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尾声(二)怎么这样快就结束了?……
推荐阅读:神医天赐、无限兑换之旅、钻石甜婚、八十年代锦鲤运、艺术人生、小村魅影三、我师弟怎么会是绿茶!、开个公司做游戏、甜妻密爱:总裁大人别宠我、不问南墙、
王效接到徐宪的军令时,直想骂娘,觉着世人对徐宪的推崇,都言过其实了。
他拿着军令反复看了,还是不敢相信徐宪会配合皇帝做如此离谱的决定。
皇帝就这么带着十八暗麟卫越过乌岭,往鞑喇腹地去了,还是往鞑喇各部族盯红了眼的荆刺原,不但想将野马群带出来,还要将赤乌和扎颜两部连窝端了,可真敢想呐!
皇帝不懂战事,徐宪也不懂么,还有孟箴是死的么,王效越想越暴躁。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按着徐宪的军令行事。
他亲自率两万人马往乌岭以西一带埋伏了,却做好了皇帝回不来的准备。
他很清楚,皇帝一旦出事,大郢必会乱起,到时手里有兵马,哪个也奈何他不得。
所以,一旦有变,他会立即回撤,军令是徐宪下的,皇帝出事也轮不到他担责。
布署好后,王效以为还得等个三五日,没想到第二日天光微亮,人还将醒未醒时,哨探引着两骑人冲过来,那两人马都未下,朝他亮了一面麒麟牌,“是甘陕总兵王大人么,我等是陛下身边的暗麟卫,陛下命王大人分两路包抄赤乌部,我们给王大人引路,随我们走吧。”
王效仍不敢信,“陛下已经得手了?”
麟卫之一回道:“若不是要等王大人这头,陛下带我们能跑出两个来回。”
见王效不知如何解释,另一个圆场道:“陛下是个挑剔的,等的这几日正好给陛下相到了一群好马,不然还得多跑两趟。”
所以,皇帝进了鞑喇腹地,就跟逛自家花园子一样,还悠哉悠哉地给野马群都挑拣了一遍?
他是往应城那边打听过,皇帝武力不俗,他身边的暗麟卫更是了得,三十六麟卫是能护着皇帝于千军万马中全身而退的。
只一般这样的说法都是要打折扣的,皇帝和他的暗麟卫至多有形容的一半实力,他觉着这都是是高估了。
王效还是有些不信,转而问道:“大将军那里?”
“大将军那里比王大人这里快一步,咱们到时,那边该已拿下扎颜部了。”
说着话,那麟卫嘬嘴打了声呼哨,林子里飞出一只灰鸽落到他手上,那麟卫手上麻利地往灰鸽腿上绑了个红绳,喝了声:“去吧。”
灰鸽扑棱着翅膀就往北飞去。
那麟卫解释道:“需得给陛下报个信,他会掐准了时候往外冲。”
王效再不敢拖延,随着带路的麟卫越过乌岭往西行军。
行到半途,他让步军留下策应,带着五千骑兵分兵两路往前急行,于子时到了赤乌部所在的荆刺河滩地。
六月正是草深林密的时节,鞑喇人都在休养生息,这里又是鞑喇腹地,之前大郢兵马分批袭扰也没进过这么纵深,往里的鞑喇各部都是疏于防范,赤乌部也是如此。
这边借着夜色就地休整,又是天将亮未亮时,大地忽地震颤起来,随着轰轰地踢踏声,荆刺原方向一群野马奔腾而出,带出千军万马的阵势。
带路的麟卫一下跃起来,“陛下来了!”
野马最是桀骜不驯,马群之间更不会相融,奔出来的这些足有上百来匹,最少是三个野马群,这会儿虽是狂奔而出,却没有脱离乱跑的,看着散在马群里立在马上控制队形的十几人,居中的那人一身黑衣,手中长鞭翻飞,鞭挥到哪里,野马就朝着鞭落的方向驰骋,就跟给野马划下道儿一样。
那样睥睨纵横的气势,如神兵天将降临,王效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问道:“那是陛下?”
