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范鑫同徐老谈了起私塾的事情,徐老秀才得听这个消息,没怪,反倒倍感欣慰。
当初他靠着在乡私塾积攒起名望,后到县里经营,本是预备将儿留在乡私塾上继续教书育人。
奈何彼时徐童生正是科考关键的时候,徐老还是想将人带在身侧指点,村上的私塾便就此散了。
他每每想来,心中都含着歉疚。
如今范鑫有重起私塾的念头,乡里的孩子也不怕无人开蒙识字了。
范鑫又是自己的学生,他自觉着再好不过,对范鑫难得有此上进的念头一番夸奖和鼓舞。
得了徐老秀才的肯定,范鑫心中更为笃定了做这件事的念头,回去便与家里头说明了。
这日,陈雨顺家的老二,陈奇陈二郎,又上朱大夫那处去拿些不痛不痒的伤药。
他瞧上了朱大夫的徒弟三七,总是想着方儿的来寻人家。
打这头听得了徐扬说范家要起私塾的事情,回去便将话说与了他爹陈雨顺听。
“范家要起私塾?就范鑫那点儿学问,也有面皮张罗起个私塾来?”
陈雨顺听得这消息,不多相信。
他眼里头范家就不是那般能做事的人家,更何况是起私塾这样的大事。
原先他倒也给范守山几分薄面,一来呢,范鑫读着书,将来说不得哪日走了运考中了,那便是村子上的光彩,少不得要笼络一二;
二来,也还是因着范鑫在徐老秀才手底下读书,又跟着人十几年了,有情分在,他不看范家也得看徐家。
可上半年的时候,这范鑫又落了榜,不读了,打村里头种起地来,四体不勤,中暑昏在了地头,惹些笑话出来。
他更是觉着范家不成气候了,便是给范守山的那几分薄面也不给了。
“徐扬亲口说的,这事情还能有假。听说徐老秀才很是赞许范鑫起私塾的事儿,他老人家嘛,总是念着能教更多的人会书识字。”
陈雨顺听得徐老秀才也支持了,心头有些烦恼。
谁起私塾都好,可他却独是不想范家起。
这私塾一旦开起来,少不得有人家送孩子去读书,届时就得敬重着范家。
夫子家里有个甚么事,学生得去帮,学生屋里人也去帮,多是笼络人的一门营生。
范家二房与他不对付,若要教范家办成了私塾,往后在村里说得起话来了,岂不是更好跟他对着干,他且还要更忌惮人几分。
他思来想去,觉着起私塾这事儿,就那书呆子怕是想不出的,说不得还是那上门婿的主意。
先前分地的时候便见识了这小子不是个好拿捏的。
陈雨顺有些坐不住,破天荒的上了范家一趟。
从范守山那处得听了这事属实时,心头一愤,又听张金桂吹嘘,徐老秀才是何种满意,言起私塾时还要上村里头来云云,无非是显耀得了徐家的支持。
陈雨顺纵是心头多不快,面上却还多欣慰的模样,怪了范家这样的好事,如何没有提前告知,又言有什麽困难,尽管同他提,届时一道想法子。
张金桂头脑简单,陈雨顺一走,还多欢喜的同范守山道:“瞧俺们家要起私塾,就是乡长也要给咱面子咧。多是热心,要帮俺们,换做以前,哪得他这样关照。”
范守山却肃着一张面孔:“人说甚你便信甚,先前他那样整老二,可是把俺们范家放眼里头了?”
