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共进
推荐阅读:电竞没有女,朋友!、穿越之旺夫医女、我等你到三十岁gl、毒妃重生:腹黑王爷宠翻天、万界狂尊、次元工作室、睡醒的相府千金[重生]、联盟之离谱的设计师、穹天劫、最强骚操作、
这位太孙妃其实一路上都不怎么接见当地的官员,此时忽然答应进了府衙,当地的大小官员们几乎是排著队的等著覲见。
內外有別,太孙妃当然是不方便见他们这些男的了。
但是自家也有女眷啊!
因此女眷们也都排著队的等著见一见这位太孙妃。
毕竟这位太孙妃之前在武陵府的时候,还促成了当地官员女眷创办善堂,收养女弃婴。
这件事一开始其实没有人看好。
毕竟当地溺女婴成风。
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
可是谁知道那法子竟然真的有用。
当地创建新城之后,新的武陵府弃婴事件大大的减少。
之前也有官员弹劾过,说戚元此举其实並不妥当。
为何只收养女婴,不收养男婴。
结果当时铁御史在朝中就骂回去了。
谁会扔了没问题的男婴?
不知道多少地方,自己死活要生儿子,哪怕是生不出来,那也得费巨大的代价去买一个,或是过继亲朋家的来养著。
这种能继承宗祠的,谁会扔了?
很巧,戚老侯爷带著戚云徵和沈嘉朗到蜀中找到唐明釗门下的第一天,唐明釗就用这个问题来问了两个孩子。
唐明釗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可精神却还是矍鑠,看人的时候,眼神也十分的有神。
此时他带著一点笑意的看著眼前的戚云徵跟沈嘉朗:“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只收养女婴,不收养男婴?”
戚老侯爷有些担忧的看了两个孩子一眼。
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太刁钻了。
御史们都还在吵吵嚷嚷的,吵不出个明白呢。
两个小孩儿又怎么会回答得出这样艰深的问题?
可谁知道,戚云徵稍微思索片刻,就轻声说:“因为只有確定只收养女孩儿,这些女孩儿才能活。”
唐明釗眼睛亮了亮。
虽然他已经碍於赖有德的人情答应了一定要收下这两个孩子,但是其实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毕竟收徒弟不是什么小事。
事关以后自己的名声呢。
可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还真是有点儿聪明在身上的。
戚云徵的话音刚落,旁边的沈嘉朗也紧跟著说:“的確如此,如果不限定收养女孩儿,那么很多人就仍旧会选择杀死女孩儿,而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去。”
对於很多穷人来说,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为什么会选择扔掉女婴让女婴自生自灭?
也就是这个道理。
活不下去的时候,谈什么礼义廉耻?
他们一定会把机会让给家里的儿子,这是他们一贯以来的作风。
好!
唐明釗笑了一声:“这个做法是你们姐姐提出来的,如今看来,你们也不愧是姐弟,想都能想到一块儿去,行了,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戚老侯爷就重重的鬆了口气。
真是万幸啊。
他不远万里的带著两个孩子过来,为的就是能够让唐明釗收下他们。
现在进行的还算是顺利。
这就够了。
他能回去跟元姐儿交差了。
因此他深深地站起身一揖到底:“唐大儒,两个孩子,就交给您了,请您不必顾忌,若有顽劣之处,儘管教养。”
这是一个好的態度。
至少是个明白的人。
所以这样的人情,给了也就给了。
人家既然是个不错的人,唐明釗自然也不会吝嗇,他点了点头:“放心,老侯爷,两个孩子在我这里,不敢说一定会成才,但是却也不会让他们荒废了岁月。”
话说到这里就够了。
戚老侯爷再次深深地道谢。
而后便跟著一道去看过了沈嘉朗和戚云徵的住所。
他们俩被分到了一处山脚下的小院子。
不许带任何的僕人。
更別提是丫头了。
所以一切的生活上的事都要自己来做。
戚老侯爷其实倒是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他老人家以前是出去行军打仗的,什么事儿都得自己来。
但是这两个小娃娃还能行吗?
他有些忧虑的皱了皱眉头。
戚云徵却立即明白了自家祖父的担心,笑著说:“祖父,放心吧,不会的东西我都会学的!”
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少爷的。
戚云徵很想得通。
在家里的时候,姐姐就无数次的告诉过他,一定要吃苦。
不管家里有多少的財富,家里有多少能人厉害的人。
但是他们是他们,自己是自己。
只有自己经歷过的学到的经验才是自己的。
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自己去感受去经歷。
所以他马上就接受了。
沈嘉朗就更不必提了。
他適应的更快。
他的母亲跟他相依为命,到处討生活。
很小很小他就已经学著自己做自己的事。
两个孩子都带著十足的笑意,一点儿也不把这当成什么为难的事。
倒是让戚老侯爷忍不住笑了。
真是好孩子。
家里有这样两个孩子,不管是怎么样,至少以后是不必担心他们败家了。
自古以来都是创业容易守业难。
但是现在他们家,长亭已经去跟在元姐儿身边,这两个孩子跟著唐明釗,看这个样子就知道一定是能吃苦的。
他大笑著夸讚了一声:“好!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们!祖父相信你们!”
他分別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你们是兄弟,一定要记住,凡事要互帮互助,共同共进退,这是祖父对你们的期许,也是你们姐姐对你们的期许,明白了吗?”
戚云徵和沈嘉朗对视一眼,大声应是。
他们本来就相处的很好,在戚元的引导下,两个人好的跟亲兄弟没有任何分別。
现在到了新的地方,以后就只会更加的紧密。
安顿好了他们,戚老侯爷也留下了足够的银子,这才带著眾人打道回府了。
他带著两个孩子来蜀中,见唐明釗,安顿好他们,就已经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里回京城,怎么算也还得又要一个月。
一来一回就將近三个月的时间了。
他心里实在是掛念京城的局势,更掛念出巡的萧云庭和戚元。
人不在京城,收消息的渠道就十分的不便利。
內外有別,太孙妃当然是不方便见他们这些男的了。
但是自家也有女眷啊!
