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踌躇满志牛
推荐阅读:我的爱徒很歪、都市少帅、財阀独女穿七零、我死后宿敌说她爱我、[综英美] 阿斯加德病人、霸武、腹黑萌宝闹翻天、我破案,怎么领导抢着当组员?、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美女的王牌保镖、
*
雪灾的到来在意料之中, 来的如此猛烈却在意料之外。
阿飘爹一去不复返,荀晔甚至怀疑他们这里的时间流速和阿飘世界不一样,更没想到俩爹过来后会直接开掐。
——在?尊重一下正在被天灾毒打的可怜崽好不好?
回答他的只有阿飘干架。
荀晔:疲惫.jpg
可怜崽撑着脸看着俩爹噼里啪啦打成一团, 蔫儿了吧唧的打了个哈欠。
之前以为秋收最忙,遭灾后才发现忙碌不分季节只看运气。季节性的忙碌是常规任务,天灾带来的繁忙则是随机任务。
没有清闲, 只要想当个好官, 一年四季都没有清闲。
青州两年多没有一把手, 百姓多落草为寇劫掠为生, 官场上的人看似老实懦弱无能为力, 实际上利益关系网结的比其他地方还要结实。
外地官员不往这儿来, 本地官员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受不了辞官,大环境本身也没有做实事的条件,整个儿就是恶性循环。
刚到的时候感觉还好,他之前和东莱郡太守管统打过交道, 到任后也召集了青州现有的太守国相开会,亲自相处加上提前搜集的资料信息, 他当时很自信的觉得已经把那些人的能力脾性摸的差不多了。
结果可好, 全都是错觉。
以前每次生气都化悲愤为食欲,现在才知道能化为食欲的都还没把他的怒气值拉满,真正拉满怒气值的时候根本吃不下去。
春养骨,秋养膘,他竟然在最需要贴膘御寒增强抵抗力的时候瘦了下来, 这要是在乡下种田的时候他能找他爹哭半宿。
这还是自带班底赴任, 要是大喇喇的只带兵不带其他人, 天知道能手忙脚乱成什么样子。
所以两位爹,你们扯头花能不能回去再扯, 火烧眉毛了怎么都抓不住重点呢?
两位阿飘陛下在倒霉崽控诉的目光中终于恢复正常,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单纯只是刚刚来到这里一样。
猪猪陛下坐姿端庄,“身为帝王,应对天灾必不可免。需知人定胜天,切不可在灾荒面前露怯。”
“猪猪陛下说的对,可以紧张,可以害怕,但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你在紧张你在害怕。”李二陛下同款正经,“看你猪猪爹,他就做的很好。要知道西汉是史上有名的天灾多发期,其中汉武帝时期最为严重。后人统计过,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足足发生了四十三次大型灾荒,史书上随处可见的‘大饥’‘大旱’‘大蝗’‘大雨雪’,那么多天灾也不耽误他成为千古流芳的知名皇帝。”
“比不过唐皇在位二十三年年年有灾,史书上页页都是‘蝗灾遍地’‘赤地千里’‘平地水深五尺’‘百姓卖子以接衣食’。”猪猪陛下皮笑肉不笑,“好在太宗皇帝雄才大略不认命,那些出现两三个就足以让强盛王朝走下坡路的天灾没有给初建的唐朝带来灭顶之灾,还让太宗皇帝以此打出了万邦‘天可汗’的威名。”
李二陛下矜持道,“不如孝武皇帝经天纬地盖世之才。”
猪猪陛下谦让道,“还是太宗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荀晔:……
你们俩……
过家家呢?
正在被天灾毒打的可怜崽放空表情,他已经不是几个月前那个幼稚的他,现在的他已经步入险恶的成年人的世界,幼稚的阿飘爹配不上成熟稳重的他。
资料拿来。
他先看资料,然后俩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外面冰天雪地狂风呼啸,哪儿都很凉快。
两位阿飘陛下对视一眼,终于想起来他们是为什么来到这里,这才停止“互相吹捧”回归导师的身份。
“崽,当州牧的感觉怎么样?能应付过来吗?”猪猪陛下温声细气,在亲儿子面前都没这么平易近人,“府库有没有清查完毕?官吏有没有安排齐全?那些黄巾部众有没有老实种田?”