“诚心俺们家起私塾,只怕他陈雨顺没这样大的心胸。”
张金桂将信将疑:“如何有你说得这样吓人。”
倒是范守山瞧人更为透彻,陈雨顺得晓有了徐家支持,范家的私塾是起得名正言顺了。
他陈雨顺如何好开口阻拦,届时乡亲们瞧着,得言他的不是。
陈雨顺想了个方儿,转头提着两角子酒,又唤媳妇做了一碟香炒肉糜笋丁,上了老乡长钱二爷那处。
“最近秋收忙,有两日没得着见你了,瞧是晒黑了不少。”
钱二爷见着陈雨顺,倒是乐呵呵的。
“每年秋里都得忙这一遭,乡亲们粮食进仓,日子安顺,俺再是忙都是欢喜的。”
陈雨顺一头与钱二爷倒酒夹菜,一头道:“俺将晒谷场给拓宽了两丈,又添了俩石磨,好教乡亲们晒粮能好晒些,忙着便没得空过来瞧师傅。”
“你为村子里做事,这是好事情,俺心头也高兴。”
陈雨顺道:“俺虽有时候是能力不济,好心办些糊涂事儿。可到底是师傅一手提拔起来的,旁的不言,为村里尽心办事,定是与师傅同心的。”
钱二爷吃着酒,道:“俺当初便是瞧中你这孩子踏实,这才提拔你的。你想着乡亲们,俺也对他们有个交待。”
陈雨顺笑着说是,与钱二爷夹了菜后,又言:“师傅可晓得俺们村里头又有了件欢喜事?”
“可是徐扬那孩子请了位大夫上咱村里的事?俺早是听说了,乡亲们都欢喜咧,朱大夫医术好,前阵儿落雨,俺腿病犯了寻他,与俺贴了一剂膏药便见了效,比城里头的都还好使。”
“朱平大夫的医术自是没话说的,徐扬这孩子有本事,能将这样好的大夫给俺们村里寻来。”
陈雨顺徐徐道:“只俺说的不是这事,瞧朱大夫都来村里多长时间了。俺说的是范家要起私塾的事。”
“私塾?”
钱二爷意外道:“可是范家大小子要做私塾的?俺记着他在徐秀才手底下读书嘛。”
“是咯。”
陈雨顺笑眯眯道:“前阵儿他童考落榜,已绝计不读书了。就连徐老秀才都特地回了一趟乡来劝,也没给劝下。”
“后头就在村子里跟着范大兄弟耕种,到底是读书先生,积年累月的离了田地,一时吃不消还给中暑了。”
“前俩月里听说打城里头寻了个差事儿干,才做了月余,不晓得如何又没做了。”
陈雨顺好似说闲一般,道:“这些日子,听说是要起私塾。俺听外头说,原还不信,上了一趟范家,才晓得是真。”
钱二爷听罢,不禁想起以前自个儿在村上做乡长,徐秀才也还在乡里教书时的融洽。
他道:“自打徐秀才去了城里,咱村里、近处几个村子都没得私塾,孩子们想认俩字都没了去处,实是不便呐。”
“范鑫年轻人,有这志气是好事情。”
陈雨顺闻言,道:“俺也觉得好。若是起这私塾是为着乡里做事,俺再是欢喜不过。只俺心头也有些发愁。”
钱二爷问他为何,陈雨顺道:“这大鑫在徐老秀才手底下读了十几年的书,一直也没考出个甚么名堂。这学问……不过话又说回来,怎么都是读过十几年书的,总比俺这般乡下汉子有的是学问。”
“俺忧心的是他起这私塾,也只是个一拍脑门儿的事。”
“早先说不读书便不读了,徐老秀才来劝都无用。只当是他有了甚么好的谋算,谁想不读书了也便就在家中下地,见着不似是个有计划盘算的孩子。”
“后头城里的好好的账房先生,也就干了个把月,说不干就不干了,再一转头,又言要办私塾。”
陈雨顺道:“他若是有这心,作何一早离了学堂不办,却要折腾了这样久才起这念头?”
