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杂鱼

推荐阅读:毒宠谋妃万法诡道,我为灵尊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斗罗大陆之本体成神边境守护神遮天之大道韶华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遮天:开局上香荒天帝快穿:绝嗣大佬日日都想和她贴贴卡牌:我在异世重塑华夏五千年

    屋內安静了片刻之后,沈炼才缓缓开口。
    “去岁宗安下狱,至今尚在北镇抚司詔狱,几度病重,幸而回魂。”
    “一个时辰前见过,宗安听闻韃贼入京畿,意欲上书……”
    陈锐咂舌不已,都被下詔狱了,居然还想著国事,不过也估计是因为沈炼这位族兄,不然奏摺都递不上去。
    “弟妹已进京年许,锦衣卫有暗探伏於左右,你以后不要再去了。”沈炼面无表情的说:“此事可能已然被东楼小儿探知,需戒备一二。”
    陈锐迟疑了下,没有將適才发生的事说出口,只应了声。
    沈炼嘆了口气,转而问道:“你何年进学,怎的转为武职?”
    “尚未进学。”陈锐捡著自己能说的说。
    沈束被定海卫学所聘,但卫学实际上与县学、府学一样,进去的学生好点的是廩膳生员,差点的是增广生员,再次也是附学生员。
    说白了,不一定都有资格参加乡试,但都是有秀才功名的。
    只不过卫学和县学、府学有些不同,毕竟是个封闭的学府,就有点像是前世的大型国企一样,没有功名的也能进去旁听。
    陈锐就是这种旁听生。
    “嘉靖二十四年,府试落榜,家中无力供养。”陈锐含糊的说:“后在家中操持庶务,年初长兄病故,父亲也一病不起,所以才入京承袭祖职。”
    在这个时代,別说普通家庭的,就算是家中小有资產的,供养读书人也是很困难的。
    陈锐府试落榜,但他的弟弟却上榜了,之后的院试虽然没有过,但上了副榜,所以家中决定让陈锐放弃举业。
    但陈家其实並不是祖居定海卫的,早年是河南卫世袭百户,陈锐爷爷那一代才迁至定海卫的,没什么產业,也没什么田地。
    所以,陈锐说的“操持庶务”是个好听的说法,实际上是下海……真正意义上的下海。
    三年前,嘉靖二十六年,朱紈攻破双屿岛,陈锐当时就定居在岛上。
    双屿岛上当时居民五千,其中番人近半,中洋混居,光是教堂就不止一两座,可惜现在已经是一片焦土。
    双屿岛被攻破之后,陈锐才回了家,直到今年初长兄病故,父亲不起,才启程入京。
    半途中陈锐水土不服而重病,还好带了些当年出海的兄弟才撑了下来,也是这时候,一个后世的灵魂才乘虚而入,混而为一。
    陈锐解释道:“当年父亲还在河南卫的时候,曾经班军入京,在京营有些朋友,这栋宅子也是托他们租下的。”
    沈炼缓缓点头,对陈锐高看了几眼,其实陈锐与沈束之间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师徒关係,但却入京后登门造访,而且是探听了消息之后还敢登门。
    告辞之前,沈炼低声道:“待得事毕,儘早离京,宗安这边若有消息,我会去信定海卫。”
    “谢过先生。”
    沈炼和周君仁离开之后,陈锐安静的坐在屋子里想了很久,既在琢磨自己会不会因为今天的事情被报復,也在想自己日后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有沈炼这位锦衣卫经歷在,终究是有些好处的,遭到报復的可能性並不会太大,毕竟不管是严东楼还是陈圭,都不会將自己这条小杂鱼放在眼里,再说他们如今自己都是满头包。
    而以后……陈锐前世是个军人,还是个常年在西南边境驻守的军人,虽然喜欢看歷史,但毕竟没有什么底子,走科举这条路,太难太难了。
    陈锐心想,再过两年,东南倭乱倒是自己可以一展身手的好机会,既然穿越到这个时代,终究不甘心默默无闻。
    这时候,胡八等几个兄弟围了过来,其中矮壮的汉子名叫邓宝,低声问道:“大哥,要不要准备准备?”
