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金石可销,永不负卿
推荐阅读:好女绵绵:高冷仙君太难撩、嫁给偏执大佬后、神豪无极限、星辰诀、万古最强驸马、(快穿)沦陷【简体,高H】、九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神级兵王奶爸、终极农民工、都市护花狂兵、
时安夏深知,去梁国这条路註定荆棘丛生。往后岁月,需得他们一家人在刀锋上踏出一条血路来。
眼前的团锦簇,不过是表象。朝堂的激流暗涌,才是真实的生存之境。
她北翼公主的身份迟早会被詬病。那些藏在朝服广袖下的手,时刻准备著在奏章里埋下刀光剑影。
群臣会盯著夫君的后宫做文章,她的三个儿女如何能健康长大,都是从大婚这一刻起,她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她怕吗?
其实她不怕。前世的荆棘密布,便是今生的鎧甲。
况且有夫君挡住风雨,她又有什么好怕?
但她必须把儿女们教好,让他们知道,自己跟別的孩子不同,自出生就比旁人得到更多,是以也必须承受更多。
得与失,从来都是对等的。
是以夫君在书信中与她商议,欲在大婚当日便册立太子。时安夏没有半分迟疑就同意了。
她明白,这是当务之急。
先定下来,才能稳住朝局。
吉时三刻,两国太史令肃立河畔。一人手捧青玉版盟书,一人手持鎏金铜册。
二人同声宣诵:“淮杏汤汤,日月煌煌。以河为证,以山为疆。翼梁永契,秦晋恆昌。沉匣为誓,逆者天殃。”
诵毕,太史令共执金匣。此匣的匣盖浮雕两国以淮杏河为界的疆域图。匣身铸“山河同寿”四字篆文,內铺北斗七星纹锦缎。
龙纹玉带与盟书並置匣中。
“沉匣——”隨著礼官长喝,金匣被五彩丝绳缠绕九匝,由双方十二名金刀侍卫护送沉匣。
入水剎那,以山河为契,两国盟誓礼成。淮杏河突然平静如镜,映出两岸完整倒影,恰似地图上严丝合缝的接壤疆界。
礼官上前,恭敬行礼,“恭请公主移驾。”
时安夏微微頷首,在侍女搀扶下缓步下轿。
河风轻拂,掀起她面前珠帘,露出那张明艷端方的绝世容顏。
威风凛凛的黑犬夜宝儿自她身后跃下鸞驾。它抖了抖油光水滑的皮毛,警惕地环视四周,而后紧跟在主人身侧。
几个孩子也纷纷下轿,肃立在母亲身旁。
此番亮相,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看了个稀奇。
“咦,帝后大婚,怎的皇后还带著几个孩子?”
当然是有许多懂內情的,“瞧你这孤陋寡闻,梁国羽帝是咱们北翼的駙马啊!他们可是三媒六聘的结髮夫妻,有几个孩子有什么稀奇!”
“不,不对啊,怎的一下有三个?”
“公主一胎生了三个孩子,九死一生。駙马若以后不好好对公主,咱们北翼百姓是不答应的。”
“那是那是!”
梁国那头的百姓离得太远,还看不分明,就等著北翼公主过河,能一睹芳容。
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国色天香,能让他们羽帝魂牵梦绕,以半壁江山为聘?
到底是祸国殃民的红顏祸水,还是……谁又说得清呢?
有心思活络的臣子偷偷瞧著羽帝的侧顏,心里已经在琢磨自家適龄的闺女有哪些够得上进宫的条件。
唯有吴贤文和王易等使节团知,他们羽帝恐怕会打破三宫六院的规制,要让那些臣子心思落空了。
两艘画舫驶入河心,分行两岸。
眼力好的会发现,两舟之间连著细细的红线。其实红线是连在两盏青玉卺杯上的。
一只杯盏呈於梁国羽帝。
另一只杯盏呈於北翼公主。
这是要饮合卺酒了。
卓祺然在侧肃立多时,此刻稳步上前。他指尖轻叩青玉卺杯,听音辨质;又以银针试酒,观色验气。直至確认无误,方向西月頷首示意。
西月双手捧著鎏金酒注,神色凝重。这壶合卺酒是於卯时方才启封,由卓祺然亲自验过后贴上硃砂封条,后一直捧在西月手中,从未离手。
羽帝那头,也是一样的谨慎小心。
这场和亲大典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数次推演与防备。每一个步骤,都绝不含糊。
帝后隔河举杯,同时饮尽后,將酒杯掷於河中,取“同甘共苦”之意。
尔后,南雁捧上缠著五彩丝的金剪,剪下一缕时安夏的青丝,被魏屿直以特製的无鏃礼箭承载,稳稳射向对岸朱漆箭靶中央。
羽帝抬手抽出腰间玉具剑,剑光闪过,一截绣著龙纹的袖袍应声而落。礼官俯身將断袍置於莲河灯之上,灯芯浸过松脂,遇水不灭。
断髮意为与过往离散岁月告別,日后与君永不分离。
断袍乃衣冠寄誓,灯载归期。是羽帝的婚誓:此心如磐,永世不移。金石可销,永不负卿。
箭矢破空为阳,河灯逐水为阴,暗合“天地交泰”的吉兆。
礼官朗声唱喏,“吉时已至,恭请公主登舟渡河!”