因此女眷们也都排著队的等著见一见这位太孙妃。
毕竟这位太孙妃之前在武陵府的时候,还促成了当地官员女眷创办善堂,收养女弃婴。
这件事一开始其实没有人看好。
毕竟当地溺女婴成风。
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
可是谁知道那法子竟然真的有用。
当地创建新城之后,新的武陵府弃婴事件大大的减少。
之前也有官员弹劾过,说戚元此举其实並不妥当。
为何只收养女婴,不收养男婴。
结果当时铁御史在朝中就骂回去了。
谁会扔了没问题的男婴?
不知道多少地方,自己死活要生儿子,哪怕是生不出来,那也得费巨大的代价去买一个,或是过继亲朋家的来养著。
这种能继承宗祠的,谁会扔了?
很巧,戚老侯爷带著戚云徵和沈嘉朗到蜀中找到唐明釗门下的第一天,唐明釗就用这个问题来问了两个孩子。
唐明釗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可精神却还是矍鑠,看人的时候,眼神也十分的有神。
此时他带著一点笑意的看著眼前的戚云徵跟沈嘉朗:“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只收养女婴,不收养男婴?”
戚老侯爷有些担忧的看了两个孩子一眼。
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太刁钻了。
御史们都还在吵吵嚷嚷的,吵不出个明白呢。
两个小孩儿又怎么会回答得出这样艰深的问题?
可谁知道,戚云徵稍微思索片刻,就轻声说:“因为只有確定只收养女孩儿,这些女孩儿才能活。”
唐明釗眼睛亮了亮。
虽然他已经碍於赖有德的人情答应了一定要收下这两个孩子,但是其实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毕竟收徒弟不是什么小事。
事关以后自己的名声呢。
可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还真是有点儿聪明在身上的。
戚云徵的话音刚落,旁边的沈嘉朗也紧跟著说:“的確如此,如果不限定收养女孩儿,那么很多人就仍旧会选择杀死女孩儿,而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去。”
对於很多穷人来说,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为什么会选择扔掉女婴让女婴自生自灭?
也就是这个道理。
活不下去的时候,谈什么礼义廉耻?
他们一定会把机会让给家里的儿子,这是他们一贯以来的作风。
好!
唐明釗笑了一声:“这个做法是你们姐姐提出来的,如今看来,你们也不愧是姐弟,想都能想到一块儿去,行了,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戚老侯爷就重重的鬆了口气。
真是万幸啊。
他不远万里的带著两个孩子过来,为的就是能够让唐明釗收下他们。
现在进行的还算是顺利。
这就够了。
他能回去跟元姐儿交差了。
因此他深深地站起身一揖到底:“唐大儒,两个孩子,就交给您了,请您不必顾忌,若有顽劣之处,儘管教养。”
这是一个好的態度。
至少是个明白的人。
所以这样的人情,给了也就给了。
人家既然是个不错的人,唐明釗自然也不会吝嗇,他点了点头:“放心,老侯爷,两个孩子在我这里,不敢说一定会成才,但是却也不会让他们荒废了岁月。”
话说到这里就够了。
戚老侯爷再次深深地道谢。
而后便跟著一道去看过了沈嘉朗和戚云徵的住所。
他们俩被分到了一处山脚下的小院子。
不许带任何的僕人。
更別提是丫头了。
所以一切的生活上的事都要自己来做。
戚老侯爷其实倒是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他老人家以前是出去行军打仗的,什么事儿都得自己来。
但是这两个小娃娃还能行吗?
他有些忧虑的皱了皱眉头。
戚云徵却立即明白了自家祖父的担心,笑著说:“祖父,放心吧,不会的东西我都会学的!”
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少爷的。
戚云徵很想得通。
在家里的时候,姐姐就无数次的告诉过他,一定要吃苦。
不管家里有多少的財富,家里有多少能人厉害的人。
但是他们是他们,自己是自己。
只有自己经歷过的学到的经验才是自己的。
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自己去感受去经歷。
所以他马上就接受了。
沈嘉朗就更不必提了。
他適应的更快。
他的母亲跟他相依为命,到处討生活。
很小很小他就已经学著自己做自己的事。
两个孩子都带著十足的笑意,一点儿也不把这当成什么为难的事。
倒是让戚老侯爷忍不住笑了。
真是好孩子。
家里有这样两个孩子,不管是怎么样,至少以后是不必担心他们败家了。
自古以来都是创业容易守业难。
但是现在他们家,长亭已经去跟在元姐儿身边,这两个孩子跟著唐明釗,看这个样子就知道一定是能吃苦的。
他大笑著夸讚了一声:“好!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们!祖父相信你们!”
他分別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你们是兄弟,一定要记住,凡事要互帮互助,共同共进退,这是祖父对你们的期许,也是你们姐姐对你们的期许,明白了吗?”
戚云徵和沈嘉朗对视一眼,大声应是。
他们本来就相处的很好,在戚元的引导下,两个人好的跟亲兄弟没有任何分別。
现在到了新的地方,以后就只会更加的紧密。
安顿好了他们,戚老侯爷也留下了足够的银子,这才带著眾人打道回府了。
他带著两个孩子来蜀中,见唐明釗,安顿好他们,就已经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里回京城,怎么算也还得又要一个月。
一来一回就將近三个月的时间了。
他心里实在是掛念京城的局势,更掛念出巡的萧云庭和戚元。
人不在京城,收消息的渠道就十分的不便利。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950/604721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