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第163章 下一步扬州

第163章 下一步扬州

推荐阅读:娱乐圈bug凡人:开局夺舍墨居仁误惹妖孽魔主我的世界,幸会绝品透视保镖强爱溺宠:特工甜妻很撩人校园至尊高手无上剑宗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追梦系统

    *
    汉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还没发展起来,想看到繁华富庶的烟雨江南还得等上几百年。
    “扬一益二”是安史之乱经济大规模南移后的现象,天下财赋大半东南更是要等到明清。如今大汉十三个州, 在长江以南的只有益、荆、扬、交四州。整个南方地广人稀,能发展起来的城池寥寥无几。
    在大部分中原人眼中,南方瘴疠之地遍布沼泽, 山岭曲折荆棘塞途, 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江南卑湿, 丈夫早夭”不光是中原人对南方的臆想, 而是这年头的南方真的落后, 再加上长江天堑交通困难, 不到万不得已北方人绝对不会想到南方讨生活。
    南方的情况能不能比老家好是未知,赶路途中会遇到什么阻碍是未知,就算九死一生到了南方,能不能生存下来也是未知。
    那些散居的山越部落三五不时就下山劫掠, 正儿八经的土著百姓都过的朝不保夕,外来流民能活下去?
    比起渡江南下, 北方流民更愿意留在北方。除非北方各州尽数被战乱侵扰, 连一丁点儿立足之地都不给普通人留。
    荀晔看着他亲手画出来的舆图,虽然扬州还不是他的,但是脑子里已经把史书上孙吴对东南的开发过程过了一遍。
    答案都是现成的,不抄白不抄。
    人是第一生产要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南方发展起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原连年战乱百姓渡江南逃, 大规模的流民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耕种工具, 然后才慢慢发展起来。
    不过汉末最大规模的战争已经被掐死在襁褓之中,北方各州对流民的招揽安抚一直没停过, 绝大部分流民都能在北方内部消化,逃到长江以南地区的并不多见。
    北方的流民没能大规模南下,益州、荆州、扬州就发展不到史上那种程度,也算是间接降低了任务难度。
    交州离的太远,暂时不纳入考虑。
    日当正午,孙策包袱款款的过来告别,临走之前还不忘强调条件,“大哥,我回来之后这份舆图真的给我?”
    荀晔郑重点头,“真的给你。”
    第一份已经画了出来,就算不好大批量的印刷,让人对着描几份也没难度,想要他手绘的原版而已,大不了他自己用印出来的地图。
    虎崽子可是他们征服江东的主力将领,当将军怎么能没有一副趁手的好地图呢?
    有!全都有!全都安排!
    “那我走了,大哥等我的好消息。”孙策深吸一口气抱拳告辞,然后带上一队亲卫直奔他爹的大营。
    这两年他爹的兵力壮大了不少,原本只有三万精锐跟随,现在已经有七八万大军随时可供调用。
    他们不要太多,只要能借他们一万精通水战的将士就行,剩下那些还是归老爹调遣。
    是的,借兵。
    先借到手,还不还再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们亲父子呢借点儿兵怎么了?
    虎崽子带着满腹豪情出发,一眨眼的功夫已经跑的连影子也没有。
    曹昂迈过门槛进来,还是不太敢相信孙策就这么走了。
    一万精锐水师啊?说要就要?就算是亲爹也不能这么放肆吧?乌程侯身边能水上作战的只有一直跟着他的那三万精兵,一下子就要走三分之一啊?
    小曹同学唏嘘不已,他要是敢朝他爹开这个口,他爹能让他这辈子都开不了口,“大哥,上去就要一万是不是有点过了?”
    “我和伯符本来是想把乌程侯手里那三万一直随他走南闯北的精锐都要过来的。”荀小将军也唏嘘不已,“我们又怕乌程侯一怒之下父子相残,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要一万来应个急。”
    曹昂:……
    他感觉只要一万也可能会导致乌程侯一怒之下父子相残。
    如今乌程侯麾下兵多将广,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到豫州后在荀治中的帮助下张罗起来的,真正的亲信依旧是那三万一直追随他的江东兵马。
    孙伯符去要豫州兵的还好,莫说一万,就是直接要两万三万四万乌程侯也能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他,可是换成那三万亲军……
    ——大哥你们真的觉得能要过来吗?
    面对小曹同学的质疑,荀小将军严谨的指出他的用词错误,“是借,不是要。”
    小曹:……有区别吗?
    荀小将军耐心的给小正经讲解其中的区别,“让伯符去‘要’兵,给出去的兵肯定回不来,乌程侯答应的可能就小。让伯符去‘借’兵,打完袁术那些兵还能回去,乌程侯答应的可能就大。细节决定成败,两种说辞的区别大着呢。”
