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寧媛的真正身份
推荐阅读:渡劫渡了一万次、心动:顶级boss的另类宠、最强文物修复大师、神都传奇、穿书后,恶毒女配成了团宠、国家帮我做任务、君主成长计划2、重生后成了暴君朱砂痣、朕的白月光(重生)、离婚!我不干了、
荣昭南没说话,他等著寧媛说。
夏阿婆却眉心拧了拧,先问:“你是怕你养母还会找上门,甚至找到你学校去?”
寧媛觉得老太太確实是个厉害的老太太,她苦笑了一下:“她是肯定会再找来的。”
她顿了顿:“我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反正肯定不是好事,好事也轮不到我。”
唐老也脸色黑了黑:“如果是这样,你高考会受影响。”
一个高考学生,家里拖后腿的三天两头来闹事,怎么能考得好?
寧媛乾脆地道:“所以,我们要马上搬家去县里,我会请老支书帮忙,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的落脚点。”
等高考完了,就去外省读大学,寧锦云还能怎么样?
夏阿婆板著脸,夹了个鸭子腿给寧媛碗里:“这种养母,你乾脆断了往来算了!”
寧媛沉默了一会,才道:“但我爸对我挺好的,会背著我妈给我吃。”
寧锦云刻薄她、教训她的时候,养父寧竹留会护著她,帮她说话,偶尔也会偷偷给她一颗。
虽然寧锦云通常会更生气,骂她更厉害,但这份养父的情,她记著。
上辈子,她嫁给李延第二年,刚把养父和养母接到身边伺候一年多,养父就死了。
她可以不在乎寧锦云,但没办法用同样的態度对待给过自己温暖的寧竹留。
更何况,还有一直很疼她的大哥……大哥对她好,也对养父母很好。
这个家给她好的,坏的都有,並不完全一无是处,冰冷难受。
就是因为这样,她上辈子才捨不得。
“我不想我妈拿我爸和大哥来威胁我,现在是高考前,先躲开,等考上大学,我把你们接出去,再和他们联繫。”
寧媛平静地道。
她还会不捨得养父和大哥,但是会有分寸,更不被寧锦云裹胁。
夏阿婆拧著眉心:“既然你都安排好了,我看最好趁夜里搬走,不要被人看见。”
亲缘难断,寧媛这年纪,想得这么清楚,已经很难得。
唐老爷子却有点迟疑:“但是,我和夏阿婆还没有文件下来,我们能走吗?”
公社里其他下放改造的人,大部分都跟小南一样,渐渐平反恢復了工作或者待遇。
但是他老伴这个地主婆的身份,也確实没有什么能平反的。
寧媛笑了笑,大眼明亮:“这你们放心,我有解决的办法。”
见寧媛那么篤定,两老就放心了,这小丫头办事儿乾脆利落又踏实。
不会骗他们。
几个人定下了搬家日子,就继续吃饭了。
寧媛特地还开了两瓶上周末从县里买来的玻璃瓶橘子汽水。
甜甜的饮料,哪怕带著浓重的工业精味,也似乎缓解了被寧锦云和葛主任搅乱的气氛。
寧媛心情也好多了。
吃甜的,虽然会胖,但果然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人心情好点。
饭后,荣昭南送了两老回了他们的屋子。
然后回到牛棚小屋,他一边打水,一边像隨意地问寧媛:“今天你妈带著好工作来找你,你为什么不同意?”
省教育厅学生处现在是个香餑餑,没关係的大学毕业生都不一定能进去。
她现在算一步到位,还省了上大学的功夫,为什么非要留在乡下?
寧媛一边洗碗,一边嘲讽地道:“我那个妈,我还不知道吗,她要能认识葛主任那种人物,八百年前就能宣扬的整条街都知道。”
葛主任现在说她是寧锦云的好友,这不是扯淡吗?
“再说了,那葛主任看我的眼神,你不觉得像看货吗?”寧媛问。
荣昭南眯了眯狭长的眼:“你是猜测,你妈拿你跟她交易什么?”
寧媛扯扯唇角,用力地把洗好的搪瓷碗一放:“八九不离十,好事都只会发生在我二姐寧美美身上!”
天上只会掉陷阱,不会掉馅饼,她可不想被嘎腰子。
就是不知道她妈到底怎么搭上葛主任的线,又到底拿她交易什么了。
荣昭南看著寧媛冷著脸的样子,忽然想起她家几个孩子的名字。
除了老大是公开领养的烈士遗孤,原本是老名字,连姓都没换。
剩下老二寧卫兵、老三寧美美的名字都是现在常见又流行的“俗”名字。
说白了就是浅薄无深意,隨大流,比他们父母寧锦云和寧竹留的文气都差远了。
但寧锦云和寧竹留以前都是寧家家生佣人,所以是寧家取的。
可寧媛的这个媛字,於《广韵》《集韵》《说文》里提及为音、容貌都美的雅字,常用语境是身世显赫的富贵名媛。
怎么看都和寧卫兵、寧美美完全不是一路货。
荣昭南眯了眯眼:“你是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寧家亲生的,你的名字是你妈妈取的?”
