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抽象的世界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八月中旬,日不落和鬼子在天竺的战爭规模迅速扩大。
鬼子的部队通过海路大量在天竺东海岸登陆,一个月时间內便有超过四十万大军登陆。
中南军团与天竺方面军合併,成为南亚作战集团,总兵力突破一百万。
大量技术装备进入到部队当中,使得南亚作战集团几乎抹平了与日不落陆军之间的装备差距,在装备水平上完全碾压当地的殖民军。
这使得本就在战斗力上与鬼子陆军有著很大差距的日不落印支军陆军十分的被动。
在占据东海岸的几处港口和铁路交通枢纽之后,鬼子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恆河平原上长驱直入。
日不落向天竺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和武器装备,武装当地的僕从军。
但日不落陆军都不是鬼子的对手,他们还能指望僕从军什么呢?
每次战斗时,僕从军都是一触即溃,鬼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到处抓俘虏。
不到一周时间,鬼子便狂飈突进了近三百公里,眼看就要打到天竺腹地了。
日不落在军事上的拉胯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尤其是日不落民眾,他们对日不落打不过汉斯可以容忍,甚至可以容忍北非军团被老墨的部队打崩,但是绝对不能容忍自家的部队一再败给鬼子。
不为其他,高傲的白人老爷绝对不能被亚洲人打败!
日不落內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处都是声討陆军的声音和人群。
丘胖子继续採取了高压镇压的方式解决闹事的人。
但天竺的不利战局必须儘快扭转才行。
天竺是帝国海外最重要的税收、兵员和物资来源地,失去天竺,日不落离完蛋就不远了。
丘胖子强压內部的反战声音,派出了最强阵容出战天竺。
皇家海军出动了航母四艘、护航航母四艘、战列舰六艘、其他主战战舰数十艘,加上辅助舰船,天竺派遣舰队的总吨位超过了一百万吨。
一支舰队的舰船吨位就接近了皇家海军舰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一,达到了鬼子海军舰船总吨位的近半,可谓是相当强大。
陆军则派出了三个集团军组成的天竺海外作战集群,总兵力近六十万。
日不落一次出动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参与海外作战尚属首次,可见他们对天竺殖民地的重视,也可见老牌世界大哥的底蕴深厚。
不过很尷尬的是,老墨炸掉苏伊士运河的三座水坝,至少一年內这条交通要道都无法通行大型船舶,皇家海军天竺派遣舰队和天竺海外作战集群不得不绕路好望角,整个航程需要增加二十来天的时间,加上中途补给,这支庞大的船队没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恐怕都到不了战场。
两个月,恐怕鬼子都能速通整个恆河平原了。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鬼子的第二舰队立刻要在红海登陆了。
庞大的日不落舰队不仅要克服超远航程带来的麻烦,很大概率还得先和鬼子的第二舰队在阿拉伯海附近打一仗才行,而且必须打贏,才能保证舰队的航路安全!