两岸侍从闻声而动,同时展开朱红锦缎,沿河岸铺就十里长毯。
各三十二名童男童女手持金铃与篮,踏著浅滩缓步前行。篮中洒落的瓣隨河风飘舞,在阳光下映出点点金辉,与河面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一艘朱漆楼船缓缓向著北翼靠岸,船首雕金凤衔珠,船身披掛红绸锦帐。
甲板铺五色土,桅杆悬青铜铃,舵轮嵌合卺玉。
十六名舟子身著靛青箭袖劲装,腰束朱红锦带,手持缠金丝的长篙肃立船侧。每根篙杆中段皆嵌有青玉环,玉上阴刻淮杏河水文脉络。
时安夏轻搭北茴的手臂,缓步踏上檀木跳板。翟衣的裙裾掠过跳板边缘,在河面投下流金般的倒影。
红鹊紧隨其后,左手稳稳牵著身姿挺拔的一一,右手牵著颈系朱红礼带的黑犬夜宝儿。那黑犬步伐庄重,金色铃鐺隨著脚步发出清响。
东蘺俯身为二二整理腰间佩玉后,牵起她的小手。小姑娘雀跃地蹦跳两步,又被轻柔地拉回身侧。
南雁则半蹲著为三三抚平衣襟,才接过她怯生生递来的小手,牵著她上船。
朱漆楼船发出一声清脆长鸣,船动,两岸礼乐声再起。
紧接著,数条楼船向著北翼靠岸,来接公主的送亲队伍渡河。
黄万千神采奕奕领头上船,能亲眼见证先生这场大婚及封后盛典,但觉这一生圆满。
羽帝在朱漆楼船靠岸前,已先至等候。
待时安夏千呼万唤始出来时,他在眾目睽睽下,亲自上前伸手扶她下船。
他牵起她手的剎那,忽然百感交集,仿佛等这一刻,等了千百年悠长的岁月。
眼前的团锦簇,不过是表象。朝堂的激流暗涌,才是真实的生存之境。
她北翼公主的身份迟早会被詬病。那些藏在朝服广袖下的手,时刻准备著在奏章里埋下刀光剑影。
群臣会盯著夫君的后宫做文章,她的三个儿女如何能健康长大,都是从大婚这一刻起,她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她怕吗?
其实她不怕。前世的荆棘密布,便是今生的鎧甲。
况且有夫君挡住风雨,她又有什么好怕?
但她必须把儿女们教好,让他们知道,自己跟別的孩子不同,自出生就比旁人得到更多,是以也必须承受更多。
得与失,从来都是对等的。
是以夫君在书信中与她商议,欲在大婚当日便册立太子。时安夏没有半分迟疑就同意了。
她明白,这是当务之急。
先定下来,才能稳住朝局。
吉时三刻,两国太史令肃立河畔。一人手捧青玉版盟书,一人手持鎏金铜册。
二人同声宣诵:“淮杏汤汤,日月煌煌。以河为证,以山为疆。翼梁永契,秦晋恆昌。沉匣为誓,逆者天殃。”
诵毕,太史令共执金匣。此匣的匣盖浮雕两国以淮杏河为界的疆域图。匣身铸“山河同寿”四字篆文,內铺北斗七星纹锦缎。
龙纹玉带与盟书並置匣中。
“沉匣——”隨著礼官长喝,金匣被五彩丝绳缠绕九匝,由双方十二名金刀侍卫护送沉匣。
入水剎那,以山河为契,两国盟誓礼成。淮杏河突然平静如镜,映出两岸完整倒影,恰似地图上严丝合缝的接壤疆界。
礼官上前,恭敬行礼,“恭请公主移驾。”
时安夏微微頷首,在侍女搀扶下缓步下轿。
河风轻拂,掀起她面前珠帘,露出那张明艷端方的绝世容顏。
威风凛凛的黑犬夜宝儿自她身后跃下鸞驾。它抖了抖油光水滑的皮毛,警惕地环视四周,而后紧跟在主人身侧。
几个孩子也纷纷下轿,肃立在母亲身旁。
此番亮相,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看了个稀奇。
“咦,帝后大婚,怎的皇后还带著几个孩子?”