寧媛一边洗碗,一边找了个听起来合理的理由:“我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大姨和我妈说话,就知道了。”
总不能说上辈子知道的,还是寧锦云告诉她的。
人家只会觉得她精神有毛病或者开玩笑。
她顿了顿:“至於我的名字,据说是我外婆取的。”
荣昭南又问:“那你知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吗?”
她外婆也是佣人吧,这么有文化。
寧媛放下洗碗布,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歪著脑袋想了想——
“据说当初外婆在省城锦头巷寧家做奶妈,寧家全家族搬去香港和海外的时候,很混乱和匆忙。”
“我就被装在篮子里,扔在寧家祠堂的角落。”
荣昭南清冷的眼底精光一闪,不动声色地问:“你的意思是,你可能主家寧家的孩子?”
寧媛手里的翡翠玉辣椒是好东西。
寧媛却无奈地笑了起来:“说什么傻话,我就算是寧家的孩子,也不可能是主家的。”
荣昭南见她那么肯定:“你怎么知道?”
寧媛嘆了口气:“因为我外婆就是主家小少爷的奶妈子,她不可能不认得主家的孩子。”
外婆在世时说过,寧家是个很大的家族,整个锦头巷住了三百多人,大部分都姓寧。
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寧家真正富贵的就是主家和亲近的那两系旁支出了好些大人物。
但剩下几百人族人都是依附著討生活,不少人甚至给主家的各產业当佃农、跑货、扛包等打工。
寧家主家和近支的有钱人是不可能扔了自己孩子的。
她猜测自己大概是哪个穷旁支生的,所以才会跑路的时候扔了她。
上辈子,寧锦云曾经瞎扯什么自己被亲父母拋弃,是她跪求外婆外公收养自己的话。
现在细想,寧锦云后半句是假的,但前半句是真的——她確实是亲生父母不要的。
寧媛看著窗外,回忆著外婆说过的话——
“当年不是所有姓寧都能凑齐路费去香港和海外的,锦头巷里,不少人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也要攀著主家的车队去香港。”
不光是寧家这样。
五六十年代,赴港澳的通道即將关闭前,从內地要去香港的很多人家,都是这样的,拋妻弃子的离开。
时间太紧张,用一片混乱形容不为过。
夏阿婆却眉心拧了拧,先问:“你是怕你养母还会找上门,甚至找到你学校去?”
寧媛觉得老太太確实是个厉害的老太太,她苦笑了一下:“她是肯定会再找来的。”
她顿了顿:“我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反正肯定不是好事,好事也轮不到我。”
唐老也脸色黑了黑:“如果是这样,你高考会受影响。”
一个高考学生,家里拖后腿的三天两头来闹事,怎么能考得好?
寧媛乾脆地道:“所以,我们要马上搬家去县里,我会请老支书帮忙,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的落脚点。”
等高考完了,就去外省读大学,寧锦云还能怎么样?
夏阿婆板著脸,夹了个鸭子腿给寧媛碗里:“这种养母,你乾脆断了往来算了!”
寧媛沉默了一会,才道:“但我爸对我挺好的,会背著我妈给我吃。”
寧锦云刻薄她、教训她的时候,养父寧竹留会护著她,帮她说话,偶尔也会偷偷给她一颗。
虽然寧锦云通常会更生气,骂她更厉害,但这份养父的情,她记著。
上辈子,她嫁给李延第二年,刚把养父和养母接到身边伺候一年多,养父就死了。
她可以不在乎寧锦云,但没办法用同样的態度对待给过自己温暖的寧竹留。
更何况,还有一直很疼她的大哥……大哥对她好,也对养父母很好。
这个家给她好的,坏的都有,並不完全一无是处,冰冷难受。
就是因为这样,她上辈子才捨不得。
“我不想我妈拿我爸和大哥来威胁我,现在是高考前,先躲开,等考上大学,我把你们接出去,再和他们联繫。”
寧媛平静地道。
她还会不捨得养父和大哥,但是会有分寸,更不被寧锦云裹胁。
夏阿婆拧著眉心:“既然你都安排好了,我看最好趁夜里搬走,不要被人看见。”
亲缘难断,寧媛这年纪,想得这么清楚,已经很难得。
唐老爷子却有点迟疑:“但是,我和夏阿婆还没有文件下来,我们能走吗?”
