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第124章 中兴之兆臣愿为陛下驱策

第124章 中兴之兆臣愿为陛下驱策

推荐阅读:艺术人生小村魅影三我师弟怎么会是绿茶!开个公司做游戏甜妻密爱:总裁大人别宠我不问南墙总裁的替婚宠妻前男友总想给我分手费[娱乐圈]烟水寒恶毒女配你人设崩了

    姜氏到福宁宫的时候,崔晟在厨房也忙活好了。
    这边才摆上膳,钱和伴着崔谡也赶了来。
    齐安笑道,“我说钱领侍咋还不见人,原来是等着咱们崔同知。”
    崔谡咧嘴笑得欢实,“我鼻子灵着,都别想背着我吃好的。”
    陈老太后招手喊他过去,“自己姐姐家还不是想来就来,饿了就过来,你姐姐那里没合口的,你就往我这里来。”
    兵营里混着,崔谡的脸皮现练得比城墙还厚,“我不会同老太后客套,到时您就照着四碟八碗给我上,我知道您稀罕我呢。”
    陈老太后偏就喜欢他这样,“可不是,除了皇后,我第二个稀罕你。”
    崔谡往崔兰愔那里瞄了一眼,一本正经道:“我有数着,待娘娘生了,我们哪个都要靠后了。”
    陈老太后
    哈哈大笑,“你个促狭的,搁这儿等着我呢。”
    崔谡同陈老太后回过话后,就过来给徐宪见礼,“久仰将军威名,今日得见,荣幸之至。”一反才的插科打诨,很是恭敬有度。
    崔谡进来时,徐宪就注意到他一身的武将朝服,崔晟虽有些特立独行,却脱不出文士的儒雅,崔冕更是武不成文不就,崔家于弓马上早荒疏了,女儿又做了皇后,家里子弟实不必走军途了。
    待崔谡走近了,见他宽背蜂腰,手臂上筋骨蕴着力道,那样高大的一个小子,走路却是无声无息的,竟也是个练家子,虽和皇帝差得远,却也是少见的。
    徐家也是有弓马传承的,虽于功夫上涉猎的少,却会看门道,近身后,通过气息吐纳的韵律,徐宪判断出崔谡的功夫和皇帝是一脉相承。
    他大为惊讶,皇帝竟是这样尽心在培养自己的小舅子,想到宣宁帝对徐家的打压和狠绝,这对比何其扎心。
    分席时没有按男女来,陈太后为首一桌,皇帝、崔兰愔、崔晟、姜氏、崔谡、淑太妃、婉太嫔相陪。
    徐太后为首一桌,徐家六口人相陪。
    然后是钱和、齐安、乐平、高姑姑、夏姑姑等按男女分了两桌。
    入座后,徐宪百感交集,就算是二十年前,徐家最显赫风光时,家里也不敢想会同徐太后这样一家团聚着用顿膳。
    那会儿只有大嫂何氏可以进宫探望徐太后,偶尔才会被徐太后留下用膳,徐家经过何氏才得以和徐太后互通有无。
    陈老太后那一桌,皇帝虽不说话,可陈太后给他夹的菜,他一口没落都吃了。
    皇帝在崔晟和姜氏面前就如寻常人家的女婿一样,崔谡来延华殿,他会起身相迎,这会儿一桌用膳,他也会让着两人先夹菜,做足了女婿的礼数。
    皇后搁陈老太后面前也是无拘无束的,福宁宫的一切都由她当家做主,陈老太后吃几块儿点心都要皇后管着,不知情的,谁都要以为两人是嫡亲的祖母和孙女。
    淑太妃和婉太嫔虽对皇帝有些发怵,可也没耽搁吃喝说笑,婉太嫔一点没夸张,照她那吃法,呆会儿确实要来几颗消食克化的药丸子。
    爱做菜的国丈,饿了就顺着味儿往宫里找饭吃的国舅爷,
    主子用膳,服侍的也另开席一同用膳。
    宫里一家子竟是比外头相处和睦的家族还要亲密无间。
    徐宪看得出来,其中穿针引线的是皇后,皇后虽是玲珑心肝,却待人至诚,上至陈老太后,中至自家姐姐、淑太妃、婉太嫔,下至钱和、齐安、乐平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地信任和维护她。
    可这一切没有皇帝的放任和默许,又怎能持续至今。
    能容着人在他卧榻所在拧成一股势力,却没有猜疑防范,这样的皇帝仅此一例了吧,以小见大,于朝臣国事上他该也有不一般的胸襟。
    家和万事兴,皇帝的家里,帝后一心,尊老爱幼,这是中兴之兆。
    徐宪早年也是好吃的,燕城和山西边地出名的食铺子和酒楼他差不多都光顾过,这会儿尝了崔晟的菜,无一能出其右。
    见别的桌都是风卷残云一样下菜,徐家这桌也放下矜持横扫起来,那样大的菜码,到最后汤汁儿都被徐固和徐毅拌到米里吃了。
    崔晟还怕他们没吃饱,“可要我再添几个菜?”
    徐固和徐毅指着喉咙,“已经到这儿了,再多一口都不成了,崔伯爷的菜真是一绝。”
    “不好这样见外,论起来你们该喊我爹一声‘伯父’。”崔谡过来,自来熟地将手搭在两人肩上,“待馋了,就往我家里去,还可以同我爹点菜。”
    徐固和徐毅开始有些僵硬,崔谡不但是国舅,还是四品的指挥同知,岂是他们这样北地野小子可以结交的。
    崔谡力邀道:“我瞧着你们都是练过的,找一日,我带你们往倾云山围猎去。”
    徐太后对徐固和徐毅道:“立言待人赤诚,有他带着去哪儿我都放心。”
    两人也是好交友的豪爽性子,忙痛快应下来。
    崔晟同徐宪都是三十八岁,崔晟的生辰早两个月,崔谡在这里论上了辈分,崔晟就同徐宪笑道,“那我就拿大了。”
