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卖到京城

推荐阅读:最强龙魂纨绔战神(综合)模拟人生:负心人不复为妾(重生)重生之二代富商重生之黑暗纪元前妻彪悍惹不起绝对主角[快穿]千万别惹药修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回京之前,苏渺已经將木瓜丝和软薑的生產线做了升级,这个月又增加了自动化设备,產量相较於上个月,又翻了一倍。
    目前的產量在满足了邕城销售之后,还有一成剩余,苏渺打算拉来京城销售。
    清晨六点的邕城火车站笼罩在薄雾中,三月份的回南天,空气黏腻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虫蚁开始多了起来。
    苏惠跺了跺脚驱散腿上的蚊子,帆布鞋踩在潮湿的地面上发出 “噗嗤” 的声响。
    她身后停著一辆解放卡车,工人们正忙著把印有“苏记”红字的纸箱搬进货运车厢。
    “最后一箱搬上去了,按渺渺说的,一千斤木瓜丝和五百斤软薑,都是用的最新包装。”虎子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在发货单上打了个勾。
    “好的,辛苦了虎子叔!这批包装是专供京城的,渺渺说京城那边的人对这种民族特色很感兴趣。”
    苏惠踮起脚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货物的捆绑情况,確保在长途运输中不会出现晃动。
    “呜——”火车鸣笛声划破晨雾,缓缓启动时,东边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
    苏惠望著远去的列车,心里默默祈祷著这批货物能平安抵达京城,为苏记打开新的市场。
    三天后的京城火车站,蒸汽机车喷出的白雾与早春的寒意交织,在站台上空瀰漫成一片朦朧的纱帐。
    苏渺和父亲请了一队专门在火车站帮忙运大宗货物的工人,按火车预计到达时间来站台准备接货。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苏渺踮脚张望著货运车厢的方向,她今天穿著蓝布袄,壮族纹样的领口別著枚小巧的铜別针,在灰扑扑的人群里格外亮眼。
    “苏老板!9號车厢在那边!”梁工头的喊声穿透嘈杂,他正指挥几个工人將蒙著油布的板车往月台边推。
    工人们先將货物从车厢里搬下来,让他们检查之后再拉上货车。
    苏渺和父亲仔细检查了每一箱货物,虽然有两箱外包装在运输途中被压,出现了破损,但里面的木瓜丝和软薑包装都完好无损。
    她鬆了口气,笑著对父亲说:“爸,看来我们的新包装挺结实的。”
    苏父点点头,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走,赶紧运回去,趁早上架。”
    店铺那边的小院子实在太小,只能供平日里后厨使用,这些货是堆放不下的。
    好在他们租住的小院子里还有空房,正好拿来做临时的库房。
    加上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再考虑到京城的消费情况,最后定价比在邕城高八成。
    苏元正有些忐忑地说:
    “渺渺,这定价会不会有些高呀?毕竟比邕城贵了这么多。”
    “应该还好,毕產量有限,我们在这也不是靠薄利多销,特地换了个包装,走精品特產路线。
    目前木瓜丝足量供给邕城后,也就剩个一千到一千两百斤,软薑还要少些,每天店里要是能卖出三十多瓶那就刚好消化完。
    先试一试吧,要是不行再改变策略。”
    父女俩將两箱木瓜丝和一箱软薑搬上三轮车回到店里。
    前几天,苏元正动手做了个木製格子柜放在收银台后面,將木瓜丝和软薑一罐罐摆上去,排列整齐,確实让人看著有想要购买的衝动。
    特別是苏渺重新设计定製的包装,深绿的底色上浮著木,苏记的標誌醒目而大气,角落里还印了首简短的壮语山歌,每一个细节都彰显著独特的民族风情。
    罐子里的美食也是有红色的元素,交辉相映真是红配绿,赛狗……不是!不是!超美丽!
    货还没摆完,食客们就已经被这抹鲜亮的色彩吸引了目光。
    常来吃饭的李婶凑近柜檯,眯著眼打量那精致的罐子,脸上写满好奇:
    “渺渺,你们把邕城的木瓜丝和软薑带来京城卖了?这包装得劲儿啊!和之前的不一样。”
    苏渺笑著拧开一罐木瓜丝的样品盖子,酸甜香气立刻飘出来:
    “李婶您尝尝,还是原来的配方,就是换了新衣裳,包装是京城特供呢,连邕城都没有。”
    李婶用牙籤挑起一根金黄的木瓜丝,入口脆爽,熟悉的滋味让她眼睛一亮:
    “好吃!不知道是不是很久没吃到,感觉比之前你给我吃的还好。这罐子的图案看著就上档次,过年送礼也体面,多少钱一罐?”
    “木瓜丝是一块八一罐,一斤装的软薑是三块五一罐,半斤装也是一块八,买一罐的话是用塑胶袋来装,如果买两罐,可以搭赠送一个硬纸礼袋,送人会更好些。”
    苏渺拿出搭配的礼袋,外面精致的图文和罐子上的是一样的,她耐心地向李婶介绍著。
    就在李婶还在犹豫的时候,另一位在旁边听著的老熟客爽快的掏出钱包。
    他穿著笔挺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別著钢笔,眼神中透著果断:
    “给我来两罐木瓜丝和两罐半斤装的软薑,两罐半斤装的也配礼袋吗?”
    “配的!配的!”苏渺手脚麻利地装袋配货,第一笔生意在货品刚上架的两分钟內就完成了。
    也在观望的吴大爷说:
    “刘科长,行啊!財大气粗啊,可见这两样东西是真好吃啊!”
    刘科长付了钱,从苏渺手里接过礼袋,在手里掂了掂,笑道:
    “下周领导过生日,请吃饭,有纪律不能送重礼。您瞧瞧这不正合適吗?地方特產不算得金贵,確是京城难得一见的,这包装上档次不失礼。
    而且我经常来苏记吃饭,这小老板经常拿这两样招待我们的,反正我个人是喜欢吃。”
    李婶听了他们的对话,咬咬牙,说:“渺渺,给我也来两罐木瓜丝,明天女儿隨儿子去婆家探亲,正好加在礼物里送给我亲家!”
    就这样,摆在收银台后面的特色產品引来了不少客人的关注,这第一天就卖出了40罐,而且隨著口碑的传播,来买的人也多了起来。
    可是目前產量也就这么多,每个月从邕城来一次货,没到半个月就能卖完,两个月后客人们都总结出了规律:
    要买“苏记”的特產,得每月上旬去,下旬绝对断货。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393/609314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