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腊月十五的模样,清早上,康和起身来生火做饭,只觉着屋子里比往日都要冷。
窗子外头却好似明晃晃的,格外亮堂。
他开了一条门缝,冷风呼呼的往屋里头灌,只见院子里头白皑皑一片,地面上铺了小指宽的一层积雪。
昨儿夜里风吹得格外大,他便预料会落雪,只是没想到下得这样大,一夜里青山便白了头。
康和取了些青草菜叶子拿出去喂了棚儿里的三只兔子。
落了雪冷,三只兔子不见往日的活泼,趴着脚团在一处取暖。
他怕将兔子冻坏了,取了两块毛毡出来,给包在了棚子外头。
范景上木屋外头打了一转,回来同康和道:“收拾着下山。”
康和应了一声,这是事前就已经说好了的。
不过一回下山定是不行,木屋里囤积着百余斤的蒻头和几百斤的根子,光是靠两人,一回是不可能弄下山的。
再者,范景还有些猎的活物。
于是两人合计了一番,准备先将活物弄去县里卖了,回村里一趟,唤上家里头的人上山帮着把山货弄回家去。
这回范景攒了不少东西。
笨鸟、野鸭各一对,乳猪和獐子各一头,花羽野鸡一只,除却家里留养下的三只兔子外,另还有两只伤兔。
笼子陷得了一对竹狸和一只馋嘴白狐。
两人带着所有活物下山去,一路踏着雪出山,鞋便快湿透了。
山底下虽不如山上雪大,却也起了一层薄雪,消融的快又遭踩踏,小路格外泥泞。
至县城时,时候已然不早。
不过临近年关,城里比往时热闹,午后一些街市上的人也还不少。
夹道两旁张灯结彩,已有小孩儿在巷子里扎炮竹玩儿了。
康和见市场上还有许多摊子摆着不曾收,准备的菜啊果的都很多,瞧着架势是要卖上一整日。
往时哪这般,不到午时乡下来的农户便早早的将瓜菜卖罢走了,原也是因过了午时集市便散去,采买的人也就少了,东西自不好卖出去,摊子摆着也是白耽搁时辰。
时下年关,家家户户都要采买年货囤着预备过年,家中来亲来友也比平素里勤了,难免要请客吃酒,置办一桌子菜。
康和拉住范景,道:“街上这样热闹,年节大伙儿比平日里要舍得用钱些。咱们也支个摊子摆一会儿,活物零卖价格比一兑儿拿去食肆里要高些,能多挣两个钱算两个,若卖不出了,再送去食肆便是。”
范景倒是摆过摊子,只也是好些年前的事了。
他不擅叫卖,摆着摊子全凭人自看着稀奇凑上来瞧两眼,客来了又不会言谈,活物死了也没卖出。
还是运气好,一回撞见吃了酒归家的李大官人把东西收了,又唤他往后直接往食肆里送。
虽食肆里收货的价格比外头要贱不少,但为着省时省事儿,后头他都将东西送去,再没摆过摊子。
想着今儿卖了山货不回山里头,回村里要不得多少时间,便应了康和的意思。
康和见此忙寻了块空地,放下活物便去杂货铺子里头赁了一杆秤。
山里猎捕的东西,多是论只卖,不过为了好卖,有杆子秤给人过一下秤,教人心头踏实才好卖出去。
摊子也支得简单,两只背篓放下来,兔儿鸡鸭捆了脚,放在地上也跑不得。
康和便扯着嗓子张罗卖起来:“官人、郎君;娘子、夫郎的来瞧瞧咧,打山里才猎得活物,吃个鲜吃个好,吃了来年发大财~”
“你这小山人真有意思,如何吃了你这山里猎得东西就发财了?”
康和瞅着个头戴纱罗朱子幅巾,身穿朱子深衣的男子笑着问了一句。
“山里的活物常年跑动,不经人饲养,身子上没有惰肉,吃着滋补;官人吃了身子康健,有了一副好体魄,求学求财,何愁不成的。”
那男子扶着袖口朗声笑起来:“这般说来也不差。你这山货是个甚么价?”