“大冬天的天寒地冻,百姓寒暑不侵啊这时候种田?”李二陛下反驳了几句,然后比猪猪陛下更加温声细气,“小子,带来的人手够用吗?府库的钱粮够用吗?有不听话的家伙主动撞上门吗?杀鸡儆猴了吗?”
“青州多大点儿地儿,哪儿还有鸡可杀?”猪猪陛下啧了一声,“救灾如救火,最重要的是开仓赈灾稳定民心,其他事情都往后放。”
眼看两位阿飘又要吵起来,倒霉崽赶紧打断他们自己上,“带来的人手勉强够用,府库的钱财勉强够用,不听话的家伙已经挂去城门口风干了,赈灾正在进行,民心暂时还算稳定,只等义父们过来给我当主心骨。”
他很紧张也很慌,但是在大家都很紧张都很慌的情况下不能让人看出来他也紧张也很慌。
就像阿飘爹说的那样,就算落下风也不能露怯,露怯就输了。
对面是天灾,别说他,就是阿飘爹们亲自过来也是落下风。
青州这边暂时还算安稳,可他的任务范围是整个北方,那么大面积的灾荒他的心态实在稳不下来。
荀晔有气无力的趴在桌案上,眼巴巴的看着两位经验丰富的守护阿飘,“义父,我真的好慌。”
如果只有一年遭灾也就算了,冬天再长也能熬到春天,可他们正好赶上小冰河时期,大概率接下来几十年的冬天都好不哪儿去。
一年能坚持两年能勉强,三年十年三十年呢?
二凤爹当皇帝的时候是怎么支撑下来的?年年有灾真的很容易自闭啊。
“冷静,慌很正常。”应对天灾经验丰富的李二陛下安慰道,“系统任务不是说必须要你救下所有百姓,北方那么大,完全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尽人事听天命,系统也不是全然不讲道理。”
天灾已经来了慌也没用,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损失,臭小子比他那儿还幸运点儿,能提前预知的天灾总比突如其来的天灾强。
猪猪陛下看了眼外面院子里的积雪,转头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快过年了吗?”
“已经快出正月了。”荀晔慢吞吞坐起来,有气无力的感叹道,“孩儿活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过过这么没有感觉的年。”
忙起来全都晕头转向,甚至都忘了还有过年这回事儿。
这次的寒灾太严重,忙到忘了过年的肯定不止他们青州的官。
“快出正月了,也就是说离天气变暖越来越近了。”猪猪陛下搓搓下巴,“此情此景,唐皇有何看法?”
李二陛下挑了挑眉,“你想让崽干什么?”
刘猪猪咧嘴一笑,“‘要索命就索我的命,别索我百姓的命啊!’”
荀晔愣了一下,电光石火间对上猪猪陛下的脑回路,“您的意思是,开坛祭天?”
