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楚阳蠢
推荐阅读:气运之异战场、被上校哥哥奸逼日常、顶流他姨是混血小饕餮、蚕食(1V1 病态暗恋)、异世之珠宝加工师、黑道邪皇2新的纪元、复仇四公主的冷血计划、快穿:殿下,别自闭!、逢春(作者:冬天的柳叶)、基建:我在唐朝有座城、
残冬的寒风终於敛了锋芒,枝头抽出几簇新绿。积雪消融的官道上,泥土还带著几分湿冷的腥气。
京城外马蹄声如雷,由远及近震得人心头髮颤。百姓奔走相告,说明德帝的仪仗已至城门。
整个京城都骚动起来。
百姓们顾不得早春的寒意,纷纷涌上街头。
王师凯旋了
礼部官员早已设好香案。
太子殿下及三公九卿身著朝服,在寒风中肃立等候。
今日放晴了。
號角长鸣,城门洞开,但见玄甲铁骑如黑云压顶,当先一面猩红王旗在风中翻卷,上面金线绣的龙纹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百官齐声唱和,恭迎陛下凯旋,声浪如潮,与铁骑踏出的金戈之音在长街交织。
三十六名金甲卫士开道,玄铁战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整齐的鏗鏘之声。
鐫刻著龙纹的玄铁輦车缓缓碾过城门,一阵料峭春风忽然捲起輦帐,隱约可见里面天子端坐的身影。
輦车两侧,出征前意气风发的小將们,骑著战马缓缓而行。
待輦车碾过城门青石界碑的那一刻,眾將士突然齐齐勒马。
铁甲碰撞声中,数十人同时翻身下马,动作整齐得如同一人。染血的战靴落地时竟无一丝杂音,唯有铁甲鳞片相击的细碎声响。
他们牵起韁绳,年轻的脊背挺得笔直。晨光斜照在那些布满刀痕的鎧甲上,折射出森冷的光。
一张张曾经神采飞扬的面容再不见轻狂,如今都凝著化不开的霜雪。
百姓们都在找,“駙马呢?駙马不是主帅吗?”
“手握三十万大军,当之无愧的卫北大將军!怎的没看见?”
百姓的议论声渐渐匯成潮水,漫过凯旋的军阵。
小將们齐齐红了眼睛,喉结不住滚动。排在最后的两位小將突然垂下头,鎧甲缝隙间漏出一声压抑的哽咽。
明德帝和齐公公的眼眶也湿润了。
……
半下午时,碧空如洗,唐星河与马楚阳齐齐跪在听蓝院的青石板上请罪。
轻浅日光將两人的影子淡淡烙在地上,鎧甲未卸,肩头仿似还沾著边关的风沙。
北茴挑开帘子出来传话,“夫人请二位去正厅稍候,她即刻便到。”
唐星河与马楚阳沉默起身,铁甲甲片相撞之声惊飞了檐下棲雀。
待到了正厅,二人只敢挨著檀木椅边缘端坐,背脊挺得比长枪还直,是將士才有的挺拔,早不復当年歪在罗汉榻上嘻嘻哈哈抢蜜饯的模样。
时安夏由北茴搀著缓步而来。薄锦袄子外,月白禙子空荡荡掛在她身上,產后未愈的面色比宣纸还白。
二人豁然起身,甲冑哗啦一声响。
“表妹!”唐星河喉头滚了滚,这声呼唤比边关的朔风还嘶哑。
马楚阳却不跟著喊“表妹”了,突然单膝砸地,玄铁护膝撞出沉闷声响,“楚阳给公主请罪。”
少年的声音像是被砂石磨过,每个字都渗著血。
时安夏在楠木圈椅里缓缓坐下,腕间翡翠鐲子碰著案几,叮噹一声,“出征一趟回来,便不唤『表妹』了?”
她声音轻得像雪落松枝,比往常温柔。
马楚阳猛地低头,一滴泪砸在青砖地上。
他单膝跪著向前挪了半步,鎧甲下摆刮出刺耳的声响,“楚阳蠢!”
少年突然哽住,喉间发出幼兽般的呜咽,“楚阳害了駙马……”
唐星河也踉蹌扑跪过来,满是茧子的手死死攥著佩剑穗子。
这个曾经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此刻哭得像个弄丟人的孩子,“表妹夫是为了救我!”
