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磨蹭两个月
推荐阅读:见鬼直播间、凡人:开局夺舍墨居仁、穿书成五个哥哥的掌心娇、蛇过江、碎玉两生面、娱乐圈bug、误惹妖孽魔主、我的世界,幸会、绝品透视保镖、强爱溺宠:特工甜妻很撩人、
*
荀彧一句话让刚刚统一战线的两位好友再次噼里啪啦火光四射, 碍于还有未冠的孩子在场,胡说八道的两个人很快被点心堵住了嘴。
成亲是喜事,说什么孤独终老, 也不嫌晦气。
郭嘉和戏焕都被突如其来的茶点噎到,连忙摸茶杯自救,一瞬间都以为好友要谋杀。
成亲是喜事, 做什么这么凶, 也不怕吓着孩子。
荀晔笑嘻嘻的看着他们闹, 笑着笑着忽然想起来秋后成亲的话他那会儿就不在颍川了, “叔, 良辰吉日选好了吗?”
离得近的话他还能拖一拖, 离得远的话他就只能眼巴巴的精神上与叔父们同在。
“选好了,在十月。”郭嘉拍拍胸口,有气无力的说道,“人可以不在, 贺礼留下就行。”
日子不能只看好不好,还得看他们有没有空闲时间, 至少得等到官署忙完这一轮才能分心去准备。
不用怀疑, 傻小子肯定赶不上。
荀晔:……
既然他赶不上,那还算什么惊喜?
叔,你们找借口好歹走点心。
荀小将军长叹一声,话题转移到今天晚上吃什么。
仨人都不让他看信,除非他大半夜的悄悄把信偷出来, 不然几乎没有看到信件内容的可能。
信在他手上的时候他都没偷偷看, 已经送出去了更没有必要, 那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吧,反正如果事情很重要的话早晚能知道。
和正经的书房相比饭桌才是说正事的地方, 正好让叔父们给他参谋一下带走的班底合不合理。
青州遍地贼匪民不聊生,但是乱也有乱的好处,可以让他放心的重拳出击。
去青州当官最重要的不是能打,好吧,能打还是很重要的,然后其次就是梳理内政恢复民生。
先让宛如惊弓之鸟的百姓们稳下心恢复正常生活,等治下百姓能吃饱穿暖才有底气扩大地盘。
种田大手子贾诩要带上,正直小青年赵云要带上,吕大将军带不带他还在考虑,除此之外就是擅长庶务内政的官员,能分出来多少他带多少。
青州有个主张有教无类的大儒不假,但大儒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第一批人才出师之前还是得从别处抽调人手救急。
没办法,看青州的现状就知道,想从本地挑选足够的人才难于上青天。
好在能抽调人手的地方多,豫州抽一点点,并州抽一点点,实在不行冀州和幽州也能想法子掏一点点,兖州、兖州就算了,曹老板比他还惨。
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老板唯一能干的大儿子都被他釜底抽薪带跑了,再加上之前挖的谋士天团,还可着那边挖墙角他的良心真的会痛哈哈哈哈哈哈。
收。
咳咳,不可以嘲笑自己人。
总之就是,练兵他可以自己搞定,能带兵的将领也不缺,他只需要可以处理内政的基层人员。
可惜文若叔不会影分身之术,不然文若叔跟他去青州多好,内政方面完全不用他亲自操心。
荀彧慢条斯理的擦擦嘴角,“那我随你去青州?”
荀晔大惊失色,“不不不,豫州更需要叔父坐镇。”
这这这,他只是说说而已,叔父千万不要当真。
荀彧笑着摇摇头,就知道这小子不是真心让他去。
雏鹰总要离开长辈的羽翼独自闯荡,这小子名单上带的要么是同龄人要么是最开始就由他出面招揽降服的人,想当家做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跟过去算什么?
