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第28章 进封苑陵侯

第28章 进封苑陵侯

推荐阅读:娱乐圈bug凡人:开局夺舍墨居仁误惹妖孽魔主我的世界,幸会绝品透视保镖强爱溺宠:特工甜妻很撩人校园至尊高手无上剑宗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追梦系统

    *
    世上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完成任务领奖励拆出sss级超稀有宝箱。
    划重点:金灿灿的超稀有宝箱!一堆!
    守兵将记载战利品数目的竹简搬过来, 荀晔直接在兵器库席地而坐。
    现在没时间仔细看,先大致过一遍知道这儿究竟藏了多少好东西,回头有空再好好梳理。
    他错了, 他不该抱怨系统只发任务不给奖励,这奖励给的及时又贴心,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奖励了。
    系统爹到处学习先进经验已经很忙了, 优秀的小孩儿要学会自己找奖励。
    养兵打仗花销巨大, 没有足够的本钱说什么都是虚的, 感谢董相国的馈赠, 不然他们还真不好攒本钱。
    不管局势乱成什么样, 正统依旧在大汉朝廷那儿, 各路诸侯无论怎么打都不会在明面上和朝廷过不去,最多就是学曹老板“挟天子以令诸侯”。
    指望朝廷给钱给粮供他们打地盘是天方夜谭,富庶的中原一带打的太激烈风险太大又不能待,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带上足够的本钱去贫瘠的边边角角苟发育。
    是的, 自带本钱。
    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优秀的统筹规划, 朝廷能真正掌控的地方并没有版图上显示的那么大。
    人口不能随意流动, 物资运输缓慢,遇到地方受灾需要救济只能就近支援。
    先不说朝中推锅揽功要耽误多久,就算能及时安排救济,物资大老远运过去可能几个月都过去了。
    生产力水平不够,朝廷统筹规划能力再强也落不到实处, 何况现在的朝廷连统筹资源的本事都所剩无几, 所以出门在外必须自力更生。
    再次感谢董相国的馈赠。
    张辽和新得的爱马在外面跑了好几圈, 回来后依旧兴奋的坐不住,不好去打扰正在翻账目的荀晔, 于是拉着他们吕大将军去外面询问怎么回并州。
    吕布看里头的荀主簿没注意到他们,悄悄朝高顺打了个手势,然后三个人神神秘秘开始嘀咕。
    留在中原风险太高,并州肯定得回,但是不能只他们几个带兵回,得想办法拐个聪明人一起走。
    他们有事只会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阴险狡诈的敌人给坑了,必须得有个能看出对面阴谋的聪明人帮衬。
    不不不,说错了,应该是负责和敌人斗智斗勇的主公需要能打敢拼的他们帮衬。
    吕大将军朝里边努努嘴,将声音压的更低,“明白了吗?”
    张辽兴高采烈,“明白!”
    里头那位也是他们的战利品,带走带走都带走。
    高顺很认真的想怎么才能让荀晔和他们一起回并州,想来想去想不到一点成功的可能。
    他们回并州是因为他们是并州人,人家荀氏子弟在哪儿都很吃香,何必大老远和他们跑去贫瘠混乱的并州和胡人干仗?
    世家大部分都在中原,也只有中原这些地方才认可世家的声望,并州连读书的人都不多,在那儿自报家门说是某地某氏子对面八成都没听过。
    看那些弃官离京的世家子和皇室宗亲,人家就算离开京城也首选京城周边,最远也就是以路途险阻百姓安居著称的蜀地,没听说谁放着富庶的地方不待特意选并州、凉州等地落脚。
    袁绍离京去的是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的冀州,袁术离京去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郡”的荆州南阳郡。
    京城又不是待不下去,荀司空多想不开才会让明光跟他们一起去鸟不拉屎的并州?
    高伏义实诚的提出疑问,然后被恼羞成怒的吕大将军一个脑瓜崩敲的闭上嘴巴。
    好的,将军也不知道怎么说服明光。
    张辽乐呵呵的没那么多想法,他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万一将军一开口明光就答应了呢?
    吕大将军撇撇嘴,抬手也赏了他一个脑瓜崩。
    人要矜持,为什么非得他开口,就不能想办法让荀氏开口招揽他们吗?
    张辽:……
    天已经亮了,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张文远捂着脑袋龇牙咧嘴,不敢和异想天开的吕大将军多说,他怕他说多了大实话会落得和高伏义一样的下场。
    看看可怜的伏义,啧啧啧,就因为不会说话,现在只要敢开口不管说什么都是一记眼刀子。
    忙活一晚上大家都累了,他去让伙房起灶做饭,将军填饱肚子再发愁。
    吕布摆摆手让他去安排,坐在塌了一半的矮墙上托着脸继续发愁,连董卓留下的泼天富贵都没法让他开心。
    金银珠宝的确重要,但是本事不够大也守不住。
    就像董卓,老东西这半年来在京城可谓是翻手云覆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天子都想杀就杀,满朝文武看着他嚣张跋扈都敢怒不敢言。