“不知官人瞧得中何物,这不同的山货价自是不同。”
男子一双眼来回的在山货上扫,指了山鸡。
康和同范景使了个眼色,范景与他暗比了个大拇指。
“官人,这山鸡您要便拿个一吊钱。”
康和多随和的说道:“再送您一斤山里的好笋,带回去炖汤好使。”
范景听得这价,眉心动了动,心想他比得六如何就给看做了一吊钱。
不过教他意外的是,男子听了这价格竟没调头就走。
“你这价是有些高了。”
康和按着范家给的六十个钱径直抬高了四十个钱,叫价一百文,自然不低。
“官人是富贵之身,料想家中事自有下头的人操劳,尚不晓年关上肉行的猪羊肉都涨了价。
家中琐碎自有人打理不题,官人常进食肆酒楼,定晓得酒楼中一叠香炒山鸡肉是何种价格。那一碟子菜才几筷肉吃,按着那制法,一只活山鸡不知能出多少碟菜了咧。”
康和道:“官人将这只山鸡拿回去,家里头的人保管都得说官人会使钱,会买物,独是没人会说您买贵了的。”
那男子教康和捧得欢喜,道:“你这小山人怪是会说,再添一斤笋教我带回去吃,这笋脱了外衣不剩多少咧。”
“官人大气爽快,自是好说。”
康和将山鸡捆扎好,装进从干货铺里买的麻袋中,另又装了两斤冬笋送与男子。
“官人慢走。”
范景瞧康和竟就这般把六十个钱的山鸡卖到了百文之数,待着人走了,道:“你倒是会诓人。”
“我可说的是实在话,年关街边上的索饼都涨了一个钱一碗了,咱们这是稀罕货,涨些价也不为过。肯吃山里那口肉的,都不是甚么穷寒人家,兜里有钱,不过是看稀不稀得使在你这处。”
康和先前就见着食肆里头的人,吃喝得欢喜了,打赏个伙计就丢了一角银子出来。
这富裕之人,要得就是个欢喜和面儿,为着这些他们肯使钱。
“将才那人买得欢喜,咱卖得欢喜,如何能叫诓人。”
范景晓得康和说的也是实在话,山头的猎手,同样拿下来的东西,便是有的能卖得好价,有的卖得价贱。
买卖东西,诚心是一则,还得是要靠一张好嘴才得吃饱。
左右他是不擅经营买卖的,便把这头交给了康和,自去了一头的摊子,同康和买了一碗热茶汤吃。
便是这功夫上,又来了个大手笔的客。
一辆软顶的轿儿停在摊子前,绸织祥云图案的帘子自里头教一只白皙戴羊脂玉的细手抬起来,一股木质熏香气便也跟着飘了出来。
康和抬起头,瞅见轿儿里探出来张怪是稚嫩的少年面庞:“你笼子里的那只狐可卖?”
同在轿儿里伺候的丫头将帘子打得更高了些:“少年慢着点儿,东西又跑不了。”
“卖,这些都卖。”
康和瞧着这是真富裕人家,提起他点名的狐,供他观赏:“山里头猎得狐,没伤着,精神得很。”
“毛发倒是亮,虽比奇珍阁的瞧着品相差些,可也能瞧个新鲜。”
轿儿里的富家子道:“过几日表兄姊妹的都要到家里顽,整好将这狐与他们耍个新鲜。”
这话似是对着轿里伺候他的丫头说的,罢了,一双眸子又扫着康和的背篓:“我瞧里头还有獐子?”