麟卫傲然道:“
当然是陛下!”
望着赤乌部那边已被惊动,好些鞑喇人已打马挥刀杀了过来。
王效再无迟疑,翻身上马,高声喝道:“儿郎们,随我杀进去!”
皇帝深入敌后抄了鞑喇人的家,还是那样悍不可挡,这极大地震撼了王效带来的这些人马。
有这样的皇帝,还怕个毛啊,这两年积攒下来的畏战心理瞬间扔掉了,都跟上王效催马挥刀迎着赤乌部的人马就去了。
能于众多鞑喇部族里争得驻守荆刺原,赤乌部的战力可见一斑,王效麾下之所以畏战,有赤乌部多半的功劳。
所以,认出是王效的人马后,哪怕被抄了后路,赤乌部的人也没太当回事,甚至用鞑喇语说着,要在早饭前杀光了大郢军如何的。
两军对上后,却全不是那回事,别说杀光了,鞑喇人根本杀不到大郢军马。
对面的人马只要一落下风,赶野马的那群人里就有几个踏着狂奔的马群出来,刀锋所过,如割麦苗一样,成片地鞑喇人倒下……
这已够叫人绝望了,战到一半,大郢那边还来了援军。
打头的一员银甲小将,手中的斩|马|刀所过之处,鞑喇人无人能挡其锋芒,而跟着他的那队人马也骁勇非常,很快就冲进鞑喇人的中路,刀下就不见活人,鞑喇人的军心一下就散了。
那银甲小将望见皇帝身边的麟卫出来掠阵,老远就开始喊,“你们收着些手,多给我的儿郎们练练手。”
麟卫里就有人笑着回道:“那给你赶过去吧。”果真兜着鞑喇人往银甲小将那边儿去。
过去就是死路一条,赤乌部的人开始四下逃逸,皇帝下令不必追,伤的不留活口,这一战就结束了。
王效和他的部将们这一刻有种身在梦里的感觉,原以为的恶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拿下了?
半路上策应的人马根本都用不上,甚至连鞑喇人的影子都没瞧见。
拜见皇帝的时候,平时很是能言善道的王效却连句顺溜的话都讲不出来。
皇帝和传说中的一样,根本没话说,加起来就说了“免礼”和“回撤”四个字。
深入敌腹,不能恋战,王效以为只要赶着那群野马走就好。
却见那银甲小将已经熟门熟路地带人进了赤乌部族,将马匹牛羊全赶了出来。
王效看着比他们人马还多数倍的牛马羊群,其中好些还是有孕的,赶着这些回去咋也要四五日,那附近的鞑喇部族不得集结了追杀过来?
那银甲小将看出他的顾虑,笑道:“练兵可不是杀进杀出就完了,何样的境况都要经历了,将来大战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又道,“有陛下和麟卫们给咱们掠阵,多好的机会,正该给鞑喇人些厉害瞧瞧,这回得换他们心生畏惧了。”
王效已知眼前的银甲小将是皇后的弟弟崔谡,他见崔谡在皇帝面前敢说敢做的,就知皇帝很纵容他,很多事都不瞒他。
崔谡如此说法,显然是皇帝的想法。
所以,皇帝是知道他对之前的练兵是应付了事,这才借着引野马回大郢,看着他练兵的?
顷刻间,王效的后背又汗湿了一层。
果然,回程的路上,一拨一拨儿的鞑喇兵马追过来,只要王效的人马顶得住,皇帝和麟卫就不会出手。
好在鞑喇人的主力未出,知道不敌很快就退了。
这样一边拒敌一边赶着马牛羊,待五日后翻过乌岭,王效和他的两万人马已是精疲力尽。
但心气儿却前所未有的足,鞑喇人并没想象中的不可战胜。
乌岭南麓,皇帝这里收到飞鸽传书,皇帝招来崔谡,“朕要回应城,你自己回徐侯那里复命。”
这是王效第一回 见到皇帝脸上带了情绪,难道应城有变故了?
崔谡那边急问,“娘娘那里有事?”