“作秀令人唾弃,但必要的作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用处。”猪猪陛下飘到傻崽跟前拍拍他的脑袋,“还好今年遇到的不是蝗灾不用生吞蝗虫,那玩意儿不干不净吃了不一定有病,但是生吃还是怪恶心的。”
李二陛下干咳两声,一本正经的解释道,“那不是作秀,乃是为了稳定民心。”
那年的蝗灾发生在夏粮即将收割的五月份,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关中,包括长安在内的京畿地区损失惨重,就算朝廷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赈灾救援也还是出现了饥民饿死的情况。
灾情不是发生在别处,而是在天子脚下的京畿。连京畿一带的灾情都严重到民多饿死的地步,其他地方就算没有被蝗灾波及也是人心惶惶。
所谓诚心感动上天是不存在的,平心而论,所谓“自是蝗不复成灾”是史官润色恭维,生吃蝗虫颁布大赦诏对缓解灾情没有任何用处,最重要的还是及时赈灾。
可是诚心感动不了上天却能感动他的百姓,只要百姓相信他能感动上天,民间就能迅速从灾荒中恢复过来。
人活着最终的就是心气儿,不管前面再苦再难,只要心气儿在就都能熬过去。
熬过去,然后迎接下一次大灾。
刘猪猪说的不错,他在位二十三年年年有灾,所以才有那么多人骂他即位后大唐灾荒不断是因为他过去忤逆的事情干的太多才招致天谴。
唉,他能怎么办,只能一边挨骂一边努力赈灾。
李二陛下的情绪来的突然,吓的傻崽赶紧打起精神说他只是间接性灰心丧气,踌躇满志才是他的日常。
义父不要担心,就算接下来年年冬天都很冷也没关系,冷着冷着就习惯了,他们大天朝的百姓和烧不死的野草一样坚韧,全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区区小冰河时期完全不是问题。
历史上没有他和阿飘爹们都度过了那么多次小冰河时期,他们现在有金手指有技术支持还有天灾预警,条件都那么好了还有什么资格抱怨?
支棱起来!干就完事儿了!
猪猪陛下看看唉声叹气抹眼泪的李二凤,再看看旁边手忙脚乱一边夸李二陛下功绩卓越“天可汗”威名万古流芳一边自己给自己打鸡血的傻崽,表情一言难尽。
如此诡计多端,啧。
……
徐州彭城,弃北海前来避难的孔融听完青州最近的消息嗤笑一声,摆摆手让人下去,然后继续读他的圣贤书。
青州官场没那么简单,本地官吏关系错综复杂,外地官员想融入他们难于上青天,按照以往的经验要么凭名望压住本地那些地头蛇要么夹着尾巴熬到调任,反正不是当上州牧刺史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上任刺史焦和到底是怎么死的,青州的官再清楚不过。
如今正好赶上灾年,荀氏那小子初涉官场性子还直,绝无和青州官员和平共处的可能。
雪灾的到来在意料之中, 来的如此猛烈却在意料之外。
阿飘爹一去不复返,荀晔甚至怀疑他们这里的时间流速和阿飘世界不一样,更没想到俩爹过来后会直接开掐。
——在?尊重一下正在被天灾毒打的可怜崽好不好?
回答他的只有阿飘干架。
荀晔:疲惫.jpg
可怜崽撑着脸看着俩爹噼里啪啦打成一团, 蔫儿了吧唧的打了个哈欠。
之前以为秋收最忙,遭灾后才发现忙碌不分季节只看运气。季节性的忙碌是常规任务,天灾带来的繁忙则是随机任务。
没有清闲, 只要想当个好官, 一年四季都没有清闲。
青州两年多没有一把手, 百姓多落草为寇劫掠为生, 官场上的人看似老实懦弱无能为力, 实际上利益关系网结的比其他地方还要结实。
外地官员不往这儿来, 本地官员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受不了辞官,大环境本身也没有做实事的条件,整个儿就是恶性循环。
刚到的时候感觉还好,他之前和东莱郡太守管统打过交道, 到任后也召集了青州现有的太守国相开会,亲自相处加上提前搜集的资料信息, 他当时很自信的觉得已经把那些人的能力脾性摸的差不多了。
结果可好, 全都是错觉。
以前每次生气都化悲愤为食欲,现在才知道能化为食欲的都还没把他的怒气值拉满,真正拉满怒气值的时候根本吃不下去。
春养骨,秋养膘,他竟然在最需要贴膘御寒增强抵抗力的时候瘦了下来, 这要是在乡下种田的时候他能找他爹哭半宿。
这还是自带班底赴任, 要是大喇喇的只带兵不带其他人, 天知道能手忙脚乱成什么样子。
所以两位爹,你们扯头花能不能回去再扯, 火烧眉毛了怎么都抓不住重点呢?
