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辽军异动
推荐阅读:弑天邪帝、邪王宠妃,草包五小姐、最佳特摄时代、红颜魔君归来、桃源小神棍、逆天狂婿、快穿之渣前任洗白指南、不败医神、我在东京签到打卡、无上仙婿(这个赘婿太过豪门!)、
沈忠孝急著上任,每天都跑到水门码头去张望。【google搜索】
这一举动气得沈思思直埋怨,难道就不能多陪女儿待几天么?
水军船队,直到第九天才赶了回来。
这一趟偷袭大同盆地的行动,出了点意外。
沈麟误判了。
北岸辽军並没有因为李广利的袭扰行动,而自乱阵脚,丹水一线的严防死守,持续时间並不长。
安定水军撤离没几天,辽军大部队也散了。
让陈云等人意外的是,这些看著四散的应州大部队,並没有真的回到原本的驻地。
他们好像在大同集结了。
“大人,情况不妙!”
“我们趁夜探查过的好些个地段。”
“至少匯聚了十万辽军轻骑。”
“也就是说,应州的大军来了三分之二。”
旁听的沈忠孝断然道:“不可能全是应州王耶律大越的军队。”
“开什么玩笑?”
“仅仅留下五万人,他怎么防守一千多里的江防?”
哪怕辽国密谍司一如既往的神出鬼没,他们就算探知李广利已经率军南下剿匪,留下的两万安定水军,或许不可能再对北岸发动袭扰。
但是,也只能是或许!
如此广博的地域,真的防御空虚。
不说安定水军了。
沈麟都会心动。
他麾下的一万大军,至少能出动六、七千人,人马具甲。
这其中,重骑就能占一半之数。
还都是百战精锐。
有十艘铁皮舰船,八艘正在改装的五千担运输船。
如此运量,哪儿不能去?
一旦登上空虚的北岸,铁军有破阵弩,磷火弹相助,攻城略地都不在话下。
因此,沈麟不相信应州王会如此大意。
“你们运回来千多匹战马,三万多担粮食,银两也不少。”
“这是抢了人家的輜重部队?”
陈云微微頷首。
“大同辽军太异常,我们不敢轻易动手,怕打草惊蛇。”
“但我也想摸清辽军到底要搞什么鬼?”
“因此,我们选了个隱秘之地,足足蹲守了四天。”
“抢劫是附带的,我就想抓几个有分量的俘虏。”
周尚福一脸激动地道:“老陈这胆子,也是没谁了。”
“那天傍晚,我们派出的哨船,终於发现一支辽军輜重队。”
“负责押送的可是个千户部啊!”
“你们铁军实在胆子大,也足够厉害。”
“五百轻、重骑突袭衝锋,就把上千辽骑打得大败而逃。”
“呵呵,咱们这帮水军,光是搬运物资就累了一身臭汗。”
老二周尚吉忍不住瘪瘪嘴。
“这几天,你不都乐呵个没完。”
“老大人,沈兄弟。”
“上千战马和粮草是小事。”
“咱们截获了人家的餉银,足足二十五万两。”
“別的不说,如今这帮水兵的士气已经爆棚了。”
“人人都嚷著要去登州继续发財呢!”
完全可以理解。
按照大周军作战惯例,战利品一半儿上交朝廷,出战的各级军官分两成。
剩下三成,所有士卒平分。
可这次收穫太大了些,沈麟分走一半,就算三成,也能折算成好几万银子了。
每个兵分到手五、六十两。
各级军官则分更多,队长都得百两银子起。
偏偏,船上就有现银可分。
好傢伙,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吶!
这五艘战船到了东平湖,完全可以移交给友军。
官兵们手里的银子,也可以通过大钱庄或者驛站送回家去。
大周的战死抚恤金才四十两,都足够一个三四口之家,省著点吃喝,坚持好些年了。
也就是说,大伙儿就算把命卖给秦王都值。
这第一次劫掠所得,已经远超抚恤金了好吧?
谁还愿意回去京城,每天点头哈腰的。
为了一两半的月餉,混吃等死?
沈麟预计的没错,这些人一旦开了眼,见了血,有了第一次丰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
內心欲望被激发,只会期望更多。
当然,这样的兵,你指望他们有多高的素质和战斗力。
绝对不可能。
沈麟也不会要这种单纯为了钱財的兵。
但秦王初到登州,他极度需要啊!