这种情况想想就让人头疼。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为了儘可能避免这种糟糕的情况出现,丘胖子不知道和画家达成了什么交易,居然得到了画家的同意,將地中海舰队全部开到了塞得港和提纳弯,修復当地军用机场和运河水坝。
大批的日不落陆军及武器装备也顺势进入埃及,极大的加快了北非军团的重建速度。
八月二十日,拖拖踏沓的世界首脑会晤终於结束了。
相比前两次世界和平会议,此次的首脑会晤还是有些看起来很不错的结果的。
各国首脑提出將世界和平会议常態化,取代早已名存实亡的国联,作为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常设机构。
世界和平会议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执法权,成员国投票决定提案是否执行,投票数超过百分之六十五即可获得通过。
具体如何分配投票比重、如何获取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何配置武备等问题,需要在年底举行一次范围更加广泛的世界会议才能確定。
未来几个月时间里,各创始国应当积极参与其筹备工作云云。
首脑会晤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对战爭难民的安置给出了一套方案。
米国和汉斯、国、巴、墨等国表示可以接收部分欧陆各国的难民,以帮助这些战爭难民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米国宣布直接开放移民通道,可以接收一百二十万欧陆难民。
国、巴、墨等国的要求高一点,要求来避难的难民不能有犯罪记录。
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自己还吃不饱饭,能力有限,可以接收二十万难民。
巴、墨等国表示不限制难民数量,但需要难民自己想办法过来,边检不卡入境。
高卢、葡萄、意呆利也表示可以接收部分难民,但难民的费用需要经过国会审批才能公布具体的接收数量。
毛子对难民问题根本不感冒,连表態都没有。
行动最快的是米国和国。
会晤刚通过难民接收方案,两国在欧陆各国的使领馆就在当地贴出了招募难民到两国工作避难的告示。
两国都表示可以给前往的难民办理签证,报销来往路费,並提供食宿和合理的薪金。
国可没有米国佬那样財大气粗,什么人都要。
他们只招收中级及以上级別的技术工人,给的工资也不高,但允许带著全部的直系亲属前往,他们会给予稳妥的安置。
这一条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待条件,对战乱区域的很多人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很快就招募到了上万人。
不过真正想安置战爭难民的也就只有国、汉斯和米国三家,其他国家都是嘴上喊喊口號,不见实际行动。
南亚战火连天,欧陆初见和平曙光,整体来说这个世界並没有因为画家的骚操作有太大的变化。
唯一真正高兴的大概只有米国人。
战爭看似在向停止的方向走,但是来自交战各国的武器装备订单和战爭物资订单却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米国上下都在这场战爭中吃到了红利,没人想战爭真的就此结束。
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巨大的火药桶还在积蓄著恐怖的能量。
张浩带来了更多机器设备、武器装备和战爭物资。
关內地区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恢復著。
在乌拉尔山脉以东,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车车的矿石、原料进入工厂,变成数不清的坦克、汽车、大炮、弹药从工厂里出来,运往前线。
更加遥远的天竺,鬼子以每天数十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
大洋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奔赴战场。
这个世界的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抽象和虚幻。
鬼子的部队通过海路大量在天竺东海岸登陆,一个月时间內便有超过四十万大军登陆。
中南军团与天竺方面军合併,成为南亚作战集团,总兵力突破一百万。
大量技术装备进入到部队当中,使得南亚作战集团几乎抹平了与日不落陆军之间的装备差距,在装备水平上完全碾压当地的殖民军。
这使得本就在战斗力上与鬼子陆军有著很大差距的日不落印支军陆军十分的被动。
在占据东海岸的几处港口和铁路交通枢纽之后,鬼子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恆河平原上长驱直入。
日不落向天竺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和武器装备,武装当地的僕从军。
但日不落陆军都不是鬼子的对手,他们还能指望僕从军什么呢?
每次战斗时,僕从军都是一触即溃,鬼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到处抓俘虏。
不到一周时间,鬼子便狂飈突进了近三百公里,眼看就要打到天竺腹地了。
日不落在军事上的拉胯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尤其是日不落民眾,他们对日不落打不过汉斯可以容忍,甚至可以容忍北非军团被老墨的部队打崩,但是绝对不能容忍自家的部队一再败给鬼子。
不为其他,高傲的白人老爷绝对不能被亚洲人打败!