“办私塾不是儿戏呐,说句难听的,俺便是怕他年轻性子不定,想一出是一出。范家家境又不见富裕,只怕借着私塾来敛财。村里村外本都是些穷寒老百姓,可不能戏耍他们。”
钱二爷听了这一席话,眉头紧锁:“若真是这般,如何能成。”
陈雨顺见此,心中生喜:“只俺这做乡长的,也不好同人说这些话,怕是打击了年轻人的心。若是前来盖章过文书,俺不给,范家要转头说与乡亲们听,只怕还生误会。”
钱二爷道:“这事不是小事,你得仔细着些。既是乡长,拿了这俸禄,就要为乡亲们着想。范家若真揣着歪心思办私塾,如何能将孩子教好。”
“师傅宽心,俺晓得了。”
陈雨顺在钱二爷这处得了话,转头就与范家发了难。
这私塾不比旁的营生,到底是一门十分体面庄重的事业,要想合规矩,还得要一纸文书。
县里头得要县府礼房的文书才能兴办,乡里头得要乡长盖文书,再转交至县里头。
若是没有公文文书,那便是私办,人家见不得文书,不认你这学塾,若受人举报了,还得吃官司。
陈雨顺不好自个儿直接卡人,便拿了钱二爷出来顶着。
连任二十几载的老乡长,村里人打心眼儿里信服,他既说范家办私塾不好,村户自也更信他的话。
陈雨顺且还装模作样的与范家言,他会帮着劝劝钱二爷,教他们准备着,甚么时候二爷嘴松动了,他就给盖文书。
“他说钱阿公不许就当真是钱阿公不许了?你们可亲耳听到了钱阿公的话?”
范鑫上陈雨顺那处去过文书没成,一家子人又来二房一同商量。
康和一早就估摸出了陈雨顺不会轻易点头,时下听得这结果,也是意料之中。
“虽是不曾亲口说与咱听,可钱二爷是陈雨顺的师傅,他当不会说假话。
钱二爷的邻居,原先听得咱家预备办私塾,一直想把他家狗娃送到俺们私塾来识字,隔三差五的问甚么时候才办起来。如今已是绝计不问了,前儿逢着人打听了一番,话里的意思便是钱二爷不赞许咱开私塾。”
康和道:“咱家里头又没得罪过钱阿公,好端端的如何会不许。只怕是其间有他陈雨顺的功劳。”
家里人有些没辙,这都是村里根基深厚的人家,他们哪里弄得过人。
当初他靠着在乡私塾积攒起名望,后到县里经营,本是预备将儿留在乡私塾上继续教书育人。
奈何彼时徐童生正是科考关键的时候,徐老还是想将人带在身侧指点,村上的私塾便就此散了。
他每每想来,心中都含着歉疚。
如今范鑫有重起私塾的念头,乡里的孩子也不怕无人开蒙识字了。
范鑫又是自己的学生,他自觉着再好不过,对范鑫难得有此上进的念头一番夸奖和鼓舞。
得了徐老秀才的肯定,范鑫心中更为笃定了做这件事的念头,回去便与家里头说明了。
这日,陈雨顺家的老二,陈奇陈二郎,又上朱大夫那处去拿些不痛不痒的伤药。
他瞧上了朱大夫的徒弟三七,总是想着方儿的来寻人家。
打这头听得了徐扬说范家要起私塾的事情,回去便将话说与了他爹陈雨顺听。
“范家要起私塾?就范鑫那点儿学问,也有面皮张罗起个私塾来?”
