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地方特色

推荐阅读:校花的贴身兵王[综漫同人]最强打开了十代目的棺材异形转生最权商玉堂娇色学神王冠穿越民国大商人幸福里燕京闺杀(破案)全能战婿

    农历十一日上午,苏元正驾驶的黑色轿车便驶上了通往阳县的公路。
    苏渺坐在副驾驶位上,手指轻轻敲击著车窗边缘,目光追隨著路边逐渐增多田地。
    小玲乐滋滋的坐在后座,后车厢里装著她提回家的东西还有苏渺特別准备的礼物。
    原本小玲是要搭乘班车回家的,今天去阳县的人很多,之前她想提前去车站买票,如今好了,不用辛苦去车站挤,也不用辛苦提著这么多东西奔波了。
    路上小玲对他们说了不少关於炮龙节的事,相传始於北宋年间,当地民眾通过舞龙炸炮驱散瘟疫,后演变为祈福活动。
    到底有没有这么久,她就不清楚了,反正肯定是从她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时候就有了,上千年的发展歷史是肯定的了。
    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衝击和融合中渐渐演变,最终於清末有了成熟固定的庆祝模式。
    苏渺问道:“小玲姐,你们的炮龙节是属於全民节日吗?每家每户都会参加。”
    “对呀!基本上县里的人家都会做准备的,要买好多的鞭炮,家里也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县里的规模是最大的,有些村里的会自己扎一条舞龙来玩,有的会直接到县上凑热闹!
    反正就是祈福嘛,希望这一整年都能风调雨顺,事事顺心。”
    小玲的家在阳县中心地带,从邕城过去的路程,比去寧县还远了一半,所以他们中午才到。
    他们刚进入县城,就被一阵喧天的锣鼓声吸引,这是遇上了彩架的游行队伍。
    队伍由舞狮开路、舞龙保尾、四台彩架和乐师在中央,队伍长度將近一里。
    乐师们演奏著激昂欢快的曲调,锣鼓声、弦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这场盛大的游行吶喊助威。
    游行队伍所到之处,街道两旁的群眾夹道欢呼,热闹非凡。
    “快看!是彩架游行!”小玲激动地轻拍车窗。
    只见四台装饰华丽的彩架被壮汉们稳稳抬著,每台彩架上都有三四个盛装打扮的孩童,或立或坐,摆出各种戏剧造型。
    一个扮作哪吒的男孩手持火尖枪,额间点著硃砂,神情专注得可爱。
    苏元將车缓缓开到路边停下,他们三人都下了车,站在街边欣赏著这难得一见的架游行。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小玲兴奋地说:“真是幸运,今年竟然有游架,这可不是年年可见的。这架想要精致就得做很长的时间,不止扛架的人,上面的小朋友也是经过训练的,要不上去坚持不了,还会哭鼻子。”
    苏渺目不转睛地看著彩架,好奇地问道:“小玲姐,这些小朋友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会不会很累呀?”
    小玲笑著解释:“肯定会有点累啦,但是他们都觉得能参加彩架游行是一件特別光荣的事情,而且为了这一天,他们都提前训练了好久呢。”
    彩架游行队伍渐渐远去,但那热闹的场景和欢快的音乐似乎还在眼前迴荡。
    苏元他们回到车上,继续朝著小玲家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多,脸上洋溢著节日的喜悦。
    街边的民房也是儘可能的张灯结彩,苏渺往屋內看,还能看到他们准备的各种鞭炮和节庆用品。
    他们来到小玲家时,小玲的父母已在门口等候,热情地迎了上来。
    小玲开心地向父母介绍苏家父女,小玲的父母连忙將他们请进屋里,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果,十分热情。
    他们来之前小玲已经提前打电话通知了,他们紧张地做了不少准备,毕竟要接待的可是女儿的老板呢!必定要上心才成的。
    已经到了午餐时间,自然是准备了一大桌的好菜,但是苏渺和苏元正却对那碗酸溜溜的米粉特別感兴趣。
    “小玲姐,这就是传说中的阳县酸粉了吧!看起来和邕城的干捞粉还真是不一样!”苏渺说道。
    小玲回答道:“对呀!我们这酸粉也是歷史悠久了,据说还有古籍记载呢,书中道『酸甜爽口,解馋下酒,一醉方休;饱食不腻,醉食解酒,祛邪去灾,回味永久』。”
    小玲妈妈在帮他们配酸粉,笑道:“其实酸粉毕竟適合夏天吃的,天气热的时候吃不下饭,一碗酸粉下肚,神清气爽!不过,你们难得来一趟,我们就想让你们尝一尝这里的特色。”
    碗里装好宽扁雪白的米粉,配上爽口的黄瓜丝、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再將酸甜的酱汁拌进去,佐以叉烧、炸肉等荤菜。
    一碗有荤有素有主食,色香味俱全的阳县酸粉就做好了。
    苏渺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米粉爽滑,酱汁酸甜中带著微微的辣,炸肉的酥脆与黄瓜的清爽在舌尖交织,果然名不虚传。
    小玲的父亲有双巧手,以前大队上的舞龙他都是有参与製作的。
    可是今年他的风湿犯了,实在难以支撑,於是便在旁指导,让年轻人动手去做了,这也算是完成了传承的更新换代。
    家里有不少他做的与炮龙节相关的手工艺品,比如精致的小龙灯、用竹子编制的小龙模型等。
    工作檯上还摆著一条未完工的小龙,鳞片是用磨好的竹片串成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处处都透露著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传承。
    看到苏渺对这些十分喜欢,他也很高兴,大手一挥送了好多。
    炮龙节最热闹的舞炮龙要到晚上才进行,苏渺和父亲参加的话,晚上肯定是赶不回邕城的,得在阳县住一晚。
    在小玲家聊天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半,苏渺说要找一个住宿的旅馆。
    虽然小玲的父母开口留他们住宿,但是这样未免太麻烦別人了,所以苏渺还是决定到县里的招待所住。
    招待所离小玲家很近,走路也就五分钟而已。
    小玲父亲说道:“要不把车放在我们家门口吧,需要用的时候再过来开。招待所正对著大街,今天晚上街上肯定人山人海,还扔炮,要是剐蹭到就不好了,放在自家门口我们还能看著些。”
    苏渺感激他的细心,回应道:“好的呀!谢谢覃叔叔!”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393/609313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