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田白大將军
推荐阅读:夺情掠爱,总裁大人请放手、重生九零:鬼瞳女神,超凶哒、独家婚宠:老婆送上门、都市医武仙尊、仙道至尊、都市大御医、三曲异世、精灵之从蛋开始、系统开局召唤猛将、暗恋它是奶糖味的、
在北翼,师生礼仪很复杂。
但今日这堂课十分特殊,礼部特地跟在座师生都確认过,礼仪以最简为宜。
是以学生以抱拳至额作揖行礼,先生抱拳至胸口以下作揖还礼。
只是时安夏仍旧选择了学生礼,放弃了先生礼。
她行完礼,待眾人落座,这才微微一笑也盘腿而坐,“今日要论和书字体,还不能单论和书字体,得从北翼元和帝时期的怀勇大將军说起。”
她檀口一启,配上通身大气端方的气质,便是令人收摄起散漫的心思,都凝神静气听她讲话。
她字正腔圆,又故意压低了声线,使声音没那么纤柔稚气,“都道黄万千老先生家学渊源,祖上也是名流雅士,大儒云集。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位怀勇大將军其实也是黄家儿郎。”
短短几句话,旁人倒没什么震惊的感受,可黄家一眾人却个个眼眶湿润。
儘管这些信息早就从孤本里知道了,但由先生的嘴说出来,让世人皆知,那种激盪的心情无以言表。
他们黄家祖上也是出过武將,出过大將军的!
时安夏继续讲述,“怀勇大將军原本姓黄,名皑承,字明锐。”
仿佛是知道下面人的反应,她便停顿下来。
果然有人举手表示疑问,那人是黄醒月。
他最近正在编撰歷史山川文书,正好在史料上看过这位怀勇大將军,跟时安夏讲的完全不一样。
时安夏便是笑道,“黄大人请讲。”
黄醒月慌忙站起身。
人家叫他“黄大人”,他可不敢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大人”了。
时安夏却是微微笑道,“黄大人请坐下说吧,您挡著后面某位大人了。”
黄醒月下意识扭头一瞧,正好看到明德帝在那笑,嚇得赶紧盘膝而坐。
时安夏这才道,“今日论『和书』,乃是我与各位之间互相学习。我之所以坐在上首,是因为我碰巧知道得比各位多一点。大家不必拘礼,黄大人请讲出您的疑惑。”
对方的谦逊有礼,让那些心里仍有点端著的官员大儒们顿时羞愧起来。
此时,气氛已达融洽。
黄醒月开口道,“元和帝时期的怀勇大將军姓田,名白。”
时安夏点点头,“黄大人说得很对,田白大將军,也就是怀勇大將军,正是今日的主角黄皑承。”
接下来,她简要讲述了黄皑承为何成了田白大將军。
黄皑承自幼热爱习武,总想做一个救百姓於危难的盖世英雄。这在孤本里有明確表述。
但元和帝时期,重文轻武。黄家又世代是文人清流,自不能容弃笔从戎者。
黄皑承被逼著习文,苦恼万分,一气之下,跑了,誓要混出个人样再回黄家。
他化名田白从军,加入了陈原大將军的队伍,从一个无名小卒做起。
陈原大將军早年转战各大城池要塞,最后驻守天围边防重镇。
黄皑承在他麾下屡立战功,了十五年时间,升为怀勇大將军。
在离家过程中,他没有一天不在学习,绝对堪称武將里学识最渊博之人。
且他最擅长的是书法,早年受黄家和外祖徐家的书法影响颇深。
后来的经歷,使他见多识广,广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后,形成了稜角分明,风姿卓绝的独特风格。
黄皑承隨著年纪增长,加上也不是一事无成,开始准备衣锦还乡了。
他写了封书信回家探路,却並未表明他就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怀勇大將军。
他在信里说,这是他自创字体,请家人品鑑。如果可行,他想为此字体取名为“和书”字体。