    徐宪回之一笑,拱手喊了声:“崔兄。”
    姜氏也同梁氏说好了,“别总在家里闷着,你没事就带着宁姐儿和真姐儿往我家里挑衣裳样子,我家里点心也好吃。”
    梁氏也大方地应了。
    用了膳,又围着说话,很快过了歇晌的时候。
    皇帝认命地起身,对崔兰愔道:“我得去干活了。”
    崔兰愔摆手打发他道:“去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穷尽也。”皇帝还在对着她念。
    “耕牛不都这样么?”崔兰愔打趣道,扫见皇帝身上的衣袍皱了,她将人拽过来,给皇帝的衣襟和下摆都理平服了。
    “一会儿还不是又那样。”皇帝很不以为然。
    “在我眼前就不行。”崔兰愔推他转过来,又给他后身也整理好了,才放过了。
    难得见到皇帝被管束到还不了口,陈老太后等都憋笑看着,很是乐见。
    皇帝也不介意,负着手带着钱和三人往外走。
    没有恭送,就由着皇帝这样走了?
    徐宪愕然后,两步赶过去,喊住人:“陛下。”
    皇帝不大有精神地转回身,“徐卿有事?”
    徐宪恭身拜下去,“陛下所说之事,臣愿为陛下驱策。”
    皇帝抬手一托一收,一股罡气阻着,徐宪只拜了一半就拜不下去了,他心里惊骇,皇帝的功夫比想的还要深不可测。
    皇帝目视着他,承诺道:“徐卿不负朕,朕必以诚相待。”
    徐宪郑重应道:“臣信陛下。”
    皇帝扔下一句,“明儿来见。”转身出了福宁宫。
    傍晚皇帝回到后殿,崔兰愔盯着他换了便袍,才许他坐了。
    皇帝朝她张臂,崔兰愔笑着投入他怀中,拿手勾着他的衣襟,“我配合得那样好,表叔有什么好处予我?”
    “我上上下下哪里不是你的,想如何还不是由着你?”
    崔兰愔戳着他的胸口,“正经些。”
    皇帝在她隆起的肚子上描摹着,“你都看出什么了?”
    “我还不知道你,既召了人回来,就没想着放人走。”崔兰愔撇嘴看他,“嘴上还要假大方,说来去都由人,还要让人自己开口留下,真是什么好都你占了,信你就被你攥手里了。”
    皇帝闷笑承认道:“皇后知我。”他抓着她手在自己脸上蹭着,“那你怎就配合我了?不怕对不起徐太后?”
    崔兰愔反手捧着他的脸,认真道:“虽然你心机深重,却不屑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只要臣下尽责,你就会为他们托底。”
    皇帝将她箍紧在怀里,“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二日,皇帝于延华殿西阁召见了各部司重臣,让先来一步的徐宪和诸臣见过。
    由不言宣告了,就此改五军都督府为大都督府,任命徐宪为左都督,右都督暂空,统领大郢各级指挥使司,品级同尚书、左右都御史一样,同为正二品。
    统兵权、考核将官、提请升调、军户和屯田、边关换防这些职权都归大都督府。
    兵部则负责武官铨选、军令发布、军需粮饷、武举考功。
    结束了宣宁帝时开始的,军权全归兵部的局面。
    李首辅还没卸下兵部尚书之职,因着他一直抱病不出,这段日子都是兵部左右侍郎主掌兵部之事。
    兵部主官不在,皇帝又是这样强势下令,韩杨两位阁老和万山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兵部两位侍郎对望后,谁都没站出来反驳。
    见识过徐宪骁勇的老臣们都是心潮澎湃,如今悍将回归,北地忧患可解了。
    皇帝重整了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又有了和兵部平分秋色的权力,崔冕欢喜得直发晕,以为自己终于熬出来了。
    他在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的位置上多年,没有辛劳也有苦劳,
    他怎也是皇后的堂伯,他以为皇帝该留用他。
    却没高兴过一刻钟,皇帝发话,大都督府里关键差职上必得真刀真枪的武将担任,无人宁可空着。
    更进一步要求,领虚职的要么回家,要么降品级安排到合适的差职上,二选一,没有第三条路给你走。
    还是徐宪详细考核了,得知这些年五军都督府里核对军户黄册这些都是崔冕管着的,打理得还算井井有条,徐宪就问他愿不愿留下任经历一职。
    经历一职是正五品,都督佥事可是正三品,落差实在太大,不过崔冕也不想就此回家,一横心还是接了经历之职。
    他灰心丧气地回家,不想崔晟和崔昘听说后,却一起来贺他。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5935/606839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