    陈锐从双屿岛逃生之后,当时浙江、福建两地禁海,朱紈厉行海禁,杀戮颇重,所以陈锐带著十几个兄弟回了定海卫,几年下来关係愈发亲厚。
    说是海商,但实际上沿海的走私商都是不规矩的,陈锐也不是那种好好先生。
    “准备什么?”
    邓宝从腰间取出一把匕首,“今儿买来的,还有几柄腰刀和枪头。”
    胡八在边上小声说:“韃贼都围城了,谁知道……”
    陈锐哑然失笑,倒是没有解释俺答汗杀入京畿实际上是为了逼迫明廷通贡,这场大乱会在十天之內就平息下来,至少是表面上的。
    自己能稳得住心神,但手下的兄弟就未必了。
    “那就准备准备。”陈锐点头道:“別怕银子,买些好货。”
    几个兄弟哄然相应,当年出海,大家也是拿刀持枪的,但沿海卫所糜烂不堪,武器质量极劣,哪里比得上今天买的。
    其实平时京营的武器也很垃圾,只不过现在到了要用的时候,才调出些上品。
    此时此刻,西苑內值班房中,一个肥硕的中年人来回缓缓踱步,眼中有著冷芒闪现,“定海卫百户……沈束……”
    严世蕃今年初升任太常寺卿,但因为父亲严嵩老迈,嘉靖帝许严世蕃隨任侍亲,换句话说,严世蕃承担了至少五成的內阁首辅职责。
    与严嵩不同,严世蕃粗於大局,但性情狠厉,又心细如髮,两日前科道言官纷纷上书提议抚恤周尚文,议諡號,並释放沈束,严世蕃就暗中使人盯著沈宅与周宅。
    如今俺答围城,不管是朝局还是兵权,严世蕃都不敢放鬆一丝一毫的警惕。
    与陈锐想的不同,他这个定海卫百户,早就已经进入严世蕃的眼帘。
    原本严世蕃还只是听下人稟告了声,並没有放在心上,但没想到今日沈炼携周君仁登门与陈锐见面,这就由不得严世蕃狐疑了。
    严嵩与周尚文结仇,就是因为周君仁当年与在后军都督府供职的严世蕃发生衝突,周尚文当面叱责,並將上疏弹劾,逼得严嵩当面致歉。
    如今周尚文病逝一年多,至今无抚恤,无諡號,周家三子恨严家入骨。
    周家三子常年隨周尚文征战,在大同、宣府各军中都极有威望,若是嘉靖帝许抚恤周尚文的话,周家三子就能顺理成章重返军中,大同边军如今已经抵达京畿……仇鸞那个废物能扛得住吗?
    仇家手握兵权立於身侧,这是严世蕃绝对无法接受的。
    这时候,外间有嘈杂声响起,严世蕃皱起眉头,出门看见通政使赵文华正脸色涨红的走来。
    就在刚才,赵贞吉在外间请见严嵩被拒,赵文华正好入值房,隨口说了几句,结果被赵贞吉斥为“权门之犬”。
    严世蕃听著赵文华的哭述,半响后才阴惻惻的说:“適才陛下传令,升赵贞吉为左春坊左諭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奉敕宣諭诸军。”
    赵文华愣了下,登时瞭然道:“下官明白了,赵大洲颇有豪气,当孤身劳军。”
    严世蕃眼神闪烁不定,半响后才开口道:“適才赵大洲提议释沈束,录周尚文战功议諡號。”
    赵文华眨眨眼,“还请东楼公示下。”
    沈束、沈炼、赵贞吉、周尚文、周君仁……一条条线索看似没有任何关联,但在严世蕃脑海中却连了起来。
    虽然没有证据,但严世蕃还是锁定了目標,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徐阶。
    这个职务,这个兼职,是入阁的先兆,如果没有意外,半年之內,徐阶就应该入阁了。
    赵贞吉与徐阶可都是王学门人。
    偏偏赵贞吉又为周尚文、沈束说话。
    严世蕃思虑再三,“遣两人隨侍赵大洲。”
    看赵文华颇为迷茫,严世蕃从桌上拿起那张纸,“此人颇为勇猛,可选之。”
    赵文华低头看了眼,“定海卫百户陈锐?”
    严世蕃心想,虽然还不清楚此人是不是捲入其中,但不过一条小杂鱼罢了,顺手剪除罢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365/608948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