“无甚事。”皇帝话还未落,一个纵跃,人已上了马。
崔谡追上去:“那我也……”
“我是关心则乱,你信我,甚事也不会有。”皇帝不再理他,纵马飞出去,青鳞和赤麟带着十八麟卫跟着催马追上去,很快就望不见影。
***
谨身殿里,古尚书惊疑不定地看向平王:“王爷这是何意?”
平王微微一笑:“古大人何必装傻呢?外头刀剑无眼,还是安坐罢。”
说完,他举步上了丹陛,以睥睨之姿俯视众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只要诸位认我为主,咱们一切照旧。”
古尚书并没有退下,同时申阁老、郑尚书几个也站到了他身边,几人交换了眼神,申阁老上前一步,却不是面向平王,而是背对着丹陛呼吁众人:“陛下和娘娘何等的本事,岂会被眼前这点事困住,大家都别慌神,可不能再做带累妻小的事。”
听他这一说,诸臣想到帝后的种种做为,都不信世上还有能刚猛过这两口子的,又想到这阵子家里夫人的耳提面命,才慌乱的阵脚就稳住了。
狄年走出来站到申阁老这些人里,“我信娘娘无事!”
周衡第二个走过来,“我也信。”
跟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随后越来越多的人聚到申阁老这些人身边,剩下不多的人里,略犹豫后,也都走了过来。
满殿的人,竟都选择相信帝后能翻盘,不肯站平王。
平王眼里带了凉意,“有骨气!”
他往下打了个手势,丹陛下守着的两个黑衣人也未见有何动作,不过手上挥了两下,微细的银光闪过后,就有两名立在墙角的内侍抽搐着倒下。
有人惊呼道:“是中毒!”
这些黑衣人不但能飞身上下,还能射出带毒的器物立即要人性命!
很多人都白了脸。
然而,申阁老等几位重臣未退,聚起的人里虽惶怕,却没人走出来。
看着像黑衣人中带头的上前道:“王爷,待见了血他们就知道好歹了。”话落,他抽出配刀,刻意放慢脚步,往人群里压迫过来。
人群不断往里收缩,却仍是无人退出来,那黑衣人没了耐心,骤然出手,将古尚书拖出来,扬起了手中的刀。
他拿着军令反复看了,还是不敢相信徐宪会配合皇帝做如此离谱的决定。
皇帝就这么带着十八暗麟卫越过乌岭,往鞑喇腹地去了,还是往鞑喇各部族盯红了眼的荆刺原,不但想将野马群带出来,还要将赤乌和扎颜两部连窝端了,可真敢想呐!
皇帝不懂战事,徐宪也不懂么,还有孟箴是死的么,王效越想越暴躁。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按着徐宪的军令行事。
他亲自率两万人马往乌岭以西一带埋伏了,却做好了皇帝回不来的准备。
他很清楚,皇帝一旦出事,大郢必会乱起,到时手里有兵马,哪个也奈何他不得。
所以,一旦有变,他会立即回撤,军令是徐宪下的,皇帝出事也轮不到他担责。
布署好后,王效以为还得等个三五日,没想到第二日天光微亮,人还将醒未醒时,哨探引着两骑人冲过来,那两人马都未下,朝他亮了一面麒麟牌,“是甘陕总兵王大人么,我等是陛下身边的暗麟卫,陛下命王大人分两路包抄赤乌部,我们给王大人引路,随我们走吧。”
王效仍不敢信,“陛下已经得手了?”
麟卫之一回道:“若不是要等王大人这头,陛下带我们能跑出两个来回。”
见王效不知如何解释,另一个圆场道:“陛下是个挑剔的,等的这几日正好给陛下相到了一群好马,不然还得多跑两趟。”
所以,皇帝进了鞑喇腹地,就跟逛自家花园子一样,还悠哉悠哉地给野马群都挑拣了一遍?
他是往应城那边打听过,皇帝武力不俗,他身边的暗麟卫更是了得,三十六麟卫是能护着皇帝于千军万马中全身而退的。
只一般这样的说法都是要打折扣的,皇帝和他的暗麟卫至多有形容的一半实力,他觉着这都是是高估了。
王效还是有些不信,转而问道:“大将军那里?”