少年郎们刚进官署都是手忙脚乱,上手之后不比他们差多少,在后面盯紧一点就是,实在扛不住了他们再出面就是。
以这群臭小子的能耐,世上大概没有他们扛不住的事情。
何况他们这位得上天眷顾的傻小子说今冬北方有灾,北方有天灾的话其他地方也无法独善其身,为了能让傻小子有底气在外面闯荡,豫州这边更得稳住。
荀晔生怕叔父们真的要跟他走,迅速解决掉晚饭然后拔腿就溜,只给三位叔父留下一道迅疾如风的背影。
郭嘉沉默了好一会儿,抬头看看隐隐已有星子闪烁的天空,再想想跳脱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老天亲儿子”,再次感慨星象的玄奥。
“听说白天也可以占星。”戏焕走到廊下,“传说有奇人能记住所有星星的位置,然后结合星位和相术便能判断天下大势。”
郭嘉啧了一声,“比起所谓的星象谶语,我更相信我的眼睛。”
他们小将军身上的确有些解释不通的玄妙之处,但是再怎么玄妙也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他们知道那孩子的性情,知道那孩子的本领,更知道那孩子将来有无限可能。
也就是那方士没说坏话,真要是遇上怀有恶意之人,世上能解释星象的奇才也不是不能再多几个。
……
又一场秋雨落下,林间树叶被秋风染成赤色,晨间露水滑落地面也渐渐凝成薄薄的霜。
冀州一带的农田已经收割完毕,时不时有饥饿的流民混入田间搜寻农人楼下的秸秆麦穗,然而往往搜寻终日也无有收获。
冷风凄凄,天地间一派萧瑟。
邺城城南的军营中,再次易主的将士们精神萎靡,不知道这次易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
宁国中郎将张郃忧心忡忡,身为营中少见的有文化有头脑的武将,面对现在这局面他很难不发愁。
从个军而已,哪儿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啊?
抓狂.jpg
都说叹气容易带来坏运气,可他实在控制不住就是想叹气。
旭日东升,路边草叶上的薄霜化为露水滴落,枯坐了半宿的张将军没忍住又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打起精神应付登门造访的客人。
同是姓张,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大营门口,张辽看着没有半点儿精神气儿的大营暗暗咂舌。
难怪袁绍败的那么快,要是打仗的时候也是这半死不活的样子很难不吃败仗。
不过没关系,现在没有精神气儿不代表以后也没有精神气儿,他们军中擅长调动士气的人才多得很,保证几次谈话之后就让这些蔫儿了吧唧的病猫变成嗷嗷下山的猛虎。
兵都是差不多的兵,在士兵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领兵将领的水平至关重要。
袁本初这个老大当的不怎么样,手底下的人才还挺多。
就是得费劲儿去挑,全盘接收的话不小心就会把自己坑到。
为了不被坑,他决定听他们家明光的建议,有文化的读书人他一个都不管,只要几个能打仗的武将。
拜托,他自己多大本事自己最清楚,让他去和那些世家子玩心眼子他能被玩死。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只管干某些不适合文化人干的缺德事情。
比如:挖墙脚。
他就想不明白了,公孙瓒都老老实实和他们合作了张燕还在别扭什么?就因为他们不打招呼就把山里的黑山贼众全忽悠出来登记造册重归良民?
唉,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这么小心眼?
回头有空得让明光亲自找他唠唠,飞燕将军这思想觉悟有点跟不上趟儿,得多听点忽悠、啊不、得多听点济世救民的大道理好向他的好朋友白马将军看齐。
就两个人怎么还统一不了意见?就因为一个是飞禽一个是走兽?
连劝人向善这点小事都做不来,可见公孙伯圭口才不怎么样。
小张将军心里嘀咕个不停,面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正经,走进营帐见到这次的目标后露出灿烂的笑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不耽误他们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久闻张将军赤胆忠心有勇有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张辽上去握住张郃的手,直接套公式进行寒暄。
这是明光教他的好法子,想不起来怎么夸就提前背几个万能句子,武将身上无外乎“有勇有谋”“文武双全”“赤胆忠心”“武艺高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个形容,随便背几句就能夸便天下人。
他试过了,法子非常好用。
自从学会了怎么夸人,他在军中的人缘已经是一骑绝尘的好。
也被无数个和高伏义一样腼腆的家伙避之不及。
希望这位张儁乂不要和高伏义一样腼腆,不然他接下来不好发挥。
小张将军热情的将初次见面的目标任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夸了一遍,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是武将的基本功,智勇兼备有胆有识是进阶技能,再往上还有再往上的夸法,不过那些就仅限于夸他们自家人了。
张郃虽然不像高顺那般不喜人际交往,但也远没到张辽这般自来熟的程度,几次试图把手抽回来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只能尴尬的维持着礼貌的微笑任人搓扁揉圆。
不然能怎样?他还能直接冷脸将人赶出去不成?
真要那么做的话不光他自己的前途受影响,他们这些原本归属袁绍的将士都得玩儿完。
成王败寇,谁让他们是打了败仗的那一方。
不过话说回来,率兵攻打邺城的是公孙瓒的人,怎么过来找他谈话的是并州的将领?两边那么快就亲如一家了?
张郃不清楚对面是什么情况,只能谨慎的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幽州和并州是什么情况,他们这些原冀州牧袁绍的手下都是败军之将。败军之将没那么多选择,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他都是败军之将了,用得着这么热情吗?
