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第26章 谁来当老大

第26章 谁来当老大

推荐阅读:財阀独女穿七零我的爱徒很歪都市少帅我死后宿敌说她爱我[综英美] 阿斯加德病人霸武腹黑萌宝闹翻天我破案,怎么领导抢着当组员?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美女的王牌保镖

    *
    事不宜迟, 迟则生变,说连夜出发就连夜出发。
    行军打仗十天半个月没法好好休息都是常有的事儿,荀晔拿到诏书立刻招呼吕大将军出城, 争取赶紧办完正事儿早点回来挨夸。
    荀司空磨了磨牙,气的胡子都揪断了几根。
    稳住,不着急, 现在不是唠叨的时候, 等事情忙完再说, 他非得让臭小子知道什么叫“小心谨慎”不可。
    小皇帝写完诏书拿出玉玺盖印, 目送两位诛董大功臣离开, 然后才惊叹道, “荀小将军真厉害。”
    虽然吕布当殿诛杀董卓也很厉害,但是他以前被那人吓到过很多次,现在有个能让他毫无负担真心夸赞的天神小将,凶神恶煞的虓虎猛将还是先往后挪挪吧。
    不是要无视吕将军的功劳, 他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坏人,论功行赏的时候该赏的一点都不会少。他只是少夸几句而已, 吕将军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小皇帝小心翼翼的在心里找补, 安慰好自己后继续夸夸。
    小辈出色也有长辈教导有方的功劳,夸荀小将军就是间接的夸荀司空,还有王司徒和其他参与谋划的大人,反正多夸几句没坏处。
    先前王司徒让他写诛董诏书他还以为会是新一轮的“老臣已在筹划,请陛下耐心等待”, 没想到这次竟是真的在筹划, 还真的成功将事情办成了。
    大功臣, 众卿都是救国救民的大功臣。
    董卓已死,悬在头顶上的利刃消失, 小皇帝不用再天天担心会不会被毒酒送走,脸上也终于不再死气沉沉,扬起笑脸对着几位大人就开始夸。
    他是什么都不会干,可他嘴甜,祖母在世时可喜欢他了,老大人们肯定也不会讨厌。
    荀爽无奈,“明光年轻气盛,让陛下和诸位大人见笑了。”
    王允笑道,“吕奉先性情桀骜,连董贼都无法让他俯首听命,明光能让吕将军配合诛董可见不凡,司空莫要谦虚。”
    那吕布和董贼父子相称,没有足够的胆气谁敢到他面前提诛杀董卓?
    朝中大臣那么多,在董贼的暴虐手段之下敢明面和他过不去的都寥寥无几,要么扔掉良心助纣为虐要么明哲保身委曲求全,就连他们也都是表面迎合董卓才有诛贼的机会。
    以董卓的行事作风,就算要迁都长安也不会留给关东联军一座安然无事的洛阳城,更大的可能是强迫城内百姓一同西迁然后焚毁城池。
    人命如草芥,到时的洛阳城绝对会变成人间炼狱。
    好在董贼已死,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
    如果没有吕布加入,他们的诛董计划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小小成童初到京城便帮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司空大人未免太谦虚。
    小皇帝连连称是,“司徒大人说的对。”
    吕奉先背叛丁原投靠董卓的过往不光彩,在他面前提诛杀董卓另投新主怎么看都像在嘲讽他背主求荣。
    拉拢吕奉先被方天画戟扎成串串的风险非常大,荀小将军好胆气。
    大汉有如此良将,还有诸位肱股之臣,何惧天下贼子作祟?
    王司徒摸摸胡子,慢条斯理继续道,“吕奉先不好管教,之后还要司空大人多多上心,莫要让朝廷驱走恶狼又来猛虎。”
    荀爽动作一顿,面上带笑,“吕奉先乃朝廷任命的中郎将,自由朝廷来管,司徒大人多虑。”
    王司徒看似为朝廷着想,言下之意却是让他不要仗着有吕布这等猛将就得意忘形?
    他荀慈明进京后对朝堂政事能避则避表现的还不够明显?王司徒醉心权势,还不准别人有其他追求?
    再说了,吕布杀董卓更多是因为私仇,和家国大义没有半点关系,他哪儿来的本事使唤连董卓都掌控不住的吕奉先?
    旁边几人心头一跳,连忙表示天色已晚要换个地方继续商议政事。
    局势还没稳定下来,可别刚除了董卓就内讧。
    荀爽一如既往的宽和,让众位大臣自去商议,他留在宫里看顾陛下。
    吕奉先诛董卓除奸臣确实大快人心,但是血腥也是真的血腥。他们这些久经风雨的老臣尚且看的心头不适,陛下小小年纪亲眼目睹血腥场面怕是半夜会做噩梦,需得有靠得住的人在宫里守着。
    董卓进京后扶植党羽排除异己,往日都是杨彪杨大人留在天子身边看护,不过杨大人前不久因为反对迁都被罢免,现如今并不在城里。
    早先卢植卢尚书因为反对董贼废立天子而被罢免,董卓明面上同意卢尚书回老家,暗地里却悄悄派人追杀,好在卢尚书机警没有走官道,不然怕是难逃一死。
    杨彪、黄琬等人被罢免后为了避免董贼暗下杀手都搬去了城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只能等他们自己回城。