话未说完,两个人的头已重重磕在地上。正厅里只余鎧甲颤抖的金属声,和窗外不知疲倦的鹊鸣。
良久,时安夏才轻轻抬了抬手,指尖透出瓷白的冷光。“起来罢。你们表妹夫若在,定要笑话你们哭得这般难看。”
二人哭得更厉害。压抑了一路,最爱说话最爱打闹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直到此刻才抖著肩膀痛哭出声。
“第一次是在桂城,我害死了池越。”唐星河仿佛长大了十岁,连曾经清亮的少年音都像是被边关的风雪浸透,变得沧桑凝重起来,“表妹夫罚我二十军棍,问我可服?我说服,可我哪里真懂?”
时安夏认真倾听。
少年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没真的重视。如果不是池越死了,太过沉重悲痛,兴许我还沾沾自喜,得意那是史上伤亡最少的奇袭。”
那是可载进史册,供后人仰望的奇蹟。更有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的名字,將永远鐫刻。
少年缓缓剖白,声音不再有丁点喜悦,是无法言说的沉痛和悲伤。
唐星河话音落,马楚阳的佩刀穗子突然绷断,玛瑙珠子噼里啪啦滚了一地。
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此刻像被抽了脊樑般佝僂下去,额头抵著青砖,“是我……都是我的错。我误以为主帅心里应该是为我们暗里骄傲的,所以一直想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他慟哭,“我蠢,轻信了旁人……”
时安夏垂眸望著茶盏里浮沉的叶梗,听著少年嗓音一点点撕裂。
一字一句像一把钝刀,將那些血淋淋的细节一寸寸刻进她耳中。
每一个字都在她心里拼凑出更完整的画面。
边关的朔风如何卷著雪粒子拍打营帐,夫君的鎧甲如何在月下凝著冰霜,那支本该射向唐星河的箭矢又如何被他用胸膛挡下。
“这个……”唐星河突然哽住,用皸裂的手从贴身的暗袋里捧出几个木刻小人,“表妹夫夜里就著篝火刻的,说是要回京送给你。”
三个木娃娃静静躺在染血的帕子上。最大的那个雕著时安夏惯常的挽髻模样,衣袂线条流畅得仿佛能隨风而动。
看得出,这一个娃娃刻的专注又细致。
另两个小娃娃一个握著木剑,一个扎著双鬟,眉眼都还留著未完工的细碎刀痕。
时安夏伸手去接,却突然看不清了。
眼里蓄满的泪,模糊了视线。
她將娃娃紧紧按在心口,那木料上还沾著边关暗夜里风雪的气息。素来挺直的脊背终於弯折下去,像一张被拉满后突然绷断的弓。
没有號啕,只有大颗大颗的泪砸在木娃娃上面,洇开深色的痕跡。
她连哭都是寂静无声的。
京城外马蹄声如雷,由远及近震得人心头髮颤。百姓奔走相告,说明德帝的仪仗已至城门。
整个京城都骚动起来。
百姓们顾不得早春的寒意,纷纷涌上街头。
王师凯旋了
礼部官员早已设好香案。
太子殿下及三公九卿身著朝服,在寒风中肃立等候。
今日放晴了。
號角长鸣,城门洞开,但见玄甲铁骑如黑云压顶,当先一面猩红王旗在风中翻卷,上面金线绣的龙纹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百官齐声唱和,恭迎陛下凯旋,声浪如潮,与铁骑踏出的金戈之音在长街交织。
三十六名金甲卫士开道,玄铁战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整齐的鏗鏘之声。
鐫刻著龙纹的玄铁輦车缓缓碾过城门,一阵料峭春风忽然捲起輦帐,隱约可见里面天子端坐的身影。
輦车两侧,出征前意气风发的小將们,骑著战马缓缓而行。
待輦车碾过城门青石界碑的那一刻,眾將士突然齐齐勒马。
铁甲碰撞声中,数十人同时翻身下马,动作整齐得如同一人。染血的战靴落地时竟无一丝杂音,唯有铁甲鳞片相击的细碎声响。
他们牵起韁绳,年轻的脊背挺得笔直。晨光斜照在那些布满刀痕的鎧甲上,折射出森冷的光。
一张张曾经神采飞扬的面容再不见轻狂,如今都凝著化不开的霜雪。
百姓们都在找,“駙马呢?駙马不是主帅吗?”
“手握三十万大军,当之无愧的卫北大將军!怎的没看见?”
