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七零之穿成锦鲤她娘 > 第373章 来自沿海的知青

第373章 来自沿海的知青

推荐阅读:我在异界搞基建[第四天灾]离婚没门 完结+番外独宠前妻,总裁求复合冥君爱上我宁法花园联盟特搜官不败灵主薄春暮帝少千亿宠儿萌崽弱小无助,不想爆红[娱乐圈]

    隔天一早,老赵来秦家找白玉,扑了个空。【无错章节小说阅读,google搜寻】
    曾大宝告诉他:“阿玉一大早就出门了,说去弄那个学校的资料。”
    公社的学校已经建好了,修得非常亮堂。
    预计年后可以让孩子们入学。
    她力排眾议,要改变教师由知青隨时兼任的传统,要选出专业的教师队伍。
    不但要学语文、数学、体育、画画、自然科学、歷史,还有一门健康教育也不能落下。
    这一点老赵都觉得有点犯嘀咕,觉得太浪费人力。
    之前还好,但是最近总有人要往外跑,老赵心里发虚。
    老赵就问曾大宝:“大山呢?”
    “屋里给小实剪指甲呢。”
    “哦。”
    老赵自己推开门进去一看,乐了。
    秦大山盘腿坐在炕上,身子趴著,秦小果还骑在他脖子上。
    父女俩聚精会神地盯著……给睡著的小实剪指甲。
    老赵一开门,小实就醒了。
    “哎咿!”
    一看爹拿著指甲剪,小实很愤怒,直接照著他爹就给了他一拳。
    这娃什么都好,就是不爱剪指甲。
    秦大山一看醒了,没戏了,也就面无表情地把指甲剪收了起来。
    秦小果扭过头,埋怨道:“赵爷爷,我都没吵醒他,没想到被您吵醒了。”
    秦大山凶巴巴地道:“你来干嘛?”
    老赵想呲他一顿,但是一想又道:“小实给我报仇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说著就坐在了炕上:“大山,教师的事情,我想跟阿玉再谈谈。”
    秦大山把小实抱了起来,道:“不是都说好了?”
    “按照她的计划,专门的教师得有十几个。学生都不定有多少呢,这也太浪费人了。”
    就算有些副科,一个教师就能兼任的,但秦家屯是初中和小学一起办的啊。
    一个学校十几个老师,也太夸张了点。
    秦大山读书那会儿,有时候一整天整个学校就他一人上课呢。
    “再苦不能苦教育,何况咱现在还有这条件,您这是算的哪门子的帐?”秦大山非常不能理解。
    “人留不住啊”,老赵道,“科研院那边,也老有知青回城呢?”
    “刘小锤他们几个,都是因为没文化才会被人骗走。”秦大山提醒他。
    老赵想了想,也是。
    “再说总有知青回城的事儿,从十几年前,共计五十四万知青来这边开荒。”
    老赵嚇了一跳:“这么多?!”
    秦大山跟看傻子似的看著他:“你平时不看报纸?!”
    老赵:“……”
    你媳妇喜欢看报纸,你得意了!
    秦大山道:“咱这儿不缺知青,就算陆续回去一批,放开手去找总是找得著合適的。”
    听到“五十四万”这个庞大的数字,老赵鬆了一大口气。
    “好,好,你说得对,再苦不能苦教育。”
    秦小果突然插了一句嘴:“咱不苦,咱富著呢。”
    老赵笑了,道:“对,咱富著呢。”
    ……
    白玉確实是去科研院让人帮忙找有做过教师的知青了。
    今天一大早,两个知青就送了材料过来。
    其中一个就是丁静,来自福海省章平市马头村的那个,也是白玉前世的老乡。
    丁静今年已经三十岁了,是挺早一批的知青,在本地呆了十几年了。
    人像南方姑娘一样小小的,皮肤却黝黑,有一种健康阳光的气质。
    另一个知青叫贾越,是个小伙子,但是看起来是以丁静为主的。
    丁静是个爽朗的姑娘,交了材料之后,就好奇地道:“白副队长,听说您指名找我?”
    她还挺激动的,因为科研院的同事都说在秦家屯公社工作很好。
    白玉笑道:“確实是特意指名找你的,之前遇见过一个马头村的知青,说起过那边的事情,我挺感兴趣的,所以想跟你打听打听。”
    “哦……”丁静有点失望,但还是道,“您想知道什么?”
    “我想问问,你有没有听过一户人家?”
    她报了自己前世爹妈的名字。
    丁静很诧异:“知道啊,跟我一个村的。”
    白玉连忙道:“他家有几个孩子?”
    虽然很奇怪她为什么要这么问……
    但丁静还是老实地道:“我听说是两个儿子。”
    白玉道:“只生了两个吗?会不会今年又生了?”
    “那不能”,丁静道,“我前几天刚给我妈打了电话呢。我妈那个嘴,村里猪下了崽子都告诉我,何况是人。”
    白玉哈哈大笑:“你妈这么逗?”
    丁静尷尬地道:“嗯……我妈是,比较喜欢串门子。”
    白玉心想,那前世的她,压根就没有出生。
    可能是时空造成了什么变化吧。
    不过,这样也好,她心里最后那点掛念没了。
    她转而跟丁静聊起了福海城市开放的事情。
    开放的初期,选定的两个省份,有一个就是福海。
    丁静道:“变化可大了,说是这两年,土地都归私有了,也没有工分制了。然后我们村子里,也有很多人出去打工……”
    这白玉是知道的。
    福海沿海一带很多国有企业已经改了合资,而且大量外资进入,大量些流水线工厂出现。
    许多农村青年出外务工,一个月工资都很高。
    同时有很多商品开始在市面上大量出现,像是皮鞋、衣服之类的,都实现了巨大產量。
    这在那县这种偏远城市,连想都很难想像。
    谈到兴奋处,白玉直接问丁静:“有没有兴趣转到我们公社来工作?”
    丁静心里惦记的就是这个,可是突然谈起了她家乡的事情。
    她本来都死心了。
    结果白玉突然又说起了这个。
    “哈?什么?啊?”
    白玉笑道:“问你有没有兴趣转过来工作?”
    既然是前世的故乡,白玉觉得自己还是有点优势的。
    一旦经济改革,马上打通和福海的商路。
    福海本地人比较认亲,有个福海人带著就会好说话。
    丁静立刻站了起来:“好好好,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白玉愣了愣,然后站起来跟她握握手:“不急,我先跟诸葛所长把调动报告搞好。丁静同志,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旁边的贾越羡慕得都快哭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864/604816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