康和便将背篓挪过去了些:“是只小獐,三四十斤的重量。”
少年道:“瞧天儿冷的,又起风,说不得明日也落雪,弄这野物教灶上的何妈妈给剖了,唤上我那几位好友,在园子里头烤肉赏雪岂不美。”
丫头笑着道:“再好不过了,如此倒必去食肆里头吃要更有趣儿些。”
康和听得主仆俩这般说,道:
“小郎君要做烤肉宴友,倒不如将兔儿野鸭和笨鸟一并买了去,不说是都买,一样买一只,如此样数多,办个野味席岂不更显排场,独是吃獐子肉固然也趣味,难免是吃多了一样腻味。再者千口千味,忌口不爱这样的,也能吃那样。”
“嘶~倒也有理。”
少年听得康和这般说,道:“六郎我记着便不爱吃肝。”
“你这些东西,便都与了我了。只我出来未带两个人,轿儿上又放不得,你将东西送去洗水巷的第七户人家上可使得?”
康和闻言,连道:“这算甚么事,小郎君尽管放心,保管郎君这厢瞧见的是些甚么东西,甚么样,送至府上亦不变分毫。”
轿儿里的丫头从锦绣钱袋子中取出了一角银子,递与了康和,道:“你这山人,一张嘴会说,哄得俺们少爷买下这么些东西。”
“哪里是我会说,还是郎君眼光好,瞧得上的东西都是些好物。”
那丫鬟笑了笑,道:“这是俺们少爷与你的赏钱,待东西送到了宅子上,自有人与你结账。”
“多谢姐姐。”
康和接下银子,沉甸甸的,少说也一两有余,心中忍不得想当真是想什麽来什麽。
范景捧着茶汤碗过来时,那轿儿刚走。
康和见着范景与他端了茶,端起一口便吃了大半,擦了下嘴,将得的一角银子拿与范景:“咱这些东西都有去处了。”
“教将才坐轿的一并买了?”
康和点了点头。
范景捏着银子,眉心却紧了紧,道:“卖贱了。”
康和笑了起来:“这是给的赏钱,人让送到宅子去,到了再结钱给咱。”
范景不免意外,他倒是晓得城中富贵人家有打赏钱物的习惯,湘秀在大户人家里头做事,便常有得赏拿回家来。
窗子外头却好似明晃晃的,格外亮堂。
他开了一条门缝,冷风呼呼的往屋里头灌,只见院子里头白皑皑一片,地面上铺了小指宽的一层积雪。
昨儿夜里风吹得格外大,他便预料会落雪,只是没想到下得这样大,一夜里青山便白了头。
康和取了些青草菜叶子拿出去喂了棚儿里的三只兔子。
落了雪冷,三只兔子不见往日的活泼,趴着脚团在一处取暖。
他怕将兔子冻坏了,取了两块毛毡出来,给包在了棚子外头。
范景上木屋外头打了一转,回来同康和道:“收拾着下山。”
康和应了一声,这是事前就已经说好了的。
不过一回下山定是不行,木屋里囤积着百余斤的蒻头和几百斤的根子,光是靠两人,一回是不可能弄下山的。
再者,范景还有些猎的活物。
于是两人合计了一番,准备先将活物弄去县里卖了,回村里一趟,唤上家里头的人上山帮着把山货弄回家去。
这回范景攒了不少东西。
笨鸟、野鸭各一对,乳猪和獐子各一头,花羽野鸡一只,除却家里留养下的三只兔子外,另还有两只伤兔。
笼子陷得了一对竹狸和一只馋嘴白狐。
两人带着所有活物下山去,一路踏着雪出山,鞋便快湿透了。
山底下虽不如山上雪大,却也起了一层薄雪,消融的快又遭踩踏,小路格外泥泞。
至县城时,时候已然不早。
不过临近年关,城里比往时热闹,午后一些街市上的人也还不少。
夹道两旁张灯结彩,已有小孩儿在巷子里扎炮竹玩儿了。
康和见市场上还有许多摊子摆着不曾收,准备的菜啊果的都很多,瞧着架势是要卖上一整日。
往时哪这般,不到午时乡下来的农户便早早的将瓜菜卖罢走了,原也是因过了午时集市便散去,采买的人也就少了,东西自不好卖出去,摊子摆着也是白耽搁时辰。
时下年关,家家户户都要采买年货囤着预备过年,家中来亲来友也比平素里勤了,难免要请客吃酒,置办一桌子菜。
