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第135章 长心眼谁都没有多想

第135章 长心眼谁都没有多想

推荐阅读:不问南墙总裁的替婚宠妻前男友总想给我分手费[娱乐圈]烟水寒恶毒女配你人设崩了道系女配拒走剧情黑帝总裁的纯情老婆取向狙击饮唐DOTA牛人纵横异界

    会试期间,崔兰愔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方岱真的很会,到了扬州他也不知怎样说的,第二日就有盐商来了锦衣坊,说是托了方岱的门路找来的,想求皇后娘娘私库里的物件。
    那盐商拉走一抬描金的鱼跃龙门大立屏后,盐商就不断地找过来。
    没几日,扬州那边就传出来,如今盐商们摆阔不看别的,都看你家里有没有皇后娘娘私库里出的东西。
    听得方岱往回传的话后,宋彰和姜奭给这些盐商定了等。
    凡买足三万两银子的为三等,五万两的为二等,十万两往上的为一等,会有盖内府印的定等文书为凭。
    虽不知这份定等文书有何用,只冲着内府的盖印,就足够盐商们拿出去炫耀了。
    这样一弄,盐商们都赶集一样过来,不拘是什么都要,那些家具摆件都是多少套地往回买。
    这下换武将家的坐不住了,本来还不急的,也都往锦衣坊来求东西,武将人家比不了盐商,所以他们求的是小的摆件和料子这些。
    崔兰愔私库里的都出了,她就找来徐太后、淑太妃、婉太嫔,问三人私库里有没有不想留的物件,她可以帮着出了换银子。
    逢年过节,或是生辰,宫妃们都会收不少礼,可礼并不都是可心的,这么些年手里都有不少扔了可惜,留了又用不上的物件。
    崔兰愔一说,三人都翻出老些送过来,还都是一样的说法,让换来的银子都留着给她零花。
    崔兰愔却不肯占这个便宜,让齐安对清了账,如数都送到了三人宫里。
    徐太后三人看到银票上的数额,都吓了一跳,想不到那些用不上的物件能换来这样大的一注财。
    徐太后带头,三人就去了福宁宫,拉着陈老太后,说崔兰愔带着她们发了票大的,商量要用这些银子给小鱼备置些东西。
    才听到皇帝给小公主起了“小鱼”这个小名儿,陈老太后开始也觉着不好听,听了崔兰愔的解释,又听她开口闭口“小鱼”地念着,陈老太后也听顺耳了。
    没几日,延华殿、福宁宫、鸾居宫、宣微宫几处,提起小公主也都是“小鱼”地喊着。
    到这会儿,宫里宫外差不多都知道小公主还没出生已有了小名。
    听三人说了来意,陈老太后却不肯,“小鱼的东西有我这个太祖母备着,哪用上你们。”
    这会儿陈老太后护得什么似的,徐太后三个也不好和她抢,只得先留着银子再找机会。
    才几天的功夫,锦衣坊就名气在外,扬州那边都传开了。
    开张那日,董家的亲朋走后,永嘉公主、端王妃、安王妃、敬王妃和同安郡主、古尚书夫人和古莹、申阁老儿媳和孙女等,自觉和崔家能说得上话的差不多都来了。
    这些人倒不是全为来捧场,从往崔家赴宴开始,崔家女眷穿的衣裳就入了这些人的眼,这会儿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永嘉公主一个人就订了十几身儿,李宜锦也订了八身儿,剩下最少都是三身儿。
    士宦人家女眷的订制都忙不过来,盐商家的女眷也开始结伴往锦衣坊来,这些更是财大气粗,当日摆出来的宫造料子,那是一匹都剩不下。
    这样一来,锦衣坊的订制衣裳都排到了三个月后。
    姜氏在,多少衣裳样式也不愁,缺的是针线上的好手,崔姜两家里做针线的好手都用起来也不够用。
    这阵往外出宫里东西是瞒不住的。
    迁都和往北地用兵的事不能说,崔兰愔早准备放一批宫人,借着这个时机,她开始往外放人,这样就可说换来的银子都用来放赏银了。
    而放出去的宫女里,针线好的就都被锦衣坊招揽过去,人手不足的事就解决了。
    崔兰愔自己都觉出了,她往西阁看奏疏开始,不过短短十来日,她已有了长足的进益。
    很多事摆到眼前,她不但很快能理出头绪,还能走一看三,解决了一件事还能捎带上另一件,然后再布局第三件。
    回到后寝,她同皇帝说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同表叔一起就是长心眼长心窍,宋长史这两日时不时就要打量我一眼,该是觉着我心眼长得太快了。”
    “你不喜欢这样?”
    “谁不喜欢长心眼呢。”
    “崔二猛长了心眼,更要所向披靡了。”
    这么些日子足够崔兰愔明白,她问道:“表叔什么时候往北地去?”
    “点进士以后就走。”皇帝张臂搂住她,一手在她腹上抚着,“你这样的时候我不陪你,反要让你担着朝事,怪我么?”
