沉默不语,当下也伤感起来,“姑娘,这里面全是大爷,大奶奶写给你的信。”
李蛮儿回过神来,將红契放回匣子里,將那些多半没有拆封的信拿了出来。
从日期上看,她从江南回到李家那几年,寧家频繁写信给她,十天左右便是一封,都是问她过得好不好,李家有没有怠慢她,问她身体如何等等。再往后,李蛮儿性情慢慢有了变化,在郭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渐渐疏远寧家,不再写信回河南,甚至还让寧家的人不要再来打扰自己。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寧家的信渐渐少了,但是每年她生辰时,寧家的年礼和生辰礼都会及时送到,原主倒是来者不拒,都笑纳了。
李蛮儿想到这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边嫌弃寧家,不愿意和人家联繫,一边又理所当然地拿著寧家的钱,这简直双標到顶了。
“等和郭家的事儿了了,写封信回去,就说……京城冬天太冷了,问问外祖父和大舅,我能不能去江南过冬。”
吴嬤嬤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一个劲说好,仿佛再不会说別的。
小箱子里还有不少大额的银票,粗略一算,竟有十多万两。
臥艹,这简直不要太爽啊。
不过,她不是有寧家的乾股吗?按道理来说,手里的钱应该比现在多啊!
就在这时,吴嬤嬤的情绪也平静下来,“姑娘要去,老太爷和老爷指不定多高兴呢!上次老太太还说,等您回去的时候,一併把乾股的分子钱让您带回来,总不能一直存在寧家的钱庄里。”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吴嬤嬤见李蛮儿没说话,以为她心里有芥蒂,连忙道:“以前大姑娘年纪小,手里握著那么多钱,实在不妥。夫人的嫁妆是有嫁妆单子的,谁也不敢吞,但这乾股的钱,却是有点说不清楚,老太爷和老夫人也是怕您握不住,这才让存在了钱庄上。”
“我都懂的,是外祖父的一片苦心。”李蛮儿將所有的信,房契和地契,银票都重新放到小箱子里锁起来。
紫烟要接过来锁到柜子里去,李蛮儿却道:“不急,你们先点別的,这个先放我这里。”开玩笑,那么多值钱的东西,放到柜子里多不安全,。就算是在官府那里有底可查,也麻烦不是。再说银票,谁拿了都能兑,万一被人偷了,她哭死也找不回来。
这世上还有比她的宝贝空间更安全的地方吗?只有放在那里,她才能安心啊。
紫烟也只当她是一时稀罕,便不提这事儿,反而又拿了一只小一点的匣子过来。
“姑娘,这些是您平时用的零散银子。”
这匣子颇有玄机,上下总共三屋,和妆奩有点像,最下面最小的夹层放的是银票,面额不大,最大的也就一百两,还有二十两的,十两的。中间那层放的是碎银子,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都是平时零用,买东西也从这里去取。最上面一层放的是铜钱,夹层最大,里面都是一只,一只的钱袋子。
紫烟记帐很仔细,帐上的钱和匣子里的钱都是能对得上的,一文钱也差不得。
李蛮儿瞧见了连连点头,“你是个妥当的,这些事情交给你做我最放心不过。”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474/597234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