“大将军那里比王大人这里快一步,咱们到时,那边该已拿下扎颜部了。”
说着话,那麟卫嘬嘴打了声呼哨,林子里飞出一只灰鸽落到他手上,那麟卫手上麻利地往灰鸽腿上绑了个红绳,喝了声:“去吧。”
灰鸽扑棱着翅膀就往北飞去。
那麟卫解释道:“需得给陛下报个信,他会掐准了时候往外冲。”
王效再不敢拖延,随着带路的麟卫越过乌岭往西行军。
行到半途,他让步军留下策应,带着五千骑兵分兵两路往前急行,于子时到了赤乌部所在的荆刺河滩地。
六月正是草深林密的时节,鞑喇人都在休养生息,这里又是鞑喇腹地,之前大郢兵马分批袭扰也没进过这么纵深,往里的鞑喇各部都是疏于防范,赤乌部也是如此。
这边借着夜色就地休整,又是天将亮未亮时,大地忽地震颤起来,随着轰轰地踢踏声,荆刺原方向一群野马奔腾而出,带出千军万马的阵势。
带路的麟卫一下跃起来,“陛下来了!”
野马最是桀骜不驯,马群之间更不会相融,奔出来的这些足有上百来匹,最少是三个野马群,这会儿虽是狂奔而出,却没有脱离乱跑的,看着散在马群里立在马上控制队形的十几人,居中的那人一身黑衣,手中长鞭翻飞,鞭挥到哪里,野马就朝着鞭落的方向驰骋,就跟给野马划下道儿一样。
那样睥睨纵横的气势,如神兵天将降临,王效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问道:“那是陛下?”
麟卫傲然道:“
当然是陛下!”
望着赤乌部那边已被惊动,好些鞑喇人已打马挥刀杀了过来。
王效再无迟疑,翻身上马,高声喝道:“儿郎们,随我杀进去!”
皇帝深入敌后抄了鞑喇人的家,还是那样悍不可挡,这极大地震撼了王效带来的这些人马。
有这样的皇帝,还怕个毛啊,这两年积攒下来的畏战心理瞬间扔掉了,都跟上王效催马挥刀迎着赤乌部的人马就去了。
能于众多鞑喇部族里争得驻守荆刺原,赤乌部的战力可见一斑,王效麾下之所以畏战,有赤乌部多半的功劳。
所以,认出是王效的人马后,哪怕被抄了后路,赤乌部的人也没太当回事,甚至用鞑喇语说着,要在早饭前杀光了大郢军如何的。
两军对上后,却全不是那回事,别说杀光了,鞑喇人根本杀不到大郢军马。
对面的人马只要一落下风,赶野马的那群人里就有几个踏着狂奔的马群出来,刀锋所过,如割麦苗一样,成片地鞑喇人倒下……
这已够叫人绝望了,战到一半,大郢那边还来了援军。
打头的一员银甲小将,手中的斩|马|刀所过之处,鞑喇人无人能挡其锋芒,而跟着他的那队人马也骁勇非常,很快就冲进鞑喇人的中路,刀下就不见活人,鞑喇人的军心一下就散了。
那银甲小将望见皇帝身边的麟卫出来掠阵,老远就开始喊,“你们收着些手,多给我的儿郎们练练手。”
麟卫里就有人笑着回道:“那给你赶过去吧。”果真兜着鞑喇人往银甲小将那边儿去。
过去就是死路一条,赤乌部的人开始四下逃逸,皇帝下令不必追,伤的不留活口,这一战就结束了。
王效和他的部将们这一刻有种身在梦里的感觉,原以为的恶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拿下了?