陈雨顺听得这消息,不多相信。
他眼里头范家就不是那般能做事的人家,更何况是起私塾这样的大事。
原先他倒也给范守山几分薄面,一来呢,范鑫读着书,将来说不得哪日走了运考中了,那便是村子上的光彩,少不得要笼络一二;
二来,也还是因着范鑫在徐老秀才手底下读书,又跟着人十几年了,有情分在,他不看范家也得看徐家。
可上半年的时候,这范鑫又落了榜,不读了,打村里头种起地来,四体不勤,中暑昏在了地头,惹些笑话出来。
他更是觉着范家不成气候了,便是给范守山的那几分薄面也不给了。
“徐扬亲口说的,这事情还能有假。听说徐老秀才很是赞许范鑫起私塾的事儿,他老人家嘛,总是念着能教更多的人会书识字。”
陈雨顺听得徐老秀才也支持了,心头有些烦恼。
谁起私塾都好,可他却独是不想范家起。
这私塾一旦开起来,少不得有人家送孩子去读书,届时就得敬重着范家。
夫子家里有个甚么事,学生得去帮,学生屋里人也去帮,多是笼络人的一门营生。
范家二房与他不对付,若要教范家办成了私塾,往后在村里说得起话来了,岂不是更好跟他对着干,他且还要更忌惮人几分。
他思来想去,觉着起私塾这事儿,就那书呆子怕是想不出的,说不得还是那上门婿的主意。
先前分地的时候便见识了这小子不是个好拿捏的。
陈雨顺有些坐不住,破天荒的上了范家一趟。
从范守山那处得听了这事属实时,心头一愤,又听张金桂吹嘘,徐老秀才是何种满意,言起私塾时还要上村里头来云云,无非是显耀得了徐家的支持。
陈雨顺纵是心头多不快,面上却还多欣慰的模样,怪了范家这样的好事,如何没有提前告知,又言有什麽困难,尽管同他提,届时一道想法子。
张金桂头脑简单,陈雨顺一走,还多欢喜的同范守山道:“瞧俺们家要起私塾,就是乡长也要给咱面子咧。多是热心,要帮俺们,换做以前,哪得他这样关照。”
范守山却肃着一张面孔:“人说甚你便信甚,先前他那样整老二,可是把俺们范家放眼里头了?”
“诚心俺们家起私塾,只怕他陈雨顺没这样大的心胸。”
张金桂将信将疑:“如何有你说得这样吓人。”
倒是范守山瞧人更为透彻,陈雨顺得晓有了徐家支持,范家的私塾是起得名正言顺了。
他陈雨顺如何好开口阻拦,届时乡亲们瞧着,得言他的不是。
陈雨顺想了个方儿,转头提着两角子酒,又唤媳妇做了一碟香炒肉糜笋丁,上了老乡长钱二爷那处。
“最近秋收忙,有两日没得着见你了,瞧是晒黑了不少。”
钱二爷见着陈雨顺,倒是乐呵呵的。
“每年秋里都得忙这一遭,乡亲们粮食进仓,日子安顺,俺再是忙都是欢喜的。”
陈雨顺一头与钱二爷倒酒夹菜,一头道:“俺将晒谷场给拓宽了两丈,又添了俩石磨,好教乡亲们晒粮能好晒些,忙着便没得空过来瞧师傅。”
“你为村子里做事,这是好事情,俺心头也高兴。”
陈雨顺道:“俺虽有时候是能力不济,好心办些糊涂事儿。可到底是师傅一手提拔起来的,旁的不言,为村里尽心办事,定是与师傅同心的。”
钱二爷吃着酒,道:“俺当初便是瞧中你这孩子踏实,这才提拔你的。你想着乡亲们,俺也对他们有个交待。”
陈雨顺笑着说是,与钱二爷夹了菜后,又言:“师傅可晓得俺们村里头又有了件欢喜事?”
“可是徐扬那孩子请了位大夫上咱村里的事?俺早是听说了,乡亲们都欢喜咧,朱大夫医术好,前阵儿落雨,俺腿病犯了寻他,与俺贴了一剂膏药便见了效,比城里头的都还好使。”
“朱平大夫的医术自是没话说的,徐扬这孩子有本事,能将这样好的大夫给俺们村里寻来。”
陈雨顺徐徐道:“只俺说的不是这事,瞧朱大夫都来村里多长时间了。俺说的是范家要起私塾的事。”
“私塾?”