康和拉住范景,道:“街上这样热闹,年节大伙儿比平日里要舍得用钱些。咱们也支个摊子摆一会儿,活物零卖价格比一兑儿拿去食肆里要高些,能多挣两个钱算两个,若卖不出了,再送去食肆便是。”
范景倒是摆过摊子,只也是好些年前的事了。
他不擅叫卖,摆着摊子全凭人自看着稀奇凑上来瞧两眼,客来了又不会言谈,活物死了也没卖出。
还是运气好,一回撞见吃了酒归家的李大官人把东西收了,又唤他往后直接往食肆里送。
虽食肆里收货的价格比外头要贱不少,但为着省时省事儿,后头他都将东西送去,再没摆过摊子。
想着今儿卖了山货不回山里头,回村里要不得多少时间,便应了康和的意思。
康和见此忙寻了块空地,放下活物便去杂货铺子里头赁了一杆秤。
山里猎捕的东西,多是论只卖,不过为了好卖,有杆子秤给人过一下秤,教人心头踏实才好卖出去。
摊子也支得简单,两只背篓放下来,兔儿鸡鸭捆了脚,放在地上也跑不得。
康和便扯着嗓子张罗卖起来:“官人、郎君;娘子、夫郎的来瞧瞧咧,打山里才猎得活物,吃个鲜吃个好,吃了来年发大财~”
“你这小山人真有意思,如何吃了你这山里猎得东西就发财了?”
康和瞅着个头戴纱罗朱子幅巾,身穿朱子深衣的男子笑着问了一句。
“山里的活物常年跑动,不经人饲养,身子上没有惰肉,吃着滋补;官人吃了身子康健,有了一副好体魄,求学求财,何愁不成的。”
那男子扶着袖口朗声笑起来:“这般说来也不差。你这山货是个甚么价?”
“不知官人瞧得中何物,这不同的山货价自是不同。”
男子一双眼来回的在山货上扫,指了山鸡。
康和同范景使了个眼色,范景与他暗比了个大拇指。
“官人,这山鸡您要便拿个一吊钱。”
康和多随和的说道:“再送您一斤山里的好笋,带回去炖汤好使。”
范景听得这价,眉心动了动,心想他比得六如何就给看做了一吊钱。
不过教他意外的是,男子听了这价格竟没调头就走。
“你这价是有些高了。”
康和按着范家给的六十个钱径直抬高了四十个钱,叫价一百文,自然不低。
“官人是富贵之身,料想家中事自有下头的人操劳,尚不晓年关上肉行的猪羊肉都涨了价。
家中琐碎自有人打理不题,官人常进食肆酒楼,定晓得酒楼中一叠香炒山鸡肉是何种价格。那一碟子菜才几筷肉吃,按着那制法,一只活山鸡不知能出多少碟菜了咧。”
康和道:“官人将这只山鸡拿回去,家里头的人保管都得说官人会使钱,会买物,独是没人会说您买贵了的。”
那男子教康和捧得欢喜,道:“你这小山人怪是会说,再添一斤笋教我带回去吃,这笋脱了外衣不剩多少咧。”
“官人大气爽快,自是好说。”
康和将山鸡捆扎好,装进从干货铺里买的麻袋中,另又装了两斤冬笋送与男子。
“官人慢走。”
范景瞧康和竟就这般把六十个钱的山鸡卖到了百文之数,待着人走了,道:“你倒是会诓人。”
“我可说的是实在话,年关街边上的索饼都涨了一个钱一碗了,咱们这是稀罕货,涨些价也不为过。肯吃山里那口肉的,都不是甚么穷寒人家,兜里有钱,不过是看稀不稀得使在你这处。”
康和先前就见着食肆里头的人,吃喝得欢喜了,打赏个伙计就丢了一角银子出来。
这富裕之人,要得就是个欢喜和面儿,为着这些他们肯使钱。
“将才那人买得欢喜,咱卖得欢喜,如何能叫诓人。”
范景晓得康和说的也是实在话,山头的猎手,同样拿下来的东西,便是有的能卖得好价,有的卖得价贱。
买卖东西,诚心是一则,还得是要靠一张好嘴才得吃饱。
左右他是不擅经营买卖的,便把这头交给了康和,自去了一头的摊子,同康和买了一碗热茶汤吃。
便是这功夫上,又来了个大手笔的客。
一辆软顶的轿儿停在摊子前,绸织祥云图案的帘子自里头教一只白皙戴羊脂玉的细手抬起来,一股木质熏香气便也跟着飘了出来。
康和抬起头,瞅见轿儿里探出来张怪是稚嫩的少年面庞:“你笼子里的那只狐可卖?”