    现在呢,攒下的家底都便宜了他吕奉先。
    好在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单靠自己守不住这么多好东西,得有个聪明人在前面顶着才行。
    找个靠谱的主公挡在前头吃肉,他们跟在后头喝没有风险的汤,虽然吃到肚子里的少了点,但也好过吃肉不成反被噎死。
    他吕奉先已经不是刚进京时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傻子,现在的他可能离聪明人还有点距离,但是绝对不傻。
    所以到底怎么才能让荀司空主动派明光去并州?
    发愁。
    荀晔没注意仨人在旁边嘀咕什么,简单吃点东西继续投入工作,忙活了一上午才粗粗看完所有的竹简,也不管地上脏不脏直接躺下。
    富贵迷人眼,心跳太快,缓一缓。
    高顺看看那堆的比他都高的竹简,再一次确定文书的活儿必须找文化人来干。
    军中可以少几个能打的将领,但是必须得有处理军务的主簿。
    明光这次在天子和群臣面前露了脸,再加上荀司空的诛董首功,论功行赏之后肯定不会继续当一小小主簿。
    回城后让张文远和将军说说,信不过京城的人可以从他们并州军里挑些识文断字的出来,反正不能再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使唤。
    荀晔缓了一会儿坐起来,让张辽高顺过来帮忙把竹简收起来带走。
    他们不需要给朝廷省事儿,但是得尽量给自己减少工作量。
    等到并州后清点家底的活儿估计还是他来干,有这些账目供他参考比一点一点从头整理强太多了。
    所以吕大将军什么时候开口邀请他一起去并州?
    发愁。
    众人又在藏宝库吃了午饭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才启程回京。
    皇宫里,荀司空等的望眼欲穿。
    他知道劝降招安这种事情急不得,也知道有勇武无双的吕奉先同行不会有危险,但是家里的臭小子实在没法让他放心。
    他都敢单人单骑堵宫门,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最乱的一天已经过去,天子身边有足够多的肱股之臣,任命书也都发了下去,朝堂各官署很快补足人手恢复如常。
    事情都由王允来安排,不明所以的朝中重臣自然而然觉得接下来由王司徒总揽朝政,王司徒本人也没有反驳。
    就是当日同在崇德殿中的其他几位大人的表情不太好。
    除董是荀司空的谋划,拉拢吕布是荀家小辈明光以身犯险,最后动手也是荀司空护在天子面前率先发难,再由吕奉先动手诛杀董卓以及荀明光守在宫门震慑群臣禁军。
    现在可好,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王司徒就急着揽功夺权,吃相未免太难看。
    荀司空对此没什么反应,他过几天就辞官不干,朝堂上就算掀起腥风血雨也和他没有关系。
    只是可怜了年幼的天子。
    荀爽摇了摇头,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等外出招安的俩人回来复命。
    小皇帝想不了那么多,他感觉京城所有的乱象都是董卓带来的,只要除掉董卓天下就能恢复太平。
    老司空诛董有功,他要好好想想怎么封赏。
    谋划除掉董卓的时候他帮不上忙,论功行赏肯定用得到他。
    玉玺在他手里,还得他拿玉玺盖印呢。
    小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荀司空是首功,必须重重有赏。
    董卓是窃国奸贼,除掉董卓是天大的功劳,要不是荀司空忍辱负重谋划除贼,他还不知道要过多少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
    赏,所有参与诛董的功臣都重重有赏。
    他亲自来写诏书,待会儿写好之后大家都看看,没有意见的话就盖上大印,也算是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老司空说参与谋划除掉董卓的大臣有很多,比如黄门侍郎荀攸、长史何顒、越骑校尉伍孚等人,忠臣不畏董贼淫威,他身为天子也不能太小气。
    封侯!赐爵!
    小皇帝坐在案前奋笔疾书,王允看的眼皮子直跳,等草拟的封赏送到他面前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
    “司空荀爽,封平阴侯。”
    “吕都亭侯帐下主簿荀晔,封苑陵侯。”
    “陛下,这是否有些不妥?”
    王司徒不太满意,虽然封侯的不只荀氏两人,他和诛杀董卓的吕布同样也是封侯,但是荀氏祖孙二人同时封侯还都是县侯是不是过分了?
    荀慈明官至司空封侯尚可,荀明光小小年纪如何能和他们一样?
    陛下实在想封的话一个亭侯就顶天了,不可过分提拔。
    小皇帝难得叛逆,“荀小将军劳苦功高,朕觉得他值得。”
    年纪小怎么了?如果没有荀小将军拉拢吕布,除董计划能像现在这么顺利?如果没有荀小将军当机立断守住宫门,禁军能不作乱?
    殿中群臣年纪倒是都比荀小将军大,也没见他们对计划有什么帮助。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28/609720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