半路上策应的人马根本都用不上,甚至连鞑喇人的影子都没瞧见。
拜见皇帝的时候,平时很是能言善道的王效却连句顺溜的话都讲不出来。
皇帝和传说中的一样,根本没话说,加起来就说了“免礼”和“回撤”四个字。
深入敌腹,不能恋战,王效以为只要赶着那群野马走就好。
却见那银甲小将已经熟门熟路地带人进了赤乌部族,将马匹牛羊全赶了出来。
王效看着比他们人马还多数倍的牛马羊群,其中好些还是有孕的,赶着这些回去咋也要四五日,那附近的鞑喇部族不得集结了追杀过来?
那银甲小将看出他的顾虑,笑道:“练兵可不是杀进杀出就完了,何样的境况都要经历了,将来大战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又道,“有陛下和麟卫们给咱们掠阵,多好的机会,正该给鞑喇人些厉害瞧瞧,这回得换他们心生畏惧了。”
王效已知眼前的银甲小将是皇后的弟弟崔谡,他见崔谡在皇帝面前敢说敢做的,就知皇帝很纵容他,很多事都不瞒他。
崔谡如此说法,显然是皇帝的想法。
所以,皇帝是知道他对之前的练兵是应付了事,这才借着引野马回大郢,看着他练兵的?
顷刻间,王效的后背又汗湿了一层。
果然,回程的路上,一拨一拨儿的鞑喇兵马追过来,只要王效的人马顶得住,皇帝和麟卫就不会出手。
好在鞑喇人的主力未出,知道不敌很快就退了。
这样一边拒敌一边赶着马牛羊,待五日后翻过乌岭,王效和他的两万人马已是精疲力尽。
但心气儿却前所未有的足,鞑喇人并没想象中的不可战胜。
乌岭南麓,皇帝这里收到飞鸽传书,皇帝招来崔谡,“朕要回应城,你自己回徐侯那里复命。”
这是王效第一回 见到皇帝脸上带了情绪,难道应城有变故了?
崔谡那边急问,“娘娘那里有事?”
“无甚事。”皇帝话还未落,一个纵跃,人已上了马。
崔谡追上去:“那我也……”
“我是关心则乱,你信我,甚事也不会有。”皇帝不再理他,纵马飞出去,青鳞和赤麟带着十八麟卫跟着催马追上去,很快就望不见影。
***
谨身殿里,古尚书惊疑不定地看向平王:“王爷这是何意?”
平王微微一笑:“古大人何必装傻呢?外头刀剑无眼,还是安坐罢。”
说完,他举步上了丹陛,以睥睨之姿俯视众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只要诸位认我为主,咱们一切照旧。”
古尚书并没有退下,同时申阁老、郑尚书几个也站到了他身边,几人交换了眼神,申阁老上前一步,却不是面向平王,而是背对着丹陛呼吁众人:“陛下和娘娘何等的本事,岂会被眼前这点事困住,大家都别慌神,可不能再做带累妻小的事。”
听他这一说,诸臣想到帝后的种种做为,都不信世上还有能刚猛过这两口子的,又想到这阵子家里夫人的耳提面命,才慌乱的阵脚就稳住了。
狄年走出来站到申阁老这些人里,“我信娘娘无事!”
周衡第二个走过来,“我也信。”
跟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随后越来越多的人聚到申阁老这些人身边,剩下不多的人里,略犹豫后,也都走了过来。
满殿的人,竟都选择相信帝后能翻盘,不肯站平王。
平王眼里带了凉意,“有骨气!”
他往下打了个手势,丹陛下守着的两个黑衣人也未见有何动作,不过手上挥了两下,微细的银光闪过后,就有两名立在墙角的内侍抽搐着倒下。
有人惊呼道:“是中毒!”
这些黑衣人不但能飞身上下,还能射出带毒的器物立即要人性命!
很多人都白了脸。
然而,申阁老等几位重臣未退,聚起的人里虽惶怕,却没人走出来。
看着像黑衣人中带头的上前道:“王爷,待见了血他们就知道好歹了。”话落,他抽出配刀,刻意放慢脚步,往人群里压迫过来。
人群不断往里收缩,却仍是无人退出来,那黑衣人没了耐心,骤然出手,将古尚书拖出来,扬起了手中的刀。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5935/606840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