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聪明
推荐阅读:绣女锦途、全球变异后,我成了第一玩家[异世]、全家重回八零经营致富、靠岸、娱乐圈女王还是我、潮来不钓(年上1v1)、漫丽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校园1V2)、沼泽病(姐弟骨)、詛咒、风月局、
看到粮店老板的態度,自有聪明的妇人回过味儿来,原本可能打算只买一斗米的,现在就变成买一石米。【google搜索】
旁边没那么聪明的妇人虽然没回过味儿来,但她们会问:“这都涨价了,你怎么还买这么多米啊?”
聪明的妇人坦然相告:“瞧掌柜的这態度,只怕这粮价一时半会儿的是降不下去,不仅降不下去,还可能往上涨,所以要是手里有银的话,能多买点儿就多买点儿吧~”
刘氏本来还有些犹豫,听到聪明妇人的话,再想起昨天看到王婆採购的那一马车粮食,立马一个激灵问道:
“掌柜的,你们这边买多少大米可以送货上门?”
掌柜:“若是镇上的话,买一石便可送货上门。”
刘氏算了一下自家人每天消耗的口粮,再想想家里的存银:“掌柜的,给我五石大米,一斗糯米……我没带这么多银子,先付你二两定金,等你送到我家我再给你其余的如何?”
掌柜的笑眯眯的点头:“可以。”
人都是有从眾心里的。
其他人看到刘氏一下子买这么多的粮食,自然忍不住超计划购买。
几天后,北边开战的消息从其他的地方传过来,一瞬间就传遍了仙女镇的大街小巷,粮店的价格也进行了第二次涨价,这一次一斤粮食直接涨了两文,刘氏得到消息后,一边庆幸自己提前存了一波粮,一边又担心自己存得不够。
现在粮食又涨了两文钱,再去买的话,感觉不太划算。
想到之前丈夫让自己把菜园子里的菜拔掉一半来种土豆和红薯但因为自己不捨得没动,刘氏立刻就招呼上女儿开始行动。
自己能提前存粮,那是因为林秋姝给了丈夫建议。
事实证明她的建议是对的。
种土豆和红薯的事情,其实也是林秋姝给丈夫的建议。
先前她没听,现在听也来得及。
刘氏是个热心肠,自己家种了土豆和红薯后,不忘去左邻右舍宣传,推荐大家也种些土豆和红薯以防万一。
他们这条街的人家,家家都有院子。
虽然有些人家的院子比较小,但是土豆和红薯的產量都不错,就算是只种一点点,到时候要是没粮了,也能顶很久。
王婆知道这件事情后自然是不忘来稟报林秋姝的。
林秋姝觉得刘氏是个聪明人。
民以食为天。
对於老百姓来讲,他们关心边关的战爭,但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
现在粮店的粮食已经涨过价了。
如果战爭要打很久,就算是朝廷下令不许哄抬物价,也总会有黑心商人发国难財。
要是所有的商人都联合起来发国难財,就算是朝廷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毕竟法不责眾嘛~
反正柴米油盐等必须品价格上涨的话,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们。
但若是老百姓们可以自给自足,那商人们就不会这么囂张。
而且老百姓们能解决吃的问题,也有利於社会的团结。
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之,则是恶性循环。
她猜镇上肯定会有过不了多久就买不起粮食的人物,若是这些人家现在能种下土豆和红薯,到时候自然就能撑下去。
因此对於刘氏逢人就建议人家种土豆和红薯的做法,林秋姝是支持的。
到了林母下葬这天,林秋姝特意的回了一趟林家村。
等林母下葬结束后,林秋姝找了个机会和大哥大嫂了解了一下家里的存粮问题,然后也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大哥大嫂是老实的庄稼人,对土地的感情很深,对粮食也看得很重。
林母去世,对林父的打击很大。
以后家里就得由大哥大嫂撑起来了。
林秋姝选择跟他们说存粮的事情,就是对他们以后当家的认可。
至於林二哥林二嫂……
两个人的小心思是一个比一个活络。
林秋姝是不指望他们把家给撑起来的。
只要他们別捣乱就行。
確定大哥大嫂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后,林秋姝就告辞回家了。
她出门的时候除了把两个孩子交给王婆和明月外,还拜託了刘氏上门来帮自己看一看,但就算如此,她也不放心离家太久。
回家之后,看到两个睡得正香的小宝贝,林秋姝询问他们有没有哭?