好歹这些水军都是熟手。
背井离乡的他们,也只有紧紧跟隨秦王,才能追求最大利益。
沈麟不关心战利品什么的。
他沉声问道:“审问出什么结果没有?”
陈云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我们抓获了三个百户,一个副千户。”
“经过分开审讯,得到的情报很麻烦。”
“辽军密谍联繫了大批走私商货船。”
“最迟三、四月间,他们会突袭太原府。”
“而且,这次应州军只出动了五万人。”
“大辽皮室军却来了十五万。”
嘶!
在场的眾人倒吸一口寒气。
老天爷,辽军真打算孤注一掷?
不……不对。
如果是突袭。
他们的第一目標,当是太原水军。
只有缴获了大批战船,俘虏一批降军。
整个太原黄江段,都將被辽国彻底控制。
沈忠孝手一抖,鬍子揪断了好几根。
他面色铁青,嗓子都有些嘶哑了。
“狗屁的战利品!”
“那点银子战马,跟太原府的安危比起来。”
“轻於鸿毛!”
“沈麟,快想办法,通知太原府戒备啊!”
“嗯嗯……还得急报朝廷。”
沈麟往椅子上一靠,无奈地摊摊手。
“大伯,迟了。”
“已经打草惊蛇了!”
吴七难以置信地问道。
“陈云,老周他们这么一抢你是说?辽军被迫提前发起进攻了?”
陈云也有些沮丧:“我审问完毕,就明白事情严重了。”
“但当时走的太急,船队已经跑出二百多里了。”
“我只得派重骑百户陈虎几人,驾哨船去南岸报讯。”
“也不知道,是否还来得及?”
说完,他朝著沈麟眨眨眼睛。
沈麟秒懂。
陈虎是老人了,他一定会去芦岔角报信。
到时候相信岳父陈天浩,也不会袖手旁观。
之后,就看他们如何散播消息了。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陈家寨屹立这么多年,肯定在太原府埋有暗线。
他们不需要去稟报官府,官府也不会相信。
唯一的办法,就是散播谣言,把审讯结果描述得有鼻子有眼。
信不信,还得看太原府那帮官僚和军將。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猪队友,也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这一举动气得沈思思直埋怨,难道就不能多陪女儿待几天么?
水军船队,直到第九天才赶了回来。
这一趟偷袭大同盆地的行动,出了点意外。
沈麟误判了。
北岸辽军並没有因为李广利的袭扰行动,而自乱阵脚,丹水一线的严防死守,持续时间並不长。
安定水军撤离没几天,辽军大部队也散了。
让陈云等人意外的是,这些看著四散的应州大部队,並没有真的回到原本的驻地。
他们好像在大同集结了。
“大人,情况不妙!”
“我们趁夜探查过的好些个地段。”
“至少匯聚了十万辽军轻骑。”
“也就是说,应州的大军来了三分之二。”
旁听的沈忠孝断然道:“不可能全是应州王耶律大越的军队。”
“开什么玩笑?”
“仅仅留下五万人,他怎么防守一千多里的江防?”
哪怕辽国密谍司一如既往的神出鬼没,他们就算探知李广利已经率军南下剿匪,留下的两万安定水军,或许不可能再对北岸发动袭扰。
但是,也只能是或许!
如此广博的地域,真的防御空虚。
不说安定水军了。
沈麟都会心动。
他麾下的一万大军,至少能出动六、七千人,人马具甲。
这其中,重骑就能占一半之数。
还都是百战精锐。
有十艘铁皮舰船,八艘正在改装的五千担运输船。
如此运量,哪儿不能去?
一旦登上空虚的北岸,铁军有破阵弩,磷火弹相助,攻城略地都不在话下。
因此,沈麟不相信应州王会如此大意。
“你们运回来千多匹战马,三万多担粮食,银两也不少。”
“这是抢了人家的輜重部队?”
陈云微微頷首。
“大同辽军太异常,我们不敢轻易动手,怕打草惊蛇。”
“但我也想摸清辽军到底要搞什么鬼?”