百姓的议论声渐渐匯成潮水,漫过凯旋的军阵。
小將们齐齐红了眼睛,喉结不住滚动。排在最后的两位小將突然垂下头,鎧甲缝隙间漏出一声压抑的哽咽。
明德帝和齐公公的眼眶也湿润了。
……
半下午时,碧空如洗,唐星河与马楚阳齐齐跪在听蓝院的青石板上请罪。
轻浅日光將两人的影子淡淡烙在地上,鎧甲未卸,肩头仿似还沾著边关的风沙。
北茴挑开帘子出来传话,“夫人请二位去正厅稍候,她即刻便到。”
唐星河与马楚阳沉默起身,铁甲甲片相撞之声惊飞了檐下棲雀。
待到了正厅,二人只敢挨著檀木椅边缘端坐,背脊挺得比长枪还直,是將士才有的挺拔,早不復当年歪在罗汉榻上嘻嘻哈哈抢蜜饯的模样。
时安夏由北茴搀著缓步而来。薄锦袄子外,月白禙子空荡荡掛在她身上,產后未愈的面色比宣纸还白。
二人豁然起身,甲冑哗啦一声响。
“表妹!”唐星河喉头滚了滚,这声呼唤比边关的朔风还嘶哑。
马楚阳却不跟著喊“表妹”了,突然单膝砸地,玄铁护膝撞出沉闷声响,“楚阳给公主请罪。”
少年的声音像是被砂石磨过,每个字都渗著血。
时安夏在楠木圈椅里缓缓坐下,腕间翡翠鐲子碰著案几,叮噹一声,“出征一趟回来,便不唤『表妹』了?”
她声音轻得像雪落松枝,比往常温柔。
马楚阳猛地低头,一滴泪砸在青砖地上。
他单膝跪著向前挪了半步,鎧甲下摆刮出刺耳的声响,“楚阳蠢!”
少年突然哽住,喉间发出幼兽般的呜咽,“楚阳害了駙马……”
唐星河也踉蹌扑跪过来,满是茧子的手死死攥著佩剑穗子。
这个曾经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此刻哭得像个弄丟人的孩子,“表妹夫是为了救我!”
话未说完,两个人的头已重重磕在地上。正厅里只余鎧甲颤抖的金属声,和窗外不知疲倦的鹊鸣。
良久,时安夏才轻轻抬了抬手,指尖透出瓷白的冷光。“起来罢。你们表妹夫若在,定要笑话你们哭得这般难看。”
二人哭得更厉害。压抑了一路,最爱说话最爱打闹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直到此刻才抖著肩膀痛哭出声。
“第一次是在桂城,我害死了池越。”唐星河仿佛长大了十岁,连曾经清亮的少年音都像是被边关的风雪浸透,变得沧桑凝重起来,“表妹夫罚我二十军棍,问我可服?我说服,可我哪里真懂?”
时安夏认真倾听。
少年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没真的重视。如果不是池越死了,太过沉重悲痛,兴许我还沾沾自喜,得意那是史上伤亡最少的奇袭。”
那是可载进史册,供后人仰望的奇蹟。更有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的名字,將永远鐫刻。
少年缓缓剖白,声音不再有丁点喜悦,是无法言说的沉痛和悲伤。
唐星河话音落,马楚阳的佩刀穗子突然绷断,玛瑙珠子噼里啪啦滚了一地。
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此刻像被抽了脊樑般佝僂下去,额头抵著青砖,“是我……都是我的错。我误以为主帅心里应该是为我们暗里骄傲的,所以一直想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他慟哭,“我蠢,轻信了旁人……”
时安夏垂眸望著茶盏里浮沉的叶梗,听著少年嗓音一点点撕裂。
一字一句像一把钝刀,將那些血淋淋的细节一寸寸刻进她耳中。
每一个字都在她心里拼凑出更完整的画面。
边关的朔风如何卷著雪粒子拍打营帐,夫君的鎧甲如何在月下凝著冰霜,那支本该射向唐星河的箭矢又如何被他用胸膛挡下。
“这个……”唐星河突然哽住,用皸裂的手从贴身的暗袋里捧出几个木刻小人,“表妹夫夜里就著篝火刻的,说是要回京送给你。”
三个木娃娃静静躺在染血的帕子上。最大的那个雕著时安夏惯常的挽髻模样,衣袂线条流畅得仿佛能隨风而动。
看得出,这一个娃娃刻的专注又细致。
另两个小娃娃一个握著木剑,一个扎著双鬟,眉眼都还留著未完工的细碎刀痕。
时安夏伸手去接,却突然看不清了。
眼里蓄满的泪,模糊了视线。
她將娃娃紧紧按在心口,那木料上还沾著边关暗夜里风雪的气息。素来挺直的脊背终於弯折下去,像一张被拉满后突然绷断的弓。
没有號啕,只有大颗大颗的泪砸在木娃娃上面,洇开深色的痕跡。
她连哭都是寂静无声的。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951/604783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