两位阿飘陛下在倒霉崽控诉的目光中终于恢复正常,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单纯只是刚刚来到这里一样。
猪猪陛下坐姿端庄,“身为帝王,应对天灾必不可免。需知人定胜天,切不可在灾荒面前露怯。”
“猪猪陛下说的对,可以紧张,可以害怕,但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你在紧张你在害怕。”李二陛下同款正经,“看你猪猪爹,他就做的很好。要知道西汉是史上有名的天灾多发期,其中汉武帝时期最为严重。后人统计过,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足足发生了四十三次大型灾荒,史书上随处可见的‘大饥’‘大旱’‘大蝗’‘大雨雪’,那么多天灾也不耽误他成为千古流芳的知名皇帝。”
“比不过唐皇在位二十三年年年有灾,史书上页页都是‘蝗灾遍地’‘赤地千里’‘平地水深五尺’‘百姓卖子以接衣食’。”猪猪陛下皮笑肉不笑,“好在太宗皇帝雄才大略不认命,那些出现两三个就足以让强盛王朝走下坡路的天灾没有给初建的唐朝带来灭顶之灾,还让太宗皇帝以此打出了万邦‘天可汗’的威名。”
李二陛下矜持道,“不如孝武皇帝经天纬地盖世之才。”
猪猪陛下谦让道,“还是太宗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荀晔:……
你们俩……
过家家呢?
正在被天灾毒打的可怜崽放空表情,他已经不是几个月前那个幼稚的他,现在的他已经步入险恶的成年人的世界,幼稚的阿飘爹配不上成熟稳重的他。
资料拿来。
他先看资料,然后俩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外面冰天雪地狂风呼啸,哪儿都很凉快。
两位阿飘陛下对视一眼,终于想起来他们是为什么来到这里,这才停止“互相吹捧”回归导师的身份。
“崽,当州牧的感觉怎么样?能应付过来吗?”猪猪陛下温声细气,在亲儿子面前都没这么平易近人,“府库有没有清查完毕?官吏有没有安排齐全?那些黄巾部众有没有老实种田?”
“大冬天的天寒地冻,百姓寒暑不侵啊这时候种田?”李二陛下反驳了几句,然后比猪猪陛下更加温声细气,“小子,带来的人手够用吗?府库的钱粮够用吗?有不听话的家伙主动撞上门吗?杀鸡儆猴了吗?”
“青州多大点儿地儿,哪儿还有鸡可杀?”猪猪陛下啧了一声,“救灾如救火,最重要的是开仓赈灾稳定民心,其他事情都往后放。”
眼看两位阿飘又要吵起来,倒霉崽赶紧打断他们自己上,“带来的人手勉强够用,府库的钱财勉强够用,不听话的家伙已经挂去城门口风干了,赈灾正在进行,民心暂时还算稳定,只等义父们过来给我当主心骨。”
他很紧张也很慌,但是在大家都很紧张都很慌的情况下不能让人看出来他也紧张也很慌。
就像阿飘爹说的那样,就算落下风也不能露怯,露怯就输了。
对面是天灾,别说他,就是阿飘爹们亲自过来也是落下风。
青州这边暂时还算安稳,可他的任务范围是整个北方,那么大面积的灾荒他的心态实在稳不下来。
荀晔有气无力的趴在桌案上,眼巴巴的看着两位经验丰富的守护阿飘,“义父,我真的好慌。”
如果只有一年遭灾也就算了,冬天再长也能熬到春天,可他们正好赶上小冰河时期,大概率接下来几十年的冬天都好不哪儿去。
一年能坚持两年能勉强,三年十年三十年呢?