钱二爷意外道:“可是范家大小子要做私塾的?俺记着他在徐秀才手底下读书嘛。”
“是咯。”
陈雨顺笑眯眯道:“前阵儿他童考落榜,已绝计不读书了。就连徐老秀才都特地回了一趟乡来劝,也没给劝下。”
“后头就在村子里跟着范大兄弟耕种,到底是读书先生,积年累月的离了田地,一时吃不消还给中暑了。”
“前俩月里听说打城里头寻了个差事儿干,才做了月余,不晓得如何又没做了。”
陈雨顺好似说闲一般,道:“这些日子,听说是要起私塾。俺听外头说,原还不信,上了一趟范家,才晓得是真。”
钱二爷听罢,不禁想起以前自个儿在村上做乡长,徐秀才也还在乡里教书时的融洽。
他道:“自打徐秀才去了城里,咱村里、近处几个村子都没得私塾,孩子们想认俩字都没了去处,实是不便呐。”
“范鑫年轻人,有这志气是好事情。”
陈雨顺闻言,道:“俺也觉得好。若是起这私塾是为着乡里做事,俺再是欢喜不过。只俺心头也有些发愁。”
钱二爷问他为何,陈雨顺道:“这大鑫在徐老秀才手底下读了十几年的书,一直也没考出个甚么名堂。这学问……不过话又说回来,怎么都是读过十几年书的,总比俺这般乡下汉子有的是学问。”
“俺忧心的是他起这私塾,也只是个一拍脑门儿的事。”
“早先说不读书便不读了,徐老秀才来劝都无用。只当是他有了甚么好的谋算,谁想不读书了也便就在家中下地,见着不似是个有计划盘算的孩子。”
“后头城里的好好的账房先生,也就干了个把月,说不干就不干了,再一转头,又言要办私塾。”
陈雨顺道:“他若是有这心,作何一早离了学堂不办,却要折腾了这样久才起这念头?”
“办私塾不是儿戏呐,说句难听的,俺便是怕他年轻性子不定,想一出是一出。范家家境又不见富裕,只怕借着私塾来敛财。村里村外本都是些穷寒老百姓,可不能戏耍他们。”
钱二爷听了这一席话,眉头紧锁:“若真是这般,如何能成。”
陈雨顺见此,心中生喜:“只俺这做乡长的,也不好同人说这些话,怕是打击了年轻人的心。若是前来盖章过文书,俺不给,范家要转头说与乡亲们听,只怕还生误会。”
钱二爷道:“这事不是小事,你得仔细着些。既是乡长,拿了这俸禄,就要为乡亲们着想。范家若真揣着歪心思办私塾,如何能将孩子教好。”
“师傅宽心,俺晓得了。”
陈雨顺在钱二爷这处得了话,转头就与范家发了难。
这私塾不比旁的营生,到底是一门十分体面庄重的事业,要想合规矩,还得要一纸文书。
县里头得要县府礼房的文书才能兴办,乡里头得要乡长盖文书,再转交至县里头。
若是没有公文文书,那便是私办,人家见不得文书,不认你这学塾,若受人举报了,还得吃官司。
陈雨顺不好自个儿直接卡人,便拿了钱二爷出来顶着。
连任二十几载的老乡长,村里人打心眼儿里信服,他既说范家办私塾不好,村户自也更信他的话。
陈雨顺且还装模作样的与范家言,他会帮着劝劝钱二爷,教他们准备着,甚么时候二爷嘴松动了,他就给盖文书。
“他说钱阿公不许就当真是钱阿公不许了?你们可亲耳听到了钱阿公的话?”
范鑫上陈雨顺那处去过文书没成,一家子人又来二房一同商量。
康和一早就估摸出了陈雨顺不会轻易点头,时下听得这结果,也是意料之中。
“虽是不曾亲口说与咱听,可钱二爷是陈雨顺的师傅,他当不会说假话。
钱二爷的邻居,原先听得咱家预备办私塾,一直想把他家狗娃送到俺们私塾来识字,隔三差五的问甚么时候才办起来。如今已是绝计不问了,前儿逢着人打听了一番,话里的意思便是钱二爷不赞许咱开私塾。”
康和道:“咱家里头又没得罪过钱阿公,好端端的如何会不许。只怕是其间有他陈雨顺的功劳。”
家里人有些没辙,这都是村里根基深厚的人家,他们哪里弄得过人。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4/609852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