当然是有许多懂內情的,“瞧你这孤陋寡闻,梁国羽帝是咱们北翼的駙马啊!他们可是三媒六聘的结髮夫妻,有几个孩子有什么稀奇!”
“不,不对啊,怎的一下有三个?”
“公主一胎生了三个孩子,九死一生。駙马若以后不好好对公主,咱们北翼百姓是不答应的。”
“那是那是!”
梁国那头的百姓离得太远,还看不分明,就等著北翼公主过河,能一睹芳容。
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国色天香,能让他们羽帝魂牵梦绕,以半壁江山为聘?
到底是祸国殃民的红顏祸水,还是……谁又说得清呢?
有心思活络的臣子偷偷瞧著羽帝的侧顏,心里已经在琢磨自家適龄的闺女有哪些够得上进宫的条件。
唯有吴贤文和王易等使节团知,他们羽帝恐怕会打破三宫六院的规制,要让那些臣子心思落空了。
两艘画舫驶入河心,分行两岸。
眼力好的会发现,两舟之间连著细细的红线。其实红线是连在两盏青玉卺杯上的。
一只杯盏呈於梁国羽帝。
另一只杯盏呈於北翼公主。
这是要饮合卺酒了。
卓祺然在侧肃立多时,此刻稳步上前。他指尖轻叩青玉卺杯,听音辨质;又以银针试酒,观色验气。直至確认无误,方向西月頷首示意。
西月双手捧著鎏金酒注,神色凝重。这壶合卺酒是於卯时方才启封,由卓祺然亲自验过后贴上硃砂封条,后一直捧在西月手中,从未离手。
羽帝那头,也是一样的谨慎小心。
这场和亲大典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数次推演与防备。每一个步骤,都绝不含糊。
帝后隔河举杯,同时饮尽后,將酒杯掷於河中,取“同甘共苦”之意。
尔后,南雁捧上缠著五彩丝的金剪,剪下一缕时安夏的青丝,被魏屿直以特製的无鏃礼箭承载,稳稳射向对岸朱漆箭靶中央。
羽帝抬手抽出腰间玉具剑,剑光闪过,一截绣著龙纹的袖袍应声而落。礼官俯身將断袍置於莲河灯之上,灯芯浸过松脂,遇水不灭。
断髮意为与过往离散岁月告別,日后与君永不分离。
断袍乃衣冠寄誓,灯载归期。是羽帝的婚誓:此心如磐,永世不移。金石可销,永不负卿。
箭矢破空为阳,河灯逐水为阴,暗合“天地交泰”的吉兆。
礼官朗声唱喏,“吉时已至,恭请公主登舟渡河!”
两岸侍从闻声而动,同时展开朱红锦缎,沿河岸铺就十里长毯。
各三十二名童男童女手持金铃与篮,踏著浅滩缓步前行。篮中洒落的瓣隨河风飘舞,在阳光下映出点点金辉,与河面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一艘朱漆楼船缓缓向著北翼靠岸,船首雕金凤衔珠,船身披掛红绸锦帐。
甲板铺五色土,桅杆悬青铜铃,舵轮嵌合卺玉。
十六名舟子身著靛青箭袖劲装,腰束朱红锦带,手持缠金丝的长篙肃立船侧。每根篙杆中段皆嵌有青玉环,玉上阴刻淮杏河水文脉络。
时安夏轻搭北茴的手臂,缓步踏上檀木跳板。翟衣的裙裾掠过跳板边缘,在河面投下流金般的倒影。
红鹊紧隨其后,左手稳稳牵著身姿挺拔的一一,右手牵著颈系朱红礼带的黑犬夜宝儿。那黑犬步伐庄重,金色铃鐺隨著脚步发出清响。
东蘺俯身为二二整理腰间佩玉后,牵起她的小手。小姑娘雀跃地蹦跳两步,又被轻柔地拉回身侧。
南雁则半蹲著为三三抚平衣襟,才接过她怯生生递来的小手,牵著她上船。
朱漆楼船发出一声清脆长鸣,船动,两岸礼乐声再起。
紧接著,数条楼船向著北翼靠岸,来接公主的送亲队伍渡河。
黄万千神采奕奕领头上船,能亲眼见证先生这场大婚及封后盛典,但觉这一生圆满。
羽帝在朱漆楼船靠岸前,已先至等候。
待时安夏千呼万唤始出来时,他在眾目睽睽下,亲自上前伸手扶她下船。
他牵起她手的剎那,忽然百感交集,仿佛等这一刻,等了千百年悠长的岁月。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4951/604787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