对于张辽来说,非常有必要。
各州有各州的人才,袁绍手底下的将领、或者说、冀州本地的将领不比别处差,袁术败那么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能让这些冀州籍的将领归心。
荀彧一句话让刚刚统一战线的两位好友再次噼里啪啦火光四射, 碍于还有未冠的孩子在场,胡说八道的两个人很快被点心堵住了嘴。
成亲是喜事,说什么孤独终老, 也不嫌晦气。
郭嘉和戏焕都被突如其来的茶点噎到,连忙摸茶杯自救,一瞬间都以为好友要谋杀。
成亲是喜事, 做什么这么凶, 也不怕吓着孩子。
荀晔笑嘻嘻的看着他们闹, 笑着笑着忽然想起来秋后成亲的话他那会儿就不在颍川了, “叔, 良辰吉日选好了吗?”
离得近的话他还能拖一拖, 离得远的话他就只能眼巴巴的精神上与叔父们同在。
“选好了,在十月。”郭嘉拍拍胸口,有气无力的说道,“人可以不在, 贺礼留下就行。”
日子不能只看好不好,还得看他们有没有空闲时间, 至少得等到官署忙完这一轮才能分心去准备。
不用怀疑, 傻小子肯定赶不上。
荀晔:……
既然他赶不上,那还算什么惊喜?
叔,你们找借口好歹走点心。
荀小将军长叹一声,话题转移到今天晚上吃什么。
仨人都不让他看信,除非他大半夜的悄悄把信偷出来, 不然几乎没有看到信件内容的可能。
信在他手上的时候他都没偷偷看, 已经送出去了更没有必要, 那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吧,反正如果事情很重要的话早晚能知道。
和正经的书房相比饭桌才是说正事的地方, 正好让叔父们给他参谋一下带走的班底合不合理。
青州遍地贼匪民不聊生,但是乱也有乱的好处,可以让他放心的重拳出击。
去青州当官最重要的不是能打,好吧,能打还是很重要的,然后其次就是梳理内政恢复民生。
先让宛如惊弓之鸟的百姓们稳下心恢复正常生活,等治下百姓能吃饱穿暖才有底气扩大地盘。
种田大手子贾诩要带上,正直小青年赵云要带上,吕大将军带不带他还在考虑,除此之外就是擅长庶务内政的官员,能分出来多少他带多少。
青州有个主张有教无类的大儒不假,但大儒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第一批人才出师之前还是得从别处抽调人手救急。
没办法,看青州的现状就知道,想从本地挑选足够的人才难于上青天。
好在能抽调人手的地方多,豫州抽一点点,并州抽一点点,实在不行冀州和幽州也能想法子掏一点点,兖州、兖州就算了,曹老板比他还惨。
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老板唯一能干的大儿子都被他釜底抽薪带跑了,再加上之前挖的谋士天团,还可着那边挖墙角他的良心真的会痛哈哈哈哈哈哈。
收。
咳咳,不可以嘲笑自己人。
总之就是,练兵他可以自己搞定,能带兵的将领也不缺,他只需要可以处理内政的基层人员。
可惜文若叔不会影分身之术,不然文若叔跟他去青州多好,内政方面完全不用他亲自操心。
荀彧慢条斯理的擦擦嘴角,“那我随你去青州?”
荀晔大惊失色,“不不不,豫州更需要叔父坐镇。”
这这这,他只是说说而已,叔父千万不要当真。
荀彧笑着摇摇头,就知道这小子不是真心让他去。
雏鹰总要离开长辈的羽翼独自闯荡,这小子名单上带的要么是同龄人要么是最开始就由他出面招揽降服的人,想当家做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跟过去算什么?
少年郎们刚进官署都是手忙脚乱,上手之后不比他们差多少,在后面盯紧一点就是,实在扛不住了他们再出面就是。
以这群臭小子的能耐,世上大概没有他们扛不住的事情。
何况他们这位得上天眷顾的傻小子说今冬北方有灾,北方有天灾的话其他地方也无法独善其身,为了能让傻小子有底气在外面闯荡,豫州这边更得稳住。
荀晔生怕叔父们真的要跟他走,迅速解决掉晚饭然后拔腿就溜,只给三位叔父留下一道迅疾如风的背影。
郭嘉沉默了好一会儿,抬头看看隐隐已有星子闪烁的天空,再想想跳脱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老天亲儿子”,再次感慨星象的玄奥。
“听说白天也可以占星。”戏焕走到廊下,“传说有奇人能记住所有星星的位置,然后结合星位和相术便能判断天下大势。”
郭嘉啧了一声,“比起所谓的星象谶语,我更相信我的眼睛。”
他们小将军身上的确有些解释不通的玄妙之处,但是再怎么玄妙也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他们知道那孩子的性情,知道那孩子的本领,更知道那孩子将来有无限可能。
也就是那方士没说坏话,真要是遇上怀有恶意之人,世上能解释星象的奇才也不是不能再多几个。
……
又一场秋雨落下,林间树叶被秋风染成赤色,晨间露水滑落地面也渐渐凝成薄薄的霜。
冀州一带的农田已经收割完毕,时不时有饥饿的流民混入田间搜寻农人楼下的秸秆麦穗,然而往往搜寻终日也无有收获。
冷风凄凄,天地间一派萧瑟。
邺城城南的军营中,再次易主的将士们精神萎靡,不知道这次易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
宁国中郎将张郃忧心忡忡,身为营中少见的有文化有头脑的武将,面对现在这局面他很难不发愁。
从个军而已,哪儿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啊?