取名“和书”字体,是因为他征战半生,方知和平最为可贵。
黄家人收到信后喜极而泣,且因那字体大气磅礴,线条精妙,使得黄家人认为,这字体堪为国书字体推而广之。
其实黄家人一直在为北翼的书法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世代努力,如今见到“和书”字体,欣喜若狂,便是等著黄皑承赶紧归家。
可黄家人等了一年又一年,都再没等到黄皑承的只言片语,更没等到他衣锦还乡。
因为自黄皑承寄回第一封家书后,就爆发了“天围之乱”。他和陈原大將军同时在那一役阵亡。
黄家当时还有人陆续写诗文缅怀“天围之乱”阵亡的英雄,甚至点名道姓讚扬田白大將军被敌人以数万大军围攻於天炉山上,却视死如归,寸步不让,为北翼反攻贏得宝贵时间。
但黄家人做梦都没想到,那个田白大將军正是他们黄家苦等多年的儿郎黄皑承。
至於孤本是如何流落在外,差点成了废书,不得而知。还好孤本到处流浪,最终落到了时安夏手中。
那是黄皑承的亲笔手稿,里面有对和书字体的认真讲解,心得体会,也有对过往经歷的描述。
但他从没明確在孤本里指出,黄家就是每朝每代最著名清流世家的黄家,是以也无人联想至此。
眾人听得唏嘘不已。
时安夏前世閒来无聊拿孤本来学著练字,后来练著练著上了癮,便常研究。
她成为惠正皇太后的时候,在一次宫宴上露了一手,使得黄家后人认出那是“和书”字体。
她才知那本孤本正是田白大將军也就是黄皑承所写,有黄皑承给黄家的书信为证。
两相一对应,得出了真相。只可惜黄万千老先生毕生研究和书字体,却没见到孤本。
她这一世还黄家孤本,比上一世提前了很多年,也算了却黄老先生的愿望。
接下来,她讲述了和书字体的精髓所在,以及她自己的心得体会。
黄万千眼含热泪,沉默许久之后,终於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其实先生所写之『和书』字体,已跟我先祖的字体有了很大出入,且形成更精妙的笔法走向,完全可以作为开山鼻祖,自成一派。”
那就是更高的成就了,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巨大诱惑。
时安夏却是想起黄家那些后起之秀上一世是如何与她一起探討研究。
如今更加精妙的笔法走向,又哪里是她一个人的成果?这里面一样有黄家人的心血。
就现在坐在下面的,有好几位都是以后书法界的名家,以宣传和推广“和书”字体为己任。
时安夏眉目沉静,淡淡一笑,“若重新命名,我还是会叫它『和书』,因为我也热爱和平;若在北翼问我『和书』字体的渊源,我会回答,它出自黄家;若列国问我『和书』字体的渊源,我会回答,它出自北翼。”
但今日这堂课十分特殊,礼部特地跟在座师生都確认过,礼仪以最简为宜。
是以学生以抱拳至额作揖行礼,先生抱拳至胸口以下作揖还礼。
只是时安夏仍旧选择了学生礼,放弃了先生礼。
她行完礼,待眾人落座,这才微微一笑也盘腿而坐,“今日要论和书字体,还不能单论和书字体,得从北翼元和帝时期的怀勇大將军说起。”
她檀口一启,配上通身大气端方的气质,便是令人收摄起散漫的心思,都凝神静气听她讲话。
她字正腔圆,又故意压低了声线,使声音没那么纤柔稚气,“都道黄万千老先生家学渊源,祖上也是名流雅士,大儒云集。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位怀勇大將军其实也是黄家儿郎。”
短短几句话,旁人倒没什么震惊的感受,可黄家一眾人却个个眼眶湿润。
儘管这些信息早就从孤本里知道了,但由先生的嘴说出来,让世人皆知,那种激盪的心情无以言表。
他们黄家祖上也是出过武將,出过大將军的!