公社里其他下放改造的人,大部分都跟小南一样,渐渐平反恢復了工作或者待遇。
但是他老伴这个地主婆的身份,也確实没有什么能平反的。
寧媛笑了笑,大眼明亮:“这你们放心,我有解决的办法。”
见寧媛那么篤定,两老就放心了,这小丫头办事儿乾脆利落又踏实。
不会骗他们。
几个人定下了搬家日子,就继续吃饭了。
寧媛特地还开了两瓶上周末从县里买来的玻璃瓶橘子汽水。
甜甜的饮料,哪怕带著浓重的工业精味,也似乎缓解了被寧锦云和葛主任搅乱的气氛。
寧媛心情也好多了。
吃甜的,虽然会胖,但果然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人心情好点。
饭后,荣昭南送了两老回了他们的屋子。
然后回到牛棚小屋,他一边打水,一边像隨意地问寧媛:“今天你妈带著好工作来找你,你为什么不同意?”
省教育厅学生处现在是个香餑餑,没关係的大学毕业生都不一定能进去。
她现在算一步到位,还省了上大学的功夫,为什么非要留在乡下?
寧媛一边洗碗,一边嘲讽地道:“我那个妈,我还不知道吗,她要能认识葛主任那种人物,八百年前就能宣扬的整条街都知道。”
葛主任现在说她是寧锦云的好友,这不是扯淡吗?
“再说了,那葛主任看我的眼神,你不觉得像看货吗?”寧媛问。
荣昭南眯了眯狭长的眼:“你是猜测,你妈拿你跟她交易什么?”
寧媛扯扯唇角,用力地把洗好的搪瓷碗一放:“八九不离十,好事都只会发生在我二姐寧美美身上!”
天上只会掉陷阱,不会掉馅饼,她可不想被嘎腰子。
就是不知道她妈到底怎么搭上葛主任的线,又到底拿她交易什么了。
荣昭南看著寧媛冷著脸的样子,忽然想起她家几个孩子的名字。
除了老大是公开领养的烈士遗孤,原本是老名字,连姓都没换。
剩下老二寧卫兵、老三寧美美的名字都是现在常见又流行的“俗”名字。
说白了就是浅薄无深意,隨大流,比他们父母寧锦云和寧竹留的文气都差远了。
但寧锦云和寧竹留以前都是寧家家生佣人,所以是寧家取的。
可寧媛的这个媛字,於《广韵》《集韵》《说文》里提及为音、容貌都美的雅字,常用语境是身世显赫的富贵名媛。
怎么看都和寧卫兵、寧美美完全不是一路货。
荣昭南眯了眯眼:“你是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寧家亲生的,你的名字是你妈妈取的?”
寧媛一边洗碗,一边找了个听起来合理的理由:“我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大姨和我妈说话,就知道了。”
总不能说上辈子知道的,还是寧锦云告诉她的。
人家只会觉得她精神有毛病或者开玩笑。
她顿了顿:“至於我的名字,据说是我外婆取的。”
荣昭南又问:“那你知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吗?”
她外婆也是佣人吧,这么有文化。
寧媛放下洗碗布,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歪著脑袋想了想——
“据说当初外婆在省城锦头巷寧家做奶妈,寧家全家族搬去香港和海外的时候,很混乱和匆忙。”
“我就被装在篮子里,扔在寧家祠堂的角落。”
荣昭南清冷的眼底精光一闪,不动声色地问:“你的意思是,你可能主家寧家的孩子?”
寧媛手里的翡翠玉辣椒是好东西。
寧媛却无奈地笑了起来:“说什么傻话,我就算是寧家的孩子,也不可能是主家的。”
荣昭南见她那么肯定:“你怎么知道?”
寧媛嘆了口气:“因为我外婆就是主家小少爷的奶妈子,她不可能不认得主家的孩子。”
外婆在世时说过,寧家是个很大的家族,整个锦头巷住了三百多人,大部分都姓寧。
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寧家真正富贵的就是主家和亲近的那两系旁支出了好些大人物。
但剩下几百人族人都是依附著討生活,不少人甚至给主家的各產业当佃农、跑货、扛包等打工。
寧家主家和近支的有钱人是不可能扔了自己孩子的。
她猜测自己大概是哪个穷旁支生的,所以才会跑路的时候扔了她。
上辈子,寧锦云曾经瞎扯什么自己被亲父母拋弃,是她跪求外婆外公收养自己的话。
现在细想,寧锦云后半句是假的,但前半句是真的——她確实是亲生父母不要的。
寧媛看著窗外,回忆著外婆说过的话——
“当年不是所有姓寧都能凑齐路费去香港和海外的,锦头巷里,不少人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也要攀著主家的车队去香港。”
不光是寧家这样。
五六十年代,赴港澳的通道即將关闭前,从內地要去香港的很多人家,都是这样的,拋妻弃子的离开。
时间太紧张,用一片混乱形容不为过。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937/604671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