抓狂.jpg
都说叹气容易带来坏运气,可他实在控制不住就是想叹气。
旭日东升,路边草叶上的薄霜化为露水滴落,枯坐了半宿的张将军没忍住又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打起精神应付登门造访的客人。
同是姓张,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大营门口,张辽看着没有半点儿精神气儿的大营暗暗咂舌。
难怪袁绍败的那么快,要是打仗的时候也是这半死不活的样子很难不吃败仗。
不过没关系,现在没有精神气儿不代表以后也没有精神气儿,他们军中擅长调动士气的人才多得很,保证几次谈话之后就让这些蔫儿了吧唧的病猫变成嗷嗷下山的猛虎。
兵都是差不多的兵,在士兵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领兵将领的水平至关重要。
袁本初这个老大当的不怎么样,手底下的人才还挺多。
就是得费劲儿去挑,全盘接收的话不小心就会把自己坑到。
为了不被坑,他决定听他们家明光的建议,有文化的读书人他一个都不管,只要几个能打仗的武将。
拜托,他自己多大本事自己最清楚,让他去和那些世家子玩心眼子他能被玩死。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只管干某些不适合文化人干的缺德事情。
比如:挖墙脚。
他就想不明白了,公孙瓒都老老实实和他们合作了张燕还在别扭什么?就因为他们不打招呼就把山里的黑山贼众全忽悠出来登记造册重归良民?
唉,那么大的人了怎么这么小心眼?
回头有空得让明光亲自找他唠唠,飞燕将军这思想觉悟有点跟不上趟儿,得多听点忽悠、啊不、得多听点济世救民的大道理好向他的好朋友白马将军看齐。
就两个人怎么还统一不了意见?就因为一个是飞禽一个是走兽?
连劝人向善这点小事都做不来,可见公孙伯圭口才不怎么样。
小张将军心里嘀咕个不停,面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正经,走进营帐见到这次的目标后露出灿烂的笑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不耽误他们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久闻张将军赤胆忠心有勇有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张辽上去握住张郃的手,直接套公式进行寒暄。
这是明光教他的好法子,想不起来怎么夸就提前背几个万能句子,武将身上无外乎“有勇有谋”“文武双全”“赤胆忠心”“武艺高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个形容,随便背几句就能夸便天下人。
他试过了,法子非常好用。
自从学会了怎么夸人,他在军中的人缘已经是一骑绝尘的好。
也被无数个和高伏义一样腼腆的家伙避之不及。
希望这位张儁乂不要和高伏义一样腼腆,不然他接下来不好发挥。
小张将军热情的将初次见面的目标任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夸了一遍,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是武将的基本功,智勇兼备有胆有识是进阶技能,再往上还有再往上的夸法,不过那些就仅限于夸他们自家人了。
张郃虽然不像高顺那般不喜人际交往,但也远没到张辽这般自来熟的程度,几次试图把手抽回来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只能尴尬的维持着礼貌的微笑任人搓扁揉圆。
不然能怎样?他还能直接冷脸将人赶出去不成?
真要那么做的话不光他自己的前途受影响,他们这些原本归属袁绍的将士都得玩儿完。
成王败寇,谁让他们是打了败仗的那一方。
不过话说回来,率兵攻打邺城的是公孙瓒的人,怎么过来找他谈话的是并州的将领?两边那么快就亲如一家了?
张郃不清楚对面是什么情况,只能谨慎的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幽州和并州是什么情况,他们这些原冀州牧袁绍的手下都是败军之将。败军之将没那么多选择,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他都是败军之将了,用得着这么热情吗?
对于张辽来说,非常有必要。
各州有各州的人才,袁绍手底下的将领、或者说、冀州本地的将领不比别处差,袁术败那么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能让这些冀州籍的将领归心。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28/609722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