二凤爹当皇帝的时候是怎么支撑下来的?年年有灾真的很容易自闭啊。
“冷静,慌很正常。”应对天灾经验丰富的李二陛下安慰道,“系统任务不是说必须要你救下所有百姓,北方那么大,完全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尽人事听天命,系统也不是全然不讲道理。”
天灾已经来了慌也没用,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损失,臭小子比他那儿还幸运点儿,能提前预知的天灾总比突如其来的天灾强。
猪猪陛下看了眼外面院子里的积雪,转头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快过年了吗?”
“已经快出正月了。”荀晔慢吞吞坐起来,有气无力的感叹道,“孩儿活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过过这么没有感觉的年。”
忙起来全都晕头转向,甚至都忘了还有过年这回事儿。
这次的寒灾太严重,忙到忘了过年的肯定不止他们青州的官。
“快出正月了,也就是说离天气变暖越来越近了。”猪猪陛下搓搓下巴,“此情此景,唐皇有何看法?”
李二陛下挑了挑眉,“你想让崽干什么?”
刘猪猪咧嘴一笑,“‘要索命就索我的命,别索我百姓的命啊!’”
荀晔愣了一下,电光石火间对上猪猪陛下的脑回路,“您的意思是,开坛祭天?”
“作秀令人唾弃,但必要的作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用处。”猪猪陛下飘到傻崽跟前拍拍他的脑袋,“还好今年遇到的不是蝗灾不用生吞蝗虫,那玩意儿不干不净吃了不一定有病,但是生吃还是怪恶心的。”
李二陛下干咳两声,一本正经的解释道,“那不是作秀,乃是为了稳定民心。”
那年的蝗灾发生在夏粮即将收割的五月份,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关中,包括长安在内的京畿地区损失惨重,就算朝廷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赈灾救援也还是出现了饥民饿死的情况。
灾情不是发生在别处,而是在天子脚下的京畿。连京畿一带的灾情都严重到民多饿死的地步,其他地方就算没有被蝗灾波及也是人心惶惶。
所谓诚心感动上天是不存在的,平心而论,所谓“自是蝗不复成灾”是史官润色恭维,生吃蝗虫颁布大赦诏对缓解灾情没有任何用处,最重要的还是及时赈灾。
可是诚心感动不了上天却能感动他的百姓,只要百姓相信他能感动上天,民间就能迅速从灾荒中恢复过来。
人活着最终的就是心气儿,不管前面再苦再难,只要心气儿在就都能熬过去。
熬过去,然后迎接下一次大灾。
刘猪猪说的不错,他在位二十三年年年有灾,所以才有那么多人骂他即位后大唐灾荒不断是因为他过去忤逆的事情干的太多才招致天谴。
唉,他能怎么办,只能一边挨骂一边努力赈灾。
李二陛下的情绪来的突然,吓的傻崽赶紧打起精神说他只是间接性灰心丧气,踌躇满志才是他的日常。
义父不要担心,就算接下来年年冬天都很冷也没关系,冷着冷着就习惯了,他们大天朝的百姓和烧不死的野草一样坚韧,全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区区小冰河时期完全不是问题。
历史上没有他和阿飘爹们都度过了那么多次小冰河时期,他们现在有金手指有技术支持还有天灾预警,条件都那么好了还有什么资格抱怨?
支棱起来!干就完事儿了!
猪猪陛下看看唉声叹气抹眼泪的李二凤,再看看旁边手忙脚乱一边夸李二陛下功绩卓越“天可汗”威名万古流芳一边自己给自己打鸡血的傻崽,表情一言难尽。
如此诡计多端,啧。
……
徐州彭城,弃北海前来避难的孔融听完青州最近的消息嗤笑一声,摆摆手让人下去,然后继续读他的圣贤书。
青州官场没那么简单,本地官吏关系错综复杂,外地官员想融入他们难于上青天,按照以往的经验要么凭名望压住本地那些地头蛇要么夹着尾巴熬到调任,反正不是当上州牧刺史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上任刺史焦和到底是怎么死的,青州的官再清楚不过。
如今正好赶上灾年,荀氏那小子初涉官场性子还直,绝无和青州官员和平共处的可能。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28/609722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