在得到两人自她离家之后就一直在睡的回答道,林秋姝谢过刘氏。
毕竟刘氏不是自己的工人,她拜託她的时候还得客气点儿。
刘氏倒是很开心上门来帮忙,因为她相信这样一来等林秋姝下次想要请人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她的。
林秋姝从娘家离开后,林大哥便寻了一个机会和林父说起了囤粮的事情。
这些天他们忙著处理林母的丧事都没有来得及去了解外面的信息,但是林家村的人一早就知道了边关打起来的事情。
林父听到囤粮的事情强行將自己从悲伤中抬头。
去年是个丰收年,上完税后家里还剩了不少的粮食,正因为家家户户都剩了不少的粮食,所以去年的粮食价格很便宜。
当时林母因为心疼大家辛辛苦苦的种了一年不捨得將粮食贱卖,所以他们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够他们一家吃个一年半有余。
今年秧苗已经下了田,只要正常的发育,到时候上完税也够一家人吃的。
不过凡事都要以防万一。
林父把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叫在一起安排未来。
如果上头髮布徵兵令的话,他们家最起码要出一人。
到时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家就由他去参军,然后家里就由林大哥林大嫂当家,林二哥林二嫂协助,希望他们兄弟妯娌之间能和谐共处,好好的把这个家给经营下去。
林大哥是个孝顺的男人。
一听这话立马表示如果上头徵兵他们家要出一人的话那就由他去。
对上,他是儿子,对下,他是大哥。
由他去是最合適的。
林大嫂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了,林大哥要是在战场上有什么事,那她以后要怎么生活下去?
更何况林大哥是长子,理应担起一家之责,怎么能隨便离家?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旁边没那么聪明的妇人虽然没回过味儿来,但她们会问:“这都涨价了,你怎么还买这么多米啊?”
聪明的妇人坦然相告:“瞧掌柜的这態度,只怕这粮价一时半会儿的是降不下去,不仅降不下去,还可能往上涨,所以要是手里有银的话,能多买点儿就多买点儿吧~”
刘氏本来还有些犹豫,听到聪明妇人的话,再想起昨天看到王婆採购的那一马车粮食,立马一个激灵问道:
“掌柜的,你们这边买多少大米可以送货上门?”
掌柜:“若是镇上的话,买一石便可送货上门。”
刘氏算了一下自家人每天消耗的口粮,再想想家里的存银:“掌柜的,给我五石大米,一斗糯米……我没带这么多银子,先付你二两定金,等你送到我家我再给你其余的如何?”