“因此,我们选了个隱秘之地,足足蹲守了四天。”
“抢劫是附带的,我就想抓几个有分量的俘虏。”
周尚福一脸激动地道:“老陈这胆子,也是没谁了。”
“那天傍晚,我们派出的哨船,终於发现一支辽军輜重队。”
“负责押送的可是个千户部啊!”
“你们铁军实在胆子大,也足够厉害。”
“五百轻、重骑突袭衝锋,就把上千辽骑打得大败而逃。”
“呵呵,咱们这帮水军,光是搬运物资就累了一身臭汗。”
老二周尚吉忍不住瘪瘪嘴。
“这几天,你不都乐呵个没完。”
“老大人,沈兄弟。”
“上千战马和粮草是小事。”
“咱们截获了人家的餉银,足足二十五万两。”
“別的不说,如今这帮水兵的士气已经爆棚了。”
“人人都嚷著要去登州继续发財呢!”
完全可以理解。
按照大周军作战惯例,战利品一半儿上交朝廷,出战的各级军官分两成。
剩下三成,所有士卒平分。
可这次收穫太大了些,沈麟分走一半,就算三成,也能折算成好几万银子了。
每个兵分到手五、六十两。
各级军官则分更多,队长都得百两银子起。
偏偏,船上就有现银可分。
好傢伙,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吶!
这五艘战船到了东平湖,完全可以移交给友军。
官兵们手里的银子,也可以通过大钱庄或者驛站送回家去。
大周的战死抚恤金才四十两,都足够一个三四口之家,省著点吃喝,坚持好些年了。
也就是说,大伙儿就算把命卖给秦王都值。
这第一次劫掠所得,已经远超抚恤金了好吧?
谁还愿意回去京城,每天点头哈腰的。
为了一两半的月餉,混吃等死?
沈麟预计的没错,这些人一旦开了眼,见了血,有了第一次丰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
內心欲望被激发,只会期望更多。
当然,这样的兵,你指望他们有多高的素质和战斗力。
绝对不可能。
沈麟也不会要这种单纯为了钱財的兵。
但秦王初到登州,他极度需要啊!
好歹这些水军都是熟手。
背井离乡的他们,也只有紧紧跟隨秦王,才能追求最大利益。
沈麟不关心战利品什么的。
他沉声问道:“审问出什么结果没有?”
陈云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我们抓获了三个百户,一个副千户。”
“经过分开审讯,得到的情报很麻烦。”
“辽军密谍联繫了大批走私商货船。”
“最迟三、四月间,他们会突袭太原府。”
“而且,这次应州军只出动了五万人。”
“大辽皮室军却来了十五万。”
嘶!
在场的眾人倒吸一口寒气。
老天爷,辽军真打算孤注一掷?
不……不对。
如果是突袭。
他们的第一目標,当是太原水军。
只有缴获了大批战船,俘虏一批降军。
整个太原黄江段,都將被辽国彻底控制。
沈忠孝手一抖,鬍子揪断了好几根。
他面色铁青,嗓子都有些嘶哑了。
“狗屁的战利品!”
“那点银子战马,跟太原府的安危比起来。”
“轻於鸿毛!”
“沈麟,快想办法,通知太原府戒备啊!”
“嗯嗯……还得急报朝廷。”
沈麟往椅子上一靠,无奈地摊摊手。
“大伯,迟了。”
“已经打草惊蛇了!”
吴七难以置信地问道。
“陈云,老周他们这么一抢你是说?辽军被迫提前发起进攻了?”
陈云也有些沮丧:“我审问完毕,就明白事情严重了。”
“但当时走的太急,船队已经跑出二百多里了。”
“我只得派重骑百户陈虎几人,驾哨船去南岸报讯。”
“也不知道,是否还来得及?”
说完,他朝著沈麟眨眨眼睛。
沈麟秒懂。
陈虎是老人了,他一定会去芦岔角报信。
到时候相信岳父陈天浩,也不会袖手旁观。
之后,就看他们如何散播消息了。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陈家寨屹立这么多年,肯定在太原府埋有暗线。
他们不需要去稟报官府,官府也不会相信。
唯一的办法,就是散播谣言,把审讯结果描述得有鼻子有眼。
信不信,还得看太原府那帮官僚和军將。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猪队友,也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878/602145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