同在轿儿里伺候的丫头将帘子打得更高了些:“少年慢着点儿,东西又跑不了。”
“卖,这些都卖。”
康和瞧着这是真富裕人家,提起他点名的狐,供他观赏:“山里头猎得狐,没伤着,精神得很。”
“毛发倒是亮,虽比奇珍阁的瞧着品相差些,可也能瞧个新鲜。”
轿儿里的富家子道:“过几日表兄姊妹的都要到家里顽,整好将这狐与他们耍个新鲜。”
这话似是对着轿里伺候他的丫头说的,罢了,一双眸子又扫着康和的背篓:“我瞧里头还有獐子?”
康和便将背篓挪过去了些:“是只小獐,三四十斤的重量。”
少年道:“瞧天儿冷的,又起风,说不得明日也落雪,弄这野物教灶上的何妈妈给剖了,唤上我那几位好友,在园子里头烤肉赏雪岂不美。”
丫头笑着道:“再好不过了,如此倒必去食肆里头吃要更有趣儿些。”
康和听得主仆俩这般说,道:
“小郎君要做烤肉宴友,倒不如将兔儿野鸭和笨鸟一并买了去,不说是都买,一样买一只,如此样数多,办个野味席岂不更显排场,独是吃獐子肉固然也趣味,难免是吃多了一样腻味。再者千口千味,忌口不爱这样的,也能吃那样。”
“嘶~倒也有理。”
少年听得康和这般说,道:“六郎我记着便不爱吃肝。”
“你这些东西,便都与了我了。只我出来未带两个人,轿儿上又放不得,你将东西送去洗水巷的第七户人家上可使得?”
康和闻言,连道:“这算甚么事,小郎君尽管放心,保管郎君这厢瞧见的是些甚么东西,甚么样,送至府上亦不变分毫。”
轿儿里的丫头从锦绣钱袋子中取出了一角银子,递与了康和,道:“你这山人,一张嘴会说,哄得俺们少爷买下这么些东西。”
“哪里是我会说,还是郎君眼光好,瞧得上的东西都是些好物。”
那丫鬟笑了笑,道:“这是俺们少爷与你的赏钱,待东西送到了宅子上,自有人与你结账。”
“多谢姐姐。”
康和接下银子,沉甸甸的,少说也一两有余,心中忍不得想当真是想什麽来什麽。
范景捧着茶汤碗过来时,那轿儿刚走。
康和见着范景与他端了茶,端起一口便吃了大半,擦了下嘴,将得的一角银子拿与范景:“咱这些东西都有去处了。”
“教将才坐轿的一并买了?”
康和点了点头。
范景捏着银子,眉心却紧了紧,道:“卖贱了。”
康和笑了起来:“这是给的赏钱,人让送到宅子去,到了再结钱给咱。”
范景不免意外,他倒是晓得城中富贵人家有打赏钱物的习惯,湘秀在大户人家里头做事,便常有得赏拿回家来。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4/609851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