日不落內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处都是声討陆军的声音和人群。
丘胖子继续採取了高压镇压的方式解决闹事的人。
但天竺的不利战局必须儘快扭转才行。
天竺是帝国海外最重要的税收、兵员和物资来源地,失去天竺,日不落离完蛋就不远了。
丘胖子强压內部的反战声音,派出了最强阵容出战天竺。
皇家海军出动了航母四艘、护航航母四艘、战列舰六艘、其他主战战舰数十艘,加上辅助舰船,天竺派遣舰队的总吨位超过了一百万吨。
一支舰队的舰船吨位就接近了皇家海军舰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一,达到了鬼子海军舰船总吨位的近半,可谓是相当强大。
陆军则派出了三个集团军组成的天竺海外作战集群,总兵力近六十万。
日不落一次出动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参与海外作战尚属首次,可见他们对天竺殖民地的重视,也可见老牌世界大哥的底蕴深厚。
不过很尷尬的是,老墨炸掉苏伊士运河的三座水坝,至少一年內这条交通要道都无法通行大型船舶,皇家海军天竺派遣舰队和天竺海外作战集群不得不绕路好望角,整个航程需要增加二十来天的时间,加上中途补给,这支庞大的船队没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恐怕都到不了战场。
两个月,恐怕鬼子都能速通整个恆河平原了。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鬼子的第二舰队立刻要在红海登陆了。
庞大的日不落舰队不仅要克服超远航程带来的麻烦,很大概率还得先和鬼子的第二舰队在阿拉伯海附近打一仗才行,而且必须打贏,才能保证舰队的航路安全!
这种情况想想就让人头疼。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为了儘可能避免这种糟糕的情况出现,丘胖子不知道和画家达成了什么交易,居然得到了画家的同意,將地中海舰队全部开到了塞得港和提纳弯,修復当地军用机场和运河水坝。
大批的日不落陆军及武器装备也顺势进入埃及,极大的加快了北非军团的重建速度。
八月二十日,拖拖踏沓的世界首脑会晤终於结束了。
相比前两次世界和平会议,此次的首脑会晤还是有些看起来很不错的结果的。
各国首脑提出將世界和平会议常態化,取代早已名存实亡的国联,作为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常设机构。
世界和平会议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执法权,成员国投票决定提案是否执行,投票数超过百分之六十五即可获得通过。
具体如何分配投票比重、如何获取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何配置武备等问题,需要在年底举行一次范围更加广泛的世界会议才能確定。
未来几个月时间里,各创始国应当积极参与其筹备工作云云。
首脑会晤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对战爭难民的安置给出了一套方案。
米国和汉斯、国、巴、墨等国表示可以接收部分欧陆各国的难民,以帮助这些战爭难民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米国宣布直接开放移民通道,可以接收一百二十万欧陆难民。
国、巴、墨等国的要求高一点,要求来避难的难民不能有犯罪记录。
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自己还吃不饱饭,能力有限,可以接收二十万难民。
巴、墨等国表示不限制难民数量,但需要难民自己想办法过来,边检不卡入境。
高卢、葡萄、意呆利也表示可以接收部分难民,但难民的费用需要经过国会审批才能公布具体的接收数量。
毛子对难民问题根本不感冒,连表態都没有。
行动最快的是米国和国。
会晤刚通过难民接收方案,两国在欧陆各国的使领馆就在当地贴出了招募难民到两国工作避难的告示。
两国都表示可以给前往的难民办理签证,报销来往路费,並提供食宿和合理的薪金。
国可没有米国佬那样財大气粗,什么人都要。
他们只招收中级及以上级別的技术工人,给的工资也不高,但允许带著全部的直系亲属前往,他们会给予稳妥的安置。
这一条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待条件,对战乱区域的很多人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很快就招募到了上万人。
不过真正想安置战爭难民的也就只有国、汉斯和米国三家,其他国家都是嘴上喊喊口號,不见实际行动。
南亚战火连天,欧陆初见和平曙光,整体来说这个世界並没有因为画家的骚操作有太大的变化。
唯一真正高兴的大概只有米国人。
战爭看似在向停止的方向走,但是来自交战各国的武器装备订单和战爭物资订单却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米国上下都在这场战爭中吃到了红利,没人想战爭真的就此结束。
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巨大的火药桶还在积蓄著恐怖的能量。
张浩带来了更多机器设备、武器装备和战爭物资。
关內地区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恢復著。
在乌拉尔山脉以东,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车车的矿石、原料进入工厂,变成数不清的坦克、汽车、大炮、弹药从工厂里出来,运往前线。
更加遥远的天竺,鬼子以每天数十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
大洋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奔赴战场。
这个世界的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抽象和虚幻。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161/599653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