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 第502章 火车餐食(下)

第502章 火车餐食(下)

推荐阅读:重返九五:不负时光不负卿糙汉与娇女分明是攻四的我变成了万人迷[综漫同人]马甲炸了修罗场我要你帝少豪宠:吻安闪婚娇妻初初见你(作者:予我白鹭)龙腾君可思妍【短篇高h】回归线(骨科)

    昨天晚上,苏元正和苏渺吃的正是这种盒饭。
    提供有搭配好的盒饭套餐,包含一荤一素,再加上香喷喷的大米饭。
    不同的肉菜价格有所差异,不过基本上都在一块二左右。
    除了盒饭套餐外,炒粉和炒饭也十分受欢迎。
    它们虽然肉不多,但作为主食的分量很足,而且价格更为便宜,一份只要一块钱。
    很多带著孩子的乘客,买上一份和孩子一起分著吃也能吃饱,有时候分餐的工作人员,看到带孩子的乘客,还会特意多装一些。
    火车上的餐食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直接前往餐车点菜用餐,这正是苏渺等人此刻打算去吃的方式。
    餐车前面掛著今天的菜单,所有菜品都是现点现做,价格要比盒饭高得多。
    然而,每一份菜都如同在餐厅点菜一样,味道鲜美,分量十足,非常適合一家几口人或者几个人凑成一桌共同享用。
    与拥挤不堪的客座车厢截然不同,用餐环境通常都布置得相当不错。
    苏渺观察了一下餐车厢,车窗上掛著乾净整洁的窗帘,座位摆放得较为宽敞,不会显得拥挤,桌上还铺著桌布,並且摆放著插有假的瓶作为装饰。
    苏渺看了看菜单,询问丁老师和父亲想吃些什么,两人都表示让她按照自己喜欢的来点,於是她便隨意点了几样菜。
    一份肉沫茄子一块两毛钱,一份红烧肉一块四毛钱,一份蒜薹炒肉一块三毛钱,一份麻婆豆腐七毛钱。
    接著,她按照每人的饭量,给自己点了两毛钱一碗的小碗米饭,给丁老师和父亲点了三毛钱一碗的大碗米饭。
    这一顿饭吃下来,费的钱足够买四五份盒饭了。
    口袋並不那么宽裕的人,一般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盒饭。
    但在苏渺看来这个价格並不算贵,毕竟这些大厨的手艺是很不错,等於下馆子吃饭了。
    经歷过火车餐食改革的她知道,在进入90年代之后,火车上的售餐制度有了大变化,能在火车上享受到这样好的饭菜,只能且吃且珍惜了。
    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渐渐开始採取餐食承包责任制,不再由铁路局全权负责,也不再是原先卖多卖少一个样了。
    在承包责任制下,承包人只需要上交固定的金额,剩下的钱就是自己的利润了。
    这时候的厨师和售货员,也从铁路职工换成了由承包人僱佣的职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火车上的餐食水准开始大幅度下降。
    承包人是可以自主选择进货渠道的,而在利润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会去选择最便宜的食材,但是这样却无法保证食材质量。
    再加上为了多卖盒饭得到更多的奖励,厨师和业务员开始频繁推出餐车进行售卖,不再明確的分三餐,从早到晚都能再卖饭。
    而放置时间较久的餐品,口感自然无法与原本现炒现吃的相比。
    至於受僱的厨师,掌勺水平也是一个不如一个,到了上一世苏渺毕业的时候,有位同学的表哥才学了几个月的顛勺,买了一张卫生许可证就可以进入餐车做饭了。
    这样的厨师做出来的餐食自然不能和原本酒楼水平的师傅相比,甚至很多人觉得还不如自家做的。
    种种因素堆叠,使得原本高质量的火车餐食水准逐年降低。
    但在火车上,特別是长途火车,想吃上一口热乎饭实在不容易,自己带的不好加热,每个站点离得又远,站点小贩卖的种类也有限。
    饿的时候就得在火车上买,也因为这个垄断性,虽然餐食水平降低了,但是价格却水涨船高,比当时公家经营的时候要高上不少。
    这样一来,抱怨声就更多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並没有持续太久,就被一样东西打破了。
    那就是新式方便麵!
    90年代初,內地与台湾往来频繁起来,看著內地经济开始腾飞,台商开始涌入內地寻求商机。
    抢先一步从台来內地投资食用油生意的魏老板,却遭遇了滑铁卢。
    当时普通的食用油因为有价格补贴,售价仅八毛钱,而他定价两块的高端油,大眾並不买帐。
    就在他即將耗光带来的四千万投资的时候,在火车上获得了新的灵感。
    他从台湾带来用於充飢的方便麵,吸引了周围乘客的纷纷注目。
    实际上,这个时候內地已经有一些方便麵品牌了,比如华丰、双峰等,销量都相当不错。
    但是这些早期的方便麵,都是一块麵饼,加一包辣椒麵、盐、味精组成的调味料,用热水冲开后味道寡淡。
    与魏老板带来的台式方便麵相比,逊色了很多。
    坐在他旁边的乘客被那格外浓郁的香气所吸引,往他碗里一看,里面有面、有蔬菜,甚至还有肉粒等配料,特別诱人,眾人纷纷询问他这面是在哪里买的。
    商业嗅觉敏锐的魏老板,迅速改变策略,集合魏氏其他兄弟在天津建厂。
    看到北方地区陌生人之间通常以师傅互称,决定用“师傅”这个词以显得较为专业。
    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於是便有了k师傅。
    92年8月,未来席捲全国的k师傅红烧牛肉麵正式诞生,藉助一个动画人物形象进行营销,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
    与以前內地原有的几个牌子走清淡路线不同,红烧牛肉麵將一包牛肉酱加进自己的配料里,迅速成为了方便麵界的高端產品。
    而在定价时,他们也是下了功夫做了调查。
    当时內地大眾能买到的方便麵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进口的“高价面”,在机场饭店等地有售,却因价格偏高而难於推广;
    另外一价格极其低廉的袋装面,价格虽然低廉,但口味不好,一般人只做应急之用,平时根本不会想去吃。
    他们结合了解了大眾平均收入,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並没有对k师傅方便麵订很高的价格,取了中等价位,最初售价为1.98元。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393/609310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