时安夏继续讲述,“怀勇大將军原本姓黄,名皑承,字明锐。”
仿佛是知道下面人的反应,她便停顿下来。
果然有人举手表示疑问,那人是黄醒月。
他最近正在编撰歷史山川文书,正好在史料上看过这位怀勇大將军,跟时安夏讲的完全不一样。
时安夏便是笑道,“黄大人请讲。”
黄醒月慌忙站起身。
人家叫他“黄大人”,他可不敢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大人”了。
时安夏却是微微笑道,“黄大人请坐下说吧,您挡著后面某位大人了。”
黄醒月下意识扭头一瞧,正好看到明德帝在那笑,嚇得赶紧盘膝而坐。
时安夏这才道,“今日论『和书』,乃是我与各位之间互相学习。我之所以坐在上首,是因为我碰巧知道得比各位多一点。大家不必拘礼,黄大人请讲出您的疑惑。”
对方的谦逊有礼,让那些心里仍有点端著的官员大儒们顿时羞愧起来。
此时,气氛已达融洽。
黄醒月开口道,“元和帝时期的怀勇大將军姓田,名白。”
时安夏点点头,“黄大人说得很对,田白大將军,也就是怀勇大將军,正是今日的主角黄皑承。”
接下来,她简要讲述了黄皑承为何成了田白大將军。
黄皑承自幼热爱习武,总想做一个救百姓於危难的盖世英雄。这在孤本里有明確表述。
但元和帝时期,重文轻武。黄家又世代是文人清流,自不能容弃笔从戎者。
黄皑承被逼著习文,苦恼万分,一气之下,跑了,誓要混出个人样再回黄家。
他化名田白从军,加入了陈原大將军的队伍,从一个无名小卒做起。
陈原大將军早年转战各大城池要塞,最后驻守天围边防重镇。
黄皑承在他麾下屡立战功,了十五年时间,升为怀勇大將军。
在离家过程中,他没有一天不在学习,绝对堪称武將里学识最渊博之人。
且他最擅长的是书法,早年受黄家和外祖徐家的书法影响颇深。
后来的经歷,使他见多识广,广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后,形成了稜角分明,风姿卓绝的独特风格。
黄皑承隨著年纪增长,加上也不是一事无成,开始准备衣锦还乡了。
他写了封书信回家探路,却並未表明他就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怀勇大將军。
他在信里说,这是他自创字体,请家人品鑑。如果可行,他想为此字体取名为“和书”字体。
取名“和书”字体,是因为他征战半生,方知和平最为可贵。
黄家人收到信后喜极而泣,且因那字体大气磅礴,线条精妙,使得黄家人认为,这字体堪为国书字体推而广之。
其实黄家人一直在为北翼的书法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世代努力,如今见到“和书”字体,欣喜若狂,便是等著黄皑承赶紧归家。
可黄家人等了一年又一年,都再没等到黄皑承的只言片语,更没等到他衣锦还乡。
因为自黄皑承寄回第一封家书后,就爆发了“天围之乱”。他和陈原大將军同时在那一役阵亡。
黄家当时还有人陆续写诗文缅怀“天围之乱”阵亡的英雄,甚至点名道姓讚扬田白大將军被敌人以数万大军围攻於天炉山上,却视死如归,寸步不让,为北翼反攻贏得宝贵时间。
但黄家人做梦都没想到,那个田白大將军正是他们黄家苦等多年的儿郎黄皑承。
至於孤本是如何流落在外,差点成了废书,不得而知。还好孤本到处流浪,最终落到了时安夏手中。
那是黄皑承的亲笔手稿,里面有对和书字体的认真讲解,心得体会,也有对过往经歷的描述。
但他从没明確在孤本里指出,黄家就是每朝每代最著名清流世家的黄家,是以也无人联想至此。
眾人听得唏嘘不已。
时安夏前世閒来无聊拿孤本来学著练字,后来练著练著上了癮,便常研究。
她成为惠正皇太后的时候,在一次宫宴上露了一手,使得黄家后人认出那是“和书”字体。
她才知那本孤本正是田白大將军也就是黄皑承所写,有黄皑承给黄家的书信为证。
两相一对应,得出了真相。只可惜黄万千老先生毕生研究和书字体,却没见到孤本。
她这一世还黄家孤本,比上一世提前了很多年,也算了却黄老先生的愿望。
接下来,她讲述了和书字体的精髓所在,以及她自己的心得体会。
黄万千眼含热泪,沉默许久之后,终於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其实先生所写之『和书』字体,已跟我先祖的字体有了很大出入,且形成更精妙的笔法走向,完全可以作为开山鼻祖,自成一派。”
那就是更高的成就了,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巨大诱惑。
时安夏却是想起黄家那些后起之秀上一世是如何与她一起探討研究。
如今更加精妙的笔法走向,又哪里是她一个人的成果?这里面一样有黄家人的心血。
就现在坐在下面的,有好几位都是以后书法界的名家,以宣传和推广“和书”字体为己任。
时安夏眉目沉静,淡淡一笑,“若重新命名,我还是会叫它『和书』,因为我也热爱和平;若在北翼问我『和书』字体的渊源,我会回答,它出自黄家;若列国问我『和书』字体的渊源,我会回答,它出自北翼。”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951/604768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