    消息传到城外需要时间,估计要两三日才能再见到几位大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陛下这半年没少看大臣血溅崇德殿的场面,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做噩梦,现在可能已经习惯了。
    荀司空这是不愿与王司徒起争执故意找理由避开。
    其他几人面上不好说什么,只在心里感慨司空大义。
    今天事情多不好在别人都忙的时候回府休息,留在宫里也好。老司空年纪大了不能折腾,留在宫里陛下睡了他也能睡,出宫的话得和他们一起去官署熬通宵。
    王允脸色不太好,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拂袖和其他人一起离开。
    荀爽但笑不语,送走脚步匆匆的同僚们然后好脾气的带天子回寝宫。
    董卓伏诛不到一天,京师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王子师现在就开始揽权未免有些太着急。
    人呐。
    老人家无声叹气,他知道权势迷人眼,也知道所有的平静都只是暂时,但是没想到人会变化的这么快。
    何进死后有董卓,董卓死后下一个是谁?
    如此是非之地果然还是不适合他。
    小皇帝早就习惯血腥,只要不让他看到尸体就能很快恢复如常,“司空大人在想什么?”
    许是面容和蔼的缘故,虽然荀爽和吕布都曾是“董卓心腹”,但是小皇帝对他和对吕布完全是两个态度。
    老司空被董贼强征至京城,宁肯被天下人讽刺也不曾透露出一分一毫,直到今日殿前发难才让人知道这半年来一直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如此竭诚尽节的贤良忠臣,信不过谁也不能信不过他。
    荀爽收回思绪,看看说话间又有了昔日陈留王的影子、不似往日惴惴不安的天子笑道,“董贼伏诛,朝中有王司徒等肱股之臣辅佐陛下,老臣想着很快就能再寻一灵秀之地潜心经籍。”
    他本就无意权势,被董卓强征至京师也是意外,好在福祸相依,同样也给了他为家族谋后路的机会。
    朝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太耗心神,有选择的话他还是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著书立说。
    老人家就要有身为老人家的自觉,不要掺和不该掺和的事情。
    “朝中正是缺人的时候,司空大人这就要走吗?”小皇帝听着有些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只能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董贼已死,朝中无人再残害忠良,司空大人乃是诛董首功,朕不愿让司空大人离开。”
    等荀小将军招安其余西凉兵马回来他们就论功行赏,老司空和荀小将军都是大功臣,哪有刚立下大功就离开朝堂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司空大人被人排挤了呢。
    不行不行不行,大功臣必须有大功臣的牌面,得风光大赏才行。
    可惜董卓老贼已经将司空大人升至司空,接下来升无可升,既然品级无法再升,那就想想怎么封爵,反正他不会委屈他的大功臣。
    小皇帝心里如此想着,面上丝毫没有透露出来。
    这种事情不适合悄悄说,不然传出去容易让司空大人被诟病,得在群臣都在的时候光明正大的商量。
    荀爽也不想在小皇帝面前说太多,于是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杨大人一直在关注城中局势,没有意外的话很快就会回来。”
    小皇帝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听到这话惊喜异常,“真的吗?杨司徒走了好久,朕可担心他了。”
    其实并没有多久,董卓提出迁都长安到现在也才不到一个月,但是杨司徒是得罪董卓被罢官,谁都不知道老贼丧心病狂之下会干出什么,他天天提心吊胆不光担心自身安危,同样也担心朝中大臣的安危。
    不过如今已有王允王大人代替杨司徒的司徒之位,杨司徒回来后也不好直接把王大人赶走,等过两天看看三公九卿能空出来几个,这次他要亲自给杨司徒挑个好的。
    董卓已经魂归西天,这次他可以自己做主。
    没有权臣乱政,大汉一定会好起来。
    荀爽看着小皇帝畅想将来,没有出声打扰。
    天子稚嫩,以为朝中乱象仅仅是因为董卓,殊不知这大汉江山早已千疮百孔,除非天子能乾纲独断,不然乱政权臣永远除不完。
    乾纲独断不是天生的,朝中权臣一茬接一茬,他们会让天子有成长起来的机会吗?
    算了,他早晚都要离开,说的越多越觉得为难,还是不说为好。
    不知道明光现在到哪儿了,臭小子请天子写诏书的时候说起来一套又一套,要是董越和段煨都不肯听命……
    唉,这让他如何睡得着?
    日落西山,暮色很快席卷而来,几十轻骑在官道上飞驰而过。
    董越和段煨都是凉州人,且都是备受董卓看重的凉州人。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28/609720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