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三百零七章 向外僱工

第三百零七章 向外僱工

推荐阅读:恶毒师姐和病娇反派HE缠绵游戏驭野清穿之常年失宠张庶妃爱神今天也在修罗场里挣扎当满级大佬穿成圣父变身之神唐萌捕我的高冷总裁老婆重生八零毒妻不好惹重生蜜宠,厉少的甜心小娇妻

    將来的大农场,强制使用了磷肥和鱼骨粉。【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水稻產量提高三倍都是轻的。
    红薯优选优育,產量会更大,亩產十担以上都不稀奇。
    餵养战马还需要种植產量小得可怜的杂粮么?
    红薯从茎叶到块根,那样不能当饲料?
    大批量养猪、养鸡鸭都可以了。
    毕竟,猪肉才是沈麟最喜欢的。
    新城於二月二十日破土动工。
    监军魏无忌又出么蛾子了。
    沈麟不不愿意派兵南下剿匪?
    可以!
    你协防安定县的治安。
    沈麟和一帮军官发愁了。
    按理说,魏无忌这个建议,对瀘水铁城也是有好处的。
    安定县治安良好。
    商业就会飞快恢復过来。
    四县人口好歹过了六十万。
    单单內需就是个庞大的市场。
    没准儿,更大份额的走私生意,也可以开展了。
    沈麟並不会因为,辽军借走私发动了一次夜袭。
    就拒绝其他走私商上门。
    按照俘虏宋新成的说法。
    其他走私商也是求財的。
    八大家如果跟铁城紧密合作。
    一年三五百万的交易额,就跟玩儿似的。
    还完美地避过了府城的商税。
    你都不知道交易细节,怎么徵税?
    如此大的交易额,沈麟完全就是坐地收钱。
    他的玻璃製品和书籍纸张,在辽国全是紧俏货。
    单单运输牲口过来,根本抵消不了货款。
    他需要大量的铜製作明轮桨叶,那就给铜钱好了。
    宋新成活著消息,已经托他安插在安定城的暗线。
    传回了大同府老家。
    所以,他宋家作为八大走私商之首的地位。
    並不会因为他的失踪而动摇。
    他的大儿子宋自立,已经继承家主之位了。
    目前,宋家就是极力支持沈麟恢復走私生意的。
    大家都在等安定府恢復正常。
    至少让李广利消停些。
    沈麟一旦派出两千骑兵巡视整个安定县境。
    水泥坊就不得不多招上千的劳力。
    修城的壮劳力就更缺了。
    “安定东西跨度过百里。”
    “正常巡逻,战马小步慢跑,需要一个时辰。”
    沈麟指著墙上的地图道。
    “如果中途往南北向绕一绕,来回不低於三个时辰。”
    “巡逻嘛,晚上不去。”
    “所以,轻重骑各半,一次出动一千人,分两队。”
    “南北並进!”
    “就算碰到了敌情,也足以等到支援。”
    两班倒,巡查时间为六个时辰。
    足够了。
    大晚上,老百姓也不会出来。
    就算辽军过江,夜袭並不算他们的强项。
    如果来的人更多。
    骑兵更喜欢在大白天正大光明地发动进攻。
    铁军官兵都知道。
    府城传来的告警消息,那另一对辽骑是怎么会儿事。
    反正,情报处安插在沈家集的探子已经確认。
    在那个时间点,沈昂曾经带领二百骑兵悄然出行。
    不用说了。
    哪有什么辽人的袭扰兵马?
    完全是自己人贼喊捉贼好吧?
    沈麟判断。
    应州王作为诺大地域的统治者,麾下铁骑十几万。
    他不会因为损失一万多人马,失踪个大儿子就怒而兴兵。
    没有辽国水师从入海口朔流而上,彻底控制黄龙江江防。
    他很难大规模渡江作战。
    原本偷袭安定的计划很好。
    偏偏在瀘水铁城出了岔子。
    既然不能硬抢了,偷袭行动可一不可再。
    应州大军也折损不起。
    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走私生意。
    至少,应州就在安定对面,相对於整个大辽而言。
    耶律大越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偷袭,去其他地方就好了。
    沈忠元建议道。
    “咱们缺劳力。”
    “不包吃,筑城的半大小子和老头都给到月餉一两二。”
    “既然派兵巡逻。”
    “咱们顺便招募外地劳工吧!”
    “月餉给一两,包吃不包住。”
    “反正,他们早晚可以跟著巡视骑兵上工、回家的。”
    此言一出,大家都一致赞同。
    扩筑城墙只是第一步。
    挖两丈深度的盐湖、覆土成田,才是大工程。
    沈麟欣然同意。
    但要求,必须是壮男、壮妇,凑数的一律不要。
    隨著铁军骑兵轰隆隆地开往各地。
    安定七镇和大批乡村都接到瀘水招募劳工的消息。
    不包住,就麻烦了。
    距离太远,一早一晚就得耽误不少时间。
    人家给足了一两银,还包三顿饱饭。
    你总得干够了五个时辰吧?
    不过,东面二十里內的乡镇百姓还是踊跃前来。
    包括沈家集都不例外。
    如今,距离麦熟还有三个月时间。
    很多百姓,正是青黄不接,在家啃老本的时候。
    难得有如此大规模招工的地方。
    虽说各镇子也在修缮城墙,但都是劳役。
    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有钱拿?
    两天內,南城外就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工地。
    各地赶来的壮男壮妇足足两万人。
    四千铁城百姓摇身一变。
    不是当了各级工头,就是负责大食堂去了。
    真正的苦活儿,全部交给外来的劳工干。
    能跑几里,甚至二十里来瀘水干活的,都是苦哈哈。
    他们何时见过三顿饱饭,连早餐都有鱼汤喝的奢侈生活?
    一个个吃的肚儿溜圆,干活的积极性自然高涨。
    新城墙依然是分段修筑模式。
    先深挖地基,再浇筑水泥墙体,三尺一层的往上叠加。
    不几天功夫,地基就打好了。
    二十里的长度,就像一条灰色长龙横臥在大地上。
    气势恢宏。
    又到了午饭时间。
    渐渐有了红润气色的男女劳工,纷纷去往各食堂排队打饭。
    这么多人,自然没有桌椅板凳供给。
    大伙儿端著冒尖的大陶盆,吃著香喷喷的鱼肉。
    这日子,別提多美了。
    几十个人聚在一堆,往往都是同村的。
    早中晚三顿,总共一个时辰的吃饭时间。
    也是大家难得的休憩和聊天的机会。
    “哈哈,今儿运气不错。”
    “还有羊汤喝!”
    某个上了些岁数的中年人笑骂道。
    “二狗子,才吃几天饱饭,你就嫌弃了?今儿的红烧鲶鱼不好吃?”
    二狗子脸一红,赶紧摇头道。
    “大伯,俺是那不知好歹的人么?”
    “是三癩子说的,就这伙食,瀘水人都吃厌了。”
    “咱们要是迁移进去,顿顿有鱼有肉,该多好呀?”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878/602144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