    崔兰愔头埋到他胸口,“我也不知,知道为着千秋社稷该让你走,可这会儿还说着,我就觉着心里空落落的。”
    她从没如此直白地说过这样的话,皇帝就要捧起她的脸看,崔兰愔却更深地埋到他怀里……
    ***
    三场九日的会试下来,就算南地没有北地的倒春寒,可这阵子一直淅淅沥沥下着微雨,那股潮霉的湿气也够熬人,等放人出来时都是腌菜一样,那个憔悴,那个味儿。
    于一众有气无力的举子中,还能抬头挺胸走出来
    的洪佶显得很是打眼。
    有了上回乡试的经验,这回一家子做足了准备。
    姜氏给备的羊毛毯,崔晟做的肉干和点心,崔兰愔拿来的老参,还有两个月前崔谡教的吐纳凝气之法,让洪佶比别人轻松地扛过了这次会试。
    赶上今日休沐,贡院门前等着接人的不比入场那日来送的少,又是人挨着人,没点子力气根本挤不进去。
    崔谡带着一帮兄弟仍是冲到了最前头,没等洪佶看清,他提的考篮,背的铺盖卷儿就被拿走,跟着人就被崔谡背了起来。
    “我这回好着呢,自己能走,不用背着。”洪佶就要下来。
    姜奭笑着按住他,“你就安心让他背着吧。”他朝边上指了,“这还有两个想背没抢上的呢。”
    洪佶这才看到,崔、姜两家的舅子们外,徐固和徐毅也来了。
    他很是汗颜,“你们这样劳师动众的,我再要考不中,可就对不住了。”
    不想这些大小舅子们却对他信心十足,“大哥(表弟)你必中的。”
    洪佶急忙打断了:“小声些……”
    这些倒是听进去了,却又一致点头:“闷声发大财,我们知道。”
    洪佶抬手抚额,“下回我得给娘子说了,得给你们嘴缝上了再放你们出来。”
    徐固和徐毅一路笑着跟出来,越相处,他们就越喜欢往崔姜两家跑。
    到了崔府,又是长辈们的嘘寒问暖,待沐浴更衣后,崔兰芝已在榻上支了小案,案上一锅熬了两个时辰的鸡粥在冒着香气,洪佶连用了两大碗,放下碗后,直接将被子一裹就睡了过去。
    第二日起来,他就恢复如常了。
    一般是二十余日后放榜,这回却是比以往都快,四月初五日大早,就见四处都张贴了告示,上面写着会于初六日辰正放榜。
    为了第一个看到榜,好些人家初五晚上就使了仆从守在贡院门口。
    崔谡要出衙,他就将看榜的事交给了耿大有。
    会试后,谭士显就找过来,问洪佶要不要将文章默出来,他找几个往年的考官帮着看一下。
    洪佶婉言谢绝了,说不想先乱了心绪,他等着放榜就好。
    谭士显对他更加另眼相看,叹了声:“于心境上,子循不如你多矣。”才走。
    等真到了要放榜,一家子都坐不住,洪佶也谈定不来了。
    要出衙的人都是一样的话,“不管中不中,都使人来告诉一声。”
    才用了早膳,顾氏就带着董湘和姜羡过来,随后常氏、丁氏、崔兰婷、崔甫几个也都来了,将窗户都打开了,一帮人围坐在姜氏屋里明间等着。
    到辰正时,一屋子人都屏住了呼吸,之后就度日如年一样,都觉着过了好久,看向滴漏,才过了不过一刻。
    半个时辰后,忽听得东边门儿传来一阵欢闹声,跟着就是踢踏的跑动声,这些人再一次屏住了呼吸往窗外盯着,手上都攥紧了。
    崔戬、姜羡这些都忘了这会儿可以跑出去问,直到望见满脸喜色往里跑的耿大有,崔戬和姜羡这些才醒起,跳起来就往外跑。
    耿大有不等问就大声喊过来:“中了,佶大爷中了,是第六名,随后传捷报的就到了。”
    从送考那日洪佶让喊他“大哥”,回来后崔谡几个就改了口,家里仆从们也不喊“大姑爷”了,都改口称起了“佶大爷”,崔谡和崔戬就成了“谡二爷”和“戬三爷”。
    崔兰芝忘形地抓住洪佶的手,“你中了。”
    想到他这一年来的苦读,中间又经历了洪家人的背弃,若不是他心性豁达坚定,哪会有今日的考中。
    说着话,崔兰芝的眼泪就不住地滴落。
    洪佶回握住她,“没有你和家里,就没有我的今日。”
    边上姜氏和顾氏已经拥在一起,丁氏过去,姜氏又抱住她,三人在那里又哭又笑地叹着,“中了,咱家大哥儿中了。”
    看着有些呆愣的常氏,崔兰婷知道因着那声“大哥儿”,常氏该是又想起了崔昶。
    她也不问,听得芬哥儿睡醒了在哼唧,进起居间从乳娘怀里抱了芬哥出来,笑嗔道:“瞧你们,这样大的喜事怎么能漏了咱们芬哥儿。”
    没多会儿传捷报的也来了,姜氏豪阔地给了五十两的赏。
    那帮人欢天喜地走后,丫鬟婆子仆从们一起来贺,姜氏又发话家里仆从多发一个月的月银,满院子都是谢赏的、恭贺的声音,比过年时都热闹。
    很快宫里崔兰愔也使了不语过来,送了洪佶一对儿如意。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5935/606840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