掌柜的笑眯眯的点头:“可以。”
人都是有从眾心里的。
其他人看到刘氏一下子买这么多的粮食,自然忍不住超计划购买。
几天后,北边开战的消息从其他的地方传过来,一瞬间就传遍了仙女镇的大街小巷,粮店的价格也进行了第二次涨价,这一次一斤粮食直接涨了两文,刘氏得到消息后,一边庆幸自己提前存了一波粮,一边又担心自己存得不够。
现在粮食又涨了两文钱,再去买的话,感觉不太划算。
想到之前丈夫让自己把菜园子里的菜拔掉一半来种土豆和红薯但因为自己不捨得没动,刘氏立刻就招呼上女儿开始行动。
自己能提前存粮,那是因为林秋姝给了丈夫建议。
事实证明她的建议是对的。
种土豆和红薯的事情,其实也是林秋姝给丈夫的建议。
先前她没听,现在听也来得及。
刘氏是个热心肠,自己家种了土豆和红薯后,不忘去左邻右舍宣传,推荐大家也种些土豆和红薯以防万一。
他们这条街的人家,家家都有院子。
虽然有些人家的院子比较小,但是土豆和红薯的產量都不错,就算是只种一点点,到时候要是没粮了,也能顶很久。
王婆知道这件事情后自然是不忘来稟报林秋姝的。
林秋姝觉得刘氏是个聪明人。
民以食为天。
对於老百姓来讲,他们关心边关的战爭,但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
现在粮店的粮食已经涨过价了。
如果战爭要打很久,就算是朝廷下令不许哄抬物价,也总会有黑心商人发国难財。
要是所有的商人都联合起来发国难財,就算是朝廷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毕竟法不责眾嘛~
反正柴米油盐等必须品价格上涨的话,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们。
但若是老百姓们可以自给自足,那商人们就不会这么囂张。
而且老百姓们能解决吃的问题,也有利於社会的团结。
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之,则是恶性循环。
她猜镇上肯定会有过不了多久就买不起粮食的人物,若是这些人家现在能种下土豆和红薯,到时候自然就能撑下去。
因此对於刘氏逢人就建议人家种土豆和红薯的做法,林秋姝是支持的。
到了林母下葬这天,林秋姝特意的回了一趟林家村。
等林母下葬结束后,林秋姝找了个机会和大哥大嫂了解了一下家里的存粮问题,然后也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大哥大嫂是老实的庄稼人,对土地的感情很深,对粮食也看得很重。
林母去世,对林父的打击很大。
以后家里就得由大哥大嫂撑起来了。
林秋姝选择跟他们说存粮的事情,就是对他们以后当家的认可。
至於林二哥林二嫂……
两个人的小心思是一个比一个活络。
林秋姝是不指望他们把家给撑起来的。
只要他们別捣乱就行。
確定大哥大嫂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后,林秋姝就告辞回家了。
她出门的时候除了把两个孩子交给王婆和明月外,还拜託了刘氏上门来帮自己看一看,但就算如此,她也不放心离家太久。
回家之后,看到两个睡得正香的小宝贝,林秋姝询问他们有没有哭?
在得到两人自她离家之后就一直在睡的回答道,林秋姝谢过刘氏。
毕竟刘氏不是自己的工人,她拜託她的时候还得客气点儿。
刘氏倒是很开心上门来帮忙,因为她相信这样一来等林秋姝下次想要请人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她的。
林秋姝从娘家离开后,林大哥便寻了一个机会和林父说起了囤粮的事情。
这些天他们忙著处理林母的丧事都没有来得及去了解外面的信息,但是林家村的人一早就知道了边关打起来的事情。
林父听到囤粮的事情强行將自己从悲伤中抬头。
去年是个丰收年,上完税后家里还剩了不少的粮食,正因为家家户户都剩了不少的粮食,所以去年的粮食价格很便宜。
当时林母因为心疼大家辛辛苦苦的种了一年不捨得將粮食贱卖,所以他们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够他们一家吃个一年半有余。
今年秧苗已经下了田,只要正常的发育,到时候上完税也够一家人吃的。
不过凡事都要以防万一。
林父把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叫在一起安排未来。
如果上头髮布徵兵令的话,他们家最起码要出一人。
到时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家就由他去参军,然后家里就由林大哥林大嫂当家,林二哥林二嫂协助,希望他们兄弟妯娌之间能和谐共处,好好的把这个家给经营下去。
林大哥是个孝顺的男人。
一听这话立马表示如果上头徵兵他们家要出一人的话那就由他去。
对上,他是儿子,对下,他是大哥。
由他去是最合適的。
林大嫂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了,林大哥要是在战场上有什么事,那她以后要怎么生活下去?
更何况林大哥是长子,理应担起一家之责,怎么能隨便离家?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3682/598008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