    小曹同学嘟囔道,“可是大哥,你和伯符是什么人乌程侯又不是不知道,糊弄别人也就算了应该糊弄不了自己人。”
    “我和伯符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哪里有问题?”荀小将军一本正经的反驳道,“就算乌程侯信不过伯符,他还能信不过我吗?”
    曹昂:……
    曹昂感觉这天聊不下去了。
    “子脩,来看这里。”荀晔让小曹同学看过来,然后在地图上的某个地方圈了个圈,“这里九江郡的寿春县,袁术的命脉所在。”
    扬州一共六个郡,能被朝廷控制的只有沿江的九江和豫章两郡,还仅限于长江附近的城池,因为再远根本发展不出像样的城。
    不是说庐江、丹阳、吴郡没有发展起来,相反,庐江、丹阳、吴郡发展的比豫章好的多,只是那三郡山地多朝廷管不了的山越部落也多,说话管用的是本地世族豪强而不是大汉朝廷。
    淮南也是四战之地,拿不下江东作为后方就得时刻防备来自江东的背刺。
    但是袁术不往南打往北打也能理解,南边庐江、丹阳、吴郡哪个都不好打,倒是北边徐州在陶谦管不了事之后能让他钻个空子。
    “袁术选寿春当大本营不是没有原因,这地方四通八达,乃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处。”地图上山川河流清晰可见,比这个时代常用的舆图好用的多,“这是黄河,这是淮水,这是长江,战国时开凿的鸿沟将黄河和淮水连接起来,而寿春则能卡住中原通往江南的航道。”
    有人的地方才能发展,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经济自然发达,寿春便是如此。
    而且寿春城的选址也很巧妙,北边是颍水、涡水的入淮之处,南有淝水直通长江,就是淝水之战的那个淝水,要南下用兵必须得拿下此地。
    守江必守淮不是没有道理,母亲河黄河肘击中原五千年无一败绩,长江天堑对南方而言亦是命脉。
    寿春城有淮河支流组成的护城河,活水护城比人工开凿的护城河更有保障。九江郡整体来看是平原,但寿春北方有着附近为数不多的山地,有八公山、紫金山和硖石山这些天然屏障在,寿春城称得上一句易守难攻。
    “荆州刘表和袁术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良心这种东西在打仗的时候靠不住,他肯定得分出兵力守住长江防备刘表沿着长江从大别山和豫章丹阳山地之间的缺口中冒出来打他。”荀晔看了眼认真听讲的小曹同学,指尖一转挪到江东,“如果刘表要趁火打劫,豫章、丹阳、庐江几郡即便没有归附袁术也不会让外敌入侵,所以暂时不用担心,但是江东可还有个吴郡。”
    正常开战要保证后顾无忧,袁术这别说后顾无忧了,他背后到处都是“忧”。
    曹昂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儿,不太确定的问道,“大哥的意思是,让伯符带兵去吴郡,从吴郡打袁术个措手不及?”
    “不不不,打袁术已经用不到伯符了。”荀晔扬起唇角,甚至有些怜悯被孔融拽进大坑的袁术,“袁公路的主要兵力已经到了广陵,广陵也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他觉得他能一鼓作气攻城略地,我们也能瓮中捉鳖让他的大军想逃都逃不了。”
    寿春四通八达易守难攻,但四通八达同时也意味着四面八方都能是敌人。
    连接南北交通的枢纽地带很重要,可如果进没有可进的地方退没有可退的去处,单有一个枢纽和稚子抱金行于闹市也没什么区别。
    “即便伯符没能要到兵,我们也不会无计可施。”荀晔点点下邳的位置,“我们在这里,沿泗水南下便能直逼寿春。”
    下邳城在淮河下游,打寿春不要太方便。
    “寿春那边有乌程侯,应该等不到我们打过去。”曹昂搓搓下巴,又问了一句,“既然伯符要不到兵也没关系,那为什么还让他大老远的跑过去?”
    袁术僭号称帝天下共讨之,别人是整合兵马攻打袁术,他们却是被袁术集中兵力攻打的地方,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攻打寿春而是解决广陵郡的那七八万大军。
    蚁多咬死象,七八万大军不是闹着玩的,袁术再怎么拉胯也不是风一吹就倒的纸片人,他麾下还是有几个能打仗的将领的。
    再看看他们身边,能打水战的只有一个孙伯符。
    这时候把那小子派出去要兵,总不能让他们几个旱鸭子上战船吧?
    荀晔无奈扶额,“谁说能打水战的只有一个伯符?你把公瑾忘哪儿去了?”
    他们公瑾是将领,他们公瑾是将领,他们公瑾是将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虽然他把公瑾当后勤使唤,但是他们公瑾真的是个将领,还是个能训练水师的将领。
    曹昂拍拍脑袋,手指小人跪在手掌上认错,“对不住,我刚从彭城过来,还不太清楚大哥这边的安排,大哥你别和公瑾说我把他忘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28/609723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